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315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docx

科学六年级上册13单元练习题

2019年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植物共存所共同依赖的有阳光,空气、水等。

2.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3.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4.做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1个条件,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

5.向日葵向着太阳生长,说明植物生长有向光性。

6.做“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实验时,在遮光纸盒的不同部位开透光孔,是为了控制光源方向;在根部某一侧定期浇水,是为了控制水分供应方向。

7.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8.植物为了利用阳光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它的茎、叶具有_向光生长的特性;为了吸收足够的水分,它的根具有向水性;为了植株的固定、吸收土壤养分,它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

5、

二、选择题

1.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是(B)。

A阳光和空气B阳光和水C水和土壤

2.科学探究的有效方法是(D)。

A实验B观察C考查DABC都是

3.下列(A)现象说明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性。

A有一方树枝特别长B有一方树枝特别短

C与树枝长短无关

4.教室植物角植物茎叶向窗外生长与(A)有关。

A阳光B浇水方向C浇水的远近

5.如果阳光从上边照进来,植物会向(A)生长。

A上边B左边C右边

6.植物根的生长没有的特征是(A)。

A向光性B向水性C向地性D向肥性

7.如果总在花盆的左边浇水,花草的根会向(C)

生长。

A上B下C左D右

8.能在冰天雪地里存活的是(C)。

A黄瓜、香蕉B菠萝、西红柿C竹、松

9.喜欢在背阴环境里乘凉的是(B)。

A苹果树B苔藓C向日葵

10.菱喜欢在(D)生长。

A陆地B背阴地C干旱的环境D水中

三、判断题

1.有的生物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ⅹ)

2.白菜的生长不能没有土壤。

(ⅹ)

3.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是观察与提问。

(√)

4.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ⅹ)

5.植物较长时间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枝叶肯定茂盛些。

(√)

6.树干年轮稀的一边是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

(√)

7.做根的吸收水实验时,可以不加入植物油。

(ⅹ)

8.水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要给植物多浇水。

(ⅹ)

9.植物的不同“喜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

 

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

2.阳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光明。

3.一些背阴的房间、地下车库、交通隧道由于没

有足够的光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4.失败是科学研究中的常事,如果不成功,要及时

研究,并调整方案,反复实验。

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

改进的过程。

6.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先提出设想。

7.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8.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9.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

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0.英国物理学家达尔文发现光线能沿弯曲的水流传播。

11.失败是科学研究中的常事,如果不成功,要及时

研究,并调整方案,反复实验。

12.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

改进的过程。

13.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先提出设想。

14.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15.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

比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16.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色

光组成的。

二、选择题

1.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对,大棚的材料要选(C)。

A厚的塑料B橡胶

C塑料薄膜D金属材料

2.为了使教室里的光线更好,最好把墙壁刷成(C)。

A黑色B蓝色C白色D.黄色

3.玻璃花房里的花之所以能够生长,是因为(B)。

A花的生长不需要阳光

B光线可透过玻璃照到花

C玻璃能反射阳光

D花房中有人造光线照射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家里的卫生间光线不好,白天也要开灯很浪费电

B光线好坏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C有了电之后,人的生活就不需要阳光了

D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5.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D)。

A孔子B孟子C庄子D墨子

6.能把光聚到一点的是(B)。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光导纤维

7.建筑

物窗户开得很大是为了(C)。

A省料B省时C采光好和通风D美观

1.(B)是检验我们的设计是否成功的有效途径。

A猜想B实验C方案D研究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平面镜可以把一束光反射到天花板上

B平面镜又称放大镜

9.模拟太阳的东升西落,从平面镜反射出去的光线

(B)。

A方向始终不变

B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C始终能照进房子里

10.光的三原色是指(A)。

A红、绿、蓝B黄、青、紫

C赤、绿、青D橙、黄、蓝

11.彩色电视机运用的原理是(C)。

A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B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C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三原色组成的

12.把彩虹投射到红色纸屏上,我们看到的是(C)。

A彩色B白色C红色D绿色

13.能使房间内得到均匀柔和的阳光的是(B)。

A阳光跟踪器B自动调控采光的传导器

C平面镜D太阳能窗

三、判断题

1.平滑的物体比粗糙的物体反光能力差。

(ⅹ)

2.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

3.现在光导纤维已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

4.五彩玻璃具有神奇的变色效果。

(√)

5.三棱镜可以分解白光。

(√)

6.太阳能电池能吸收太阳能,并把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

四、问答题

用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光的路线?

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分为:

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三大类。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4.一件乐器仅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能使声

音的大小和高低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出美妙

的音乐。

5.乐音的三要素是:

响度、音高和音色。

6.每一件乐器,只有能产生出不同音高的音色,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7.人能听到声音需要有三个条件:

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和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8.噪声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9.摩托车安装消音器可以有效减小噪声。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乐器是(C)。

A古琴B编钟C骨笛D军号

2.下列乐器中不属于管弦乐器的是(D)。

A小提琴B小号C木琴D口琴

3.钢琴在弹奏时发出的美妙声音是由(A)振动产生。

A琴键B簧片C手指D空气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汽车的鸣笛声属于乐音

B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制作乐器时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

5.下面可用来制作音乐罐的器材是(C)。

A木板B图钉C易拉罐D木棍

6.乐音的大小叫做(C)。

A音色B音乐C音量D音高

7.一件乐器做成功后不能改变的是(B)。

A响度B音色C音高D音量

8.音高指的是(B)。

A乐音的强弱B乐音的高低C独特的声音

9.弦乐器发音的音高与弦的(D)无关。

A粗细B长短C松紧D数量

10.影响吹奏乐器响度的因素是(A)。

A吹气的力度B弹拨的力度C圆孔的个数

11.共鸣箱的作用是(B)。

A美观B使声音变大C使声音变小

1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分贝。

A50B70C85D90

13.以下三种物质中,声音在(C)中传播最快。

A空气B水C钢铁

14.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B)。

A安装隔音板B禁止汽车鸣笛C佩戴耳塞

15.下列不能传播声音的是(D)。

A气体B固体C液体D真空

16.噪声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的时候会造成(C)。

A耳变聋、语言混乱、神志不清

B急性外伤、肌体严重损害

C脑震荡、休克或死亡

三、判断题

1.美妙的音乐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

2.击打桌子时发出了声音,但桌子没有振动。

(ⅹ)

3.吹军号时,军号发出了嘹亮的声音,但是军号里面

什么都没有振动。

(ⅹ)

4.刮风时我们听到呼呼的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

(√)

5.用力拨琴弦,自制二胡能发出较大的声音。

(√)

6.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

使之振动发声的。

(√)

7.我们把乐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

8.0分贝是人耳所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

9.改变竹笛开孔的位置发出声音的音高不会发生变化。

(ⅹ)

10.相同的玻璃瓶中注入不一样多的水,击打时发出的声音高低一样。

(ⅹ)

11.在公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或安装隔音板可以

降低噪声。

(√)

12.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可以锻炼身体抵抗噪声的能

力,对身体有利。

(ⅹ)

13.宇航员在月球上能通过无线电报话机交谈。

(√)

四、问答题

1、人能听到声音需要有哪些条件?

 

2、你知道哪些控制噪音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