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415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docx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

雷公藤膏药的制作工艺

[摘要]:

目的观察雷公膏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之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给雷公藤合剂口服。

治疗组30例患者,给雷公藤合剂口服,疼痛的关节贴雷公藤膏药。

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压痛;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

治疗前后的比较。

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

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雷公藤膏药外贴,加口服雷公藤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膏药雷公藤合剂中医药疗法中医外治疗法

雷公藤膏药具有祛风散寒除湿,益气和营养血,滋补肝肾亏损,活血化瘀消肿,祛痰通络止痛之功。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之关节肿痛,效果满意。

现将其制作工艺与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材料

仪器打火灶1台,液化气罐1罐,铁锅2个,锅铲2把,铁锅盖1个,塑料盆4个,铁皮桶2个,柳树棒一尺五寸。

压面机1台,膏药布,膏药模具,桌子1张,玻璃1快。

处方雷公藤50g、生川乌50g、生草乌50g、黄芪50g、独活50g、寄生50g、秦艽50g、防风50g、细辛30g、白芍50g、杜仲50g、桃仁50g、红花20g、当归50g、乌梢蛇100g、冰片20g、樟脑30g、血竭20g。

2.方法

2.1药物的处理

(1)雷公藤50g、生川乌50g、生草乌50g、黄芪50g、独活50g、寄生50g、秦艽50g、防风50g、白芍50g、杜仲50g、桃仁50g、当归50g、乌梢蛇100g、.用香油泡7—10天。

(2).红花20g、细辛30g、用香油泡7—10天。

(3).血竭20g,樟脑30g,冰片20g。

打粉,备用。

2.2制作工艺

2.2.1--会炸的药药--

把香油倒入锅内文火加热,油温达40℃~80℃左右时,把中药

(1)下入锅内炸。

油温达200℃~220℃左右时,把中药

(2)下入锅内炸。

根据煎透的难易,先下根、茎、骨、肉、坚果之类,次下枝、梗种子类,后下花、叶、果皮、细小种子类。

药物各有不同的耐热力。

如同时下锅炸取,结果使脆软薄片、细小种籽,枯焦而变性;坚硬成份的未透,不能很好的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影响膏药的质量,降低疗效。

--会炸的药药--时,需不断翻搅,使药物受热均匀,能煎透,以达到更好的提取药物的有效成份,当油温达200℃~250℃左右时,药色外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未炭化时,即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将药继续煎制约十分钟,以促使香油和药物产生的氧化物蒸发使药油内的杂质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膏药的质量。

2.2.2炼油

炼油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它是取药油继续煎制320℃左右。

把煎好的药油离火后,稍凉倒入细盆内令其沉淀,用纱布过滤,以保证膏药质量的一个关键。

熬油适中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不到火候则膏药质软,贴于皮肤时容易移动,而且粘力强,又不宜剥离。

熬制的过老膏药质硬粘着力小,贴于皮肤时容易脱落,所以过老或过嫩都会影响疗效。

判断炼油是否快要熬成,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

(1).经常观察油烟,炼油时油烟开始为青色,随温度增高逐渐转成黑浓烟,进而为白色浓烟,以观察到白色浓烟为准。

(2).观察油花,一般情况下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后向锅中央集聚,油花在锅中央时为准。

(3).取少量药油液于水中,待油滴散开又聚集成珠不散,色黑亮为准。

如油滴散开膏色成灰色,说明油未然好,即太嫩,需再熬再试。

油将熬成时再用武火炼油3~5分钟。

因武火能加速油与丹的化学变化过程,缩短下丹的时间,此时油温一般在300~360℃上下,要立即将锅离火。

炼油时要精心操作并要不停的搅动,以免油在高温时发生燃烧,如果锅内着火即可用铁锅盖将火扑灭。

2.2.3下丹成膏

将炼好的药油离火稍凉,在不低于250℃时加入黄丹。

下丹前要注意黄丹的质量。

如太差,熬膏药时很费时间,不宜熬成,熬成的膏药呈灰白色而无光泽,可用水飞除去杂质。

水飞除去杂质的方法:

是先将黄丹浸于水中用力搅动,使杂质漂浮水面,然后倾去,再把丹晒干炒至焦黑。

如黄丹太粗或含有水分必须炒后过80~120目筛,然后可使用。

下丹时把锅离火,将炒好的黄丹置于细筛内,均匀的撒在油中,同时用木棍顺一个方向不停的搅动,使丹充分与药油化合,以防丹浮油面或结粒沉于锅底。

下丹时间:

约需5~10分钟

下丹的标准:

春季:

210g丹药/每500g油;夏季:

240g丹药/每500g油;秋季:

210g丹药/每500g油;冬季:

180g丹药/每500g油

下丹后,丹与油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油丹沸腾而泡沫上升,同时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浓烟,此时要加速搅动或酌情喷洒少许冷水,使油沫自落,烟与热尽可能飞散,以防燃烧,使膏药变质。

当油烟由青色变成白色,并有膏药的香味放出时,表示膏药已成。

此时要做老嫩实验。

熬成后,以少量冷水撒入膏药中激之,并搅动3~5分钟除去青烟。

检查膏药老嫩的方法:

1.取少量的膏油滴入冷水中,待稍冷取出用手扯之,如软而粘手拉丝柔软无力则太嫩,应再熬再试;2.如扯之丝粗细不匀,或脆断象豆腐渣似的表示已过火,需均加入炼油再熬再试;3.如用手扯之成细丝并有韧性,扯之不粘手而有力,色黑润有光泽表示已成。

2.2.4去火毒

火毒是油和黄丹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生成具有毒性或强烈刺激作用的铅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能溶于水,利用浸泡将其除去。

如直接应用,往往会对皮肤局部产生刺激,轻者会出观红斑、瘙痒,重者会发泡溃疡。

步骤:

把练成的药膏稍冷却后,慢慢的以细流倒入预先盛有大量冷水的缸中,同时用木棍搅拌,使膏药在水中成带状,说明火毒已去,等膏药冷却凝结时,制成l~3斤的四块,浸泡3~7天或更长时间,并每天更换新水数次。

2.2.5摊贴

摊贴前:

先将己去火毒的药膏置于锅内,微火加热溶化,并使水汽去尽,当高温降70℃~80℃时,将树脂类及其它细粉药加入搅匀,膏药温度在40℃左右时,再加香窜药及珍贵细料搅匀成膏。

摊涂:

左手持膏药布,右手用小木棍挑起一定量的膏药,置于膏药布的中央进行摊涂,摊涂时左手持膏药布,至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膏药则是逆时针方向摊涂,这样可以摊成圆形的膏药。

还可以用压面机将膏药压成薄片,用膏药模具压取所需要的大小,制成大小厚薄一致的膏药。

2.2.6质量要求

所需中药材要在正规医药公司进货,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药材要按规定的要求煎煮、浓缩、粉碎;摊膏前的温度不能超过70度。

膏药要老嫩适中,不渗不流,不需要加热可以用人体的温度将膏药直接贴于皮肤上。

人工摊的膏药要厚薄均匀,无飞边缺口。

制作完成的膏药,密封3天后,方可以使用。

3.临床应用

3.1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1)晨僵大于1小时,持续至少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存在6周以上;(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以上;(4)对称性关节肿胀;(5)类风湿结节;(6)类风湿因子阳性;(7)手X线照片具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改迹,包括骨侵蚀及肯定的骨脱钙。

凡具备上列7个条件中4个条件以上者,便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3.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关节肿痛的患者。

排除标准:

晚期畸形严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者;妊娠,过敏体质者;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者。

3.3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湖北省江北监狱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病程在半年至30年之间,关节肿痛数2—6个。

对照组30例,男6例,女24例,病程在半年至30年之间,关节肿痛数2—7个.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关节肿痛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4.治疗方法

对照组:

口服雷公藤合剂〔1〕,其组方与制作如下:

雷公藤50g、生川乌50g、生草乌50g、黄芪50g、独活50g、寄生50g、秦艽50g、防风50g、细辛30g、白芍50g、杜仲50g、桃仁50g、红花20g、当归50g、乌梢蛇100g、冰糖1000g、白酒5斤组成。

将上药用5斤水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煎开后,再用文火煎,使药煎至2.5斤或3斤时,过滤去渣,兑冰糖溶化,再兑白酒,待冷后灌装即成。

每次口服30ml,每日二次(即早晚各服1次)。

治疗组:

口服雷公藤合剂,同时,贴雷公藤膏药。

贴膏药的方法:

先清洁所贴部位皮肤,再用生姜将所贴部位皮肤擦红,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贴在患部,用手捂2分钟,不需要用火烤,膏药在人体热力的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便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

每贴可用8--10天,如需要洗浴可以揭下,浴后可以再贴。

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5观察指标

疗效性指标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并对以下症状体征进行量化评分〔2〕:

关节休息痛(0分:

无疼痛;3分:

轻度疼痛,可以忍受;6分:

中度疼痛,常影响睡眠;9分:

重度疼痛,日夜持续且难以忍受)。

关节压痛,(0分:

无压痛;3分:

在关节边缘或触及韧带时重压,患者称有压痛;6分:

重压或被动活动时有压痛,且表情有痛苦;9分:

重压时患者称有痛且退缩)。

关节肿胀(0分:

不肿;3分:

轻度肿胀,附近骨突清楚可见;6分:

肿胀与骨突相平;9分:

肿胀高出骨突,影响功能活动)。

患者总体评价、医生总体评价(视觉模拟评分)。

②实验室检测指标:

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

3.6.治疗结果

3.6.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临床治愈:

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指标正常。

显效:

症状全部消失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理化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

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一个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

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无明显进步。

3.6.2治疗结果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

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讨论

熬膏药一定要用芝麻油,芝麻油具有生肌、长肉、止痛、消痈肿、补皮裂的功效。

下丹前,一定要做滴水成珠试验,如不成珠则嫩了,要继续熬;如珠下沉,老了,加10%的芝麻油继续熬,直至合格。

加入中药(3)药粉后,做老嫩试验,要老嫩适中;老了,不粘皮肤,容易掉下来;嫩了,膏药流,污染衣物,不易揭下。

人工摊膏药,是一个熟练的过程,摊的膏药要厚薄均匀,无飞边缺口;建议使用压面机做膏药,压面机做的膏药厚薄一致,大小一致。

贴膏药时,先清洁所贴部位皮肤,再用生姜将所贴部位皮肤擦红,根据病变部位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贴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用手捂2分钟,不需要用火烤,膏药在人体热力的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便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

每贴可用8--10天,如需要洗浴可以揭下,浴后可以再贴。

如此可以反复揭贴数次,膏药不流不走,不污染衣物,方便清洁。

3贴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3]

贴膏药时要注意:

①.膏药所贴部位应无毛发,有毛发者须将毛发剃去才能贴。

②.孕妇禁用。

③.皮肤溃烂的地方禁贴。

④.需要长期使用膏药的,每3天揭下膏药,休息1夜,给局部皮肤一次透气透湿和休息时间,避免膏药连续对皮肤发生刺激。

⑤.贴上膏药后如症状加重,可根据病证和方药进行分析,如不对症不可再贴。

⑥.贴上膏药后如出现药疹,轻症揭去膏药后可自行消失,重症可擦抗过敏的药膏,待药疹消失后再贴。

⑦.使用膏药时可配合其它疗法协同治疗,以提高疗效。

慢性病膏药可以起主导作用,急性病膏药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可反复迁延多年,最终导致关节畸变及功能丧失,而且常伴有关节以外的其它脏器病变〔3〕。

属中医的痹症、历节范畴,中医认为痹症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气血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乘虚侵袭,阻滞于经络骨节,造成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人体的气、血、精、津液等物质不足及人体调节功能低下,是引起痹病的先决条件,是痹病产生的内在因素。

风、寒、湿、热之邪气是致病的重要条件。

当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或风湿热等邪侵入肌肤经络,使经脉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痹病。

痹病日久,反复发作不已,津液凝滞,聚而成痰,络脉淤阻,以致痰淤交阻于骨节之间,导致骨节畸形肿痛,屈伸不利。

《黄帝内经》云: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

故邪不能独伤人”。

临床上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风寒湿痹、热痹及顽痹三类。

治疗原则:

一是辨病邪的偏胜,二是重视扶正,标本兼顾。

偏于寒者,以温经散寒为主,佐以祛风化湿。

偏于湿者,除湿为主,兼用祛风散寒。

热痹以清热为主,实热宜清泄络热,虚热应养阴清热,并佐以疏风化湿之品;若风寒湿痹日久,应重视益气固卫,和营养血,培补肝肾;顽痹者宜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临床所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往往风寒湿三气杂至,故在治疗祛风、散寒、除湿、益气固卫,和营养血,培补肝肾,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合用于一炉,以提高临床疗效。

雷公藤合剂方中雷公藤、川乌、草乌大辛大热,为驱除寒邪要药,有祛风湿、定剧痛的作用;独活、秦艽、防风、细辛、乌梢蛇搜风通络蠲痹,使邪外出;黄芪益气固表,以防大汗表虚;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芍药活营养血,行气止痛,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杜仲、寄生培补肝肾;冰糖甘平缓和雷公藤、川乌、草乌的剧毒之性;白酒助诸药宣痹通阳之功。

全方共凑祛风散寒除湿,益气固卫,和营养血,培补肝肾,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之功,故用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每获良效。

雷公藤合剂的制作,一定要按要求熬制,要熬4小时以上,病人口服后,如果口唇发麻,舌头僵硬,是雷公藤中毒的表现,一是要将雷公藤合剂重新熬1小时,二是要口服参鸟汤解毒。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治疗难。

要取得好的疗效,医患结合共同防治十分重要,这是取得良好疗效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否则一个好的治疗方案,可能因为患者的不配合,不能收到预期的疗效,或短期收效后不能巩固而前功尽弃。

病人经过3个月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各项检验指标正常后,还要继续口服雷公藤合剂3个月。

以后,每年口服雷公藤合剂3个月,连续服3—6年,以巩固疗效。

关于选用雷公藤、川乌、草乌等有毒之品,一是要炮炙得法;二是要掌握好剂量。

雷公藤作汤剂服用,选去皮为好,从小剂量开始,每日服用6克左右,逐渐用至每日10克,先煎半小时,再入其它药同煎,服药时兑约30ml的蜂蜜或冰糖可起减毒增效的作用,我临床运用雷公藤20多年,未见毒副反应。

川乌、草乌先煎30分钟,再入其它药同煎也未见毒副反应,现市场出售的多为制川乌、制草乌,与药同煎亦可。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由风、寒、湿、热诸邪杂至而致病,病久致淤至虚。

关节疼痛可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大类,在临床上应根据病情需要用药,不能拘泥于一方一法,可多法并用,方可获得满意疗效。

在用中药同时,不要排斥用西药。

当临床有效或治愈时,一定要巩固治疗,延长疾病复发的时间,减少或避免关节畸形的出现〔4〕。

参考文献:

〔1〕陈兴华蠲痹合剂Ⅱ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8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9):

2524

〔2〕刘健、李华、谌曦,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4),348-354.

〔3〕刘健,等,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红细胞CRI、CD59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6):

9。

〔4〕陈兴华,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治疗〔J〕,中医杂志,2008,49(s):

71-72

作者简介:

陈兴华,男,1958年12月2日生,湖北仙桃人,湖北中医学院毕业,主任医师。

现任湖北省江北监狱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北省江北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湖北省荆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荆州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荆州市江陵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

出席国际中医药学术会议3次,发表中医论文30多篇,3项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课题获监狱科技进步奖,1篇论文获荆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