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619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docx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宇宙生命之谜(人教部编版)

10宇宙生命之谜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文章的题目是“宇宙生命之谜”,因此,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紧紧扣住“谜”来组织文章。

作者先提出疑问,“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一个谜,接着作者分析了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外的行星进行一一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这些行星中不可能存在生命或难以存在生命,但还需要继续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由“谜”导入,接着开始解谜,最后又由“谜”结束,文章浑然一体,既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让读者觉得余味无穷,增添了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作者在行文中的匠心。

六年级的学生对记叙类文章更容易理解,而对科普类文章则稍欠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这篇文章,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逐渐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丰富阅读的广度,为以后学习说明文打下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猜测、揭开、抵御、嫦娥”等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科普文的阅读方法;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情况及成果。

教学难点:

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1.学习“谜、嫦、娥”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发达、仍然、理论、恒星、封冻”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3.初步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层次,把握主要内容。

3.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宇宙图片或小视频,交流感受,进入本课学习。

过渡:

同学们,在你的脑海里,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你是否幻想过去太空遨游,去其他星球做客?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浩瀚的宇宙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但是宇宙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有关它的谜也太多太多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个连科学家也解不开的谜,看我们是否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呢?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提出问题: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

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

(2)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需注意的字音:

“嫦、尚、摄”是翘舌音,“燥、磁”是平舌音,“倾”是后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

辨字(娥—蛾—峨燥—躁—澡—操)

(2)理解词义:

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

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将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结合起来。

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词义。

本课有许多科技词汇不太好理解,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核酸、厌氧菌、磁场、有机分子”等,课堂上简单交流一下,读通即可,不需深入讲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阅读课文导语与侧栏点评,确定阅读重点,思考问题。

(1)请学生在图中的圈内填上合适的词语,训练整理信息的能力。

(出示课件)

预设:

要完成此题,需对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消化、整理,通过图片填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宇宙之大和地球之小,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

宇宙中还会不会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2)自读自悟。

标上段序,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举手发言。

预设:

引导学生读侧栏文字“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概括主要意思的一句话,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试着运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说明文的语言往往比较精练,内容也比较具体,对于训练概括段意是很好的尝试。

示例:

①从神话引入,提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②从理论上猜测地球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人类至今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③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④经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⑤猜测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科学家发现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发现火星表面的黑色条纹像运河,火星表面的颜色随季节变化。

⑥发现火星表面的黑色条纹是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火星表面的颜色变化是风把火星表面的尘土吹来吹去。

⑦发现火星的特点是干燥、空气稀薄、温度低、没有磁场和臭氧层,说明生命在火星上难以存在。

⑧进一步考察发现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⑨科学家从陨石中找到了有机分子,大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存在生命。

⑩总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谜。

2.在了解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提示说明文常见的写作顺序:

提出问题(质疑)——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结论)。

(2)合作与交流。

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问题。

写从古到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分析问题。

介绍了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通过研究后发现一部分天体不可能存在生命,重点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

得出结论。

人类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会继续探索宇宙的生命之谜。

3.提出质疑,师生交流。

质疑:

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1自然段,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这段话是不是多余的?

能否删除呢?

预设:

教师可从以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古至今,强调时间之久远,人们一直对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感兴趣,可见这个问题实在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用了对比的手法,古代科学不发达,只能用神话来解释,而如今科学发达了,却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可见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谜”,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探究。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信息量很大,还有一些专业术语,初读下来,同学们可能觉得有点难,但是只要抓住了每段的中心内容,了解了全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顺序来说明,我们就能很清楚地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不少关于宇宙的知识,相信同学们也一样。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文章打开眼界,跳出我们的常识圈——认为地球非常非常大,而忘了宇宙的存在,其实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非常小的星球,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其他星球看一看。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结合课前导语、课后习题和旁批阅读)。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2.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弄懂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1.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其他星球的情况及成果。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再次提出课文的主要问题: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学生交流。

预设: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科学上的结论,对在第一课时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可引导学生再说一说。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

上次讨论时,一些认为地球之外有生命的同学刚刚改变了观点,认为地球之外没有生命。

老师的观点嘛,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对这个问题存疑,因为宇宙是无限大的,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而且这依然是个“谜”,等待着大家去不断地探寻。

让我们先开始本课的学习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确定阅读重点:

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1)学生自主阅读,标示相关语句。

(2)教师引导学生留意课后习题第1题,归纳阅读方法。

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

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2.理解课文,寻找答案。

(1)学生讨论:

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过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课文是从哪里开始具体讨论“宇宙生命之谜”这个问题的。

明确:

课文第3自然段中提到: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

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所以应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学生交流:

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第一,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第二,必要的水分;第三,适当成分的大气;第四,有足够的光和热。

(2)借助上面的探讨,思考:

太阳系中除地球、火星之外的其他行星有无生命存在?

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①教师按离太阳的远近画出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的示意图: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出示图片也可)

②学生阅读第4自然段,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火星放在后面单独说)

教师提示:

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达。

交流示例:

水星:

因为它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所以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金星:

因为它缺氧、缺水,有着浓厚的云层,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其表面温度极高,所以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因为它们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所以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3)重点探究火星。

学生阅读第5—8自然段,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预设:

全文关于火星的内容相当多,信息量也大,而且关于火星是否有生命的探讨相对于其他行星要复杂得多。

可将学生分成两组,分组思考下面的问题:

A.为什么火星上可能会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角度思考)

B.为什么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从科学事实角度思考)

①小组一汇报交流。

两个猜测:

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可能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火星表面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因为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

自转一圈的时间接近;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接近,昼夜长短相近,都有四季。

所以火星上可能会有生命存在。

②小组二汇报交流。

两次科学探索:

1971年,宇宙飞船进入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通过近距离观测,证实人们关于火星上有火星人、有植物的两种猜测是错误的。

1975年,宇宙飞船登陆火星,进行分析和测试,证明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因为火星上非常干燥,水分少、大气稀薄、表面温度很低、没有磁场、没有臭氧层,所以火星上的生命难以生存。

③教师出示关于火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生快速阅读,了解相关知识。

资料一:

为了探索火星,火星轨道上不仅有数量不少的探测器,而且在火星表面也有陆地车在进行登陆勘测。

目前火星上有两架陆地探测器,其中“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最有实力的,它于2011年11月发射,已经在火星上工作7年多,拍摄回非常多的火星地表图片,而人类也对火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的两项重大发现:

一是“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接近火星地表处一块有30亿年历史的沉积岩中发现了有机分子,说明火星上曾经可能存在远古生命;二是发现火星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存在季节性波动现象,或与现代火星生命有关。

虽然这些发现不足以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但对未来的火星表面和地下探索任务而言,这些发现无疑是个好兆头。

资料二:

2018年7月25日晚间,据BBC(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来自意大利宇航局的团队日前在火星南极附近冰层的地下发现了一个液态水湖。

这一发现刊登在《科学》期刊上。

这个湖约20公里宽,在一个巨大的极地冰川下,位于火星地表下方约1.5公里处。

根据刊登在《科学》期刊上的相关研究来看,这个湖的温度非常低,预计在零下90华氏度,远低于水的冰点,并且水体充满了盐和其他矿物质混合物。

研究人员做出判断——它可能是一个冰下湖,一个含水层,或一层被水浸没的沉积物。

④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小结。

小结:

结合我们刚才阅读的一些最新的研究资料,我们能够发现,尽管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但对于火星上是否真的有生命存在还是没有非常明确的答案,但是火星是太阳系内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或最有可能为人类提供移居场所的星球。

关于火星的研究还在继续,这个谜还在探寻之中。

三、读法探究,写法借鉴

1.浏览课后习题第2题,交流阅读方法。

(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预设:

经过前一课《竹节人》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带着不同阅读目的去阅读的方法了。

这里又给学生提供了两个阅读任务,请学生根据课后提供的阅读任务,自己去确定阅读的内容与重点,再进行交流。

明确:

完成阅读任务

(1),要重点阅读第3、4、7、8自然段,作者先提出了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然后一一罗列科学事实,利用排除法来判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

完成阅读任务

(2),就要重点阅读介绍火星的几个段落(第5—8自然段),火星与地球在许多方面很相似,即使到目前为止,人类仍然没有在火星上发现有生命存在,但是,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将有可能移居火星。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出示说明方法,学生在文中勾画相关句子,自主交流。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2)出示例句,学生说说加点的字词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这些字词能否删掉或替换,为什么?

①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②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③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明确:

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所有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说法都要求准确无误。

四、课堂回顾,拓展活动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科学地、有条理地对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疑问进行论证,感受到了说明文的语言虽然平实,却准确、严谨,当我们在说明一件事物时也要做到这一点。

当然,我们从课文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茫茫宇宙中蕴藏着的无限的奥秘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而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人类到底能不能移居火星,都将是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这节课,大家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看来,许多同学都是太空迷,知道的知识比我还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都能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发言,

2.给学生提供课外拓展活动的素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逻辑能力、阅读能力。

(1)人类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火星或其他行星)?

可以组织一次辩论会,运用课本及课外知识作为论据。

(2)课外观看BBC(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关于宇宙的纪录片,如《宇宙的奇迹》《太阳系的奇迹》《生命的奇迹》等。

(3)课外阅读关于宇宙的科普书籍,如《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等。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初识宇宙与太阳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板书:

宇宙。

生读。

师:

宇宙是什么东西?

你对宇宙有什么了解?

生:

宇宙是无比宽大的空间。

师:

宇宙是无比宽大的空间,宽大到什么程度?

生:

无边无际。

师:

宇宙里有无数星球,好多星球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星系,我们地球所在的星系是什么?

生:

太阳系。

师:

太阳系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家长是谁?

生:

太阳。

(教师板画太阳简笔画。

师:

太阳是太阳系的家长,它有八个孩子,离它最近的是哪一个?

生:

水星。

师:

水星按自己的轨道围绕着太阳旋转,第二颗星是什么?

生:

金星。

师:

金星外面是什么?

生:

地球。

师:

如果让你们给地球涂色,你们会给地球涂什么颜色?

生:

绿色。

师: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要画绿色。

再外面是什么星?

生:

火星。

师:

我把火星画成红色的了,为什么?

(生答不上来)

师:

因为火星表面的岩石、土壤呈红色,肉眼看上去是红色的,所以要画成红色。

火星外面是什么星?

生:

木星。

师: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

地球只有一个卫星,而木星却有四个卫星,说明木星真大呀!

再外面是什么星?

生:

土星。

师:

土星最漂亮了,它的外面有个圈,看上去就像一个光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边说边板画)(生答不上来)

师:

据说在很早的时候,土星的一颗卫星破碎了,其破碎后残留的物质继续环绕土星,一种冰层结构也开始环绕卫星,就像草帽的沿一样,所以,土星是太阳系中最漂亮的一颗行星。

师:

土星外面还有两个行星,分别是天王星、海王星。

师:

地球离太阳有1.5亿千米,但太阳系只是太空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我们把太阳系看作一个足球,那么银河系会是什么呢?

生:

整个足球场就是银河系。

师:

了解了宇宙,我们再来了解宇宙生命之谜。

(教师板书“谜”字)这个连科学家都不知道的“谜”,我们也来学一学,大家有兴趣吗?

生:

有。

赏析:

这是课程的开头部分,通过师生一起问一问、答一答、画一画、解一解的过程,自然而有趣地进入了本课的学习,让学生饶有兴致地了解了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也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广大。

教师的语言亲切而活泼,如“太阳是太阳系的家长,它有八个孩子”,又在其中融入了许多科普知识,可见教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

有了这样轻松有趣的开头,后面的学习自然也能顺利展开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宇宙生命之谜人教(部编版)

                 

课题

宇宙生命之谜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嫦、娥、尚、揭”等12个生字,理解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 

讲的,以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通过阅读,感悟出阅读方法。

4.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

重点

了解课文中讲的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理清作者的讲述顺序。

教学

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出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很多时候,我们遥望茫茫的星空,看着圆圆的月亮,会产生无穷的遐想:

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

天宫在哪里呢?

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一定还有更多的问题吧?

同位之间相互说一说好吗?

2.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谈话导入,以星空为话题,激发学生想象,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揭示课题,目标阅读 

1.(板书课题:

宇宙生命之谜)“谜”是什么意思呀?

(没弄懂的问题)刚才同学们就提出了关于宇宙的许多未解之谜。

从课题上看,本课讲的是关于宇宙空间中有没有生命的问题。

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很多问题的。

2.出示:

阅读提示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三、了解内容,理清顺序。

1.班上交流。

 

讨论作者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

 

(1)天体上生命存在具备的四个条件; 

(2)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3)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4)科学家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了近距离的观测,揭开了火星神秘的面纱; 

(5)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生命。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是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2—9自然段。

3.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指导点拨: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4.现在你知道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了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4、识记字词,正确书写。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同位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1)生字部分

揭:

读音jiē,右边部分与“渴、喝”的右半部相同,组词:

揭示、揭开

倾:

读音qīnɡ,右边是“顷”,组词:

倾斜、倾倒

燥:

读音zào,注意与“躁”区分,组词:

干燥、燥热

御:

读音yù,左边是“彳”,右边是“卸”,组词:

抵御、防御

(2)词语部分

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粒谷。

形容非常渺小。

厌氧菌:

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陨石:

含石质较多或全部是石质的陨星。

抵御:

抵抗,防御外敌。

干燥:

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读课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课文,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

 

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说明问题的顺序,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说明的问题。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汉字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为自学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5、汇报收获,布置练习

1.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

2.课下把课文再仔细读一遍。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辨字组词。

揭()顷()班()躁()卸()员()

渴()倾()斑()燥()御()陨()

2、缩句。

1.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3、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答案】

1、揭开口渴公顷倾斜班长斑点急躁干燥卸货防御员工陨石

2、1.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是问题。

2.人类尚未找到星球。

3、1.但是2.不是而是才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分析课文,了解火星上为什么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习说明道理的说明方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