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072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docx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o—23S—32Cl—35.5Fe—56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食盐

3.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作用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4.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

C.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不能食用D.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

5.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下列四种物质中酸碱性与众不同的是

A.肥皂水B.牙膏C.西瓜汁D.玉米粥

6、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沼气燃烧B.铁锅生锈C.开水沸腾D.蔬菜腐烂

7、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则。

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可行的是()

A.直接用工厂排除的废水灌溉农田B.吃经高温蒸煮的霉变大米

C.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用淘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8、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CO2作气体肥料B.CO2用于灭火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CO2用来制Na2CO3

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H2SO4、Na2CO3、NaCl、CuOB.H2O、Ca(OH)2、HCl、Na2SO4

C.H2SO4、NaOH、Na2CO3、Fe2O3D.NaOH、H2CO3、NaCl、CO2

10、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

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污染的是()

A

B

C

D

污染

温室效应

赤潮

酸雨

沙尘暴

防治措施

使用无铅汽油

使用含磷洗衣粉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

12、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性质与用途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

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B.日常生活经验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安全常识

煤气泄漏——打110电话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硫酸

D.化学与生活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人类必须摄取的营养素

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全部

14、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下列研究的内容与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

A.导电塑料的研究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

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

C.新型合成材料的研究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

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保领域的问题

15、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

下列图表资料的使用能达到目的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查出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

16、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7、现有六种物品:

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2B铅笔、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

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

第二类

金属小刀2B铅笔食盐水

塑料直尺眼镜片橡皮

A.状态B.颜色C.硬度D.导电性

18、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

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

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溶液、稀硫酸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D.CuSO4溶液、NaOH溶液

19、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内有10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

2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CaCl2溶液HCl过量CaCO3、过滤

B.NaOH溶液Ca(OH)2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FeCl3溶液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CH4H2O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2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B.Fe

C.N2D.H2O

22、温室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

对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溶解度减小B.溶质的质量减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3、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1)ZnH2Cu;

(2)CuOCuSO4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D.生成的硫酸锌质量相同

24、到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长期保存,书写时必须用()

A.铅笔B.圆珠笔C.红墨水笔D.碳素墨水笔

25、非法添加剂的使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如:

吊白块被不法商家用来漂白农产品,对人体造成危害。

吊白块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在120℃以下分解产生甲醛(化学式为CH2O),二氧化硫(SO2)和硫化氢(H2S)等有毒气体。

对“吊白块”及其分解产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②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1;③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氧均为有毒气体;④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⑤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2H2O)由七种元素组成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③④⑤

26、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水利发电B.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7、下列做法是为了把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A.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B.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C.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D.用食醋除水垢时使用浓度高的食醋

28、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B.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C.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D.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29、在澳大利亚一块栽种甘蔗的酸性红土地里,由一些水泥洒落在这块田地里,使得甘蔗产量突然提高了50%。

已知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等物质,下列有关甘蔗增产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水泥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B.水泥造成了土壤的板结

C.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溶于水变成碱性物质,与土壤中的酸中和,改良了土壤D.水泥使土壤的酸性增强

30、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A.蜡烛B.红磷

C.硫D.木炭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6小题,共26分)

1、(7分)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_________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种,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

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

3、(4分)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待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规律,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

请按要求及示例完成下表:

物质

与众不同的物质

理由

KCl

K2SO4

K2CO3

BaCO3

KCl

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4、(4分)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

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

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

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可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A~F各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分别为:

A.5%的双氧水

B.二氧化锰

C.足量某盐溶液

D.能溶于水的固体

E.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

F.足量稀硫酸

将A中液体加入B中,关闭活塞,多个反应依次发生,反应完毕,D中有白色沉淀,E中棉花呈红色。

(1)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

(2)若向D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

C、D中原物质是:

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6、(4分)2006年6月10日凌晨,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径福建省浦城县时,槽车侧翻,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

现场10米之外就是南浦溪,下游有许多饮用水的取水口,情况危急……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____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B.挖隔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C.随时检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含量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点火燃烧除去。

写出苯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1、(4分)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

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

探究

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

(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

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

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6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

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7

5

4

3

2

2

2

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如果有,是怎么样影响的呢?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

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它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气体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溶液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8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

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3)还有那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速率呢?

请你说出一个猜想。

3、(6分)信息Ⅰ:

数十亿年来,地球上得物质不断地变化。

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NH3、CO、CO2等

信息Ⅱ:

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

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

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或“小”)________。

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

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

________。

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

同时O2逐渐增加,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共2小题。

第1小题2分,第28小题5分,共7分)

1.(2分)甲醛是室内装修的隐形杀手,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⑴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⑵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5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丽称取

30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8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1.2g。

我能完成下列计算:

⑴碳酸钙的质量;

⑵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中化学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D;4、B;5、C;6、C;7、D;8、C;9、C;10、A;11、A;12、C;13、D;14、A;15、D;16、D;17、D;18、C;19、A;20、B;21、B;22、D;23、A;24、D;25、A;26、B;27、C;28、D;29、C;30、B

二、填空与简答

1、10种;

(1)(HCl、Na2CO3)、(Na2CO3、Ca(OH)2);

(2)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3)NaOH、Na2CO3;Ca(OH)2、Na2CO3

2、

(1)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

(2)移走可燃物;(3)充足的氧气

3、BaCO3、BaCO3为难溶性盐,其它盐易溶(或BaCO3为钡盐,其它为钾盐)

4、CO2;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或升华等合理答案;稀盐酸或稀硫酸;无气泡产生等合理答案

5、

(1)O2;

(2)BaSO4;(NH4)2SO4、Ba(OH)2

6、

(1)有机物;

(2)苯酚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点燃

(3)B、C;

(4)C6H6O+7O2=====6CO2+3H2O

三、实验与探究

MnO2

1、

(1)气球胀大;CO2和NaOH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CO2+2NaOH=Na2CO3+H2O;

(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或取两个同样的试剂瓶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比较气球胀大的程度等合理答案均应得分。

2、2H2O2=====2H2O+O2↑

(1)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有影响”不算分。

“一定范围”、“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这两个关键词各占1分);

(2)有影响。

H2O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有影响”不算分。

答出后面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

”才得分)。

放热;(3)MnO2颗粒大小、环境温度、气压、是否振荡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3、

(1)氯化钠(或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借助水的天然循环,氯化钠不断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

[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的,可随着江、河、湖水流到大海中;而随着海水的蒸发,海水中易溶于水的氯化钠的含量逐渐增加(氯化钠逐渐被富集);

(2)大(88.9%>58.8%);人体是由有机物、水等物质组成的。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3)不能,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O、NH3等物质;(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CO2,放出O2

四、分析与计算

1.(2分)⑴12︰2︰16或6︰1︰8⑵40%

2.(5分)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0g+30g-101.2g=8.8g………………1分

设3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10011144

8.8g

………………………………1分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分

答:

⑴3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

⑵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3%。

(解、设、答不全扣1分,三项不另设分数。

)3]36895901F速252016271扱#u202904F42佂G29582738E玎'360028CA2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