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335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建立长方形周长的概念,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具准备:

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吹塑纸一张;用两根9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剪刀一把;教师用钉子板一块,细尼龙绳一根。

学生准备火柴盒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一张,细线一根。

四、教学过程:

师:

[出示小黑板,上面画有5个标上序号的不同图形]请同学们说一说,黑板上的哪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生:

第2号和第5号图形是长方形。

师:

其他的呢?

生:

其他的都不是。

师:

第1号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

生:

因为它只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

对。

长方形应该有四条边,四个角,而它只有三条边,三个角。

那第3号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呢?

生:

因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

我们还可以怎么看?

生:

因为它的对边不相等。

师:

第4号为什么也不是长方形?

生:

它的对边虽然相等,但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

那么,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1):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还有,有四条边。

师:

应该说,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很多学生跟着教师说]

师:

[出示钉子板,演示]现在老师在这个钉子板上围了一个长方形。

谁来指一指,哪是长,哪是宽?

[一学生上前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

长方形有几个长,几个宽?

生:

有两个长和两个宽。

师:

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有多少厘米?

生:

[齐]不知道。

师:

怎样才能知道呢?

生:

[齐]要用尺量。

师:

[用米尺量长方形的上面一条边]现在老师量了这个长是28厘米,那这个长[指下面一条边]是多少厘米?

生:

[齐]也是28厘米。

师:

宽是多少?

生:

[齐]不知道。

师:

现在老师也来量。

[用米尺量左边的一条边]宽比长短7厘米,那宽是多少厘米?

生:

[齐]21厘米。

师:

今天,就要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还要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

现在先来看,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老师用一根细绳从这个长方形的一个顶点开始,绕着长方形围一周。

[边说边演示]这一周的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板书]

生:

[齐][读板书]长方形的周长就是绕这个长方形一周的长。

师:

[出示绕长方形一周长的细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

[齐]要量。

师:

[用米尺量这段细绳]现在老师量了,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98厘米。

师:

现在请大家拿出火柴盒放在桌上,用带来的线沿着火柴盒的四周绕一圈,[教师演示指导绕的方法]然后量一量,看火柴盒面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绕和量的方法。

然后指名说出量的结果]

生:

火柴盒面的周长大约是17厘米。

师: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课本。

这课本面也是一个长方形,请大家沿着课本的四条边摸一摸,这长方形的周长是从哪里到哪里。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沿课本的边摸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就是我们课本面的什么?

生:

[齐]周长。

师:

这课本面的长是哪条边?

[学生指出课本面的长]好,现在我们再来摸一遍。

从长方形的这个长开始。

生:

[齐][用手沿着课本面的长、宽、长、宽的顺序分段摸一周,边摸边说]长、宽、长、宽。

师:

是不是摸了一周?

生:

[齐]是的。

师:

大家想一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跟它的四条边有什么关系?

[见学生没有反映,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再一起摸课本面的四条边]这是一条长,这是一条宽,这又是一条长,这又是一条宽。

这一周有几个长,几个宽?

生:

[齐]两个长,两个宽。

师:

这长方形的四条边一共有多长,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生:

[齐]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

请你们把剪好的长方形纸拿出来,看能不能把你们带来的线,绕着这个长方形纸围一周?

[学生用线沿长方形纸的周长想围上一周,但围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师:

[注视几个学生的操作]怎么样,不容易围吧?

那就请你们用尺来量一量,看看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

[学生们改用尺来量长方形纸的长和宽,纷纷回答:

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师:

现在用尺来量,就很快量出了长和宽。

有的时候,我们要求长方形的周长,直接去量它的一周很困难,就可以利用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跟周长的关系,量出长、宽,想办法计算出周长来。

师:

[出示长方形吹塑纸教具,贴在黑板上]老师这里有个长方形,长是30厘米,宽是18厘米[在图形的长、宽旁标出长度]。

老师又用铁丝围成了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将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框架比在长方形吹塑纸上]大家看,这一段[指长方形的长]铁丝多少厘米?

生:

30厘米。

师:

这一段[指长方形的宽]铁丝是多少厘米?

生:

18厘米。

师:

现在我们把这根铁丝展开。

[将铁丝框粘在黑板上,逐段将铁丝拉直,启发学生说出每一段是长方形的长或者宽。

教师在每段铁丝下面分别板书:

长、宽、长、宽]

师:

大家看,[指着拉直的铁丝和下面的板书]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生:

[齐]长加上宽,再加上长,再加上宽。

师:

想一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

30加18加30加18,等于96厘米。

[教师板书]

师:

[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框架]老师又用铁丝围了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将铁丝框架比在长方形的吹塑纸上]现在把它从对角剪开[用剪刀把长方形框架剪成和两段,出示其中一段]看看这一部分铁丝是这个长方形的几个长和几个宽?

生[齐]:

一个长和一个宽。

师:

这一段铁丝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长加宽的和。

[将这段铁丝展开,粘于黑板上,下面板书:

长加宽的和]长方形的周长里面有几个这样的长加宽的和?

生:

[齐]有两个。

师:

[将另一段铁丝也展开拉直,粘于黑板上,并在“长加宽的和”后板书:

“的2倍”]也就是说,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的2倍。

用这种方法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又该怎样列式呢?

注意,要把长加宽的和先求出来,要先算加。

生:

(30+18)×20。

师:

等于多少?

生:

等于96厘米。

师:

计算长方形周长可以有两种方法:

这是第一种方法[指“长+宽+长+宽”],这是第二种方法[指求长加宽的和的2倍]。

这两种方法都算了长方形的几条边的和?

生:

[齐]四条边的和。

师:

哪四条边的和?

生:

两条长,两条宽。

师:

计算结果呢?

生:

都相同。

师:

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

生:

长+宽+长+宽。

师:

按照刚才摸的顺序,把四条边一条一条地加起来。

那第二种方法呢?

生:

是把长和宽加起来,再乘以2。

师:

[出示长方形木板]这里有个长方形,请哪个同学来量一量,长是多少?

宽是多少?

生:

[用尺量后说出]长53厘米,宽40厘米。

[要求学生根据量出的数据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巡视,并指名用不同方法计算的两人板演。

订正后再了解用第一种方法或第二种方法计算的各有多少人。

再指名一人用皮尺绕长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它的周长是多少,并报出结果]

师:

刚才用两种方法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86厘米。

现在这个同学用皮尺绕长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周长也是186厘米。

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计算都是正确的。

我们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用第一种方法,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列出的算式容易懂,但计算比较繁。

用第二种方法,先要算出长加宽的和,再乘以2,列式要用到小括号,但计算比较简便,你们可以根据各人的情况来决定用哪种方法。

现在请看课本第70页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

先请你们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的长和宽。

[学生量课本,有的说长是18厘米,有的说长是19厘米,有的说长是18厘米多一点,有的说长是19厘米不到一点。

教师根据学生量的情况,统一成长是18厘米,宽是13厘米]再算出周长,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周长是多少?

生:

[齐]周长是62厘米。

师:

[再要求学生量练习本的长、宽,并统一成长是19厘米,宽15厘米,算出周长后填在书上的表格里]练习本的周长是多少?

生:

68厘米。

师:

[出示例1,指名学生读题后]要求周长是多少厘米,应该先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

长和宽。

师:

题目中告诉我们长是多少?

宽是多少?

[学生纷纷回答]请同学列式把周长算出来。

生(l):

8+5=13(厘米),13×2=26(厘米)。

(2):

(8+5)×2=13×2=26(厘米)。

师:

[边板书,边说]能列综合算式的,应尽量列综合算式计算。

这是道应用题,还应该答题。

[学生补答,教师把例题解答板书写完整]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9页至第70页。

并说明课本上“也就是长加宽的2倍”这句话意思不清楚,应改成“也就是长加宽的和的2倍。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在课本第70页第一行“加宽的”后面添上“和的”二字。

并把修改后的这一节课文完整地读一遍]

师: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请大家想一想∶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生:

用绳子把长方形围一周,这一周的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

长方形周长怎样计算?

(1):

用长加宽,再加长,再加宽。

(2):

还有一种方法,用长加宽的和乘以2。

师: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先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

[齐]长和宽。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师:

如果长和宽不知道怎么办?

生:

[齐]可以量出来。

师:

如果只直接告诉其中的一个条件,还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怎么办?

生:

要把另一个条件先求出来。

师:

下面请同学们把练习二十五的第3题、第4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大家看第4题,问题是“小明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

”这实际上是要求什么?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生:

[齐]求足球场的周长。

师:

请把题目看仔细了,哪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就先要把它求出来。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