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762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培育

2、项目建设单位:

3、项目建设地点:

4、工程概况

项目分三年完成

项目总面积为10000亩,经过15年培育,使10000亩所产杉木达到无节良材标准,项目共需造林10000亩,需杉木苗240万株,在采伐期后达到每亩180株,每亩可采20m3,至伐期共可采地下铁路节良材——杉木原材20万m3,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总产值可达2亿元。

二、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桃江县林业规划调查设计大队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号: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1号文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3、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实施无节良材优质更替的意见》

4、桃江县《关于发展竹木产业的决定》

5、国家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品种规划》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桃江县2010—2020年竹木发展规划

四、可行性研究内容

本报告研究范围为10000亩杉木无节良材造林与培育,是利用采伐迹地、残林更新改选和荒芜茶园等林地进行造林与培育。

通过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达到所产杉木材符合无节良材的标准。

研究内容不仅包括项目工程的硬件,还对无节良材的市场需求。

项目建设的背景,有利条件,建设规模,设计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组织管理,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项目总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第二章项目的背景及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项目背景

桃江县概况: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江中下游。

地理坐标为东径111°36′—112°19′,北纬28°13′—28°41′。

四周邻宁乡、安化、赫山、资阳、汉寿、鼎城等6个县(区、市)。

桃江县隶属益阳市,辖15个乡镇,287个行政村。

桃江县境海拔高度一般在50—1000米之间。

东西长73.3公里,南北长51.5公里,总面积为2062平方公里,合309万亩,为全省总面积的0.97%,其中山地180万亩,水田、旱土64万亩,水面15万亩。

2009年全县年末人口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469人,农业人口720866人。

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75亿元,财政收入3.6亿元。

桃江县是中国十大竹子之乡。

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75.5万亩,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3.3%,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41%。

1996年,桃江被原国家林业部定为十大“中国竹子之乡”之一,2009桃江县年林业总产值25亿元,竹木产品远销全国、欧美和东南亚。

二、项目背景

1、森林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植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有机体,根据它们体内有无叶绿素,可分为绿色植物和非绿色植物两类。

绿色植物在太阳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能利用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用以建造植物休本身,给人类提供粮、油、棉花、木材……,因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成为一切营养料和农林财富的源泉,这是目前为止,人工还做不到的事。

绿色植物还能起能量转换的作用。

光合作用过程中,绿色植物吸收、转化和积聚了太阳热能,分解植物有机体时,这些潜能又重新释放,成为生物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当代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用的煤和石油,大都是亿万年前埋藏在地下的植物有机体转变所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这在调节、清洁空气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保证了大气中氧气的供应,使一切生物的呼吸作用能正常进行。

据报道,大气中氧气的60%,来源于森林植物。

非绿色植物通过自己特有的作用,可以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在保证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使绿色植物得以重新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一种特殊的覆被类型,森林植物主产品木材,是国防、工业、农业、交通、电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资。

木材的用途达5000多种,也是我国当前基本建设的重要材料之一。

其他副产品,如油料、橡胶、栲胶、紫胶、松脂、纤维、饮料、药材、水果等,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资。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温和,森林植物资源很丰富,如油桐、杜仲、银杏、银杉、水松、水杉等都是我国特产,早已世界知名。

通过群体的作用,森林植物在调节气候,增多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过滤污水等方面,也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和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维护自然界生态系统平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由上可知,森林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些作用正逐渐成为人们所认识。

所以,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大搞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关系极大。

2、森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

积极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对于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调节气候,减免生态性灾难,美化居住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促进工业建设方面,森林承担着源源不断地供给优质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的任务。

木材在各项工业建设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

据统计,建筑1000平方米各种结构的房屋,约需用22立方米的木材作矿柱;新建1公里铁路,约需320立方米木材作枕木。

木材还直接是一些工业部门的基本原料。

例如木材是造纸工业,人造丝工业以及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原料。

据统计,造一吨高级纸,依据不同的制法,需用木材2.9—6.2立方米,用1立方米木材可制成150多公用人造丝或人造毛,它相当于7.5亩棉花产量,或30多万个蚕茧的出丝量,或20—30头羊的年产毛量。

木材经过化学加工,可为有机合成化学工业提供醋酸、丙酮、糖醛、酒精等多种原料;而木材经过机械加工或别的加工处理,则可制成常用的人造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等)或层积塑料、压缩木等高级制品,一些高级产品是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部门的重要材料。

森林中的许多动、植物资源,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橡胶、栲胶、松指、白腊、紫胶、软木、樟脑、樟油和生漆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油茶、油桐、核桃、榛子、板栗、橡实、枣子和木豆等是重要的木本粮油植物;人参、贝母、党参、灵芝、黄连、虫草和天麻等是珍贵的野生药材。

此外,从森林动物中还可以得到不少珍贵的皮毛,肉类和名贵药材,如貂皮、獭皮、狐皮、麂皮、鹿皮、熊掌、麝香、鹿茸、鹿胎等。

它们是我国的重要外贸物资之一。

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森林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一种重要保障。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有益性能。

所以,积极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便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我国许多风、沙、旱、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区的经验,都已经证明了森林的这些有益性能。

群众说得好:

“山上没有树,水土保不住;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方面,森林是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有力武器。

森林是最高大的植物群落。

据研究,一公顷森林在24小时内可消耗二氧化碳1000公斤,制造氧气730公斤,能为900多人提供一天的需氧量。

所以,人们把森林看作是“氧气制造厂”或“二氧化碳的净化场”。

一公顷森林,每年能吸附高达68吨的大气尘毒物,所以,人们把森林看作是“天然的吸尘器”,宽度为50米的绿化地带,交通噪音可下降20—30分贝,从而给附近以安静环境,所以人们把森林看作是“噪音的隔音板”;此外,在森林里,由于森林叶子的挥发气体以及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杀灭空气和土壤中的一些病原菌,从而对大气和土壤进行消毒,所以森林又被看作是“天然防疫员”。

总之,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工业化时代,森林对人类环境的保护,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此外,森林在国防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许多森林产品是国防工业原料,如胡桃楸、桦木是制造枪托的优良材料;有些木材(如云杉)加工后还是制造飞机的材料。

一般森林都能起天然堡垒和屏障作用。

故在反侵略战争中,森林环境是进行人民战争的良好场所。

3、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我国土地辽阔,气候复杂,境内丘陵起伏,山河纵横,最适宜于各种树木的生长和森林的分布,是世界上树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破坏和帝国主义的掠夺,全国解放时,森林资源几乎破坏殆尽,据不完全统计森林面积只有7600万公顷,森林复被率不足8%,并且分布极不均匀。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积极保护原有森林资源并大力造林育林,截止目前,全国森林面积已达1.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10亿立方米,森林复被率已达到12.7%,森林分布状况也有所改善。

我国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东北林区。

主要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

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大、木材蓄积量最多的原始林区。

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坡,主要分布兴安落叶松林。

此外,在北部较为阴湿的坡地生长云、冷杉等的混交林或小片纯林;在较干燥的阳坡和土壤瘠薄的岭瘠上分布樟子松林;在山麓以及河流两岸是杨、柳、榆的阔叶林。

在小兴安岭南坡及长白山、老爷岭一带,分布着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中红松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其次是落叶松、冷杉、云杉。

阔叶树种主要有白桦、黑桦、柞树、黄波罗、胡桃楸、水曲柳、五角枫、椴、杨、榆等树种。

西南林区。

主要指岷江、大渡江、雅砻江、金沙江及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林区。

是我国森林资源仅次于东北林区的原始林区。

在川西北,一般阴坡公布巴氏云杉为主的阴暗针叶林,阳坡是稀疏方枝柏林。

金沙江以东有烂皮云杉纯林。

在川西南及滇北,山体上部多是长苞冷杉,中部为丽江云杉,最下部是云南松或高山松及高山栎混交林。

西藏波密、工布一带,气候温和湿润,植被类型以巴氏云杉林、喜马拉雅冷杉林、喀西松林为主。

喀西松林是本地段主要森林,其树高可达40米,直径在1米左右,森林蓄积量一般在1000立方米/公顷,有的竟达2000立方米/公顷。

波密林区是我国针叶林面积较大的林区。

长江流域松杉林区。

本区东至浙、闽,包括皖、苏寺部分,直接延伸到两广北部,西南到黔西北,西北至嘉陵江上游,北至秦岭以南包括淮河流域广大地区。

此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种类较多。

尤以杉木和马尾松分布广泛,生长良好。

成为本区代表树种。

杉木基本上是人工林。

竹林也广泛分布。

此外经济价值较高的针叶树有柳杉、金钱松、水杉等;阔叶树种有:

樟、楠、木荷、黄檀、杜仲、油茶、油桐、漆树、乌柏等。

本区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林基地。

东南常绿阔叶林区。

主要指滇南、滇西南、浙南、闽、粤两省沿海地区以及台湾和海南岛等地的林区。

滇西南以常绿的栲、栎为主。

闽、粤、浙等沿海地区主要分布杉、马尾松、柳杉、樟、楠等种。

广东沿海还有红树林。

台湾森林资源丰富,复被率达50%。

华北、西北林区。

主要指华北松栎林区,秦岭林区,白龙江和祁连山林区以及新疆林区。

华北松栎林区,大部分是零星分散的次生林——海拔1500米以下,主要是油松、栎及别的阔叶树的混交林,南部有白皮松、华山松,东部有赤松;海拔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冷杉和落叶松。

新疆林区,在阿尔泰地区有大面积落叶松、云杉、松、桦及山杨、青杨林;在天山、昆仑山有断续分布的云杉和落叶松林;在哈密南山有大片落叶松林;在塔里木河沿岸有胡杨、梭梭木等乔灌林。

本区森林资源最少。

由上述森林资源状况可知,我国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全国各地森林复被率悬殊甚大,森林资源分布仍不均衡;我国目前每人平均只有约0.13公顷森林面积和不足10立方米木材蓄积量,这同全世界每人平均森林面积1.04公顷和65立方米木材蓄积量的水平相比,差距甚大,我国森林具有面积小、蓄积量低、分布不均的特点。

总之,我国是一个少林、缺木材的国家。

今后,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森林复被率和森林生长量,大力营造各类防护林和建立用材林基地,加强林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