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647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ocx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一起学《论语》4.5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一起学《论语》4.5

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原文】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白话】

孔子说:

“富有与尊贵,这是人所想要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君子不愿意安处其中。

贫困与低贱,这是人所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君子不愿意违离其中。

君子如果违离仁德,怎么能成其为君子呢?

君子连一顿饭的时间都不会违离仁,即使仓促急迫中也必定处于仁,即使困顿流离时也必定处于仁。

 

【释词】

富与贵:

富指财富多,富有;贵指地位高,尊贵。

欲:

想要。

不以:

不用。

以,用。

朱子:

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

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

道:

正确的、正当的方法。

得之:

第一个“得之”是顺着“所欲”,因想要从而希望“得到”;第二个“得之”是顺着“所恶”,因厌恶从而希望“摆脱”。

故而“得”者,谓一得一去也。

处:

安处其中。

贫与贱:

贫指财富少,贫穷;贱指地位低下。

恶:

厌恶。

去:

弃,引申为违背离开。

钱穆:

常人,富贵则处,贫贱则去;君子,仁则处,不仁则去。

恶乎成名:

怎么成其为君子这个名呢。

恶,同“乌”,怎么。

成名,即成为(君子)这个名。

此句就是说如果违离了仁德,君子就不能成其为君子了。

终食之间:

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

违:

违背。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是,即“此”,指的是“仁”。

造次,仓促急迫。

颠沛,困顿挫折、颠沛流离中。

这几句形容君子无时无刻违离仁,哪怕是人生不得志甚至是困顿危难时都不违离仁,可见君子居仁之坚定。

 

【先贤精义】

《四书讲义》曰:

此章是孔门勘法。

(反求诸己,自我勘验。

《论语注疏》曰:

人欲为君子,唯行仁道乃得君子之名。

仁不可斯须去身,故君子无食顷违去仁道也。

君子之人,虽身有急遽(jù)、偃仆之时,而必守于是仁道而不违去也。

朱子曰:

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

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

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蕅益大师曰:

此章皆诫训之辞。

若处非道之富贵,去非道之贫贱,便是去仁,便不名为君子。

若要真正成个君子,名实相称,须是终食之间不违,造次颠沛不违。

张栻曰:

惟君子则审其在己,不为欲恶所迁,故枉道而可得富贵,己则守其义而不处,在己者正矣。

不幸而得贫贱,己则安于命而不去。

此其所以无入而不自得也。

《论语全解》曰:

庄子曰,不义则不生,不仁则不成。

不成者,实不成于内,名不成于外也。

盖名之非实,君子之所耻;没世不称,君子之所疾。

此所以处仁而不去也。

成名则君子之事,无所成名则是小人之事。

《论语义疏》曰:

此更明不可去正道以求富贵也。

若舍去仁道,傍求富贵,则于何处更得成君子之名乎?

《论语后案》曰:

终食时暂,造次时遽,颠沛时危,君子无违仁,观其暂而久可知也,观其变而常可知也,言为仁无间断之时也。

钱穆曰:

《论语》最重言仁。

然仁者人心,得自天赋,自然有之。

故人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

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

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

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无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

此章仍是里仁为美之意。

《养一斋札记》曰:

富贵贫贱乃入道之第一关,此关不通,于道永无望矣。

愿天下之学者共懔(lǐn)之。

高攀龙曰:

仁是人人具足者,因世情俗见封蔽不得出头。

今于富贵贫贱看得透,心中湛然,方见仁之真体。

有此真本体,方有真功夫。

所以君子终食亦在此,造次颠沛亦在此,实落做得主宰,摇撼不得,方是了生死学问。

程树德曰:

常人之情,好富贵而恶贫贱。

不知富贵贫贱皆外来物,不能自主,君子所以不处、不去者,正其达天知命之学。

李炳南曰:

君子希望成贤成圣,必须行仁。

但是,何谓仁,如何行仁,皆非人人所能了解。

君子行仁,未能完全至于仁,首须能近乎仁。

孔子教人孝弟忠信,即是重要的善行,故能力行孝弟忠信,亦即是近乎仁。

近仁即能至于仁;不近仁,则远仁,远则去仁,不能成其为人所称的君子。

 

【附录】

《四书反身录》曰:

伊尹一介弗取,千驷弗顾;夫子疏水曲肱而乐,不义之富贵如浮云;颜子之乐,不以箪瓢改;柳下惠之介,不以三公易。

古之圣贤,未有不审富贵、安贫贱以清其源而能正其流者,而况于中材下士乎?

《四书近指》曰:

人初生时,只有此身,原来贫贱,非有所失也。

至富贵则有所得矣,无失无不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

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贫贱不可去,以其所从来。

孔子乐在其中,颜子不改其乐,全是于此看得分明,故不为欲恶所乘。

《论语正义》曰:

若于不以其道之富贵则不处,不以其道之贫贱则不去,思惟仁者能之。

盖仁者好恶,有节于内,故于富贵则审处之,于贫贱则安守之。

《坊记》所谓“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者也。

《荀子》曰:

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

(谢墉校注:

此言仁之所在,虽贫穷甘之;仁之所亡,虽富贵去之。

《大戴礼记》曰:

君子以仁为尊。

天下之为富,何为富?

则仁为富也。

天下之为贵,何为贵?

则仁为贵也。

昔者,舜匹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人徒之众,则得而使之,舜唯以仁得之也;是故君子将说(悦)富贵,必勉于仁也。

昔者,伯夷、叔齐,仁者也,死于沟浍之间,其仁成名于天下;夫二子者,居河济之间,非有土地之厚、货粟之富也,言为文章、行为表缀于天下。

是故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又曰:

故君子无悒悒于贫,无勿勿于贱,无惮惮于不闻;布衣不完,疏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

知我,吾无欣欣;不知我,吾无悒(yì)悒。

《后汉书·卢植传》论曰:

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

夫蜂虿(chài)起怀,雷霆骇耳,虽贲育荆诸之伦未有不冘(yóu)豫夺常者也。

当植抽白刃严合之下,追帝河津之间,排戈刃,赴戕(qiāng)折,岂先计哉?

君子之于忠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

 

【本章参考书目】

《礼记》、《大戴礼记》、《荀子》、《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点睛》、《论语正义》、《论语讲要》、《论语新解》、《论语会笺》、《论语集释》、《论语全解》、《论语后案》、《后汉书》、《高子遗书》、《四书近指》、《养一斋札记》、《四书反身录》、《四书讲义》。

 

一起学《论语》课程公告

我们倡导的学习方法: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时习;尊重文化道统(荐读《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文章);多措并举,解悟经典,感应圣贤气质:

诵读原文、抄写原文、了解基础字意词意、领会先贤精义、品味原文并尝试自己解读、了解相关故事、旁通相关经典、与学友交流讨论、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日课,就近参加线下活动……

 

道德经 | 易经 | 论语 | 管子四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