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078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48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与社会》ppt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我们生活的世界考点1.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a)P:

7-一、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被称为地图“语言”。

1、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

在比例尺为1:

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为3厘米,那两地的实地距离为多少?

表示方法:

线段式和数字式。

注意:

地图的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内容和祥略不同。

2、方向,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无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一般标有正北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的定向方法),注意:

方向按一定角度设置的,请务必分清南北方位。

3、图例:

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及其文字说明。

注记:

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

看书本P:

8上的内容:

如运河、长城等。

二、地图的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即认识空间现象的空间位置,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考点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C)P:

14,一、选择合适的地图:

1、按比例尺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祥略的关系:

A、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区域范围越小,但地图中的内容表现的越详细。

B、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区域范围越大,但地图中的内容表现的越粗略。

3、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实地范围也不同,大比例尺表示的实地范围小,地图中的内容表现的越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表现的越为粗略。

(例如:

图幅相同的中国政区图和浙江政区图,哪幅比例尺大,哪幅小?

哪幅范围大,哪幅范围小?

二、巧用地图1、地图种类:

请举例。

2、等高线地形图中:

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较疏处为缓坡,重叠处为陡崖,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看书本P:

163、注意:

交通图、旅游图、登山图、行政图等。

4、图表的种类:

示意图、线条图、条形图、柱状图、饼状图、表格等。

要学会从各类图表中获取、分析所需要的各类信息。

考点3、能利用有关信息知道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a)P:

20,1、世界海陆概况从太空看地球,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

被海洋环抱的是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

因此,人们把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

生命最早出现在海洋中,后来才逐渐出现在陆地上,并以此作为进化的大本营。

陆地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2、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B、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

C、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

D、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

E、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仿佛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的。

考点4、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a)P:

21-22,1、七大洲A、陆地可以分为大陆与岛屿。

6块大陆的位置及名称?

B、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世界上的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

7个大洲的位置及名称?

面积大小排列如何?

2、四大洋A、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大洋远离大陆,平均水深多在2000米以上。

B、四大洋的位置及名称?

面积大小排列如何?

3、主要分界线:

A、亚洲与非洲是什么?

B、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什么?

北美洲与亚洲是什么?

D、太平洋与印度洋是什么?

E、欧洲与非洲是什么?

F、南美洲与南极洲是什么?

看世界地形图上的内容。

测试掌握的知识:

考点5、了解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位置(a)P:

40,1、为了便于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2、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重点看书本P:

42的图43的表内容。

考点6、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P:

40-411、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

最南端: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最东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3、从经度范围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纬度范围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4、中国既有广大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

陆上邻国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岛濒临的太平洋洋面等海域。

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为第二大岛。

5、海陆位置: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临太平洋,西部深入欧亚大陆内部)特点:

海陆兼备优越性:

A、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B、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C、中国西部深人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D、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考点7、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P:

48-51,一、地形特点:

1、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

(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其中山地所占的比例最大,丘陵最小)。

不同地形区对农业产生不同影响:

一般而言,地势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和盆地种植业比较发达;山区林业比较发达;高原上分布着畜牧业;有河湖分布的地区或沿海地区适于发展水产业。

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都比较丰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山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会日益呈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原有的限制因素会逐渐消失,山区经济发展会蒸蒸日上。

),(3)我国的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看清书本P:

49剖面图的内容。

第一级阶梯: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

高原和盆地第三级阶梯:

平原和丘陵2、影响: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使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有利于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二、气候特点:

1、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风:

来自海洋上(太平洋、印度洋)的偏南风(温暖湿润)冬季风:

来自西北内陆(西伯利亚、蒙古)的偏北风(寒冷干燥),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3、我国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以内。

4、季风气候的影响:

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造成珠江流域与西亚一带景观的巨大差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北的地区。

(有利的一面)季风的不稳定性,旱涝灾害频繁。

(弊端),三、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P:

58起1、中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东部季风区。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

看解析P:

67的表格内容。

3、中国东西部差异对比。

看解析P:

67的表格内容。

4、交流与互补。

如: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工程。

四、需要记住的内容1、按逆时针方向沿着陆上国界,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依次是: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注意:

没有新加坡3、几条主要分界线:

P:

48A、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B、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C、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P:

50D、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4、我国主要单元名称p:

48A、四大高原:

B、四大盆地:

C、三大平原:

D、三大丘陵:

E、主要山脉:

F、主要河流:

G、四个直辖市:

H、五个自治区:

I、两个特别行政区:

J、四个特区:

5、学会看地球仪A、经度(东经和西经)与纬度(北与南)B、纬度的划分:

低、中、高的标准。

C、气候带的划分:

热带、温带(南北)、寒带(南北)D、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E、本初子午线:

F、东、西半球的划分G、赤道,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以北,一月均温温度带年降水量干湿状况气候类型,河流水文,0暖温带800毫米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汛期短,有冰期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以南0亚热带800毫米湿润地区亚热带季风汛期长,不结冰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点;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填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