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论语为政》串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620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论语为政》串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2《论语为政》串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2《论语为政》串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2《论语为政》串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2《论语为政》串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论语为政》串读.docx

《02《论语为政》串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论语为政》串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论语为政》串读.docx

02《论语为政》串读

论语☆为政第二

《为政》是对孔子政治主张和为政观念的普及性阐述。

但是并不代表其内容没有的深意。

首先就开门见山地表明了孔子为政的指导思想--“为政以德”,及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的为政目标,对弟子重点强调了“以孝为本”社会治理理念。

在揭示了弟子求学以期为政的一些基本方法之后,《为政》从“正人先正已”出发,对弟子宣示了“君子不器”这一包括求学从政在内,为其人、处其事的最高原则,并多方面加以必要的提点。

并针对即将进入仕途的弟子着重强调了“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的处事原则。

在讲述了这些弟子应该具备素质,和对弟子从仕的基本要求之后,本篇继续将重点放在更加深入阐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具体从政思路,即“举直错诸枉”、“举善教不能”。

接下来,以“孝”为重心,借助历史经验和先贤之口,论证了为政以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为政》的最后,《论语》着重突出了“信”对于从政者的实践价值,认为“信”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物政治生命的基本保证。

君子没有信用,不能获得信任,所谓“为政以德,使民以劝”的美好政治愿景,最终只是一句空话。

最后强调为政在人,勉励弟子见义勇为

2.1【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

“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首先来谈什么是“政”。

“政”字从“正”从“攴”,“正”的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有一个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

本义为不偏不斜,攴(pū),说文解为“小擊也”,指轻轻地敲打。

这样,“政”的本来含义就不言而喻了。

为什么是“轻轻的敲打”而不是大张其事、甚至大动干戈。

古人早知认道到,社会治理的必然规律,正如“治大国若烹小鲜”,对火候、对分寸的掌握是相当的重要的。

所以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目的要正确,手段要正确,缺一不可。

当然“政”一词后来有“朝政”、“国政”、“政务”、“政事”的含义,那么“为政”后来就有了治理国家、执掌国政、办理政务、从于政事的含义。

泛指封建政权的统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论语》中直接“为政”一词总共出现在四处。

在本篇出现两处,另一处为:

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子曰:

“《书》云:

‘孝乎!

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为政》

另外,“为证”一词在《论语》的《颜渊》、《子路》也分别出现一次: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

从中,我们可以明白孔子的“为政”观就是以德为本,帅之以正,名正言顺,成于事,兴礼乐,中刑罚,安万民。

“为政以德”,实际上是和“齐之以刑”相对的。

也是一种无为而为,这里面还是有老子的基本思路的。

只不过孔子对于“无为”的理解可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外,也可能因为他们时代不同,面对的社会情况不一样。

奇怪的是,孔子来了一句。

2.2【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孔子说: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单纯。

其实,孔子是借个道理来说,为政,德是根本,和诗经中的“思无邪”一样。

为政,一言以蔽之,曰:

“德”。

其实《诗经》也“谈”为政。

《诗经.小雅》之《节南山》亦云: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一般认为这一首周幽王及其太师尹氏的一首政治讽刺诗。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择成白话就是“(周天子)不亲持国事,老百姓终日劳苦不堪。

然后,借用孔子自己的话“政者,正也”,经过考证,诗经的原文是恰恰是“不自为正,卒劳百姓。

”原来《诗经》的本义是“统治者自己不行正道,却让老百姓日夜辛劳,。

”这就难怪老百姓不服,有怨气。

看来孔子读的《诗经》是原汁原味的,所以他说: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3【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

“用法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罚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有逃避之心,却无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义来教化他们,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更有自律之心”

“格”在《论语》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对于“格”的解释历来百家争鸣。

均有其道理。

个人认为要从孔子对礼和刑的态度来谈。

其实从基本立场而言,他只是反对一味地齐之以刑。

不要在这点上完全对立起来看,这一点孔子自己的话也能为证。

如同时,更加明显的证据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在这里孔子明确表示,他之所以推崇和提倡礼乐之治,并不是反对刑罚,搞唯德论,而是反对刑罚不中造成老百姓手足无措。

但是如果刑罚本身是公平、公正、适宜的,孔子也认为老百姓应该自觉的遵守法令。

所以他说: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说明孔子认为君子往往是既怀德,又怀刑。

”所以,个人认为所谓“格”的最低要求是“自觉的遵守法令”,但是经常礼义教化的百姓应该不止于此,会有更加强烈的道德观念,所以姑且将之译为“自律之心”。

“礼”相当于我们说的传统、文化,孔子也不尽知之,后面还要讲的。

这里说到“传统、文化”是广义的。

传统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

“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孔子在这里说的“礼”不仅仅是指礼仪,而是一整套有思想文化基础,以道德教化为前提,以刑罚适中为底线的政治主张体系,是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产物,避免以德代政,以法代政的偏面性。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孔子是如何做到“有耻且格”的最高境界。

2.4【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求学,学而不厌;三十岁安身立命,立身行己;四十岁能做到遇事不疑,揆情度理,五十岁懂得了乐天知命,度德量力,六十岁能够参破毁誉,无动于心;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从容中道。

花了多少时间才“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年!

所以,他认为教化是可以做到的,但也不是一时可以做到的。

孔子圣人矣,尚要七十年,《论语》编者也是要告诉统治者采取过激的方式,强硬的手段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要分层次,分步骤,一步一步的来。

当然孔子这一段话,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不是从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去谈他的人生经历。

而是重点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侧重于自身心智的成长。

把握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孔子的本意。

不是指外在的显赫和成功,特别是三十而立。

在这一点上要学习宋人张载的思路去理解孔子。

他说:

“三十器于礼,非强立之谓也。

四十精义致用,时措而不疑。

五十穷理尽性,至天之命;然不可自谓之至,故曰知。

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

七十与天同德,不思不勉,从容中道。

其实孔子也没有那么复杂。

我们也不必于拘泥孔子的说法,在年龄与境界关系上变得教条起来。

孔子少年时开始学习,但是不一定有明确的志向。

但是到三十岁左右,通过各方面的积累,他应该在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在社会上能够基本自立。

经过在社会上的继续摔打和锻炼,到了四十年左右,人生基本上由激情阶段进入沉稳阶段,人生经验的丰富使得一个人能够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但是要真正做到恰如其分的衡量自己,其实也相当的不容易。

尽管明白要量力而行的道理,却难免有失,要么过高,要么过低。

要真正做“智者无惑”,还有待时日。

所以,孔子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无大过矣。

当然古人是相信天命的,他们往往认一个人能做成什么样的事业是上天根据一个人的德行来赐与的,这就是一个人的天命。

到了五十开外,因为古人性命长短的原因,往往也认为人生不过如此了,这就天命。

但是由于人生阅历的更加丰富,在乐知天命的同时,他们往往能够真正度德量力,开始明白什么是能见乎今世的,什么是只能死而后已。

所以孔子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当然也说明孔子此不能做到“仁者无忧”。

但是老天爷是公平的,虽然不能以德授命,但是他给了孔子更长的生命。

古人往往很看重一个人的谥号,虽然这是生者给死者的盖棺论定,但是对生者还是有相当的影响。

一个人有时能看破财富,权位,但是往往对自身身后的评价是十分在意的,正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六十岁的孔子已经不在强调“正名”,他已经参破毁誉了。

对于一个有道之人,往往权力一关好过,财富一关也好过,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名誉关。

比方说,我一位朋友本来准备到寺院出家,但是居然发现庙里和尚们争座次相当严重,最后他索性回家自修去了。

同样,许多儒家学者对圣境孜孜以求,最终到头来只是为了博得一个“圣人”的封号。

但是孔子这一关以“耳顺”的方式渡过了。

所以谓“耳顺”就是不求“顺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心如止水,从容淡定。

孔子说:

“君子依孚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应该说孔子在耳顺之年就达到这个境界了,但是正如孔子自身所言,“见其进,未见其止也”,静水往往深流,七十岁的孔子又已经能够进入了随心所欲却思无邪的最终境界。

孔子说: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称”不是“成名于世”而是“名实相称”,古稀之年的孔子也可以无憾而终。

其实不必拘泥于年龄分界,如果更简单的就说,孔子说社会实践出发,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立于礼,游于艺;他的思想境界正好是反过来的上行,先志于艺,立于礼,据于仁,依于德,游于道。

他一心志于道,故潜心志于艺以学;当他年老时,潜心游于艺,却一心游于道以成。

所以,孔子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

”没准就是这个时期说的。

接下来,孔子要谈一点具体的内容了。

作《论语》的编者自然首先要谈“孝”。

2.5【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

“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

”樊迟说:

“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当然从这里,我们对孔子的孝道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孔子说“孝”就是对父母以礼相待。

当父母对儿女有不符合礼的要求和行为,自然而然作为女子也只能在以礼相待同时,并自己依礼从事。

所以,无违不一定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图,而不是无违于礼。

孟懿子是鲁国大夫,跟夫子是介于朋友学生之间的关系。

樊迟曰:

“何谓也?

”说明孔子说的话,不光是几千年后我们“不知所云”,和他同时代的弟子都是这样,这也怪不得我们。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个立意就比较高的,他因人而异的说,是考虑了对方的身份和出发点的。

接下来,孟懿子的儿子来问又不一样了。

2.6【孟武伯问孝。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

孔子说:

“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担忧而担忧。

(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对于“其疾”有很多种解释,有说“父母生病的”,也有说“儿子生病的”。

其实,“疾”本身还有“担心”、“不满意”、“厌恶”、“痛恨”之意。

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是没有私心的,他们其担心当然包括孩子生病。

但是可以推而言之,比方说有缺点,有不足。

这个时候,父母是发自内心的忧虑。

但是往往父母是忧心如焚,但是孩子却不以为然。

所以,孔子说,作为子女应该理解这种担忧,并为自己给父母添忧而担忧。

更加说开一点,作为子女发现父母有任何担心和忧虑时,不管跟自身有没有关系,都应该主动去为父母解忧,分忧,让父母亲心情舒畅。

2.7【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

孔子说:

“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

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现在反过来也是这样,父母对孩子也应该这样,要更多的关心一些。

不光是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啊,成家立业啊之类的。

2.8【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色难”有的解释为“脸色难看”,有的解释为“做到和颜悦色很难”,有解释为“做到出于本色是难”,但是不管如何解释,就是一条态度不诚恳,不尊敬。

《论语》谈完“孝”,接下来谈“求学之道”

2.9【子曰: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

“我对颜回讲一些道理,他总是丝毫也不违背,如同笨拙一样。

其实,他退下来,自己私下反省,自己也能够这些道理,并有所发挥,颜回这个人并不笨拙啊”

当然因为断句不同,注释不同,所以理解也有所不同。

一般断句为: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并译之为:

“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不反对和置疑,如同笨拙一样。

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笨拙。

”这主要是受了孔子对于颜子的另一句的影响。

孔子说:

“回非助我者,于吾言无所不悦。

”自然也能成说。

孔子在这里是说什么呢?

就是说颜回一方面能接受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又有自知之明,能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自己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所以回也不愚。

这个层次,不由衷的话是达不到的,回有本心。

2.10【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孔子说:

“(要了解一个人),应观察他的动机和意图,观察他的方法和途径,观察他的志向和心态,这样,这个人还能隐藏得了什么呢?

这个人还能隐藏得了什么呢?

”“廋”即“隐藏,藏匿”之意。

实际上,这是对于上一句的补充。

孔子为什么认为颜回大智若愚,就在于他对颜回也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11【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在温习旧有知识时,能有新的领悟和认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所谓“旧有知识”并不是专指一个人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广而言之可以指先王之道的优良传统,历史上经验教训。

我想就《论语》本意而言,在这里想做一个小结吧。

想当于说前面讲过的道理,大家都要进一步多多体会。

这一句和“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还是有一点呼应的。

《论语》编者下面侧重于阐明君子之道。

既首先以强调“君子不器”这样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的要旨。

同时针对初学者,还是有所侧重的说明了君子之道的最基本要求。

2.12【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是常见的解释之一。

其实这句话,有很深的内涵。

“不器”本文理解为“通权达变,不困于自我,不苟于既得,不拘于形范,不陋于陈规,不攻乎异端。

”当然更加全面的解释,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对于这一句,将《子罕》一篇中加以详解。

2.13【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自己如何也能够成为君子。

孔子说:

“首先将自己说过的话付诸实践,然后终身不与之背离。

当然一般解释是“孔子说:

“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这主要是结合孔子慎言的思想来解释的。

诚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强调于强调寡言,孔子也是相当赞成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子曰:

“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阳货》

应该说这和《道德经》的观点是如出一辙,但是孔子从现实社会出发,对于弟子门人则更加强调慎言,不是能不说,就是要说得慎重。

说话的内容要慎重,方式要慎重,时机要慎重,场合也要慎重。

孔子“慎言”的言论,大家都是耳熟能详。

如:

“敏于事而慎于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应该说基本上都是从言与行的关系来谈的。

所以把“先行其言而从之”解释为“先做再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从更根本的角度而言,孔子往往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一个君子,也就一个士的最起码要求。

如:

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

“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

“噫!

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在这里,孔子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士”的门槛级要求,可见其对于言行的重视。

我们经常遇到弟子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往往侧重点和出发点一样。

这跟孔子因人施教是有关系的。

我们知道子贡是孔门语言科的榜眼,他就是靠嘴巴来做事的。

子贡很有才干,但是他的特长还是能言会道。

在很多场合,子贡不得不“先言而后行”,他在各位诸侯之间往往凭借自己的口才纵横捭阖,合纵连横。

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说也不迟。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谈子贡问君子一事。

首先来看子贡与夫子的两次对话。

这两次谈话的主题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思想就是发端于子贡。

但是子贡虽然提了这个思想,但是夫子却很直接地对子贡说:

“端木赐,你还没到做。

”问题是子贡说都说了,那如何办?

夫子言外之意当然是要“先行其言”不管能做到什么程度,先做再说。

这是前面说“言必信”最起码要求,总不能说了做不到就算了。

这是第一次的场景,接下来说第二次。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再次对子贡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一时一事的道理,而是必须语之不惰,终身为训。

不正是“而后从之”么?

同样,这也是“行必果”的最起码要求。

讲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首先将自己说过的话付诸实践,然后终身不与之背离。

”其实“有一言能终身行之”往往只能“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步一步把它做踏实,做彻底,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能做到这一点,在孔子眼里算是入了君子之门。

这一章是从君子自身而言,来说理明事,下一章则孔子常用的“比较斟别法”,来说明君子之道,对弟子是是非非。

也就是孔子说的“观过而识仁”

2.14【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一般认为“君子周而不”比就“君子群而不党”的意思。

个人认为“周”有“周密,周到”之意,“比”有“模仿,摹拟”之意。

那这一章的意思应该说:

“君子待人接物周到细致,成始善终,而不是装模作样,敷衍了事,小人为人处事,装模作样,敷衍了事,而不是周到细致,成始善终。

“周”的含义后来更加明确,如:

忠信为周。

——《国语•鲁语》

自周有终。

——《礼记•缁衣》。

注:

“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

——《管子•人主》。

注:

“谓谨密也。

所以,这一章实际上还是承接上一章,继续讲与“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类似的道理。

君子做事情要抱着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态度,通过尽心尽力,穷思竭虑地不懈追求,最终能够尽善尽美,善始善终,表里如一。

以上两章,还是对“君子不器”从某些方面进行阐明。

《从政》还只是《论语》的基础课目,自然对孔子的思想展开还不是很深。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周而不比”是君子安身立命的最基本要求。

2.1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

“只学习,而不多思,就会盲目;只多思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这里学习是广义的,不光是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效法长辈,贤者,朋友,他人的长处,特别是孔门往往把弟子初仕,亦称之为学。

《先进》篇提到: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

“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

“是故恶夫佞者。

在这里可见,孔门弟子为邑宰,也是为学的方式,弟子在这样情况下,一边接受老师的指点和考察,另一方面也就从政过程遇到问题向孔子请教。

所以,孔门的为学有时类似于现在的“实习”,主要是强调弟子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实际的才干。

所以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实质上也是这样来的。

只有这样理解,《论语》上一章还在谈“君子之道”,这一章为何一下子又跳到学习上了。

其实,这个“学习”、“思考”是广义的,因为本篇的主题是“为政”,《论语》在这里是首先阐明,弟子为政、从仕的话,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学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然是无法斟别,明断是非,温故知新,往往做事情会流于盲从,拘于教条,遇到了新问题,新事物往往因循守旧,不知变通,往往不知所从,一片茫然,往往主观武断,盲目蛮干。

所以孔子称之为“罔”,“罔”的本意是古时捕猎用的网具。

孔子在这里有“自陷其身”“没有出路”之意。

这里译为“盲目”当然一般的解释认为“罔”同“惘”,是迷惑之意,在这里,本文提出一点新的思考,权作为学而思之吧。

思而不学,只知漫无边际的空想,不去踏踏实实的学习,自然如同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做事情往往是纸上谈兵,华而不实,甚至是自以是为,自作聪明。

搞不好最后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所以孔子称之为“殆”。

“殆”的本义就是“危险”

后来引申为“困乏,疲惫”之意。

这里还是取其本意。

无知者无畏,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往往是很危险的。

下一篇就是《论语》注者对上一篇的引申:

2.16【子曰: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

“把精力花在极端的事情上,这就有害了。

“异”就是“极”的意思,“也已”是语气助词。

孔子强调“中庸”,做事情要不偏不倚,不要做极端的事情,那往往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孔子的本意是泛指,当然上一章的“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均是“攻乎异端”。

后来儒家往往把不符合自己观点和见解的学说,统统称之为异端。

所以这一句往往被译为:

“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不知道是因为无意中的误解呢,还是因为出于党同伐异的需要故意曲解。

2.17【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说:

“子路!

我教你,你知道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2.18【子张学干禄。

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

孔子说:

“要多听,有疑问的事情先放一放再说,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无把握的事情先放一放,其余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

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对“殆”这里仍然使用其本义“危险”,指没有成功的把握。

先引用《子路》中如下一章: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

其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就是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不要妄加评论,胡乱猜揣,自以为是,在态度上要有所保留。

从中我们也能明白,路这个性子不太沉稳,知道不知道的都是张嘴就来。

孔子为什么要提点子路了。

这两句是有关联的,都是说不知为不知,不过早期儒学好像对物质利益也不是视为洪水猛兽。

前者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