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信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113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作物育种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作物育种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作物育种信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作物育种信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育种信息.docx

《作物育种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信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育种信息.docx

作物育种信息

作物育种信息

第4期

总第156期2007年4月

基因工程改良甘薯的潜力与应用

相对于其它作物,甘薯基因工程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经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应用基因工程,在提高甘薯蛋白质或淀粉含量,改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或淀粉组成,提高甘薯抗病害、抗虫、抗病毒及抗逆境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改良块根蛋白质品质

1.甘薯块根中的蛋白质及其合成的调控甘薯块根的蛋白质主要为甘薯贮藏蛋白(Sporamin)(占块根蛋白质80%)和β-淀粉酶(占5%)。

贮藏蛋白是甘薯块根中的一组特殊蛋白质,1985年由Maeshima等发现,其平均分子量为25kD,氨基酸组成与大米相似,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

在块根中有贮藏、抗病、调节内源蛋白酶水平等功能,在叶片中可能只有单一的抗病功能。

其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可用于转基因作物的抗虫育种。

甘薯贮藏蛋白具有调节蛋白酶活性的功能,在块根中抑制内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编码甘薯贮藏蛋白的基因有两个亚基因家族,即SporaminA和SporaminB,它们的核苷酸,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多肽图谱和免疫特性都非常相似。

SporaminA是氨基酸相对较平衡的一种蛋白质,在甘薯贮藏蛋白中含量是SporaminB类的两倍。

甘薯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与调控主要受发育阶段和光合产物的调控,表达具有块根特异性,并与块根形态器官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甘薯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受光合产物(蔗糖)和某些激素的调控,例如,ABA诱导可提高其表达水平,GA则阻遏它的表达;在离体培养时,添加高含量的蔗糖(3%),在试管苗的茎及叶片、叶柄等合成了贮藏蛋白。

随着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对分子生物学上有关甘薯贮藏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发现甘薯贮藏蛋白基因的5’非翻译端存在几个保守序列:

box1(含TATAbox),box2(CAATbox),sp8和box3序列,它们对甘薯贮藏蛋白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甘薯蛋白质的改良甘薯营养品质改良基因工程,主要是蛋白质基因工程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已取得较大的进展。

改良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块根蛋白质含量,大多数甘薯粗蛋白含量只有薯块干重的1%~3%,少数高的可达10%左右,这其中还包含10%~15%的非蛋白氮;二是改善其氨基酸组成,主要是提高赖氨酸和甲硫氨酸比例。

植物基因工程使人们可以通过将经修饰或全新的高必需氨基酸蛋白基因(HighEssentialAminoAcidEncoding,HEAAE)导人甘薯的基因组中,以培养出营养价值更高,各类氨基酸配比更合理的新品种或新类型。

早在1987年,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合作,用改建的发根农杆菌Ri质粒介导,将一个人工合成的编码高必需氨基酸蛋白的基因成功地导人甘薯,经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了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

2001年,高峰等以甘薯优良品种“新大紫”的茎尖培养再生植株的茎切段为试材,与携带有表达载体质粒pSP10Z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共培养后,将甘薯块根贮藏蛋白启动子(SporaminPromoter)调控下的10k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导入到“新大紫”中,并获得了转化植株。

二、甘薯淀粉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

甘薯生物产量高,块根含有大量淀粉,最高可达40%以上。

植物中的淀粉含量及其结构主要取决于淀粉生物合成中的三种关键酶,即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1u-AGPase)、淀粉合成酶(SS)和淀粉分支酶(SBE)。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变这些酶的含量及特性将影响淀粉合成途径,从而可望获得高淀粉含量或含新型淀粉(具特殊淀粉结构)的薯类新品种,或改变淀粉的组成,以满足食品和工业用淀粉的不同需要。

日本鹿儿岛大学现在的研究是要用根癌农杆菌把淀粉酶(STS)基因导入甘薯,从而育成合成糯性淀粉的植株。

T.Kimura等把甘薯淀粉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starchsynthaseI,GBSSI)淀粉合成酶基因全长cDNA在35S启动子驱动下,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甘薯中,获得了26株转基因甘薯,其中有一株甘薯块根不含直链淀粉,经电泳分析,其体内不含GBSSI酶蛋白,表明该酶基因被沉默了。

三、甘薯抗病毒的基因工程研究

据统计,甘薯病毒病造成的产量损失达5%~20%,甚至达40%,全国每年由此损失40亿元以上。

解决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是培育抗病毒病的品种,但现有的种质资源中未发现高抗病毒病的品种,因此,借助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品种,是解决甘薯病毒病问题的有效途径。

科学家们试图用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和反义RNA基因来培育抗病毒品种,借助外壳蛋白的保护方法是目前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抗病甘薯的最为成功的方法"Murata从1990年就试图将含有SPFMV-S(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外壳蛋白质基因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导入甘薯栽培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1996年12月报道获得转基因植株,并用PCR技术分析证明再生植株带有SPFMV-S外壳蛋白质基因。

Y.Okada等把SPFMV-S外壳蛋白基因转化甘薯后,获得了抗病毒的甘薯,并研究了病毒抗性的遗传。

转基因甘薯与未转基因甘薯杂交,获得的后代也具有病毒抗性,这就进一步证实了转基因甘薯可以用于育种。

四、甘薯抗小象虫基因工程

甘薯小象虫(CylasformicariusFabricius)是国际和国内检疫性害虫,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非洲、美洲等地区,国内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因此虫为害,各国农学家、育种家及生态学家经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在所有的甘薯及近缘野生种中均未找到对甘薯小象虫具有理想抗性的品种资源。

英国的海外发展署[BritishOverseasDevelopmentAgency(ODA)]与AgriculturalGeneticsCompany认为最佳方法是通过基因工程,把抗性基因插入到甘薯的优良品种中。

ODA立项给AgriculturalGeneticsCompany,试图把具有广谱抗虫性的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转化甘薯,希望获得抗小象虫的甘薯。

FlorenceM等把肛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及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了甘薯。

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分离到了肛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并转化到马铃薯中,使其获得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性的马铃薯。

但甘薯许多品种中已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剂,因此目前仍不清楚该基因能否抗甘薯小象虫。

对付甘薯小象虫的另外一个可行的策略是寻找一种可寄生小象虫的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并把该菌的毒蛋白基因(Bt)插入到甘薯基因组中。

Bt基因已广泛用于烟草、番茄、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抗虫改良的研究。

国际马铃薯中心正致力于筛选抗甘薯小象虫的Bt菌株的研究,以期通过基因工程将其导入甘暮,解决抗甘薯小象虫子品种选育的世界性难题。

MuhammadHerman为得到抗甘薯小象虫的材料,把抗虫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II与35S启动子相连,用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薯,获得了一些转化植株。

R.Moran等将克隆自B.tsubsp.tenebrionis的Bt基因cryIII,与35S启动子及Omiga增强子连在一起,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甘薯品种Jewel的基因组中,获得了一些对甘薯小象虫有抗性的株系。

在温室及自然环境下,株系C-1,C-27,C-101被小象虫危害分别比对照(未转基因)低1.61、1.42和1.39倍。

五、其它基因工程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于甘薯的基因来源不断拓宽。

WakitaY等把烟草的P-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NtFAD3分别在35S启动子和改进的35S启动子El2Q的驱动下,用农杆菌介导法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转化甘薯。

用35S启动子驱动的转基因甘薯其脂肪酸组成与对照类似,而用启动子El2Q驱动的转基因甘薯中,其NtFAD3基因的表达比35S启动子强3倍,其亚油酸/亚麻酸的比例也增加。

OtaniM等把抗除草剂基因bar分别构建在35S启动子和改进的35S-El2Q启动子之后,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薯,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改进型的启动子35S-El2Q所驱动的基因表达比35S弱,但在对除草剂的抗性却没有差异,两种启动子的转基因植株均对除草剂有抗性,叶片没有受到伤害,而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叶片出现黄化坏死。

转基因植株在实验田可以正常结薯,表型与对照没有明显变异。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陈选阳)

分子标记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

一、遗传图谱构建

遗传图谱是通过遗传重组交换结果进行连锁分析所得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排列图。

将分子标记应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是遗传界的又一重大进展。

AFLP是目前为止作图效率最高的一种标记。

VanEck等(1995)建立了二倍体马铃薯的高密度AFLP遗传连锁图谱。

RouppevanderVoort等利用5个远缘二倍体Solanumtuberosum绘制了包含733个AFLR标记位点的连锁图。

RFLP分子连锁图谱对马铃薯遗传与育种研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等研究。

美国康内尔大学Tanksley小组(1988)利用S.phuyeja×(Stuberosum×S.chacoense)杂交后代,用番茄RFLP标记作探针构建了第一个马铃薯RFLP图谱。

1992年又用(S.tuberosum×S.berthaultii)×Sberthauhii群体构建了一个密度更大的马铃薯RFLP图谱。

德国C.Gebhardt小组利用S.tuberosum种内杂交、回交群体,以马铃薯基因组随机拷贝(GP)、cDNA和已知马铃薯基因作为探针,构建一个包括141个位点,总长690个cM的马铃薯RFLP分子连锁图谱。

1991年他们又利用2个回交群体以GP、CP和TG等230个探针,构建一个包括340个RFLP标记和一个形态标记(块茎皮色)的分子连锁图谱,自交不亲和位点定位到染色体,总长度1034cm,x.chen等(2001)使用69个基因建立了第一个马铃薯功能图谱,含有85个位点。

比较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转运的功能图谱与薯块淀粉含量的QTL图谱,找到了一批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

二、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基因定位就是把一基因定位到染色体的具体位置上。

Meksem等利用F1群体,找到与马铃薯抗晚疫病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该标记位于5号染色体上。

BendahmaneA等利用AFLP标记定位高抗PVX的Rx基因,获得与目标基因相距0.23cM的AFLP标记。

郜刚等对两个马铃薯二倍体分离世代群体ED和CE共140个基因型进行青枯病人工接种鉴定,并以此为作图群体,综合RAPD、SSR、AFLP3种标记技术,利用BSA分析方法对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和定位。

筛选到与抗病感病性状相连锁的3个RAPD标记OPG05940、OPR11800和OP013770,一个SSR标记STM0032,被定位于染色体XII上;检测到7个AFLP多态性带,初步认为其与抗病性相关,并为已有图谱上的共性AFLP标记,这些标记可用于马铃薯分子育种。

LeonardsSchippersC等应用RFLP、AFLP等技术将马铃薯抗晚疫病R1基因定位在染色体5上;将R3、R6、R7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1上,并证明这3个基因高度连锁;将R2基因定位在染色体4上;将R12和R13分别定位在染色体1O和染色体7上。

Bradshaw等分析了对囊线虫数量性状具有高水平抗性的两个四倍体亲本及78个杂交后代,找到与双显性抗虫主基因的QTL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定位于二倍体SSR遗传图谱中的第Ⅳ条染色体上。

利用AFLP技术,Ballvora等(1995)将抗金线虫的主基因Grol定位于Ⅶ号染色体。

Rouppevandervoort等将抗囊线虫的主基因Gpa2定位于Ⅻ号染色体上。

Collins等研究晚疫病抗性基因的QTL。

三、种质资源研究

分子标记可以用来建立DNA指纹库。

DNA指纹库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种质资源鉴定方面,分子标记可以用来绘制蔬菜品种、品系的指纹图谱。

在通过远缘杂交、细胞融合和诱变等手段创新种质资源时,分子标记更是鉴定创新性的重要依据。

Porvan等(1996)用SSR标记来鉴定马铃薯的种内体细胞杂种,这种方法可用愈伤组织检测并且可以自动化操作,从而可以大大节省常规检测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

在种质资源的利用方面,分子标记不但可以辅助准确地导入野生材料的单个优良质量性状基因,减少连锁累赘,而且可以发现和导入控制产量和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的优良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许多研究表明:

马铃薯野生种中含有抗病、高产、高淀粉等多种优良基因。

利用AFLP技术McGregorR等分析野生马铃薯Aanli的分类及种质上的丰富性,Kardolus等对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进行分类学研究,为这些野生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分子方面的依据。

Corben,G等(2000)研究马铃薯的栽培种,结果显示,SSR标记比ISSR标记更为有效和可靠,使用3对随机引物即可区分5O份马铃薯栽培种。

Moisan—Thiery,M等(2000)研究表明,ISSR标记比RAPD标记具有更大的多态性和稳定性。

而McGre80r,C.E.等(2000)比较了RAPD(2O个引物)、I路R(6个引物)、AFLP(2个引物)、盟R(5对引物)在39个马铃薯栽培种上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每种标记均能独立鉴定每个栽培种,但其基因型指数却不同,其排序为AFLP(GI=1.0),多位点S照(GI=0.77),RAPD(GI=0.53),I路bRs(GI≈0.47),单位点S照s(GI=0.36)。

这与Moisan—Thiery,M等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可能是由于选用的试验材料不同所造成的。

印度的Chakrbarti,s.K等(1999)使用RAPD标记对18份印度马铃薯栽培种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品种具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其中KuNswarna具有野生种S01anumvene5的血缘,3个品种也明显不同于其它品种,另外15个品种被分到两个相近酌簇中。

PrevostE等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用4个引物研究了34个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品种,结果表明,只要用其中的任何两个引物就可将这34个品种区别开来。

由此可见,ISSR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基因型鉴定手段,在鉴定品种、品种注册等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宋吉轩)

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研究建立诊断马铃薯品种高抗白线虫致病型Pa2/3的PCR标记

马铃薯白线虫是一种马铃薯根结线虫,这种线虫会造成感染田块的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下降。

与欧洲中部的马铃薯种植地关系最密切的是白线虫是含Pa2、Pa3(Pa2/3)两种致病型的田间群体。

已从结薯的茄属野生种S.spegazzinii和S.vernei.中将抗白线虫基因渗入到栽培马铃薯中。

在育种过程中,抗性基因型评价花费时间多,费用高,而且常常结果不明确,限制了抗性基因型的筛选。

基于DNA的白线虫诊断标记的筛选将有利于抗性品种的选育。

已培育了对白线虫抗性出现数量分离的四倍体杂种F1家系SR-Gpa,并且评价了对白线虫群体‘Chavornay’的抗性。

分别筛选了由30个高抗和30个感病个体组成的2个亚群体,并且对马铃薯10条染色体上的12个基因组区域上9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

结果发现,7个SNP与线虫抗性显著连锁,这7个SNP都位于马铃薯染色体V的抗性“热点”区域内。

根据SR-Gpa家系中所观察到的SNP带型,推导出这7个SNP的单一型模型,建立了PCR检测“HC”,该“HC”专性检测SNP单一型c,这个SNP单一型c与线虫高抗水平连锁。

只在S.vernei材料中发现HC标记。

利用HC标记对同时抗白线虫致病型Pa2和Pa3或者抗其中之一的34个马铃薯品种以及22个敏感品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利用HC标记诊断某一品种是否高抗白线虫致病型Pa2/Pa3有很好的效果。

邱敦莲摘译自MolecularBreeding,18(4),2006

利用马铃薯中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基因(sb401)进行粒子轰炸介导玉米共转移

有关玉米自交系特别是育种中使用的优良自交系的遗传转化的报道极少。

本研究共筛选了7个自花授粉自交系和4个杂交系。

结果表明,由自交系X333和X301的不成熟胚形成的愈伤组织紧实而且含水量极高,不适合用于遗传转移。

但是,由其它自交系和所有的杂交系诱导的愈伤组织为黄色,易碎,能够用于遗传转化。

野生马铃薯(Solanumberthaultii)中分离的sb401基因编码含高赖氨酸的蛋白质。

利用不同的质粒通过粒子轰炸法将玉米5个自交系和4个杂交系的愈伤组织与马铃薯基因进行共转化,同时分别导入sb401赖氨酸富集基因和hpt可筛选基因。

从这些基因型中共获得268个再生植株。

通过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证明29个再生植株中插入了共转化基因。

观察了R1植株的转基因分离,获得了一个无标记的转基因玉米系。

分析R1转基因植株成熟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表明,其粗蛋白质提高了36.8%~48.2%。

因而,本研究为获得无筛选标记基因的转基因玉米提供了可操作的体系,同时为获得含高赖氨酸蛋白质的无标记转基因玉米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邱敦莲摘译自Euphytica,150(1-2),2006:

75-85

利用RNA干涉技术及微束激光转化法培育抗病毒马铃薯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郭志鸿等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危害严重、分布广泛并且具有强烈协生作用的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开展了抗病毒病的育种研究。

采用RT-PCR技术分别克隆了267bp的编码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PVX-cp)基因的相对保守区段X和294bp的编码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PVY-cp)基因的相对保守区段Y两个片段,将其按顺序连接,形成融合基因XY,然后分别将融合基因XY正向和反向插入到载体pHANNIBAL中,得到了载体pHIV,再用NotI对pHIV进行酶切,将产生的大片段插入到载体pART27中,得到同时以PVX-cp基因和PVY-cp基因为靶标的XY的RNAi载体pARIV。

采用微束激光穿刺转化技术转化马铃薯品种Favorita的愈伤组织,得到了14株表型正常的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blot分析表明,导人的外源融合基因拷贝数介于2~4之间。

攻毒实验表明,其中ll株转基因植株对PVX、PVY。

以及PVX和PVY。

混合侵染均表现免疫,而其它3株的病毒浓度也低于对照。

这一结果将为利用RNAi干涉技术开展植物抗多种病毒病的育种提供重要依据,验证了所构建的RNA干涉(RNAinterferenceRNAi)载体具有良好的功能,同时又一次证明微束激光穿刺法是一种有效的遗传转化手段。

(激光生物学报)

重组的南瓜韧皮部特异性启动子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特征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科等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南瓜(Cucurbitamoschata)韧皮部特异启动子dENP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dENP。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nmtumefaciens)LBA4404介导转化马铃薯(Solanumtubemsum)品种Favofim,经过抗生素筛选,共获得转pBdENP和对照pBI121的抗卡那霉素马铃薯再生植株106株。

通过PCR初步筛查,筛选出65株为转基因阳性植株。

通过Southernblot对部分植株进一步分析,确证外源gus基因已经插入到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基因组中,插入拷贝数在1个或2个以上。

对这些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进行GUS染色结果表明,dENP和CaMV35S启动子一样均能驱动gus基因的表达,前者仅在马铃薯的韧皮部内特异表达,而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为组成型性表达。

GUS酶活力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dENP和CaMV35S启动子驱动gus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区别。

以上结果证明dENP启动子驱动的外源基因在马铃薯中也具有韧皮部特异而高效表达的特征,从而可用于马铃薯抗病、抗蚜虫转基因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马铃薯部分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本研究首次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马铃薯部分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是获得中国马铃薯主栽品种亲缘关系图和DNA特征谱带,为马铃薯品种的进一步利用和开发以及种质鉴定提供分子依据,以利于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做杂交,培育出抗性更强,抗谱更广,抗病更持久的品种。

试验选取79份中国马铃薯栽培品种,大部分来自黑龙江省克山马铃薯研究所,部分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组提供。

将试验材料的无毒试管苗,移栽到温室草炭蛭石培养基上,叶片充分伸展后,用CTAB大量法提取叶片基因组总DNA。

AFLP体系参考Vos等的方法。

统计PCR扩增的条带数,每1个条带看作1个遗传位点,谱带按0/1系统记录,同一位置有带记为1,无带记为0。

计算遗传距离,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总基因遗传多样性或平均期望杂合度(Ht),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aver指数。

利用STATISTICA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建立聚类树状图。

采用AFLP方法分析中国各地79个马铃薯栽培品种,获得了8对引物组合的扩增谱带,为马铃薯品种的鉴定提供了分子依据。

8对引物组合扩增结果共获得801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00.13条带。

其中493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61.2%,引物组合E1l/M51扩增的多态性比率最高。

聚类分析将材料分成3类,聚类结果与地域无明显相关。

(园艺学报)

利用RAPD和核SSR对马铃薯二倍体栽培品种群进行遗传分析

马铃薯二倍体栽培品种群(SolanumtuberosumL.Phureja)是由从委内瑞拉西部到玻利维亚中部的安第斯山脉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地方种组成,并且由于这些品种极佳的烹煮品质以及培育现代品种所需的其它优良性状而成为重要的育种材料来源。

这些品种具有短日适应性,为二倍体((2n=2x=24)),薯块不具有休眠特性,从而区别于其它的马铃薯品种。

本文的核简单序列重复(nSSR或者微卫星)研究是以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研究的补充,以探索这些标记在形成马铃薯品种群核心收藏库中的应用。

与以前进行RAPD研究一样,我们利用核黄素微卫星(nSSR)分析了由128个材料组成的马铃薯二倍体品种群,利用22个nSSR进行检测,128个材料中有26个没有变异。

nSSR数据揭示有25个为三倍体和四倍体,这是以前未曾预料到的。

对102个材料进行染色体计数证实了nSSR分析结果,并且发现另外7个三倍体或者四倍体。

因此,除一个标记外,这些nSSR是指示二倍体马铃薯倍性的良好指示标记。

在本研究中,其可靠性达92%。

其余70个二倍体材料的nSSR和RAPD结果极不一致;nSSR和RAPD结果表明了nSSR在有效地揭示马铃薯栽培种的倍性变异上的实用性,支持对栽培马铃薯采用品种群进行分类而不是采用“种”进行分类的方法,研究结果不支持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间的相关性的结论,并且对利用单一分子标记构建核心库提供疑问。

邱敦莲摘译自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113(8),2006

影响马铃薯油炸产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

由于在加工后的马铃薯产品中发现丙烯酰胺,研究人员对控制马铃薯薯块中的美拉德反应(Maillardre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