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381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牧场之国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

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尊”等16个字,会写“运河、仪态”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抓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

牧场)提问:

看到“牧场”这个词,在你们脑海里浮现出什么呢?

(草原、牛、羊、马……)

(出示荷兰牧场的图片)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欧洲一个美丽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三分之一的领土都是牧场,这里的牧场辽阔无垠,所以它又被人们称为牧场之国。

(板书:

牧场之国)

同学们知道这个国家是哪里吗?

——荷兰。

(介绍荷兰的基本情况,出示有关荷兰美丽风光的图片,加上配乐,让学生感受景色之美。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荷兰的牧场风光,这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

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

远眺(tiào)、吆喝(yāohe)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凳、吆、铃、罐”,并在黑板上示范。

(“凳”是上下结构,笔画是:

横撇、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撇、横折弯钩。

“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口”,右边是“幺”。

“铃”的部首是“钅”,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

“罐”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缶”,右下方是“隹”,不要写成“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回答问题:

荷兰牧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用一两个词语说说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次)

3.朗读课文,试着概括出课文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介绍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1)奶牛的天堂。

(2)骏马的世界。

(3)牲畜的王国。

(4)宁静的夜晚。

四、关注富有情趣的语句。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

反复读一读,并跟同学交流,说说有趣在哪儿。

(1)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2)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五、课堂小结。

 朗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对牧场之国的美丽风光的喜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课文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讲了牧场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学习《牧场之国》。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齐读第1自然段。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总结句。

“之”的意思是“的”。

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文章中心。

以后同学们在写作时开头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默读第2自然段。

(1)第一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读了此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牛的数量很多。

从“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可以看出。

(3)品读句子。

①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②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

③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句、③句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4)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5)此刻,如果你站在牧场的中间,你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

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安静而和谐。

(板书:

奶牛的天堂,安静和谐)

3.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1)读了此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膘肥体壮的骏马在草原上飞驰)

(2)观看骏马奔腾的视频。

让学生交流感受。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骏马自由驰骋。

(板书:

骏马的世界,自由驰骋)

4.齐读第4自然段。

真正的荷兰,在白天时,除了奶牛安静和谐,骏马自由驰骋,还有什么呢?

(1)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2)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3)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牲畜陶醉在自己的王国里。

(板书:

牲畜的王国,悠然自得)

5.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白天,在荷兰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牛羊、骏马、小鸡、山羊是那里的主人,牧场是它们的自由王国。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夜晚的荷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圈出一个能概括晚上特点的词语。

(寂静)

(2)从哪里可以看出荷兰的寂静?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白天辽阔无垠的原野,动物们自由和谐,夜晚寂静无声,动物都进入甜美的梦乡。

(板书:

宁静的夜晚,祥和寂静)

6.“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4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

大家再次回顾课文。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句是文章的线索。

这句话反复出现,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美景发出的赞叹。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结: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辽阔无垠,黑白花牛专注地品尝着鲜嫩的青草——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膘肥体壮的骏马,自由驰骋——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上,绵羊、猪群、小鸡、山羊,悠然自得——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天边的晚霞渐消,动物们都进入甜美的梦乡,祥和寂静——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作者描写牧场之国,有动有静,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对牧场之国的喜爱之情。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荷兰牧场的一头奶牛,一匹骏马,一只小猪或是一朵郁金香,一架风车,一个荷兰小朋友……请拿起你的笔,也来写写你眼中的荷兰吧。

(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荷兰的资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感受牧场之国的美好,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计划

1.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3.教学建议:

(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配合“异域风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周边环境”和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和积累古诗等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8.威尼斯的小艇

1.了解写作方法,理清层次。

2.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3.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2

搜集资料,展示交流

自主阅读,理清层次

交流写法,感受风情

19.牧场之国

1.感受牧场风光,体会动物、人、环境和谐统一的意境。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3.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2

课前阅读,整体感受

自读自悟,体会意境

探究交流,了解写法

20.金字塔

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2.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2

自读自悟,理清脉络

对比阅读,了解写法

口语交际:

我是小小讲解员

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训练学生能把要说的内容的大致情况说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的习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4.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1  

精巧构思,环环相扣

放手交流,培养信心

双向交流,提高能力

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1

交流资料,打开思路

阅读范文,掌握写法

自评互评,学会修改

语文园地七

1.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感受景物动静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3.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理解并背诵积累古诗。

  

1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深入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