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772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docx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分析

1.认识锂离子电池PACK

1.1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构成

1.2锂离子电池PACK的概念

2、PACK行业的特性

2.1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

消费电池的成组技术比拟成熟,技术含量相对一般;动力电池成组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很广,变量很多,对技术和工艺要求最高,属于一个高端制造业;同时PACK工程如果要做大对流动资金的要求比拟高,因此也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

2.2技术和市场风险不高的行业

锂离子电池PACK产业是处在电芯和终端客户之间的一个中间产业,具有很强的经营灵活性,一方面对上游电芯资源可以自由选择,另一方面对下游锂电池的应用市场可以自由选择,不会受单一技术或单一市场不成熟的制约。

2.3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高端水平

上游的电芯及关键原材料如隔膜、六氟磷酸锂等本钱下降趋势明显(年均降幅到达11%),而终端应用市场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尤其是特种应用的细分市场,对于PACK行业来说是两大利好,PACK行业可维持稳定的利润空间〔借鉴半导体和Led行业的经历,pack的利润会持平,没有暴力〕,保持持续的成长动力。

3、PACK市场竞争分析

3.1PACK市场竞争格局

第一类:

传统消费电池PACK厂,如:

新普科技〔6121.TW〕、顺达科技〔3211.TW〕、加百裕〔3323.TW〕、新盛力〔4931.TW〕、明美科技、欣旺达〔300207〕、德赛电池〔000049〕、飞毛腿

第二类:

针对动力和储能的PACK厂商,如:

普莱德、博得立、安靠电源

第三类:

电芯兼PACK厂,如:

松下、LG化学、三洋、三星SDI、ATL、波斯顿、XX捷威、微宏动力、XX光宇、邦凯电子、鹏辉电池等

第四类:

汽车厂,如:

比亚迪〔002594〕、特斯拉

3.2PACK公司市场份额

大陆企业收入与市值仍远小于XX企业,后续成长空间较大,以2012年收入规模来看,台第一梯队是大陆第一梯队的近4倍,大陆企业已经在技术、管理、自动化等各方面具备了与XX企业全面竞争的能力,在产能禅意与大陆终端品牌崛起的背景下,大陆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将一方面来自于行业整体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亦来自于颠覆产业链带来的开展时机。

3.3PACK行业典型厂商分析

欣旺达:

公司主要从事手机数码类锂离子电池模组、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动力类锂离子电池模组等产品的制造,在手机数码锂电池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动力电池PACK占比拟少,处于起步状态。

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41179万元,净利润7148万元,平均毛利率17%,净利率5.39%,目前市值56亿元,市盈率89倍。

XX新普:

公司成立于1992年,专门生产NB、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锂电池组,是全球最大的笔记型电脑(NB)电池制造商,XX、惠普、戴尔、苹果等全球主要NB大厂均为其客户群,全球市占率约24%,2010年全年营收383.82亿台币,净利33.29亿台币。

新普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owersupply及3C锂电池模块公司,有时机成为世界电动车零组件之大厂。

公司在2010年XX设厂,初期投资在1-2亿台币,而初期效劳的客户那么为已在当地扩展的美国个人电脑惠普为主。

波斯顿电池:

波士顿电池于2011年开场将重心转向中国。

目前波士顿电池运营总部已搬到,制造总部设在XX,其中全自动电芯工厂波士顿电池〔XX〕XX位于XX市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一期投资达1.2亿美元,一期年产能可装配45000辆纯电动车,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三元体系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而研发总部仍设在美国。

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橡树投资和邦德资产管理公司是其投资方。

公司主动电动汽车市场,目前波士顿电池已供给给北汽、福田、金龙、裕隆、东风、安凯等汽车企业。

普莱德: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新能源电池系统方案供给商,由北大先行科技产业XX(电池关键材料)、XX新能德科技XX(电芯)、汽车工业控股XX(汽车)和北汽福田汽车股份XX(汽车)共同出资。

纯电动物流车在示X运营,普莱德电池占用市场份额100%,取得了电力160辆快换大巴动力电池订单。

特斯拉: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全球瞩目的电动汽车新锐公司,主攻高端电动跑车市场,动力系统由自己开发,掌握电池BMS系统、散热技术、电池分选等核心技术,电芯资源由三洋和松下提供,同时采取类“苹果〞的商业模式,在电动汽车领域树立了成功的典X。

特斯拉预计2013年将售出2.1万辆ModleSEV,需要的锂离子电池总量高达160万kWh。

比亚迪:

XX和国内A股上市公司,主营燃油车、手机部件、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等,采取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材料、装备、电芯、PACK、汽车均有涉足,目前电动汽车主攻电动大巴、出租车以及公务车市场,2008年巴菲特旗下附属公司MidAmerican(中美能源控股公司)斥资2.3亿美元入股比亚迪10%股权,成为其战略投资者。

截至2013年一季度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XX有比亚迪e6出租车800台、K9纯电动大巴200台。

4.PACK的市场规模

4.1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容量

锂离子电池第一次技术突破使得它在消费电子市场应用稳居第一,现在技术又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小系统的动/储能市场正侵蚀镍氢、镍镉和铅酸电池的市场份额,我们在看到锂电池蒸蒸日上的同时,其他传统化学电池却日渐衰落。

如果锂电池技术能再进一步,对传统化学电池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冲击,同时也将为进入更高阶的市场创造可能。

4.2锂离子电池PACK的市场容量

初步测算:

全球锂离子电池PACK拥有10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规模,其中传统消费级市场占到一半以上,随着智能便携设备的需求带动,市场年增长率维持在15%;而新兴市场动力和储能市场近年来保持100%以上的增长速度,未来十年将开展到消费级市场100倍的规模。

5.PACK的应用市场分析

5.1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

5.2便携设备/电开工具市场未来将平稳增长

锂离子电池PACK在传统消费市场的应用包括:

笔记本电脑、电开工具、数码相机、便携影音设备、游戏机、投影仪、移动电源等十类产品。

技术和市场较为成熟,竞争格局已定,现有的应用市场,因产品的升级而导致的需求在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将继续保持25%的增速。

5.3在中小动力系统市场的应用呈现高速增长

锂电池虽然本钱高于铅酸、镍氢、镍镉电池,但由于良好的容量、倍率及长使用寿命等优异性能,已快速导入到各种代步车市场、特种车市场。

如:

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物流搬运车、平衡车、电动机器人、电动无人机等,该市场特点是技术相对成熟,需求看得到。

5.4在分布式储能市场的应用即将迎来井喷

固定的储能设备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低很多,负载也比拟恒定,使用较大型的电芯、模块组合都可以,目前欧美、日韩分布式能源开展成熟,并且推出了面向储能系统的补贴政策,国内也积极鼓励分布式能源的开展,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变,接下去几年锂电池在分布式能源的应用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时机。

5.5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依赖于政府支持

电动车的普及速度比预期缓慢,需求不会有爆发式增长,现阶段动力电池厂商很难保证盈利,但电动大巴、出租车以及政府和公用事业用车等局部市场已经逐渐起来,局部实力厂商有望获得市场蛋糕,成功关键因素在于:

资本实力、技术后盾、政府关系以及商业模式,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

5.6在大型储能电站中的应用为时尚早

大型储能还只能进展示X性的初探、产业化进程比拟慢,主要原因是技术上无法满足大规模商用条件,没有经济效益以及政策和体制上的束缚。

此外大型储能电站建立初期投资较大,运行经历缺乏,无完善的标准可依,所以大多潜在的客户处于观望状态。

而储能企业经过多年持续投入,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资金压力非常大。

一方面是尚未成熟的市场,一方面是仍需要加大投入的现状,这是储能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

6.投资建议

6.1在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大型储能技术和市场不算特别成熟的阶段,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建议去做小一点的工程,也就是说,从细分市场入手,尽可能去技术要求不是太高、市场需求看得到、离钱近的工程。

中等技术水平、面向海外市场——这样的工程比拟靠谱。

6.2锂离子电池有许多细分领域的应用,作为创业型公司只要抓住1-2个细分市场时机,做一些终端品或接近终端的中间品,或者去做一些配套的产业,就能对接市场快速赚到钱,而且有希望做大做强,而从热门的方向、大的时机入手会很痛苦,市场需要培育,实力敌不过大玩家,创业公司只能当陪客,最终沦为牺牲品。

走“由易向难,由小到大〞的路线,才符合行业和企业开展规律。

6.3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电池和材料在产业链中比拟核心的价值环节,目前国内几乎看不到技术优势明显的企业,反而是在不被重视的环节有一些小而美的公司,正在一年年开展壮大。

锂电产业机遇确实很大,但需要智慧和耐心去捕捉时机。

锂离子电池产业应该至下而上看,先看清终端市场,再来看产品和技术,最后选择投资标的。

建议风险资本采取“小而美〞的投资理念,选择基因良好的非主流环节的创新型小企业进展投资,然后逐步渗透到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以5-10年的战略眼光对产业进展投资布局,我相信一定能在这个行业有所斩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