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docx
《第2节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节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生物·必修2(人教版)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现代进化论(达尔文主义)主要是在哪个层次上研究进化机理的( )
A.分子B.细胞C.个体D.种群
答案:
D
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
XBXb
XbXb
XBY
XbY=44%
5%
1%
43%
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B.5%C.14%D.9.3%
解析:
根据公式:
=
=9.3%。
答案:
D
3.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④
解析:
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一定发生了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发生定向改变,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不只来自于自然选择,还有可能是基因突变等原因;种群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
B
4.某工厂男女职工各100人,调查显示,女性色盲2人、携带者9人;男性患者8人。
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9.5%B.7.25%C.7%D.10.5%
解析:
根据公式:
=
×100%=7%
答案:
C
5.如图所示,最早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同种生物的群体由于屏障(水)的阻碍,已经分离为两个独立的群体。
如果群体A经历了长期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而群体B的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则群体A的进化速度将可能是( )
A.比群体B快B.比群体B慢
C.与群体B相同D.停止进化
解析:
环境变化越剧烈,生物的进化速度越快。
答案:
A
6.已知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
有条纹(显性)
无条纹(隐性)
合计
存活个体数
178
211
389
空壳数
332
279
611
合计
510
490
1000
(1)在这1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壳上__________(选填“有条纹”或“无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
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解析:
(1)无条纹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其基因型频率为490/1000×100%=49%;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的基因频率为=纯合子+1/2杂合子=49%+1/2×42%=70%。
(2)根据空壳数所占的比例发现有条纹的更容易被鸟类捕食,所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会增大,基因频率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1)49% 70%
(2)有条纹 增大 自然选择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
B.病毒进化的原材料可来自染色体变异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解析:
定向改造生物的是基因工程育种;病毒无染色体;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答案:
C
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0%,bb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18% 82%B.36% 64%
C.53% 47%D.76% 24%
答案:
C
3.某学校男女生比例为1
1,红绿色盲患者占0.7%(患者中男
女=2
1),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表现型正常)占5%,那么该校学生中Xb的频率是( )
A.3.96% B.3.2% C.2.97% D.0.7%
解析:
设该校共有学生2000人,则男生1000人,女生1000人。
由题干可知:
红绿色盲患者占2000×0.7%=14人,其中色盲男生14×2/3≈9人,女生14×1/3≈5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2000×5%=100人(全为女生),根据公式:
=
×100%=3.96%
答案:
A
4.(2014·茂名高一检测)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
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
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
A.55%和45%B.45%和55%
C.27.5%和22.5%D.22.5%和27.5%
解析:
由于基因频率是该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数的比例,而与非等位基因无关,YY占40%,Yy占30%,yy占30%,所以Y的基因频率为40%+30%×1/2=55%,y的基因频率为45%。
答案:
A
5.果蝇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纯种残翅果蝇和纯种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
F1自由交配产生F2。
将F2中的长翅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比例为( )
A.1
1B.2
1C.3
1D.8
1
解析:
由题干“F1全为长翅”可知,长翅对残翅为显性,设控制长翅的基因为A,残翅基因为a。
画遗传图解:
取出F2中的长翅果蝇,则AA占1/3,Aa占2/3,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只有2/3Aa×2/3Aa才产生残翅(aa),占2/3×2/3×1/4=1/9。
故长翅占8/9,两者比例为8∶1。
答案:
D
6.(双选)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纯合子基因型频率越来越大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解析:
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非基因型频率改变。
基因型的频率是按群体进行的,男性中Xb的基因频率=女性中Xb的基因频率。
答案:
CD
7.(多选)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解析:
某个基因出现的频率较高,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A和a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P点时两曲线相交,表示两者的频率相等,所以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虽然A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但AA、Aa中并非Aa的生存能力更强,因此不一定会出现“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的现象。
答案:
ABD
二、非选择题
8.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
(1)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甲图是该种群一段时间以后相关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__________(填数字)代表A基因频率的变化,__________(填数字)代表a基因频率的变化。
(3)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与雄鸟尾羽长短有关,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
①将若干只尾羽长度相似且生长状况一致的雄鸟均分成A、B、C三组,B组雄鸟的尾羽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将__________组雄鸟的尾羽剪短,把剪下来的尾羽用黏合剂粘在另一组雄鸟的尾羽上。
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察。
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1-20%-40%)+1/2×40%=60%。
(2)对羽虱有抵抗能力的A的基因频率会不断上升,所以用曲线1表示,a的基因频率下降则用曲线2表示。
(3)由于三组鸟的尾羽起始长度是相同的,若将A组的尾羽剪下并用黏合剂粘在另一组雄鸟的尾羽上,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察,则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
答案:
(1)60%
(2)1 2 (3)①A ②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