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483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docx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海口市

2000年4月,海口市在实现“一控双达标”的基础上,荣获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称号,这对我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三年多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厅的指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巩固和

-

发展创模成果这个主题,充分发挥环保规划审批的预警、龙头作用,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不断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保护好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

2000年至2003年上半年,我们共审批建设项目约1236个,否决一批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划、重污染、工艺落后的项目,严把项目审批关,有效地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大中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小型项目达90%以上。

同时,面对我国加入世贸后新的形势,出现新的情况,积极学习,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管理方式,规范内部管理,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阳光作业,为广大投资者服务。

一、进行规划编制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2000年,我局充分发挥规划先行作用,依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认真开展环境保护“十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编制了海口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和海口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两个规划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市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为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加强环境影响审批预防为主几年来,我们贯彻落实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建设项目管理法规,坚持“预防为主”和先评价后建设的原则,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进行审批管理,把好环保关,避免污染和破坏环境。

对新、扩、改项目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力争作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

特别是今年9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实施,我们加大了环评的力度,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预防和控制源头污染的这一有效手段,使环评工作不仅要参与综合决策,而且从调整结构,合理规划布局的角度来分析评判问题。

三年多来,共进行环评审批712个。

同时强化“三同时”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切实保证新建项目投产后稳定达标,控制和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管理中,体现在把好三关。

一是把好“选址关”。

新建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二是把好“审批关”。

申报项目须按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三是把好“验收关”。

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三、探索有效管理方式科学审批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中,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和实际,按国家、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坚持以下七条原则进行项目审批管理,严格把关,取得一定的效果。

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的产业政策;建设项目选址必须符合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海口市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中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建设项目应当采用物耗能耗小、无废少废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对环境有污染的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污染排放标准;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符合省、市地方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做到“以新带老”、“总量不增”;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增产不增污”;项目建设受影响区域尤其是敏感保护目标,必须满足按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

凡不符合上述任何一条的建设项目,我们均不批准其环境影响报告。

四、结合实际抓重点从2001年开始,我们结合海口的实际情况,生活污染所占比例较大,环境投诉大都因此而来

,所以我们把它列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加大对生活污染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管理力度。

着重抓好饮食业、娱乐业和建筑业等易产生生活污染的项目的审批工作。

重点抓好两项工作:

一是控制污染物总量排放,特别是对有一定规模的居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2001年,我们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部署,先后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和中小型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专项执法检查等活动。

在这两次执法检查活动中查处了一批违反环保法律的违法案件。

其中海南锦艺达木制品有限公司的木制品加工厂等建设项目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两项制度,擅自在港澳工业区投资建设木制品加工厂,并投入生产。

该加工厂在锯木和板材砂光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和砂光粉尘及油漆车间喷油作业时产生大量油漆粉沫、挥发性的苯剂等化学助溶剂,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该厂环保设施未建成即投产试车,严重违反了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我们在现场检查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态度鲜明地责令企业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并专文上报市政府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

该企业痛下决心,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加快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由于我们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真正成为控制新污染、控制新生态破坏的第一关。

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我们在巩固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继续认真推行“三制”,建立完善各项审

批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简化程序,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的要求。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加强项目建设环境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要求。

(二)规范管理简化程序我们首先进一步优化审批,增强审批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专家会审制度。

其次,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工作遇到问题,简化程序,养活中间层次和加强监控等方法,消除执行和反馈中的“中间梗塞”和“信号衰减”现象。

使审批作业、审批管理更加规范。

如制定“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现场跟踪检查,及时督促其落实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施工期环保措施的实施。

第三,加强协调与合作,杜绝推诿扯皮以及遇事谁都不管或谁都要管的情况。

加强与各局部门之间联系,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实行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和对未报先建项目的查处。

(三)政务公开阳光作业我们除在市规划局设立窗口服务外,还按照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政务公开的要求,为方便企业和市民群众,我们编制了《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及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指南》,将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及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工作时限、承办机关和联系方式以及审批结果在公示栏和局域网进行公开。

同时还制定《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程序与审批规定》。

(四)强化服务意识三年来,我们在加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加大服务力度。

如海南锦艺达木制品加工厂补办审批手续。

在研究该加工厂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问题时,为了使该企业采取最先进技术,同时节约资金,我们一方面邀请有关专家为其出谋献策;另一方面,与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和琼山市环保局联系,我们亲自带领该企业的领导到琼山市某家木制品加工厂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达到既要扶持企业发展经济,又要防治污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环境目的。

(五)加强建设项目的计算机应用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在现有使用计算机的基础上,加强与局信息中心联系。

促进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

对项目审批实行计算机技术的第一层次的应用,即事务型办公管理自动化对文件收发处理和文档资料管理以及环境影响审批初审等实行计算机管理。

从而实现初步的办公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年多来,虽然我们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如施工阶段的监管力度不足、项目执法检查力度不够、与工商部门协调问题以及少数建设单位仍存在轻视环保,被动报批的现象等。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度,严格执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巩固和发展我市创模成果。

(一)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办事效率。

一是抓政治学习。

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学习活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体会文章、党性分析材料和整改措施。

二是抓业务学习。

积极参加XX市环保局和局办公室举办的业务培训学习,系统地学习了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建设项目管理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提高了科室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了办事效率。

(二)加强规范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一是实行项目管理程序化。

围绕“一站式、全程式”服务,从建设项目的申报、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本的预审或评审、审批,“三同时”管理和验收,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管理审批程序,并使全程管理工作融为一体,让企业知道怎么做,将要做什么;既方便了企业,又规范了管理。

二是实行项目管理备案制。

对于所有的审批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备案制度,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关,坚决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实行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企业加大了环保投入,推行了清洁生产。

三是实行项目管理服务化。

积极主动为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服好务,我们做到热情服务、严格管理。

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局长XXX和副局长XXX同志为XX、XX、XX等新上项目,多次上省局和XX市局协助企业联系环评单位,申请环保资金,办理好各种环境保护审批手续。

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严把审查关,否决此类项目;对于小型建设项目,我们通过部门联动,采取召开听证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多种形式推动公众参与,逐步将小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纳入日常管理的轨道。

四是实行项目管理网络化。

建立健全项目环境管理的计算机管理模式,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电子版本数据库、并对今年以来的建设项目,编制电子数据档案库。

(三)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管理。

1、大力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活动,成立了饮用水源整治、煤矿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

一是重点对城区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了日常监管和监测;规范全市水库湖泊养殖行为,对未依法办理环评手续的渔业养殖,下达环评督办18项,督办完成环评报告表10项,正在办理的2项。

二是对全市矿山资源开发项目执行环境管理和落实环保设施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

重点对我市20家煤矿开采项目,对未依法办理环评手续和“三同时”验收项目进行了督办,督办完成12项环评报告表,正在办理的1项,有5家处于停产状态;完成“三同时”验收项目4项,符合验收条件的16家,正在办理的3家,进入行政处罚程序的2家。

 

2010年度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市环保局:

我局从2010年12月20日至2010年1月10日,历时20天时间,对辖区2010年度市区审批的109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性检查,其情况如下:

一、报市局审批的项目

2010年里报市局审批各类项目46个,其中已建成项目9个:

延安供电局万花镇崖村35KV变电站;延安圣地锅炉设备公司节能环保真空热水锅炉项目;延安市土产公司防汛物资储备库;川口采油厂泥浆岩屑固化处理项目;南泥湾采油厂松700#注水站;南泥湾石泉沟石场;延安供热公司十里铺;红化;市场沟供热站;团市委延安青少年宫等。

未开工建设项目6个。

正在建设项目31个,均按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严格办理了环保审批手续。

二、我局审批的项目

区局共审批的建设项目有63个,其中已建成验收投运的项目有枣园中学公寓楼;宝塔区敬老院;金盆湾中学公寓楼;南泥湾采油厂职工餐厅;东昊混凝土搅拌站等31个。

未开工建设的13个,正在建设的项目19个,“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三、违规开工建设的项目2个:

1、贯屯变电所工程,未办理环保手续开工建设,2、冯庄中心小学教学楼未经环保审批已投入运行。

我们正在调查处理中。

四、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建设项目管理是业务量较大,涉及面较宽的一项工作。

每年新上项目含(部、省、市)近200个,由于监督检查人员较少,各项任务繁重,导致在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日常检查频次不高,检查不全面;二是审批与验收相互脱节,导致在日常管理上出现漏洞;三是夜间施工与噪声排放许可证办理覆盖面较小,导致“三同时”制度得不到及时落实。

综合上述,我们将根据市局要求,尽快整改完善管理工作中不足,把“三同时”管理制度列入规范化,常规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审批、验收、办证台账,加大对违法建设项目的处罚力度,认真抓好部、省、市在我区的建设项目,全面掌握项目信息。

推动我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二○一一年一月十四日

重庆市江北区环境保护局

2012年度开展环评、“三同时”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模范城市这条工作主线,坚持以《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依据,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加强建管队伍自身建设和机制建设,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切实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了建设项目有序有效的开展,建设项目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建设项目“三同时”分别达到100,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注重环境准入,严把审批关口

我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了区重大决策、重大规划出台和重点项目实施必须听取环保部门意见建议的议事决策机制,并作出了“凡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的拟建项目,区级相关部门均不得办理相关手续”的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四个决不审批和一个大力支持”,即:

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决不审批;选址选线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决不审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决不审批;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区域及增加排污总量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决不审批;对科技含量高、污染低的项目,创造条件,大力支持。

同时,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和市局《关于进一步下放环境管理权限的通知》精神,主动开展工作,不降低标准,不拆解项目,不越权审批。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遵循《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及时发布信息公告、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简本,并采取征求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和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将其作为环保审批的重要依据,较好地防止了“三高一低”项目入驻我区。

2012年我局依法审批建设项目90个(其中报告书20个、报告表45个、登记表25个)、规划环境影响专章1个;环保设计备案18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监理2个、试生产建设项目45个、竣工验收建设项目73个。

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项目审批未出现降低环评文件级别、越级审批、违反法规政策审批的情况。

为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豁免管理名录(试行)的通知》(渝环〔2010〕341号)文件精神,我局依法办理环评豁免项目13个。

    二、强化制度落实,确保监管到位

我们注重发挥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狠抓了各项制度的落实和监控。

在开展建设项目环评的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严格依据项目规划,组织开展现场查看、邀请专家论证等工作,并在审批前进行公示,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审批的现象。

在落实“三同时”制度的工作中,我们建立了建管科、污控科、监察支队、监测站共同监管的协作机制,从工程项目审批开始到工程项目峻工验收,实行全过程监控,指导和督促业主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环保批复的要求,落实“三同时”制度。

同时对不及时进行预验收或验收的单位下发限期通知书,对验收时发现与原环评不相符的项目下发了限期后评价通知。

一年来对未及时验收的金科十年城项目下发了限期验收的通知;对徐强纸业、汇浦液压、恒宇华顿等项目下发了限期后评价的函。

三、再造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我局率先开展了“两集中”工作,即将所有环保审批内容向一个科室——建设项目管理科集中,将建设项目管理科所有人员集中到区行政审批大厅办公,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限,这一做法得到了区纪委、区监察局的肯定和推广,目前,我局环保行政审批平均时间为2.6天,60的审批件做到即来即办。

大力开展上门服务工作,坚持每月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港城工业园区调研处理环保工作,提高了行政效能,方便了办事群众,赢得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四、全面完成了创模档案的规范管理

根据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主城区环评和三同时创模档案的通知》(渝环[2011]140号)文件精神,我科按照创模要求对2009、2010、2011、2012年审批的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档案进行了认真清理,并由专人专项保管,共清理完善建设项目环评档案502份、建设项目“三同时”档案317份、规划环评档案1份,全面完成了清理创模档案任务。

五、存在的问题

(一)辖区内有个别企业存在未批先建现象,仍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

(二)部分企业落实“三同时”制度的自觉性不高,需要经常督促,工作量大。

六、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主动配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二)加强对“擅自投产”、“久拖不验”项目的跟踪督导和查处工作。

(三)区内已有房地产项目业主投诉外环境对房屋影响的案件,要专项研究房地产项目在环评和“三同时”验收中的注意事项。

(四)扎实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重庆市江北区环境保护局

2013年1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