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635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 上科教版.docx

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教案上科教版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1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初识电子表格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一、启动Excel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Excel

2.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

3.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Excel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

教法、学法:

讲演辅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怎样开机,关机?

2.Word的启动和组成。

二.新知

1.Excel的自我介绍Excel的特长:

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

2.启动Excel的方法a.单击“开始”按钮b.将鼠标指向“程序”c.单击二级菜单中的“MicrosoftExcel”

3.Excel2003的组成见图1-2:

标题栏、菜单栏、编辑栏、工作薄窗口、工作标签、状态栏等。

4.选择菜单“视图/工具栏”,在“工具栏”子菜单中,单击“常用”和“格式”子菜单,使这两个工具栏名前面出现“√”

三.小结:

1.启动Excel2003的方法

2.Excel2003的窗口组成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等待启动

三.启动Excel2003注:

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Excel2003.

四.对照图1-1-2表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启发学生:

怎样能使任一个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

五.关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总第2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初识电子表格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二、建立新工作薄三、保存工作薄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建立新工作薄、保存工作薄的方法

2.知道同名保存

教学重、难点:

建立新工作薄、保存工作薄

教法、学法:

讲述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Excel?

功能如何?

2.Excel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新授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

2.在“新建”对话框中,单击“常用”选项卡,双击“工作薄”图标(或单击“工作薄”图标后再单击“确定”按钮)。

3.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4.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位置,在“文件”文本框内输入“图书”,保存类型默认为“MicrosoftEx-cel工作薄”,然后单击对话框中的“保存”按钮。

第一次保存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在其中设置要保存的工作簿所在的目录与文件名。

以后再存盘就不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了。

如果想存在另外的地方或是想改变名另存一份,则可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三.小结

建立新工作薄、保存工作薄的方法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等待启动

三.启动Excel

四.建立新工作薄

五.保存工作薄

六.关机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总第3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初识电子表格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四、设计电子表格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列标题的输入方法。

2.学会选定工作薄下的工作表。

3.认识活动单元格。

教学重、难点:

列标题的输入方法。

教法方法:

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建立新工作薄。

2.保存工作薄。

二.新知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

1.单击选定“图书”工作薄下的“Sheel1”工资表标签。

2.在“Sheel1”工资表中的A1单元格输入表格标题文字“图书采购清单”。

鼠标点击此单元格就把它变成活动单元格,就可以输入文字或数据了。

3.分别在A2至G2单元格中输入“图书采购清单”的列标题:

序号、书名、类别、原价、折扣价、入库日期和折扣率。

4.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三.小结

列标题的输入方法

学生操作:

一.开机

二.入网

三.启动Excel2003

四.在各自的工作站机器上选取教师任意要求工作薄下的工资表。

五.按要求进行操作

1.在A1单元格输入表格标题文字“图书采购清单”。

2.在A2至G2单元格中输入“图书采购清单”的列标题:

序号、书名、类别、原价、折扣价、入库日期和折扣率。

3.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六.关机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关机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总第4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建立工作表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一、输入数据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学会输入文本数据和数字数据。

2.学会输入日期。

3.学会快捷输入序号。

教学重、难点:

输入文本数据和数字数据、日期、序号。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怎样输入列标题?

二.新授:

1.输入文本。

(1)从所给的网上书店采集数据,适量地选择各类别图书。

(2)将书名和类别以文本格式分别输入不同标题下的单元格内。

(3)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2.输入数值。

(1)将所选图书的原价和折扣价以数值形式分别输入不同列标题下的单元格内。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3.输入日期。

(1)选中E3单元格,以日期格式“年/月/日”,输入日期型数据。

(2)选中F3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复制”按钮;选定F4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依次类推,完成日期的复制过程。

4.输入图书的序号。

(1)在A3单元格输入数值“1”,在A4单元格输入数值“2”,选定这两个单元格,并把鼠标指针移到A4单元格右下角的黑框(自动填充柄),指针变成一实心的加号,拖拽至A21即可。

(2)然后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三.小结:

输入文本数据和数字数据、日期、序号的方法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等待启动

三.启动Excel2003。

四.输入文本数据和数字数据、日期、序号。

五.然后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六.关闭Excel

七.关闭计算机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第5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建立工作表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二、编辑工作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掌握插入或删除区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插入或删除区域的方法。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怎样输入文本数据和数字数据、日期、序号?

二.新知

1.插入或删除区域

(1)插入行:

将一本书的信息插入表中。

①选定第六行或者单元格A6。

②选择菜单“插入/行”。

③在新插入的第6行输入相关内容。

④用自动填充柄工具修改序号。

⑤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2)插入列:

在“入库日期”前插入一列“数量”。

①选定F列或者单元格F2。

②选择菜单“插入/列”。

③在新插入的F列输入数量为“1”。

④在输入数量“1”时出现了数据有效性的出错警告,单击“取消”按钮。

⑤选定F3:

F22区域,选择菜单“编辑/清除/全部”。

⑥完成数量“1”的输入,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3)插入单元格,在F5单元格前插入一新的单元格。

①选定F5单元格。

②选择菜单“插入/单元格”。

③在弹出的“插入”对话框,选择“活动单元格右移”,单击“确定”按钮。

④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完成同名保存。

(4)删除行和列:

删除第6行,并还原。

(5)删除单元格或区域:

删除A6单元格,并还原。

①选定要删除的单元格A6.②选择菜单“编辑/删除”。

③在弹出的“删除”对话框中,选择“下方单元格上移”,单击确定按钮。

④单击工具栏中的“撤销”按钮,完成还原。

(6)删除内容:

删除A6:

F12区域,并还原。

①选定要删除内容的区域A6:

F12。

②按Del键或选择菜单“编辑/撤销/内容”。

③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撤销”按钮,完成还原。

三.小结:

建立与关闭工作簿方法

学生练习:

一.启动Excel

二.打开“图书”工作簿

1.插入行、列。

2.插入单元格。

3.删除行和列、删除单元格或区域。

4.删除内容。

三.将Book1工作簿关闭,并退出Excel。

四.关机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授课时间:

第6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建立工作表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二、编辑工作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移动区域的方法。

2、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方式。

3、掌握删除工作表的方式。

4、掌握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移动区域、工作表的重命名、删除工作表、调整行高和列宽。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怎样插入行和列?

2.怎样删除行和列?

二、新知:

2.移出区域。

(1)选定要移出的区域G5:

H5。

(2)单击工具栏中的“剪切”按钮,区域G5:

H5周围出现闪烁的虚线框。

(3)选中粘贴区域F5:

G5的左上角单元格F5.(4)单击“粘贴”按钮,(5)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3.重命名工作表

(1)右击要重新命名的工作表“Sheet1”。

(2)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中“重命名”。

(3)此时工作表标签“Sheet1”反白显示,键入新的工作表名称“图书清单”,按回车键。

(4)按

(1)—(3)步骤,将“Sheet3”重命名为“统计图表”。

(5)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4、移动工作表。

(1)选定要移动的工作表“统计图表”。

(2)选择菜单“编辑/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3)在弹出的“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中,选择“下列选定工作表之前”一栏中的工作表“Sheet2”,单击“确定”按钮。

(4)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5、删除工作表。

(1)选定要删除的工作表“Sheet2”。

(2)选择菜单“编辑/删除工作表”。

(3)在弹出的警告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3)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6、调整行高和列宽。

(1)将鼠标指针对准欲改变的B列标记右边的分割线。

(2)当光标为左右双向箭头时,用鼠标拖拽至所需宽度。

(3)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三.小结:

移动区域、工作表的重命名、删除工作表、调整行高和列宽。

学生练习:

1、移动区域

2、重命名工作表

3、删除工作表、调整行高和列宽

3.关机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授课时间:

第7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建立工作表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三、格式化工作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会格式化字符。

2、会格式化数字。

3、会设置对齐与合并单元格。

教学重、难点:

格式化字符、数字,设置边框和底纹。

教法、学法:

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怎样移动区域、工作表的重命名、删除工作表、调整行高和列宽?

二.新授

1.格式化字符。

(1)选定A1单元格。

(2)选择菜单“格式/单元格”。

(3)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字体”选项卡,设置字体为“隶书”、字形为“加粗倾斜”、字号大小为“18”、下划线为“双下线”、颜色为“红色”。

(4)按上述相同步骤设置表格内的字体。

(5)同名保存

2.设置对齐与合并单元格。

(1)选定区域A1:

H1区域。

(2)选择菜单“格式/单元格”。

(3)在弹出的“单元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对齐”选项卡,在“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下拉列表中均选择“居中”对齐方式,在“文本控制”中,选择“合并单元格”复选框。

(4)选定A2:

H22区域,按

(2)和(3)设置。

3.格式化数字。

(1)选定区域D3:

E22的数字区域。

(2)选定菜单“格式/单元格”。

(3)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数字”选项卡,“分类”选项中选择“货币”,小数位数选择“2”,最好单击“确定”。

(4)同名保存。

三.小结:

格式化字符、数字,设置边框和底纹,设置对齐与合并单元格。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等待启动计算机

三.启动Excel2003打开“图书”工作薄。

1.格式化字符,

2.设置对齐与合并单元格,

3.格式化数字,

四.保存文件,关闭Excel

五.关机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授课时间:

第8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建立工作表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三、格式化工作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设置边框和底纹的操作方法。

2、掌握复制和删除格式的操作方法。

3、掌握设置格式化条件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复制和删除格式,设置边框和底纹,设置格式化条件。

教法、学法:

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怎样格式化字符、数字,设置边框和底纹?

二.新授

1.设置边框和底纹。

(1)选定表格区域A2:

H22。

(2)选择菜单“格式/单元格”。

(3)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边框”选项卡,设置颜色为“蓝色”,外边框为粗实线,内框线为细实线,单击“确定”。

(4)选定表格区域A2:

H2。

(5)选择菜单“格式/单元格”。

(6)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图案”选项卡,设置单元格底纹颜色为“黄色”,图案为“6.25%灰色”,单击“确定”。

(7)单击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2.复制和删除格式。

(1)选定表格的格式区域A2:

H2。

(2)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格式刷”按钮。

(3)此时鼠标指针变成空心十字带刷子,用刷子选定表格的复制区域A3:

A22.(4)同名保存。

(5)选定表格区域A2:

H22。

(6)选择菜单“编辑/清除/格式”,(7)不保存此项“格式删除”,关闭后重新打开该表。

3.设置格式化条件。

“格式/条件格式”-“条件1”-“单元格数值”-“介于”-“20”-“60”-“格式”按钮-“字体”-“红色”-“确定”-“确定”。

三.小结:

格式化字符、数字,设置边框和底纹,设置格式化条件。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等待启动计算机

三.启动Excel2003打开“图书”工作薄。

1.设置边框和底纹,

2.复制和删除格式,

3.设置格式化条件。

四.保存文件,关闭Excel

五.关机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授课时间:

总第9课时

课题:

第三单元使用公式和函数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一、创建公式、二、创建单元格引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掌握Excel中公式的输入和运用方法与技巧。

2.掌握单元格引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公式的输入和运用方法、单元格引用。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怎样格式化字符?

2.怎样设置对齐与合并单元格?

3.怎样格式化数字?

4.怎样设置边框和底纹?

5.怎样复制和删除格式?

6.怎样设置格式化条件?

二.新知

创建公式

计算折扣率需要创建公式:

折扣率=(原价-折扣价)/原价

1.选定单元格H3.

2.输入“=(D3-E3)/D3”,单击编辑栏中的“确认”按钮或按回车键。

3.计算机得出的数字格式是货币型,需改为百分数形式(折扣率)。

右击单元格H3,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设置单元格格式”。

4.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分类”框中选择“百分比”,小数位数设置为“2”,单击“确定”完成。

5.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创建单元格引用

1.选定单元格H3,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2.选定区域H4:

H2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完成。

3.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三.小结:

创建公式:

折扣率=(原价-折扣价)/原价,单元格引用。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等待启动

三.启动Excel2003

四.打开“图书”工作薄

五.创建公式:

折扣率=(原价-折扣价)/原价,输入“=(D3-E3)/D3”,把计算出的数字改成百分数。

单元格引用。

六.保存文件,退出Excel,

七.关闭计算机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授课时间:

第10课时

课题:

第三单元使用公式和函数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运用函数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掌握函数的使用

二、理解求和与求平均数的函数并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使用函数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怎样创建公式、创建单元格引用?

二.新知:

1.在C23:

C26单元格中分别输入“最高”、“最低”、“平均”、“总值”。

2.选定D23单元格。

3,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按钮。

4.在弹出的“粘贴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分类”框中的“常用函数”,选择“函数名”框中的“MAX”函数,单击“确定”。

5.在弹出的“MAX”函数对话框中,单击“折叠”按钮。

6.在弹出的“范围”框中,选定函数计算范围D3:

D22,按回车键确定。

7.回到“MAX”函数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8.用函数“MIN”“AVERAGE”“SUM”按步骤1——7,分别计算出D24、D25、D26单元格的值。

9.选定D23:

D26区域,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10.选定E23:

E26区域,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

11.选定H23:

H26区域,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百分比样式”按钮和“增加小数位数”按钮,使H23:

H26区域数值格式为保留小数位数两位的百分比格式。

1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三.小结:

a.求和的函数b.求平均数的函数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等待启动计算机

三.启动Excel2003打开“图书”工作薄。

四.打开“图书采购清单”文件用函数计算出“最高”、“最低”、“平均”、“总值”。

五.保存文件,关闭Excel

六.关机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11课时

课题:

第三单元使用公式和函数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运用函数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掌握函数的使用

二、理解求和与求平均数的函数并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使用函数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怎样创建公式、创建单元格引用?

二.新知:

1.在C23:

C26单元格中分别输入“最高”、“最低”、“平均”、“总值”。

2.选定D23单元格。

3,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按钮。

4.在弹出的“粘贴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分类”框中的“常用函数”,选择“函数名”框中的“MAX”函数,单击“确定”。

5.在弹出的“MAX”函数对话框中,单击“折叠”按钮。

6.在弹出的“范围”框中,选定函数计算范围D3:

D22,按回车键确定。

7.回到“MAX”函数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8.用函数“MIN”“AVERAGE”“SUM”按步骤1——7,分别计算出D24、D25、D26单元格的值。

9.选定D23:

D26区域,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10.选定E23:

E26区域,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

11.选定H23:

H26区域,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百分比样式”按钮和“增加小数位数”按钮,使H23:

H26区域数值格式为保留小数位数两位的百分比格式。

1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三.小结:

a.求和的函数b.求平均数的函数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等待启动计算机

三.启动Excel2003打开“图书”工作薄。

四.打开“图书采购清单”文件用函数计算出“最高”、“最低”、“平均”、“总值”。

五.保存文件,关闭Excel

六.关机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12课时

课题:

第四单元管理数据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一,排序、二、筛选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会对数据进行排序。

二.会自动筛选。

三.会高级筛选。

教学重、难点:

排序、筛选

教法、学法:

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怎样在Excel中,使用函数求和与平均数?

二.新知

排序:

将“图书采购清单”按“折扣价”降序排序1.在数据清单内单击任一单元格。

2.选择菜单“数据/排序”。

3.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中,选择“主要关键字”框中的“折扣价”,选中“递减”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4.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筛选:

1.自动筛选。

筛选出折扣率在20%-30%的记录

(1)单击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

(2)选择菜单“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3)在各个字段名右下角出现一个下拉箭头按钮,单击“折扣率”(列标题)右侧的下拉箭头按钮。

(4)选择下拉列表中的“自定义”,弹出“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在“显示行”下面的第一个框中选择运算符号“大于或等于”和输入数值“20.00%”,第二个框中选择运算符号“小于或等于”和输入数值“30.00%”,并选中“与”单选按钮。

(5)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同名保存。

2.高级筛选:

在统计图表工作表中,筛选出满足条件“外语类书籍,原价>=20元;工具书类书籍,原价<=50元”的所有记录。

(1)选择菜单“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取消自动筛选,让数据还原。

(2)在数据清单以外的区域C24:

D26,输入筛选条件“外语类书籍,原价>=20元;工具书类书籍,原价<=50元”建立起条件区域。

(3)单击数据单中任一单元格。

(4)选择菜单“数据/筛选/高级筛选”。

(5)在弹出的“高级筛选”对话框中,选择“方式”下的“在原有区域显示筛选结果”单选按钮,确定筛选的数据区域$A$2:

$H$22。

(6)单击“条件区域”框的“折叠”按钮,选定条件区域C24:

D26.(7)单击“折叠”按钮,返回“高级筛选”对话框,单击“确定”。

(8)同名保存。

学生练习:

1.将“图书采购清单”按“折扣价”降序排序。

2.自动筛选出折扣率在20%-30%的记录

3.高级筛选:

在统计图表工作表中,筛选出满足条件“外语类书籍,原价>=20元;工具书类书籍,原价<=50元”的所有记录。

4.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时

授课时间:

总第13课时

课题:

第五单元制作图表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一、创建图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掌握制作图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制作图表的方法

教法、学法:

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怎样进行排序?

2.怎样进行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二.新知

1.在“图书”工作薄内新建一个“分析图表”工作表,表内数据由“图书清单”工作表获得。

2.选定图表的数据区域A2:

C9。

3.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

4.在弹出的“图表类型”对话框中,选择“图表类型”框中的“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中的“三维簇状柱形图”。

5.按住“按下不放课查看示例”按钮,预览将生成的图表样例,单击“下一步”按钮。

6.在弹出的“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中,确定图表数据区域,单击“下一步”按钮。

7.在弹出的“图表选项”对话框中,选择“标题”选项卡,单击“图表标题”框,输入标题内容“各类图书这款率比较”,单击“下一步”按钮。

8.在弹出的“图表位置”对话框中,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