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230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日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日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日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日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日关系.docx

《中日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关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日关系.docx

中日关系

一、古代中日关系:

中强日弱友好为主

(一)隋唐时期:

以华为师

隋唐时期:

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13次)来华学习。

唐朝时,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后来中了进士,留在唐朝做官。

唐玄宗时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抵日本,留居十年,对建筑、医学、艺术有突出贡献。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筑类似长安。

唐诗、书法、饮食和风俗习惯在日本广泛流传。

(二)明朝时期:

侵犯失败

明朝时期:

倭寇侵犯;戚继光抗倭。

1565年,浙东、福建、广东倭寇基本肃清。

二、近现代中日关系:

日强中弱日本侵华

(一)清朝时期:

屡次侵华

在过去历史中,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日本曾是中华东亚秩序的一员。

但是,甲午之战中国战败,中国被迫向日本割地、赔款,从此中日力量对比彻底倒置。

中国丧失转变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历史机遇,而日本却由此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此后,日益强盛起来的日本多次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

中日关系由古代的友好相处转为近代日本多次对中国侵略欺压,甲午战争是转折点。

甲午之战,即发生在东亚文明板块内的激烈撞击,是由东亚秩序与西方秩序之间的冲突引发的。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使东亚秩序遇到破坏,而日本随后成为东亚秩序挑战者。

一些政治学家认为,西方秩序是以帝国式等级体系将许多国家联系在核心国家周围。

即强国将弱国作为经济政治附庸,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源掠夺。

这种国家关系结构是西方社会强盛的制度基础。

东亚秩序则是自由松散地组成宗主国与其藩属国之间的关系。

即“封贡”关系。

尽管藩属国“纳贡”也有贸易的成分在其中,但不占主要地位。

东亚秩序是僵化的、未受挑战的。

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虽然有一些少数民族对东亚秩序进行挑战,并取得一些成功,但从未改变这种秩序结构。

而西方秩序则呈现着现代结构,充满竞争活力。

大陆型封闭式的中华秩序,最终被海洋型开放式的西方秩序撞了个粉碎。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使东亚传统秩序遭到破坏,日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当日本发现西方力量的强大,便决定与之合流;对西方列强来说,他们在向中国进击时如能有一个东亚同谋者,那将极为有用。

日本正是在加入西方秩序之后挑战东亚秩序获得了某种成功。

1、日本对外扩张野心与扩军备战

(1)《大陆政策》的出笼及其原因

1)“大陆政策”

1855年,欧美列强大举侵略日本时,吉田松荫就言“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显示其带有侵略扩张性质的民族主义观。

1868年日本发生明治维新运动,对内废除藩政,对外力求自主,透过君主立宪制积极全面西化。

不到数年时间,日本国势蒸蒸日上,成为亚洲强权。

当时,明治政府存在两派势力:

“主战派”以西乡隆盛为首,主张向外征伐扩张国权;“内治派”以大久保利通为首,主张专意内政巩固国势。

起初,“内治派”取得优势;但明治维新运动的初期成就大大提升了日本的民族自信心,同时又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因此,“主战派”势力从未歇退。

1871年琉球船民遇风漂流台湾,部分船员被牡丹社民杀害。

1874年日本藉口出兵攻台,但清廷草率了事,国权不张。

日本的侵略被美化为“保民义举”,并取得了琉球的宗主权。

日本的武力扩张野心在“牡丹社事件”中表露无遗。

此后,吉田松荫那种带有侵略扩张性质的民族主义观,也就被明治政府统治集团全盘继承,其国策逐渐由“内治”转为“主战”。

并具体制定了“大陆政策”:

占领中国台湾、征服朝鲜、占领中国满蒙、控制全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为实现“大陆政策”日本师夷长技以制邻

1885年,民间报人和私塾老师福泽谕吉写《脱亚论》:

“百卷外国公法不敌数门大炮,几册和亲条约不如一筐弹药”,“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

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其弟子尾崎行雄:

“并吞中国符合日本帝国之利益,亦为中华民族之幸福也”,“世界各国中如有反对我并吞中国者,是反对人类之幸福也,亦反对世界之利益也”。

2)日本对外扩张原因

――外部原因:

西方列强有意扶植。

俄、英为在中国扩张;美、德为与俄、英抗衡。

――内部原因:

政治上――明治政权是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君主立宪制政权

由于明治维新运动不彻底,明治政权是和残余的封建经济以及天皇制度结合在一起,封建的野蛮性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性相结合,因而特别富于对外侵略性。

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的开端。

这场变革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居于主导的是国家军事化和新天皇制的建立。

与这些动作同时进行的,是官方对佛教的极端限制和对本国原始宗教神道教的尊崇。

神道教认为,统治世间万物和天上众神的天照大神是“万世一系”的天皇的祖先,天皇则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日本民族是神的后裔,其他国家则是神创造日本时溅出的泡沫凝聚而成。

这种以神话传说为根基、对于本民族优越性的想象本不罕见。

日本的特殊之处,是在1880年由政府颁布“诏书”中,把传说拜为国教,并在随后把“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写进宪法。

从此,佛的忍让慈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神道”的名义不可一世的嗜血的日本。

经济上――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日本是岛国,国土只有37.78万平方公里。

却有近一亿人口。

国土狭小,导致国内市场有限:

矿产资源贫乏,导致原料短缺,这些都严重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日本对外侵略表现得格外急迫、疯狂、露骨与野蛮。

思想上――崇尚优胜劣汰,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民族传统。

日本大和民族崇尚优胜劣汰。

自己落后就一定努力赶超对方;对于落后民族则十分鄙视,甚至欲从肉体上消灭。

“强则依之,弱则欺之”。

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武勇忠烈”“征战光荣”思想深入人心,极易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其发动战争服务。

1882年,明治天皇亲自向陆军卿颁授《军人敕谕》。

强调自神武天皇以来日本军队,“世世代代由天皇统帅”把武士对豢养自己大名(将军)尽忠兑换成军队对天皇的尽忠。

1890颁布的《教育赦谕》把武士道精神从武士扩展至全体国民。

公民日常要遵守各种礼仪道德规范,“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

这等于规定了对内对外的双重道德标准,对内恭俭礼让,有仁爱之心,对外“长刀杀敌人、短刀毁自己”。

日本文化中的轻自我生死的信念,又在残忍的战争中推行为轻他人之生死。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儒学影响,但就儒学的核心来说已非中国儒学的原貌。

中国儒学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最重要的美德,“仁”被认为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德。

而日本儒学属于核心地位的则是“忠”。

中国的“忠”是有条件的。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在日本“忠”是“臣对君无条件忠诚”,家臣必须无条件为主君献出一切包括生命。

也正是因为日本儒学强调这种无条件的绝对“忠诚”,失去了中国儒学中的人本思想,而增加了凶残和野蛮的一面,为以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埋下了祸根。

继1874年利用琉球事件侵略我国台湾之后,“征韩论”又在日本国甚嚣尘上。

(2)“征韩论”与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1)“征韩论”

在日本看来,“朝鲜是指向日本心脏的一把匕首”。

佐田白茅1870年《征韩论》

2)日本逼签《江华条约》

1875年,日舰闯入汉江江口,强占永宗岛。

1876年,日本逼迫朝鲜与之签订《江华条约》获得开放通商口岸、免税贸易、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3)“壬午兵变”与《仁川条约》

1882年汉城发生反对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的“壬午兵变”,群众焚烧了日本使馆。

日本以此为由逼签《仁川条约》。

以保护使馆名义取得在朝鲜驻兵权。

4)“甲申政变”与《汉城条约》、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1884年12月,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建立亲日政权。

驻朝清军应邀与朝鲜军民反击政变。

次年日本逼签《汉城条约》要求赔款惩凶和重建日本使馆。

1885年4月,中日双方签订《天津会议专条》。

将来朝鲜国若有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需要出兵朝鲜必须相互行文知照。

日本获得了向朝鲜派兵的特权,为日后发动侵朝、侵华战争埋下伏笔。

(3)“征讨清国策”与扩军备战

1)《征讨清国策》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拟定《征讨清国策》,计划攻占北京和长江流域各战略要地;吞并从辽东半岛到台湾的沿海地区和岛屿,以及长江两岸地区;肢解其余国土,成为日本几个附属国。

表示要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此后日本加快对华战备。

2)扩军备战

――以北洋水师为目标,重视发展海军。

日本1890年用于建立和发展近代化海陆军的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60%。

 

1892年,日本己提前完成自1885年开始的1O年扩军计划。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起一支拥有29万人的陆军,并拥有各种军舰31艘(包括从英国订购的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巡洋舰“吉野”),鱼雷艇34艘,排水量达7.2万多吨的海军,总吨位大大超过北洋水师2.7万吨,其综合实力已在中国之上。

日本尤其重视发展海军。

历史上日本遭到过两次侵袭。

一次是从亚洲大陆俯冲的忽必烈的蒙古军,但由于朝鲜海峡风高浪大,蒙古军的两次攻击都失败于恶劣的天气。

后一次是十九世纪中叶从太平洋彼岸入侵的美国舰队,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大约正是由于这一点,日本认为它的真正的威胁来自海上。

从明治维新时代起,日本一直在加强其海上力量。

力图夺取西太平洋制海权――这成为日本在10年时间内先后与清朝、俄国进行海上战争的重要动力。

出于这一点,日本开始推行的地缘战略就是:

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控制与日本关联的任何岛屿――从千岛群岛、日本本岛、琉球群岛到台湾岛以及周围的海域。

日本战略家认为,这样日本就具有巨大的地缘战略优势,可以在关键时打击中、俄两个大国的有生力量。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就是日本实施第一步战略的主要步骤,此后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繁荣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窃取中国政治军事情报。

战前日本在上海成立的“日清贸易协会”、“日清贸易研究所”等都是特务机构。

他们秘密绘制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详细地图,其详尽程度令人惊讶。

它标有每个村庄的每条小路及每口水井,对当地情况的了解甚至超过清军。

单纯地进行军事力量对比,当时的中国军队,尤其是海军实力犹在日本之上,日军统帅部在战前就犹豫不决,不知能有多大胜算,便派间谍进行侦察。

间谍回日本后,说一定能打败北洋舰队,理由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

因为北洋舰队的水兵在舰炮上晾衣服!

――制订为发动对外战争服务的新宪法:

1889年,日本公布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帝国宪法。

宪法规定“天皇统帅陆海军”,“宣布交战、媾和以及缔结条约”。

显然,这个宪法是为发动对外战争服务的。

――制造侵略有理的政治舆论

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帝国议会施政演说中,公然提出日本“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

一是守卫主权钱;二是保护生命线。

生命线包括朝鲜半岛,山东半岛、福建、台湾、琉球群岛。

目标首指朝鲜、中国。

这显然是赤裸裸的侵略理论。

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做好对外侵略的战争准备,剩下的是寻找战争借口。

2、甲午战争爆发

(1)清廷帝后两党的形成斗争及其对战局的影响(和战之争)

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政府统治集团中逐渐形成帝党、后党两派政治势力。

1875年同治帝死,慈禧挑选醇亲王奕缳之子,4岁载恬为帝,以保听政权力。

同治帝(1856―1861、1862―1875)光绪(1871―1875―1908)

1887年光绪帝17岁,太后不便听政,改为“训政”,继续把持政权。

1889年光绪帝19岁,大婚,太后撤帘归政。

光绪有亲政之名,无行政之实。

随着国家形势日渐危急,光绪帝图治心切。

因“各大臣皆不听号令,欲亲擢一二通才以资驰驱……于是西后大滋疑忌”,由此两党形成,拉开斗争序幕。

1)帝党集团:

光绪帝、翁同和、清流派

光绪帝――长期以来“丧师辱国听之,逼割边地听之”,早对自己统治产生危机感。

为了“不为亡国之君”,1890年开始阅读西书和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著述。

是个想有所作为的开明的年青皇帝

翁同和――江苏常熟人。

户部尚书,光绪帝师傅。

光绪帝“每事必问同和,眷倚尤重”。

对外主战,反对李鸿章妥协政策,对内主张励精图治,修明政治。

清流派――军机大臣李鸿藻、礼部侍郎志锐、翰林张謇、侍读学士文廷式。

清流派―19世纪70年代统治阶级内部一个政治派别。

其成员主要是不掌实权的官僚士大夫,御史和翰林。

他们评议时政、弹劾大臣,对外反对列强侵略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纲纪,煊赫一时。

但它并非朝廷允许自由议政的表现,而是慈禧太后抑制洋务派砝码。

帝党成员多为不掌实权的士大夫。

他们深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希望通过改革内政和整军备战来增强国力,阻止日本侵华野心;又想趁机增强光绪皇帝权力和扩大自己影响。

为此不断利用“清议”来催促朝廷整顿弊政和备战自卫。

2)后党集团:

太后、中央实权派、地方封疆大吏、内廷太监

太后――善于玩弄权术施展阴谋诡计威胁利诱文武百官仰其鼻息把持朝政。

中央实权派――军机大臣孙毓汶、徐用仪。

地方封疆大吏――李鸿章赞同帝党改革;惧怕太后,与翁有矛盾,不愿战。

内廷太监――李莲英控制深宫内院。

文武大臣或慑于其淫威,或被诱以权与利而皆为太后死党。

他们虽然对日本在朝鲜膨胀势力深感不安,但又低估日本的侵略意图,认为日本尽管虚张声势,但绝对不敢对中国大动干戈。

北洋海军正式建成后更有恃无恐,掉以轻心。

3)党争的性质以及两党对战争的不同态度

帝、后两党之间的争斗,既包含争夺清朝最高统治权的矛盾,也交织着他们在内政外交方面所存在的革新与守旧、抗争与妥协的差异。

相比较而言,帝党是清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具有爱国倾向的比较开明的政治集团。

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后党集团幻想乞灵于妥协投降政策,苟延残喘,以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帝党集团则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产生对外主张抵御强敌,对内主张改革弊政,重振朝纲的要求。

两党之间的矛盾影响清政府的团结对敌和自卫决策,与上下一心积极准备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政府形成强烈反差(节食购舰;分组打定远)。

(2)日本不宣而战与中国海陆战俱败

1)朝鲜“东学党”起义与中、日出兵朝鲜

1894年春天,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反抗封建势力和日本侵略者。

口号:

“逐灭倭夷,尽灭权贵”

《中国近代史》李云汉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版

朝鲜的东学党,是在甲午年之前三十四年(1860)由庆州人崔济愚所倡导的一种排外宗教,是将朝鲜固有的天神崇拜和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以及谶纬、符咒术等掺合在一起,以对抗“西学”(天主教)为号召而自称“东学”的一种教派,标榜“地上天国”,吸引愚民信仰。

朝鲜国王指为邪教,严加取缔,将“教祖”崔济愚处死,其党徒则四散各处,秘密活动。

甲午春间,朝鲜农民因生活困苦,发生暴动,东学党人趁机与农民结合,扩大叛乱。

日本的浪人团体“玄洋社”乃阴谋介入,组成了一个“天佑侠团”到朝鲜来对东学党徒进行煽动与接济,东学党的叛乱遂一发不可收拾。

事实上,玄洋社是受了陆军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的密令,自始就在幕后协助东学党。

朝鲜国王无法应付,只有请求中国出兵去平乱。

李鸿章在接到朝鲜正式请援的照会奏报朝廷后,便于6月5日派遣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军1500人赴朝鲜牙山。

同日,驻日公使汪凤藻奉命通知日本。

而日本则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和保护使馆、侨民安全为借口,于6月8日派兵在仁川登陆。

到6月底,驻朝日军人数已近万人,大大超过驻朝清军2400余人。

此时朝鲜内部局势已趋平稳,清政府建议中日撤兵。

但日本不仅断然拒绝,而且提出中日共同监督朝鲜内政改革的无理要求,执意扩大事态,挑起战争。

2)清政府内部的分歧与李鸿章“乞和”失败

――后党主和

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局势,国内舆论强烈要求增援备战解救牙山被围清军。

1894年11月7日(十月初十)是慈禧60寿辰。

在北京大兴土木,并赏赐内外臣工加官晋爵。

李鸿章赏戴三眼花翎。

但日本猖狂挑衅,使其忧心忡忡,担心万寿庆典受冲击,自身统治地位也会被削弱,因此寄希望于外国调停。

李鸿章认为现有海陆军“守”有余而“攻不足”。

为保全地盘与实力积极奔走于俄、英等国公使之间,企求列强出面调停。

――李鸿章乞和失败

英、俄是欧洲两翼强国。

英国以实力强盛著称,俄国有与中国接壤优势。

双方对中国争夺中,美国支持英国,日本因对中国领土同样有野心与俄国矛盾大,而与英国结盟;法与俄是盟国,德国因恐惧俄国西侵而倒向沙俄。

由此形成英美日、俄法德两大集团。

日本出兵朝鲜,立即引起俄、英等国的极大关注。

日本早有准备,所以在不断制造中日冲突的同时,对其他列强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以避免第三国干涉。

俄、英不愿意因为与日本交恶而把日本推向对方;而日本获胜还可利益均沾。

因此,

俄国:

由于日本向俄国保证,日本出兵朝鲜只是要解除中朝传统关系,日本不仅“无意”占有朝鲜,而且愿意尊重俄国在朝鲜的利益时,俄国便转而支持日本。

英国:

在中国经济利益最大,本不希望在中国领土(尤其上海)发生战乱,但在得到日本承诺“不在该港及其附近作战的保证”后,也不再反对日本发动战争。

总之,在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时,列强为维护或乘机加强自己在远东地位,都一致采取不干涉态度。

因此李鸿章企求列强出面调停使日撤兵均遭拒绝,“以夷治夷”策略宣告失败。

李鸿章的“以夷治夷”是建立在对列强存有幻想的基础之上的。

他一味依靠列强调停,不认真备战,结果使中国军队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3)帝党主战翁同和一面利用帝师身份影响光绪,一面在军机处会同李鸿藻多次与孙毓汶舌战;志锐、文廷式等则在翰林院不断上奏折,主张“整顿军旅,抵抗日本”。

光绪帝主战态度较坚决,对李鸿章多次严厉警告。

6月16日下渝:

“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驯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 

帝党主张抵抗的爱国精神博得朝野上下的支持,以至言战奏折纷至沓来,给后党很大压力;加至日本充分利用清政府“避战求和”心理和企求列强“调停”时机不断增兵朝鲜,7月中旬汉城一带日军已近3万人,因此李鸿章不得不调军队增援平壤和牙山清军。

3)日本不宣而战光绪帝赞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7月23日清晨,日军按照预定计划侵入朝鲜王宫,劫持李熙,挟制大院君李是应执政,强迫他发矫诏对中国宣战,并请日军驱逐驻牙山清军,挑起战端。

7月25日,日军在丰岛海面和牙山同时发起进攻,不宣而战,甲午战争爆发。

4)清政府在海陆战场接连失败(三个阶段)

日本宣战前已制订侵华作战方案:

第一期以陆军在朝鲜牵制清军,以海军与北洋海军作战,夺取黄海和渤海制海权;第二期主力在渤海登陆,与清军主力决战,直取北京。

而清廷却拿不出明确得力的作战方针。

李鸿章在宣战后,既不敢不战,又不敢真战。

几经权衡,采取的是消极抗战方针。

在军事部署上,把防御重点放在奉天和京畿,而忽视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问题。

这就使得敌人必夺的渤海口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兵力严重不足,又使集结在沈阳、京畿地区的大批清军游离于战场之外。

在思想路线上是妥协退让的指导思想。

他令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则退;令海军退守“北洋各口”“保船制敌”。

这种消极退让的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第一阶段(7月25日到10月中旬)

战场在朝鲜半岛及西岸海面。

主要战役丰岛海战、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结束日舰重伤5艘,北洋舰队沉没5艘,损失大于日方,但主力尚存。

李鸿章为保存北洋实力,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港,拱手让出黄海制海权。

平壤、黄海战败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光绪帝训斥李鸿章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

9月底64岁的奕忻被任命主持总理衙门和海军事务。

他再次请求列强出面调停。

英、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愿意调停,但美、德不愿参加,英国提议的联合调停宣告失败。

――第二阶段(1894年10月下旬――11月下旬)

战场在鸭绿江北及辽南地区,主要战役:

鸭绿江江防之战、金州、大连、旅顺之战

平壤、黄海战役后,日军把战火烧向中国本土。

1894年10月24日,平壤北犯之日军进攻辽东。

当时鸭绿江北岸驻有以宋庆为主将的4万清军,但除聂士成、马金叙在九连城英勇抵抗外,其余皆望风溃逃。

日军迅速占领九连城、安东、海城等要地,进逼辽阳。

另一路日军从花园口登陆。

11月6―22日金州(6日)、大连(7日)、旅顺(22日)相继陷落。

自始至终,只有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后无援而败。

1894年11月7日,北京为慈禧太后庆祝60大寿,费银千万两。

民间对联讽刺:

万寿无疆三军败绩;普天同庆割地求和

――第三阶段(1895年1月――1895年3月)

战场主要在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主要战役有威海卫之战和辽河下游之战。

1895年1月,日军2万向威海卫发起进攻,夹击港内中国舰队。

虽击沉敌舰数艘,但无法挽回败局。

丁汝昌拒绝投降与刘步蟾自杀殉国。

浩威等盗用丁的名义起草投降书,把11艘舰艇等物资交日军。

2月17日日舰开进威海港,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清败局已定。

由于淮军屡败,光绪帝于1895年1月起用湘军。

湘军6万,加上其他清军,总数有8万,两江总督刘坤一为统帅。

然而湘军5次反攻海城均遭失败。

3月4日―9日,6天之内接连丢失山海关外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军事要地,日军直逼山海关。

惊恐万状的慈禧决意投降。

日本占辽东半岛后兵力财力深感不足,决定与清谈判。

(3)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1)李经方交割台湾

1895年5月20日,清政府令台湾巡抚唐景菘率在台官员“陆续内渡”,撤出台湾。

同时,派李经方为割台大臣,由美国顾问科士达陪同,前往台湾办理交割手续。

李经方在基隆口外的日舰“西京丸”号上会见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将台湾全岛和澎湖列岛以及台湾的所有兵工厂、公物财产等清单交日本。

2)台湾人民英勇抗日

台湾原是福建省下属一府,1974年日本侵台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

1885年建省。

首任巡抚刘铭传,安徽合肥人。

淮军将领。

因镇压太平军、捻军擢升直隶提督。

1884年中法战争中,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率军队击退法舰。

1885年任台湾巡抚后,除加强海防、整顿吏治和增加财政收入外,又开办铁路、煤铁矿以及新式学堂等,使台湾成为当时全国最先进的一个省份。

1891年告病还乡。

1895年,甲午战败割台,他悲愤交集喷血而亡。

《马关条约》割台的消息传到台湾,台湾人民“骤闻之,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

台湾绅民见割台之事已无可挽回,便决心自主拒日保台。

他们联名发布檄文,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在在籍工部主事丘逢甲的倡议下,5月25日组织了抗日政府,定名“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推举台湾巡抚唐景菘为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兼抗日义军统领,驻台湾总兵刘永福为大将军。

唐景菘并不真心抗日,日军来犯他就撤回大陆。

刘永福田深受台湾人民爱国激情鼓舞,又接到张之洞接济饷项的密涵,决定接受推举,留在台湾指挥抗日。

“台湾民主国”是在台湾已经被割让的情况下,由当地士绅联合清朝命官为御敌保台而建立的,是台湾人民反侵略反投降的产物。

成立之时告示:

“今已无天可吁,无人可援。

台民惟有自立。

……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作何办理。

”《中日战争》

(一)

刘永福与部将立《盟约书》:

“变出非常,改省为国,民为自立,仍隶清朝。

”(三)

国旗图案:

蓝地黄虎:

参照清青龙旗,龙天虎地,以示尊卑;虎首内向,尾高首下。

以示面向大陆,臣服清朝。

地方民事仍由首府、厅、县照旧办理,抚台于外洋各国称台湾民主国大总统,于本省文武属员仍照衔相称。

(胡传:

《台湾日记与禀启》)

成立目的:

不使日本有所借口,免得其与朝廷为难;希望以此争取列强同情支持。

作用:

在安定人心组织领导台湾人民抗日问题上起积极作用。

5月27日,日军近卫师团开始进攻台湾。

台湾人民纷纷组织义军,以秀才徐骧xiang、吴汤兴、姜绍祖等人为首领,与黑旗军及驻防清军联合抗日军。

从5月底至10月下旬,抵抗日军的战斗自北向南

基隆、台北――新竹――大甲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