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780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

《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docx

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目前活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氓软件大概有100多种,只要上网,你的电脑就很有可能被强行安装流氓软件。

流氓软件不但会占用系统资源,同时,还有可能用来盗取信息,损害上网者的利益。

流氓软件经营行为表明

①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③体现了市场经济固有的弱点

④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

①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②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用法律手段对所有失信行为加以制裁④加强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对中国经济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回答3-4题。

3.《反垄断法》素有“经济宪法”“自由企业的大宪章”之称。

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①保护公平竞争,构建公平自由的市场秩序

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从经济学角度看,之所以做出这样规定主要是因为

A.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一切竞争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B.兼顾效率与公平是我国的分配原则

C.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

D.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据此回答5-6题。

5.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要“依法治国”,是因为

A.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D.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6.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要“以德治国”,是因为

①德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②德治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运行③德治有助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④德治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为了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主要任务是执法打假、咨询服务和法制宣传“三下乡”。

活动中还将建立违法农资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对问题严重的企业予以曝光。

上述做法

①有利于良好的经济秩序的建立②能消除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违法行为

③是国家直接参与市场经济的体现④是国家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8.“牧童经济”是一种形象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

它是一种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

①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发展绿色经济,退耕还牧

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的全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

①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③重视采用先进技术④重视环境保护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08年9月19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会议上,胡锦涛强调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回答10-11题。

10.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求

①坚持城乡二元制结构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发展③坚持协调发展、以人为本④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1.胡锦涛强调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这是因为

①科学发展观打破了人们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的传统思维

②科学发展观极大丰富了发展内涵

③科学发展观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④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以人为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008年8月2日,《经济日报》报道,近来全球粮价不断上涨,面对这种状况,农业部建议我国企业海外租地买地种粮食。

回答12-13题。

12.我国企业海外租地买地种粮,主要体现了

A.市场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D.生产的全球化

13.我国企业在海外租地买地种粮

①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②有利于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③有利于我国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推动对外经济发展

④是“走出去”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参与全球化,就要遵守发达国家已制定好的“游戏规则”,经济主权因而受到损害。

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利用外资,忽视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引发了金融危机。

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②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③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应注意维护经济安全,防范风险

④发展中国家应联合起来,勇敢地迎接挑战,抵制经济全球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5.在今天的消费品市场上,从家电、汽车到服装、食品,“洋货”到处可见。

我国制造的商品也走出国门,世界各地都能买到中国货。

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经济全球化已经影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C.各国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其他的国家D.全球化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各个领域

目前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300多亿元,是中国家电行业的著名品牌。

海尔集团从1984年创立至今,不断走向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

根据相关经济学知识回答16-17题。

16.海尔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著名品牌说明

A.海尔品牌是海尔集团的一种无形资产B.海尔集团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C.海尔产品是物美价廉的商品D.海尔产品产量大,销路广,创利多

17.海尔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化企业

①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是企业面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③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④说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我国受到反倾销调查和制裁是

A.因为我国产品的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B.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C.违背了WTO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非歧视性原则

D.我国受到不公平待遇,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19.阅读漫画《无奈》,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发改委多次

宣布降低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

这说明

A.商品价格由国家和企业共同决定

B.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C.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是使用行政手段的前提

D.国家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

20.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8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3万多家,遍布149个国家和地区,一部分优势企业正发展成为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

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要

①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②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

③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④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有人认为: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因此市场调节是万能的。

”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8分)

22.材料一:

200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以《市长为何搬不动市场》为题的报道中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处沈阳市南二马路的中国小食品城已小有名气。

而沈阳市五部门早在99年10月联合发出通知,限令小食品城整体迁移至浑河大市场。

虽然他们是出于对小食品长远发展的考虑,但却未考虑到近期经营的影响,使众多业主对此举颇有微词,不予配合,迟迟不搬。

半年过去了,南二市场依旧存在,浑河大市场也未见红火。

材料二:

记者在分析时说:

市场经济不是“市长经济”,不是市长让干什么,经营者就干什么,要看到市长有力量,同时还要看到市场的力量。

一些经济学者说,现在搞市场经济,市长不管市场是不对的;可是市长依然沿袭老办法,想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迅速解决市场问题,也是做不到的。

(1)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一中的做法,说明材料二为什么说“要看到市长有力量,同时还要看到市场的力量”?

(6分)

 

(2)请结合材料二,指出市长搬不动市场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市长应当怎样管好市场?

(8分)

 

23.2008年为改革开放30年。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近4140元,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依据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12分)

 

24.某校学生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问题”,成立了课外活动小组。

通过网上查阅,搜集到了下列图表。

2001—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及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年份

GDP总量(万亿元)

及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元)及增长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及增长率(%)

2001年

109655

8.3

6859.6

8.5

2366.4

4.2

2002年

120333

9.1

7702.8

13.4

2475.6

4.8

2003年

135823

10.0

8472.2

9.0

2622.2

4.3

2004年

159878

10.1

9421.6

7.7

2936.4

6.8

2005年

182321

9.9

10493

9.6

3255

6.2

注:

表中数据均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1)认真阅读图表给出的信息,概括指出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4分)

在某农村走访调查中发现,该村搞单一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耕作方式陈旧,作物品种老化。

只有140多户的小山村,却有富余劳动力80多人。

而据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存在这种现象。

(2)运用学过的《经济生活》知识,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反映出的问题,为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不少于4条)(12分)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测试

一、  单项选择题(2×20=40分)

1、我国现阶段,在收入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直接原因是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

B、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2、上世纪80年代,广东经济腾飞,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崛起。

但各地面临一个迫切问题:

科研技术人才紧缺,而且分布极不合理,10万人集中在广州,"星期六工程师"因势而生。

最初,一些科研院所的少数科研人员,利用节假日时间为企业担当技术顾问,并从中获取适量的报酬。

对他们获得的报酬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B、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

C、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D、违背了当时的法律法规

3、“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

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4、下列选项对“财政”理解正确的是(    )

A、财政是现代国家的经济行为,它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一致的  B、财政是就是指财政收入

C、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D、财政就是国有企业上缴国家的全部利润

5、2007年前11个月,我国财政收入达到48177.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5%。

预计全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超过5.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左右。

与此同时,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支出也同步增长。

这说明:

 A、财政应保持节余 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6、根据近几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我国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三农和社会保障事业上来,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适应。

这表明(     )

①财政决定经济  ②财政支出的重点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 ③要坚持紧缩性财政政策④财政支出的数量和使用方向体现着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为了配合4月开展的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16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公民纳税责任感和光荣感,根据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开展2007年税收宣传月活动的精神,肇庆市国家税务局、肇庆市地方税务局在全市范围内联合举办“税收在我身边”征文比赛活动。

据此回答以下7-9题:

7、对“依法诚信纳税”的正确理解是:

A、先有税,后有法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D、依法是诚信的前提

8、对税收重要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税收是国家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 D、税收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9、对“税收在我身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税收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中  B、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与纳税发生联系

C、每个人都是实际的纳税人  D、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10、2003年7月15日,民航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

有人说,民航价格听证会是“有形手”和“无形手”完成的一次真诚的握手。

这里的“握手”是指:

A、市场机制与价格杠杆相结合  B、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C、经营者的长远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  D、国家的整体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

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保护。

市场规则主要包括:

①等价交换原则  ②市场准入原则   ③市场竞争原则  ④市场交易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加快西部开发,实现中部崛起,从而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推进区域发展,主要是为了:

A、缩小我国地区间的差距    B、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C、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调节弊端  D、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

针对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房价异常上涨的情况.建设部选择上海、天津等14个试点城市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信息系统。

该系统将及时、准确、全面地采集房地产业运行中的动态数据,通过科学分析整理.对市场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便于有关部门科学决策,解决问题,使市场供求平衡,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

据此回答13~14题。

13、建设部组织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信息系统,表明政府:

A、运用政策计划对经济进行调节  B、通过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对市场进行引导

C、对房地产经营者有指导意义.对消费者无影响 D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避免资源的浪费

14、建设部之所以要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信息系统,是因为:

A、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    B、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

C、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和完善  D、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经济的波动与资源的浪费

15、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实现以下指标: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  ④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消除  ⑤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16、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

A、更好更快的发展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17、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18、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

 

①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④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2007年预计贸易顺差可达2000亿美元。

但过大的顺差既不利于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也加深了我国经济的不平衡。

这告诉我们: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B.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已开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经济全球化可以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D.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风险全球化

20、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下面体现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具体做法有(   )

①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②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附加值的加工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   ③吸引外资投向农业和服务业

④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   ⑤实施"走出去"战略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

二、问答题(20分)

21、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政政策保增长中的巨大作用。

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

(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22、有人说: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但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说明你的理由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参考答案

1-5ABDCC6-10CDBDB11-15CDDCB16-20BADCA

21、答案:

(1)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的变化及市场竞争等方式来调节资源的配置。

(2分)

(2)市场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杆杠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分)

(3)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平。

(2分)

(4)由此可见,辨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

(1)问说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2)问说明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宏观调控。

22、答案:

(1)第一、“要看到市长有力量”,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分)

第二、“要看到市场的力量”。

一是因为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引导企业按照市场进行生产经营,并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具有生机和活力;二是因为市场规律是客观的,政府和生产经营者都不能违背。

(4分)

(2)市长搬不动市场的原因在于他单纯用行政命令管理市场。

市长要管好市场,就必须:

(2分)

第一,按价值规律办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自觉地利用它。

(3分)

第二,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而不是单靠行政命令来解决市场问题。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说明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3、答案:

①根本原因:

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分)

②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3分)

③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

④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分)

24、答案:

(1)“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或“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4分)

(2)①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②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

④普及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⑤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增加农民收入。

(12分每点3分)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2×20=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C

D

D

C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D

B

A

A

D

A

C

二、问答题(20分)

21、参考答案

(1)对“三农”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对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对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的支出属于社会保障支出(6分)。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敢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支持力度,体现了这一点。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作用。

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