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813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河南新乡延津县一中高一下期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

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列史料中距离解开这个“历史之迷”最近的是()

A.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杜牧《阿房宫赋》: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C.柳宗元《封建论》: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D.清·赵翼说: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2.2013年是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周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

这里“雏形”主要指()

A.以考试为选拔方式______________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C.由地方以品行推荐______________D.注重门第和家世

3.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

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________)

A.秦丞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西汉刺史______________C.宋三司使____________________D.明内阁大臣[来源

4.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

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________)p

5.时期领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6.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2014年12月13日被确立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祭日。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

下列口号、标语与新、旧民主革命分水岭相关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8.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9.“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你认为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最有可能发生在()

A.十将军委员会会议上______________B.公民大会上

C.五百人议事会会议上______________D.陪审法庭上

10.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1.“各种政治势力终于从1789年革命到此时近百年的战争、革命和政治角逐造成的动荡不安中吸取了教训。

极端的、激进的政治斗争形式只会导致两败俱伤,适度的退让和妥协才是共存之道。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该国确立了()

A.议会制共和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总统制共和制

C.议会制君主立宪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2.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诞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3.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

“苏联解体了。

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综合题

1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追求近代化的探索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一条“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依据材料一,概括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政治原因;并从近代化角度说明为何“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指出探索走“共和之路”的领导者;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走“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并说明与近代中国其它政权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三、简答题

15.读图回答问题:

(1)上述图一和图二分别显示了英德二国何种政体以及各自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2)依据以上图示,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分析英德二国的政体有何异同?

四、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

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教材必修一

材料二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

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

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

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时政评说》

请回答: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年来“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方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