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326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docx

高三语文素材50个名人故事

50个名人故事

1:

人民的周总理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这是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

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这是总理的另一句话。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

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

一次,炊事员对他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

”总理说:

“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

”这是总理的又一句话。

1962年,总理的家乡淮安遭受了特大洪水,苏北大片农田被淹。

江苏省政府给总理写信,请求调拨人力物力支援灾区。

总理看完信后,心里沉甸甸的。

但总理说:

我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该怎么办由他们拿主意。

总理对家乡怀着深厚感情,但在涉及家乡的问题上从不偏私,一概秉公办事。

2:

毛泽东主席谈养生

毛泽东主席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行军打仗,日理万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坚强的体魄,所以他很注意锻炼身体。

年轻时为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无论春夏秋冬,他坚持“三浴”:

风浴、日光浴、雨浴。

他还徒步穿林爬山,击水畅游。

此外,无论什么事,他更是做到心平气稳,从容镇定。

1941年秋天,他去看望生病的一位干部,安慰他说:

“既来之,则安之。

自己完全不要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做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

3:

温家宝总理和他的母亲

温总理的母亲是一位寻常的小学教师,她的教育和无私的爱深深地影响着总理。

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母亲总守在新闻前;而他,无论多忙,也记得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回家。

总理曾动情的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不了的,她让我知道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国家”。

他到日本访问,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是给自己的母亲。

一位日本老妇人说:

“你们中国人很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温暖!

到美国访问时,他说:

“母亲从小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

”这些,在他做了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叮嘱去做的。

在天津火车站,他向一位哭泣的母亲伸出慈爱的大手;在视察的路上,总理的手伸向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的母亲;在地震灾区,他情不自禁的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着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

4:

美国“建国之父”华盛顿

华盛顿出生于一个拥有五千英亩土地的大地主家庭,但在他11岁时,年仅49岁的父亲去世了,这给他留下终生不能忘怀的悲痛,他暗暗发誓,要开辟自己的道路。

在他20岁时,年仅34岁的哥哥去世了,把照顾妻子儿女和打理公司担子都交给了年仅20岁的华盛顿,他凭着不屈不挠的刚毅精神,撑起一个崩溃的家庭。

在独立战争的岁月里,他率领的军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但他经过八年苦斗,迎来了胜利。

被推举为第一任大总统后,他以自己的坦率真诚,深获人心;以他的知人善用,赢得优秀政治家的辅助,以他的超强判断力和高超的统御力,化解了各种分歧,成就了一个暂新的美国!

5:

丘吉尔与弗莱明的故事

20世纪初,英国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英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二战中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其超凡的智慧和人品受到人们普遍的崇敬。

一个是英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发明了青霉素,被列为二战时期三大发明之一,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

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小时候都面临厄运。

丘吉尔小时候不幸掉入粪池,幸亏有一农夫闻声赶来,跳入粪池将其救起,农夫就是弗莱明的父亲。

而弗莱明家境穷苦,无法上学。

丘吉尔的父亲为了报答农夫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作为英国议员的他把弗莱明带去上学,一直读到医学院毕业。

没有弗莱明父亲的奋不顾身,世界就少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国家领袖;没有丘吉尔父亲的感恩之举,人类就少了一位卓越的医学家和发明家。

6:

英国政坛女霸撒切尔夫人

她出生在英国一座小城,父亲是杂货商,母亲做过裁缝。

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萌发了对政治的热情。

进入中学后,她成了校辩论俱乐部成员,其口才和胆量令同龄姑娘望尘莫及。

后来,为了有机会从政,她跳级报考牛津大学,因没有拉丁语及格证而被阻止。

可她并没有放弃,从没学过这门语言的她,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完了别人需要5年来完成的课程,终于拿到打开牛津大门的钥匙。

在牛津大学里,她学业非常突出,而且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政治活动。

由于她的献身精神,出色的工作和非凡的组织才能与雄辩口才,她成为牛津历史上第一位女保守党协会主席。

至此,她才20岁出头。

有了这一身份的她抓住一切机会,出席各种社交、演讲场合,名声大振,为她后来的从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7:

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

赵小兰八岁随父母移民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

2001年出任美国劳工部部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内阁的华裔,同时也是内阁中的第一位亚裔妇女。

赵小兰姐妹六人人称“六朵金花”,其中有4位毕业于哈佛大学。

老布什总统曾在白宫接见过她们。

老布什甚至对夫人芭芭拉说:

“你可不可以向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请教一下,看看她究竟是如何教育孩子们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赵小兰六姐妹总会听见旁人议论:

“看,赵家怎么有这么多女儿?

”在华裔文化中,一个家庭里都是女儿不是件好事,面对冷言冷语,母亲朱木兰鼓励孩子们要用行动证明他们是错的。

长女赵小兰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长大以后一定要让父母为我们骄傲。

当有人问怎样获得成功时,赵小兰说:

“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了这样的生活态度,你可以得到所有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别人怎么说你并不重要。

”赵小兰进入美国社会时,亚洲人在美国只占1%的比例,白宫没有出现过亚裔美国人的身影,她是唯一一个亚裔,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但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父母亲及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她坚持下来并获得了成功。

8:

传奇港太陈冯富珍

2006年,世卫总干事选举揭晓,陈冯富珍高票当选,成为第一位当选联合国组织最高领导人的中国人。

陈冯富珍是香港屡建奇功的铁娘子。

1994年,她担任香港卫生署署长,面对香港暴发的霍乱,她辛勤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发现了霍乱病原,疫情很快被扑灭。

1997年,香港第一次暴发禽流感,她力排众议,提出对疫区活鸡全面扑杀,及时控制住了疫情。

此举也成为日后世界各国控制禽流感的重要手段。

2003年的非典期间,她果敢坚决,提出对于疫情集中暴发的社区实行隔离等一系列措施。

为树立战胜非典的信心,她带头吃鸡肉。

担任香港卫生署署长,她先后成功应对了霍乱、禽流感和非典疫情的暴发,她的才干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赏识。

屡建奇功的陈冯富珍,她的第一份职业是教师,与医生或公共卫生领域毫不沾边,为了爱情,她弃文从医。

当选世卫总干事后,她的丈夫决定提前退休,到日内瓦陪伴她,在工作和生活上支持她。

生活中,陈冯富珍优雅温婉,她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每次会见客人,从衣着到仪态,都会精心设计。

平时待人亲切,无论工作多累,她总是面带笑容,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9:

百变主持人杨澜

她是国内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倍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曾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

她曾是北京外语学院的一名缺乏自信的女生,因为听力课听不懂而特别沮丧。

可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后来的成功。

通过勤勉努力,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

94年,她辞去央视工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

在事业最明亮的时候选择激流勇退,这就意味着她要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触手可得的美好未来。

在这里经历了磨难委屈后,她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97年回国后她加盟凤凰卫视,《杨澜工作室》正式开播。

在此,她不仅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本,也同时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两年后,她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以及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

99年,她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壳上市,打造出一个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

10:

改写乒坛历史的邓亚萍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身高仅1.50米的她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获得一个又一个冠军,萨马兰奇也为她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

她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退役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

在剑桥求学时,她拿出体育训练的拼劲,每天凌晨5点起床攻读 。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她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

一年后,面对严格的考官,她用英语宣读了3万5千字的论文,无条件一次通过!

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

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至此,她将自己当年的小学“学历”变为研究生学历。

她坦言,从运动员到学生,尤其是一个留学生,她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打球。

11:

吴小莉:

“知性之美”展风采

2009年9月17日晚,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获颁网易“60年中国风尚影响力女性”大奖,捧得代表“知性之美”的奖项。

对于获得风尚影响力女性奖项,吴小莉归功于时代、国家和母亲,她说:

“首先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把女性能够用所学所得贡献社会,并且有机会得到认可;我要感谢中国,因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渴望来中国的时候,我有机会在传媒角度做沟通中国和世界的角色;最后我感谢远在海外的父母,我母亲对这个时代的关心,教会我们这些孩子求知、求学、好奇,有一天能有机会站在舞台放眼全世界,这个奖我要送给我的母亲!

1998年吴小莉被总理点名,带热了“女主播”这个职业。

在坚持新闻理想、还原真相的努力中,吴小莉始终与大事同行,以她的睿智、魄力和韬略,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媒体中大展身手。

素来被冠以知性美的吴小莉,对“知性”有着自己的见解:

“知性首先应当是求知,求知之后才能有机会把知识贡献给别人,不断的求知才能让人从容淡定地面对这个世界,你展现出来的气质有可能就是知性。

12:

居里夫人破案

一天清早,居里夫人骑着自行车去办事,在路边的水洼里发现一个受伤的人,他的车子被人抢劫。

正义的烈火在居里夫人的内心燃烧,她赶紧报了案,并且决定帮助警察抓捕罪犯。

她循着路往前走,但出现了岔道,两边的路几乎一样,两条路上都印有车子的痕迹,罪犯从那条路逃走了呢?

居里夫人认真地对比车轮痕迹,左边的车痕前后深浅大致相同;而右边的轮胎痕迹是前轮深,后轮浅。

当警察到来时,居里夫人果断的告诉警察,罪犯从右边的路逃走了。

果然,警察们沿着右边的路追下去,抓到了真正的凶手。

原来,罪犯杀人抢车,心里紧张,逃跑时一定着急,骑车一定用力猛蹬,而最好的用力方法就是上身前倾,用身体的重量帮助用力,因此,前轮的痕迹深而且明显,后轮相对要浅一些。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帮助警察破案的。

13:

齐白石的“两笑”与马寅初的“两噢”

大画家齐白石有一个座右铭:

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画家。

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个百年难现的艺术大师;有人对他进行污蔑,或妄加评论。

对此,老人一概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但对于那些真知灼见,即便是刺耳的话语,老人也是从谏如流的。

无独有偶,与之同时代的马寅初先生,是用“两噢”来回答世人的毁誉的。

60年代,他因提出“新人口论”被批斗,被免除北大校长职务。

儿子回家告诉他这个消息,他漫不经心的“噢”了一句,继续看书。

79年,97岁的老人被平反,恢复他的名誉。

儿子告诉他这消息时,他心不在焉的“噢”了一句,继续闭目养神。

14:

“横扫清华、饱蠹牛津”的钱钟书

钱钟书先生诞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世家。

他一岁时“抓周”抓到了一本书不放,家里因此他的伯父给他起名为“钟书”,钟情于书,这个名字验证了钱钟书一生都嗜书如命的脾性,也仿佛就是他“书痴”生活的写照。

钱钟书考入清华后,他以“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气魄投身书海,开始创造一项又一项“纪录”:

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

考试成绩第一;口出狂言第一……钱钟书读书爱做眉批,于是,清华图书馆的藏书上便到处有了“钱批”,据传清华藏书中画线的部分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后来,他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资格。

在英国,钱钟书就读的学校是牛津大学。

牛津的藏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为了博览国内不易看到的书籍,钱钟书除了听课以外,日夜埋首于图书馆,孜孜不倦阅读了大量的图书,认真地做了笔记。

两年后,他以精彩的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获得牛津大学副博士学位。

英、法三年的学习,为钱钟书从国学到西学融会贯通,具备现代意识和世界性的眼光,以至后来成为东方睿智学人,名满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

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选择梵文。

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为了研究梵文,他“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三辞桂冠。

季羡林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对此,他力辞三顶“桂冠”:

“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温家宝称赞季羡林。

“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您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季羡林语录。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

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16:

梅兰芳的经典

梅兰芳早年饰演《白蛇传》里白娘子一角。

剧中有一个动作是负心的许仙跪在地上哀求白娘子,白娘子爱恨交加,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

没想到梅兰芳入戏太深,用力过大,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直接向后仰去,差点被这一戳戳倒,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

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

梅兰芳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扶了许仙一把。

但梅兰芳马上意识到:

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的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

梅兰芳将错就错,急中生智,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推了他一下。

这样,动作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这个动作演得出神入化,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扭转了过来,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于是,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都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17:

卡耐基和他的继母

卡耐基小时候是个大家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

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

 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

“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

接着又看着丈夫说:

“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

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

也就是这一句话,而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

因为在她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

大家认定他就是坏孩子,继母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生命。

卡耐基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她相信他会成为一位作家。

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18:

敢于尝试的卓别林

19世纪末的一天,伦敦的一个游戏场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演出,突然,台上的演员刚唱两句就唱不出来了,台下乱得一塌糊涂。

许多观众一哄而起,嚷嚷着要退票。

剧场老板一看势头不好,只好找人救场,谁知找了一圈也找不到合适的人。

这时,一个5岁的小男孩儿站了出来。

“老板,让我试试,行吗?

老板看着小家伙自信的眼神,便同意让他试一试。

结果,他在台上又唱又跳,把观众逗得特别高兴,歌唱了一半,好多观众便向台上扔硬币。

小家伙一边滑稽地捡起钱,一边唱得更起劲儿了。

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他一下子唱了好几首歌。

又过了几年,法国着名的丑角明星马塞林来到一个儿童剧团和大家同台演出,当时,马塞林的节目中需要一个演员演一只猫,由于马塞林的名气太大,许多优秀的演员都不敢接受这个角色,还是那个小男孩又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谁知他和马塞林配合得非常默契。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名扬世界的幽默艺术大师——卓别林!

19:

巴顿之鉴

巴顿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全世界职业军人的偶像。

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越的优秀将领,却因为性格中的缺陷而吃了不少苦头。

43年,巴顿在一所战地医院视察时,发现有未受伤的士兵而大发雷霆,并骂他为“胆小鬼”,“狗娘养的”,并动手打了士兵。

其实,这位士兵患有“炮弹休克症”。

此事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巴顿差一点被免除职务,但艾森豪威尔尽力保住了这员爱将,巴顿做公开道歉。

二战接近尾声时,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马歇尔的接班人,巴顿呆在德国任军事长官。

这时,他又一次让草率占据了上风,公开与艾森豪威尔的反纳粹功策挑战,并侮辱苏联红军。

这事被媒体炒得火热。

艾森豪威尔忍无可忍,免除了巴顿的司令职务。

20:

征服北极的南森

南森是挪威的一位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年轻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早年,曾建议滑雪横穿格陵兰,但不为世人所理解,政府也拒绝资助他。

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同5位助手,战胜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成功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

有了这一次成功后,他准备去北极探险。

他们制造了一艘叫“前进号”的探险船。

经过细致的准备工作,“前进号”正式向北极航行。

他们驶进了一望无际的茫茫冰原,陷入过由无数冰脊组成的迷宫,一度被浮冰阻在原地,每前进几英里,都异常艰难。

最后,不得不在荒无人烟的冰岛上度过一整个冬天。

尽管如此艰难,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进行天文观测、测量海洋温度、深度、盐度、从海底挖取样品、测绘前进航线等等科考工作。

最后,南森和他的“前进号”在春天,通过北极海区,安全返回。

21:

李振声:

第二个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学家

2006年,76岁的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继袁隆平之后第二个荣获此奖的科学家。

李振声的名字并不像袁隆平那样家喻户晓,但在中国农学界早有“南袁北李”的说法了。

55年的小麦研究经验,杰出的贡献,让他在农学界享有极高的威望。

李振声在获奖之前,给院领导写过这样一封信:

一想到国家最高奖,心中就有些不安。

为此难以入眠…我请求从候选人中去掉我的名字。

后来,记者问及为什么写这样一封信,他说:

“我的贡献有限,我的荣誉超过了我的实际。

获奖太多,负担太重。

我要留一点时间做我有兴趣的事”。

李振声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挨过饿,受过苦。

选择农学院的道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养活自己。

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他不但养活了自己,还用自己的实践研究告诉全世界:

中国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彻底打破了“全世界都养活不了中国”的谬论!

22: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出生,浙江杭州人。

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魂系中华赤子心。

“我一直相信:

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这是钱学森于1955年10月8日从美国回到广州时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

钱学森于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钱学森夫妇深为祖国的新生而欢欣,并对祖国的美好前景充满着憧憬。

就在此时,钱学森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愿望:

早日回归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他会见主管他的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向金布尔严正声明,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

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

他认为:

“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

”但钱学森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历经5年,回到祖国。

感动中国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3:

风云人物何大一

何大一是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1990年,何大一被推荐来组建美国洛克菲勒艾伦·戴蒙艾滋病研究中心。

当时,37岁的他在加州有自己的研究院,工作也做得很好。

要把眼前拥有的一切都放下跑来这里,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当时的研究中心除了一部电话外,一切都得从零置办。

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一旦我决定做什么事,哪怕是玩,我也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好。

凡我所要做的事,必抱有十分的热情,绝不懈怠。

”何大一说:

“你必须真正对所做的事有热情,否则难以有真正的成功。

”他还强调,冒险且相信自己做得到,跟随自己的热情,当机会来临时,就能好好掌握机会,跳上成功的列车。

1996年,何大一发明了“鸡尾酒疗法”,使艾滋病控制率达到了99.9%,欧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人数减少了一半。

被《时代》杂志选为当年的风云人物,成为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位华人上《时代》杂志封面的风云人物。

24:

著名数学家陈建功

陈建功和华罗庚、苏步青一起被誉为中国当代三大数学家。

1929年,陈建功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获得日本理学博士学位。

这是第一个获得日本理学博士的中国人,也是在日本取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个外国人。

陈建功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勤奋努力和刻苦好学。

辛亥革命后,胸怀“科学救国”强烈愿望的陈建功去日本留学。

他同时考入二所学校进行学习:

白天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染料化工;晚上到东京物理学校学习数学。

通过两千个日日夜夜的顽强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为了科学,他又两次东渡日本。

为了了解国际数学界的最新动态,他努力学习外文,掌握了日、英、德、法、意、俄六种文学。

获得博士学位的当年,在日本数学界已闻名遐尔的陈建功,以报国为己任,决然立即回国。

他的导师和同事均竭力挽留,陈先生动情地说:

“我来求学,是为了我的国家,并非为我自己。

” 

陈建功不但是一位数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在教学中很注意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把复杂难懂的数学原理讲得清晰简明。

就是这样一位热忱爱国、勤奋工作、成就卓越,享誉世界的杰出数学家,却在“文革”期间受到残酷折磨而不幸逝世。

25:

攻克非典的领军人物钟南山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把钟南山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

他身先士卒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他亲自检查每一个病人,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多晚,他必定要到病房走几趟。

他查房时极富人情味。

天冷时,他总要用手把听诊器搓热,并从语言上给病人极大的鼓励和安慰。

当时社会上谈非典色变,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诊疗为病人树立信心。

无论钟南山出现在哪家医院,病人都觉得快乐和放心。

除了看病外,还要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身体状况,检查每个医护人员的隔离措施是否到位。

看见他们口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