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整理资料.docx
《心理学整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整理资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整理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貌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心理学:
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
冯特(1832—1920):
心理学之父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
心理学独立宣言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1879):
心理学诞生标志
二、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心理学的体系
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管理心理学
二、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心理过程(process):
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
心理结构(structure):
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心理的脑机制(mechanism):
探讨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心理与环境
四、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与思辨相对、发展性原则:
与静止相对、系统性原则:
与单一相对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method):
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优点:
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缺点:
难以重复验证、难以精确分析、研究现象没有出现、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种类: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自然实验(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
实验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优点:
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测验法(measurementmethod):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基本要求:
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测验的有效性)
优点:
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
缺点:
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个案法(casemethod):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
收集资料深入详尽
缺点:
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
其它方法:
调查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
第四节:
心理现象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大脑的演化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脑的反映形式、客观现实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第二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心理学家们沿用其含义,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在他的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
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特性与共同性、生物性和社会性
三、个性的心理结构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第二节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一般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这些成分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其中,需要是最基本的个性倾向,是形成其他个性倾向的基础。
一、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二)需要的特点:
对象性、不平衡性、动力性、周期性
(三)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关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主要有五种基本需要,所谓基本需要就是指一般人所共有的一些最基本的需要,不包括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特殊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
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
二、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需要和诱因
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
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称为诱因。
只有内部需要与外在诱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才能成为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二者缺一不可。
(二)动机的功能:
引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
(三)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推动活动的动机是由外力诱发的。
内在动机是指推动活动的动机是由个体自身激发。
2、根据个体需要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由生理需要所引发的一种行为的动力。
社会性动机是由社会性需要所引发的行为的动力。
3、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远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大,作用的时间长,而且比较稳定。
近景性动机影响的范围小,只对个别的具体活动起作用,作用的时间较短,且不够稳定,常受个人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四)动机与行为效率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具体活动的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
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
(二)兴趣的种类
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
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广度、兴趣的指向性、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四、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一)理想: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根据理想的内容,理想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根据认识能力的不同,理想可分为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
理想是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信念: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
表现为个人确信某种理论、观点或某种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对它抱有确信无疑的态度,并且力求加以实现。
(三)世界观: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社会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是由社会性需要所引发的行为的动力。
例如,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
权力动机:
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权力动机分为个人化权力和社会化权力。
交往动机:
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成就动机:
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
不同角度的理解:
是一种觉知。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是一种心理状态。
二、意识的特性
(一)意识的觉知性
(二)意识的能动性:
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映、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保持和监督有目的活动的进行
意识对活动的影响经常会发生下列两种现象:
熟练活动者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比不熟练活动者意识到的要少。
如果迫使熟练活动者对熟练活动产生意识,那么他们的行为表现将变慢。
三、意识的层次和水平
焦点意识:
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
边缘意识:
指对注意范围边缘的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
下意识:
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
边缘意识也是一种下意识。
无意识:
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指个人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在环境(一切事物)中的一切变化无所知与无所感的情形。
潜意识:
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到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而个人不自觉知。
前意识:
指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
有人根据脑的兴奋水平的不同,把意识分成不同的水平。
这种观点认为,脑电频率的改变与人的大脑的兴奋水平直接相关,频率越高,兴奋水平越高。
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与唤醒
从生理学角度看,意识是一种唤醒状态,这种状态与下丘脑和网状结构等神经结构密切相关。
我们可以从心率、血流量、呼吸等生理指标区分唤醒的程度。
睡眠是与唤醒相对的意识状态。
1、睡眠的需要:
人和动物都需要睡眠,只是时间长短有所不同。
人:
8小时左右,牛:
3.9小时,马:
2.9小时,狐狸:
9.8小时,蝙蝠:
19.9小时。
2、睡眠的阶段性特征
心理学家根据脑电波形态的变化,把睡眠过程分成五个阶段。
阶段1:
睡眠开始,即平常所指昏昏欲睡的感觉;
阶段2:
浅睡阶段,开始正式睡眠;
阶段3与阶段4:
深睡阶段;不易叫醒;(脑电波形有变化,所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
阶段5:
快速眼动睡眠(REMs),除脑电波形改变之外,睡眠者的眼球呈快速跳动现象。
快速眼动睡眠在整个睡眠期间,间歇性出现,每次约持续十分钟左右。
此时如果将睡眠者唤醒,绝大多数(80%以上)报告说他正在做梦。
前四个阶段也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3、失眠:
最普通的睡眠失常现象。
二、梦:
梦是睡眠状态下的一种心理活动,只是唤醒水平较低,我们意识不到梦中的内容,或者意识到的只是残缺零散的梦象。
三、催眠:
一种让人倍感神秘的意识状态。
这种状态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通过催眠师的诱导形成的。
四、幻觉
在一些不寻常的情况下,个体的意识会发生扭曲,看到或听到实际并不存在的事物。
幻觉就是在并没有物理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活灵活现的知觉,它们是个体改变现实的一种心理建构。
根据幻觉的性质可分为:
(1)真性幻觉。
它具有感知觉的四个特点:
形象生动;刺激存在于客观空间;不从属于自己;不能随自己的意愿而加以改变。
(2)假性幻觉。
其内容不那么鲜明生动,无须通过感觉器官,直接存在于“脑子”内部。
“感觉剥夺”是与幻觉有关的一个实验性因素。
幻觉的成因比较复杂,通常是由高度的唤醒、强烈需要的状态或无法抑制有威胁性的念头共同作用的产物。
第三节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
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他事物的现象。
集中性:
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反映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这样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注意对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选择功能、跟踪和保持功能、调节和控制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感官的趋向活动:
举目凝视、目不转睛、侧耳倾听、呆视
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的变化
四、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也叫做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把注意不断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或同一种工作上。
注意的分配: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五、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注意,也称为不随意注意。
它是注意的低级表现形式,在动物界也存在,因此也称为消极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客观方面——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
一般来说,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他刺激物对比越鲜明,越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活动的、有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的、无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刺激物的新异性:
绝对新异性:
人们从未经验过的事物及其特征。
相对新异性:
刺激物特性的异常变化或各种特性的异常结合。
研究表明,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主观方面——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兴趣和需要、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主动的注意。
有意注意对于个体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也称为积极注意。
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无论从种系发生还是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有意注意都出现的较晚。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
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的组织活动(智力活动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根据任务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注意、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用坚强的意志与各种干扰作斗争
有意后注意: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升华而来的更高级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方面它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自觉地目的、任务相联系;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意志努力。
三者的关系
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种类
(一)外部感觉:
外界事物刺激体表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归于外部感觉,它们反映的是外界环境中的对象与现象的特征。
1、视觉、2、听觉、3、肤觉、4、嗅觉和味觉
(二)内部感觉
这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
它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三类。
三、影响感觉的主要因素
(一)刺激强度的影响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所谓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每一种感觉都是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即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出来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二)刺激时间的影响
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适应。
它是感觉受刺激时间影响的结果。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分析器感受之间的相互作用:
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同一分析器中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的对比。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感觉
一、视觉
视觉是可见光波刺激视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物是波长380一760毫微米的电磁波,也叫可见光波。
视觉现象主要包括颜色视觉、视敏度、视觉后象和闪光融合。
颜色视觉:
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波决定的,人眼大约可以分辨150多种光波。
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彩色感觉,其中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彩色感觉。
日常人们看见的都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混合起来的光。
视敏度:
指视觉分辩物体细节的能力(即临床医学上称的视力)。
视敏度的基本特征在于辨别两点之间距离的大小。
分辩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即视角越小表明视敏度高,视力好。
通常用“C”或“E”形视标测定视敏度。
视觉后象和闪光融合:
作用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象。
后象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
例如我们看电影电视就是依靠后象,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
但是引起连续感觉的刺激频率必须达到一定界限。
刚刚引起人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频率。
临界频率所引起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
它是指断续的光刺激达到临界频率时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融合的不闪的光。
二、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20—2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
低于200赫兹的次声和高于2万赫兹的超声,人耳都不能听见。
40岁以上的人的听力上限通常降至12000赫兹。
人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1000—4000。
人所听到的音高、音强、音色,都是由声波的频率、振幅与波形等物理特性所决定的。
频率高的声音,使人听到的是高音;频率低的声音,使人听到的是低音。
振幅大的声音,使人感到是强音;振幅小的声音,使人感到是弱音。
不同物体(例如各种乐器)发出的不同波形,使人听到不同的音色。
三、肤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冷觉和热觉)和痛觉等,这几种感觉常常混在一起,在感觉上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相当困难的。
它们的感受器呈点状不均匀的分布于全身。
在体表的同一部位,痛点最多,压点其次,温点最少,从全身来看,各种感觉点的分布也各不相同。
鼻尖的压点、冷点和温点最多,胸部的痛点最多。
四、嗅觉和味觉
嗅觉的刺激物是空气中散布的或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味觉是指辨别物体味道的感觉,它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元素物质。
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舌尖感觉甜,舌的两侧感觉酸,舌根感觉苦,舌两侧前部对咸最敏感
五、其他感觉
机体觉是有机体内部环境变化,作用于内脏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感觉。
也叫内脏感觉。
平衡觉是有机体在做直线加减速运动或旋转运动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的一种感觉。
其感受器是内耳前庭器官。
运动觉是反映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也叫本体感觉。
其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
第三节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后者的简单相加;包含了觉察、分辨和确认等一系列过程
二、观察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
2、知觉的选择性:
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3、知觉的理解性:
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过程。
影响因素:
言语的指导作用、个人知识经验
4、知觉的恒常性:
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第四节几种主要的知觉
一、物体知觉:
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叫物体知觉。
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指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判断物体的形状。
知觉特性:
A:
接近性B:
相似性C:
连续性D:
封闭性E:
良好图形
2、大小知觉:
判断物体的大小,主要靠视觉,并得到触摸觉和动觉的支持。
3、深度知觉:
虽然落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是两位图像,但我们却可以把它组织成三维知觉。
我们能够看到三维物体,这一过程就是深度知觉,它使我们能够对距离进行估计。
这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
我们如何把二维的网膜像转换成一个独立的三维知觉呢?
这是因为一些深度线索在起作用,即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
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双眼线索——两眼视差
4、方位知觉:
指对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
依靠视、听、触、动、平衡觉等协同活动,来判别物体所处方位。
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
这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移动和移动速度的知觉,运动知觉跟空间知觉及时间知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依赖于对象运行的速度,对象距观察者的距离以及观察者本身所处的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诱导运动、自主运动)
二、社会知觉:
以社会生活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叫社会知觉,亦称对人认知。
包括对别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
1、社会知觉的种类
对别人的知觉,主要是指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的认识。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人际知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
人们不仅相互感知,而且会彼此形成一定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的基础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面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人不仅在知觉别人时要通过其外部特征来认识其内部的心理状态;同样也要这样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动机、意图等。
2、社会知觉的各种偏差
首因效应。
首因即最先的印象。
在人对人的知觉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晕轮效应是指当对一个人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
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的特征。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第五节错觉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第五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
编码(识记):
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保持(存储):
是把记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提取:
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包括再认和回忆。
表象:
是在头脑中出现的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表象是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表象的特征: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想象的基础,在记忆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遗觉象:
给儿童呈现复杂的图象后,儿童能根据当时产生的表象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就好像图片仍在眼前一样。
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把记忆分为: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语词记忆。
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
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根据记忆中对输出信息的编码方式不同,贮存信息时间长短不同,把记忆分为: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