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244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北京四中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北京四中2010~2011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C.拉瓦锡最早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D.拉瓦锡最早提出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下列哪种气体可以作为灯泡内的填充气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

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4.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B.硬度C.氧化性D.熔点

5.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要限制装入试管中的液体量,其主要目的是

A.防止浪费药品,培养节约观念B.液体受热均匀,不致引起试管炸裂

C.防止液体受热沸腾后喷出试管D.防止装药过多反应不均匀、不完全

6.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某学生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加热完,没冷却即用冷水冲洗D.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在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①②D.①③②

8.下列物质中,暂时未计入北京空气质量预报的气体是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

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氯酸钾B.二氧化锰C.空气D.氧化镁

lO.使用后不需要用清水刷洗的仪器是

A.试管B.烧杯C.漏斗D.滴瓶中的滴管

11.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双氧水C.二氧化碳D.高锰酸钾

1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白烟的是

A.木炭B磷C.硫D.石蜡

13.能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D.分别观察颜色

1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

C.空气中所有成分对人们身体健康都有益

D.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可以用来制取氮气和氧气

15.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夹持盛有固体反应物的试管的位置和试管的放置方向应该是

A.正中部,试管水平放置B.中上部,试管垂直放置

C.中下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中上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6.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乱扔

B.人走不忘关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

C.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

D.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

D.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与是否有氧气参加无关

18.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中,正确操作是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有气体产生就立即收集

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已满

D.集气瓶口向下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正放在桌面上

19.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食物的腐烂

C.实验室制取氧气D.红磷燃烧

20.国庆50周年用来填充天安门广场三十四个巨型升空大红灯笼的气体是

A.氦气B氢气C.氧气D.空气

21.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B.氧气、氮气、水蒸气、稀有气体

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D.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22.山西云岗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刻.原来栩栩如生的雕像现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A.B.C.D.

23.区别硫粉、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的最简单方法是依据

A.颜色B.气味C.状态D.溶解性

24.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是10L,则该容器的容积为

A.10LB.15LC.12.5LD.18L

2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

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2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气体刚刚产生时,试管内剩余固体的种类为

A.2种B.3种C.4种D.5种

27.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0.09,g/L,(空气的密度是1.29g/L),该气体难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该气体

A.只能用排水法B.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C.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D.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28.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撤去酒精灯②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给装入药品的试管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撤出伸入水中的导气管⑧装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A.④⑧②③⑤⑥⑦①B.⑧④②③⑤⑥⑦①

C.④⑧②③⑤⑥①⑦D.④⑨②⑤⑥③⑦①

29.用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运动会用的发令枪药,一经撞击,两种物质剧烈反应,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根据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判断,反应的产物是

A.氧气和红磷B.氯酸钾和五氧化二磷

C.氯化钾和红磷D.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

30.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水碳酸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D.水氢气+氧气

31.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一组是:

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蒸发皿⑤烧瓶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

32.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自雾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3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家中煤气发生泄露后,立即打开排风扇

C.实验室中酒精灯不小心被打翻,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34.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35.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同时生成了两种物质,而酒精灯的燃烧与蜡烛非常相似,根据蜡烛的燃烧,试推测酒精燃烧生成的物质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D.无法知道

36.己知在压强为lOlkPa时,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氦的沸点是296,利用液化空气分离这三种气体,随温度升高它们逸出的先后顺序是

A.氦、氮、氧B.氧、氮、氦C.氮、氧、氦D.氧、氦、氮

3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lOmL的量筒量取9.OmL水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水浇灭

北京市第四中学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1.[答案]D

[解析]水是纯净物,只能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而不能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

[点评]表面上看此题考察的是有关化学史问题,但仔细审题后会发现它也是一道化学基本概念题的考察。

2.[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了组成空气的几种主要气体的主要化学性质与用途,并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客观规律。

氮气填充灯泡主要应用了它的不活泼性。

3.[答案]B

[解析]A前者属化学变化,后者属物理变化;B前者属物理变化,后者属化学变化;C前者属化学变化,后者属物理变化;D前者属物理变化,后者也是物理变化。

[点评]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的理解区分。

知道只有新物质生成时变化才属于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仅仅表现在物质的形状、状态等改变,却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此类题为常考题。

4.[答案]C

[解析]A、B、D都指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C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考察的是有关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物理性质是指由物理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性质是由化学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5.[答案]C

[解析]液体受热均匀与否,反应是否均匀完全与液体量无关,药品使用量视试验需要而定,节约的观念是正确的,但不能决定药品取用量的多少(总不能少取)。

C是用试管给液体药品加热的正确使用规则,主要出去安全考虑。

6.[答案]D

[解析]A、B、C三种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试管炸裂。

另外,在用试管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还应注意试管口必须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而加热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试管夹夹持,也可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7.[答案]B

[点评]以上三题考察的都是实验基本操作。

包括用试管给液体、固体物质加热时注意事项,托盘天平的正确操作顺序。

除此之外还应掌握液体、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量筒的正确使用等。

8.[答案]C

[解析]A、B、D都是空气主要污染气;C虽然也要控制其排放量,但还不属于空气主要污染物。

而且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必要成份,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物。

[点评]本题考察了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工业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及可吸入颗粒物等相关知识。

9.[答案]C

[解析]A、B、D都是纯净物,所含的都是氧元素,只有C是混合物,其中含有氧气。

[点评]本题考察了有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相关知识,并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解释这几个概念。

lO.[答案]D

[解析]前三种仪器在实验用过之后要用清水刷洗干净备用,而D是试剂专用的,在用过之后可以放回原试剂瓶上作为塞子,所以可以不用清水刷洗,注意公用的滴管要清洗。

11.[答案]D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D不属于氧化物,只能说它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12.[答案]B

[解析]A燃烧时可以看到黄色火焰,产物为气体,有时会有黑烟生成;B燃烧时可以看到有大量的白烟产生,产物五氧化二磷位白色固体;C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D燃烧时可以看到黄色火焰,产物是气体和液体。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在空气中燃烧的几种物质燃烧时的实验现象及产物。

13.[答案]A

[解析]这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通过闻气味,看颜色是无法区分的,通入澄清石灰水也只有二氧化碳能使其变浑浊。

若将燃着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燃烧更加剧烈,插入空气中木条燃烧没有变化,插入二氧化碳中木条会熄灭。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掌握它们在支持燃烧这方面的区别。

14.[答案]C

[解析]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及其它杂质,其中并不是所有的气体对人都都有益,只有氧气是可以供人呼吸的,而且其它杂质中还有一部分是空气的污染物对人有害。

15.[答案]D

[解析]在用试管给固体药品进行加热时,试管应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试管口约1/3处,并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16.[答案]A

[点评]本题属常识性考题,要求考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7.[答案]D

[解析]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例如,水和二氢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而不是化合反应。

在初中所学范围内氧化反应中必需有氧气参加,而化合反应不需要;化合反应的产物只能有一种,而氧化反应的产物可以有多种。

[点评]本题考察了有关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8.[答案]A

[解析]在连接制取氧气的装置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后,不能马上收集气体,因为试管内会有一部分空气,马上收集收到的气体不纯。

验满时只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就可以了,插入集气瓶内只能是检验瓶中装的是否是氧气。

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要采用瓶口向上收集方法,收集完毕后盖好毛玻璃正放在桌面上。

[点评]本题考察了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等相关知识。

19.[答案]B

[解析]缓慢氧化指进行的不剧烈,很难被觉察到的氧化反应,常见的缓慢氧化主要有腐烂、生锈、呼吸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缓慢氧化的特征,要注重它与燃烧反应的区别。

20.[答案]B

[解析]C、D的密度都比较大,不适合于填充气球,A虽然密度也很小,但在其制取较难,成本较高也不常用,所以也不适合于填充气球。

填充气球是氢气的长见用途。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密度小。

21.[答案]C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物质0.03%。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空气的组成及各成份的体积分数。

 

22.[答案]C

[解析]二氧化硫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酸雨的形成原因。

23.[答案]A

[解析]硫粉是黄色的粉末,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高锰酸钾是紫黑色晶体,所以这几种药品可以通过颜色进行区分。

[点评]本题考察了几种常见药品的颜色。

除此之外还应了解铜是红色,氧化铜是黑色,氯酸钾是白色,三氧化二铁是红褐色,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等。

24.[答案]C

[解析]空气中氮气大约点4/5,所以当有10L氮气时,大约要有空气12.5L。

25.

[答案]C

[解析]催化剂是一种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在有些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有些反应中则有可能减慢化学反应,但所有的这些反应中不是说不加入催化剂反应就不进行了,只是进行的速度不理想而已。

26.

[答案]B

[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当气体刚刚产生时,高锰酸钾并没有全部反应没,所以试管内剩余固体有三种。

27.

[答案]B

[解析]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所以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气体的收集原理,一种气体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完全取决于其是还能溶于水;当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当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8.

[答案]A

[解析]在制取氧气这个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

要先查气密性再装药品,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撤酒精灯。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9.

[答案]D

[解析]氯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再和红磷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所以最后的产物只有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

[点评]本题考察了氯酸钾分解和红磷氧化两个反应,只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反应及产物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30.[答案]C

[解析]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A既是化合反应;B是化合反应;C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D是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考察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1.[答案]C

[解析]集气瓶、量筒都是不可以酒精灯进行加热的仪器,烧杯、蒸发皿、烧瓶都可以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此外,烧杯和烧瓶一般需要用石棉网,而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32.

[答案]D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是由于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而雾是由于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所以产生的应该上大量的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被烧得红热,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高温融化物溅落,在这个实验中还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33.[答案]C

[解析]A档案着火,最好采用干冰灭火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在常温下易升华,可必免泡沫灭火器中的液体造成重要资料被浸泡;B打开排风扇可能会由于产生电火花而发生爆炸,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打开门窗,然后关煤气,再做相应处理,切记不能使用电器;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应该用氮气,应用其化学性质稳定这一特点,氧气不能起来保护作用,它只能起来氧化作用。

34.[答案]D

[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可生成二氧化锰同时也可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又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因此D为正确选项。

35.

[答案]C

[解析]题设中给出酒精灯的燃烧与蜡烛非常相似,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知酒精灯燃烧生成的物质也为水和二氧化碳。

36.

[答案]A

[解析]空气液化后所有气体全部变为液态,随着温度的升高,沸点低的气体将先变为气体逸出,沸点高的气体将后变为气体逸出,根据题中所给几种气体的沸点可以得出A是正确的逸出顺序。

[点评]本题是对气体沸点的应用。

另外此过程也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

37.[答案]A

[解析]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要想收集纯净的氢气最好采用排水法收集,而不应用排空气法收集;托盘天平称取物品时只能精确到期0.2g;酒精灯打翻时不能用水浇灭,要用湿抹布盖灭。

38.[答案]C

[解析]由题中可知NO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同时它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又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采有排空气法收集。

[点评]同27

39.

[答案]C

[解析]在反应前后M并没有发生质量及化学性质的变化,符合催化剂的定义。

[点评]本题考察了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在这道题中我们还可以看去,催化剂并不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仅仅是在整个反应过后,它的质量、性质等没有发生变化。

40.[答案]A

[解析]反应时所须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而且可以节约能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CuO作催化剂时反应所需温度最低,酒精灯加热很容易达到。

二、填空题(共25分)

41.[答案]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

(2)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铁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42.10分

[答案]

(1)P+O2-----→P2O5

                      MnO2

(2)KClO3-----→KCl+O2↑

      △      

(3)KMnO4-----→K2MnO4+MnO2+O2↑

△ 

(4)Zn+HCl-----→ZnCl2+H2↑

(5)NaOH+CuSO4-----→Na2SO4+Cu(OH)2↓

[点评]本题是对化学反应的考察,另外要求会写常见几种物质的化学式。

∙43.

[答案]

(1)稀有气体

(2)氯酸钾、氯化钾、五氧化二磷

(3)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4)二氧化碳

(5)二氧化硫

(6)过氧化氢溶液

[点评]本题就我们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了考察,这类不仅要求学生在看到物质时可以想起其性质,同时也要求看到某些性质时能够准确地判断谁具有这样的性质并有怎样的用途,属于综合知识要求较高的题目,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知识。

44.[答案]纯净物:

CO2;混合物:

空气;单质:

N2;化合物:

KMnO4;氧化物:

H20

[点评]本题考察了学生对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可以写出几种学过的符合相应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

本题看起来考察的知识很简单,但在实际测试中并不是一道容易得分的题,由于题目太开放了,使得好些学生有一种一时找不出合适答案的感觉,好多学生在给他化学式时会区分它的物质分类,但到了这种要求任意去写且不可重复的时候就不会了,这也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体现。

但随着教改的进行,这类题目将会更多地出现在各类考试中,一道题目,多种答案,真正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题(共35分)

45.(8分)

[答案]

(1)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没有等到冷却后就打开止水夹。

(2)C

[解析]这是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简宜实验装置。

此反应是利用物质与瓶内氧气反应改变瓶内与瓶外的压强而使水进入瓶内来判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那么在此反应中1、一定要保证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红磷的用量一定要足量,能够将瓶内空气中的所有氧气全部消耗尽才能准确测定;3、温度也会影响到压强,红磷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在红磷燃烧过后一定要在瓶温冷却至室温时才可以打开止水夹。

除此之外,如果对红磷进行替换还必须注意这样几点:

1、该物质必须在空气环境中既可与氧气迅速发生反应,例如,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就不能替代红磷。

2、不论是什么替代物都必须足量,能够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3、也不能选生成物仍为气体的物质作替代物,如硫,碳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为气态,这就相当于消耗掉氧气后,新生成的气体又占具了它原有的空间,整个瓶内的气体压强还是没有变化的,水也就进不来了。

至于替代物能否溶于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46.[答案]

(1)酒精灯;试管;导气管;集气瓶

(2)A;C;氧气不易溶于水;E;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3)MnO2

H2O2----→H2O+O2↑;分解反应;催化剂;B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不需加热,固液混合即可发生反应,装置简单。

(5)装置连接好后,将导气管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如果水中有气泡产生,松开双手,导气管内水面上升一段,这样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收集氧气不纯,不足以使木条复燃。

47.[答案]气体是氧气或二氧化碳;理由是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气体;方案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复燃;木条复燃,瓶内气体为氧气。

方案二:

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火,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仍属开放性试题,不论学生做何猜想言之有理即可,接下来自行设计实验,依据猜想气体的性质,设想现象得出结论即可。

这类题目已经逐渐成为现在考试的一种趋势,将主观题最大程度主观化,发散学生思维,给考试更大的空间。

学生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也就更要注重基础知识,校准每一个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

整体上来看本套试题的难度系数大约在0.7左右,属中等偏上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