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375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docx

0809学年第一学期思修A卷试题

江西师范大学

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每题一分,共25分)

1、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的成才目标是(C)

A弘扬爱国精神B践行报国之志

C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D)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

3、科学的信念会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是因为(C)

A科学的信念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关系的基本准则

B只要确立了科学的信念,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C科学的信念是以对事情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

D只有科学的信念才能表达一种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B)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

5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理解也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所谓的人生观是指(D)

A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总和

C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D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6、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D)

A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

B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C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

7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

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

这是人际交往中(B)

A谦让原则的要求B平等原则的要求

C互助原则的要求D友爱原则的要求

8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由(A)决定的。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阶级地位D社会舆论

9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A)

A社会主义道德B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道德

C中华民族传统道德D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道德

10在我国现阶段,(D)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A团结互助B顾全大局C办事公道D集体主义

1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指的是(C)

A忽视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局部利益

C要求人们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

D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而集体可以完全不顾个人

12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A)

A道德观B道德品质C道德理想D道德行为

13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中,最权威的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是(A)

A法律B道德C习惯D风俗

14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A)

A养性B内省C慎独D顿悟

15“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

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C)

A民法法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

16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B)

A市场经济鼓励人才流动,再提倡爱岗敬业已不合时宣

B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也要提倡“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C要做到爱岗敬业就应一辈子在岗位上无私奉献

D在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爱岗敬业”的观念阻碍了人们的择业自由

17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最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10日B15日C30日D60日

18从本质上说,法律所体现的是(D)

A社会普遍的意志B统治阶级执政集团的意见

C国家立法机关的意志D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19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

集中表现各种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A)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

20按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C)

A中共人民共和国主席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D中央委员会

22无民事行为能力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划分的年龄界限是(A)

A10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

23甲租用乙的房屋,半年后甲拒付租金,乙请求甲支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A)

A1年B2年C6个月D4年

24甲乙有仇,甲扬言准备了工具要报复乙。

乙听说后决定先下手,遂持棍闯入甲家,将甲打成重伤。

乙的行为属于(D)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犯罪

25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 A)

A共同故意犯罪      B共同意外犯罪

C共同过失犯罪      D同时犯罪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分)

1进入大学,应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下列属于新的学习理念的有(  )

A自主学习概念     B机械学习理念

C全面学习理念     D创新学习理念   E终身学习理念

2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  )

A鄙视物欲,禁绝享受,倡导苦行僧式的生活

B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C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D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

E不思进取,知足常乐

3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  )

A道德要求B政治原则

C内心信念D法律规范

E传统习惯

4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

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

A选择正确的做人目标

B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

C调节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D形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

E在为人类创造幸福的同时,使自己感到并得到幸福

5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之一。

下列选项中反映了这种优良传统的有()

A尽人事,听天命B位卑未敢忘忧国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下列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是()

A警告B罚款C行政拘留D拘役E管制

7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多角恋爱

B不分时间地点,在众目睽睽之下随意轻浮放纵

C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的履行道德义务

D不尊重别人的意愿,强迫或诱骗对方接受自己的爱

E“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8某人由于犯罪被判一年有期徒刑,对被害人赔偿2500元,又被单位开除公职。

该人所承受的法律制裁主要有()

A行政制裁B民事制裁

C刑事制裁D经济制裁E违宪制裁

9下列属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D罪刑相适应原则

E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

A停止侵害B吊销许可证

C赔礼道歉D赔偿损失E没收财产

 

三、问答题(4小题,共35分)

1、写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8分)

2简述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9分)

3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9分)

 

四、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涉嫌贪污巨额公款,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地383条规定,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但是法院合议庭认为,该劳模有功于国家和社会,因此决定从轻处理,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没收财产。

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理论和知识分析说明该合议庭的判处是否合适及其理由。

 

2、原告马某丢失一个钱包,内有人民币1000元,被告刘某于上班途中拾得后,刘某邀请了几个好友吃饭,谎称自己买彩票中奖请客,一顿饭花了400元。

三天后,另外600元也被花光。

马某得知后找到刘某,里面称钱已花完了,这钱是捡的,又不是偷的,你自认倒霉吧。

马某不服,起诉到法院。

问:

此案应如何处理,说出法律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