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按摩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725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按摩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儿科按摩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儿科按摩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儿科按摩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儿科按摩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按摩学.docx

《儿科按摩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按摩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按摩学.docx

儿科按摩学

儿科按摩学

第一单元 概述

细目一:

小儿按摩发展简史

要点:

小儿按摩独特体系的形成及其代表

细目二:

小儿生理、病理及生长发育特点

要点:

1.小儿的生理特点:

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小儿出生后,犹如萌土之优芽,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内脏精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阴阳二气均属不足。

祖国医学依次提出了“稚阴稚阳”的观点,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全的,正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

另一方面,小儿肌体生长发育迅速,年龄越小,生长越快,营养的需要量相对越大。

前人据此提出了“纯阳”一说。

认为小儿生机旺盛,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需要迫切,常见之为“阴之不足,阳之有余”。

2.小儿的病理特点:

小儿还有抵抗力差,容易发病,传变速度和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

小儿由于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因此抗病能力差,加上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故易为外邪六淫所侵,或内由饮食所伤。

在临床发病方面,也以肺、脾二脏疾患为多,而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容易出现惊恐状态。

且小儿病情变化迅速,具体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容易轻病变重,重病转危。

易趋康复是指小儿机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在疾病过程中,其组织再生和修补能力也是旺盛的,且病因单纯,很少受七情影响,在患病之后,如能及时调治,则容易痊愈,较快恢复其生理功能。

3.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1)新生儿期:

从出生到28天,有胎内转入胎外,身体内部和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阶段。

此期特点为各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完善。

故应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注意保暖及预防感染等。

未成熟儿生活适应能力差,护理工作更为重要。

此期易患肺炎、败血症、硬肿症、颅内出血及产伤等。

(2)婴儿期:

从28天到1周岁,此期特点是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需要量相对较大,而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故易患儿腹泻、营养缺乏症,应注意合理喂养。

营养以母乳为主,并逐渐加辅助食品。

此外,运动功能发育很快,条件反射逐渐形成,应进行体格锻炼,至5到6个月以后,胎儿非特异性抗体逐渐消失,而自动免疫力尚不足,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急性传染病,故应及时进行各种免疫接种。

(3)幼儿期:

从1岁到3周岁,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相对减慢、乳牙先后出齐,断母乳改为软食,并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

小儿开始行走,与外界接触增多,活动范围扩大,促进了语言、思维的能力。

此期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营养缺乏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腹泻等。

故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程序进行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增加自动免疫力。

(4)学龄前期:

从3到7周岁。

此期的特点为体格发育减慢,而智力发育增快,能利用语言和简单文字进行学习。

所以应加强思想教育、劳动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接触传染病的机会增多,应做好防疫工作。

(5)学龄期:

从7到14周岁。

此期特点为各系统器官发育日趋完善,特别是大脑皮层功能发育较快,智力加速发展,小儿开始上学。

肌肉发育也逐渐加快,乳牙换为恒牙。

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并逐渐加快,女孩从11到12岁,男孩自13到16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男女性别已有明显区别。

此时生长发育显著加快,是体格和智力发育旺盛阶段。

疾病性质和表现逐渐接近成人,肾炎、风湿病相对增多,故应注意预防免疫性疾病,并应注意牙齿和视力的保护。

此期心里、情绪容易波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影响很大,所以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细目三:

小儿四诊特点

要点:

1.望诊的临床意义:

1、望形体;凡形体充满,筋骨坚强,姿态活泼,皮肤、毛发润泽,活动自如为健康的表现。

若形体消瘦,头发萎黄,筋骨软弱,皮肤干燥,姿态呆滞,颅囟逾期不合者,多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而形成的病态。

2、望精神:

目光有神,反应灵敏,精神充沛,神态活泼,是正气足,无病之象,虽病亦轻而易治。

反之,若目光暗淡无神,反映迟钝,疲乏易睡,精神萎靡,表示正气已伤,病情较重。

3、望面色:

健康小儿面色红润且有光泽。

若面部红赤多为热证;午后两颧潮红多为阴虚证;面色苍白多属风寒束表;面色惨白多为虚寒;白而虚胖为气虚;白而干枯为血虚;面色黄多为脾虚而有湿;面色青紫多为寒证、痛症、血瘀、惊证。

4、望苗窍

(1)望目睛:

小儿黑睛圆大,灵活有神,啼哭有泪,属先天充足,肝肾精血充沛,为健康之象。

目无光彩,闭目不视为病态。

睡时露睛为脾气虚;目泪汪汪,面白眼睛发红为麻疹之先兆;目瞪视呆、直视、窜视或斜视为惊风之症。

(2)望鼻窍:

鼻流清涕为肺经感受风寒之邪而伤风感冒尚轻,涕浊而黄为热入肺,干涸无涕为肺闭邪毒较重。

壮热喘息而鼻翼煽动则为风火交炽,伤津阴亏气逆之重症。

(3)望口舌:

正常小儿口唇红润。

口唇深红为内热,唇色淡白为气血虚亏,青紫为血瘀或寒证。

口腔糜烂为胃火盛。

正常小儿的舌质淡红而润。

舌尖红为心火上炎,舌色深红为脏腑热盛,舌质红绛为邪入营血,舌红起刺或无苔为阴虚或伤津,正常小儿的舌苔是中根部有薄白苔。

舌苔薄白属病邪在表,白厚而腻为湿浊,黄腻为湿热,黄厚而粗者属热盛而胃阴耗伤。

(4)望指纹:

也叫看虎口三关,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桡侧浅表脉络(即食指内侧的静脉),是辨别疾病的病因、性质,推测预后等的一种辅助诊法。

仔细诊察指纹浮沉、色泽和出现的部位,可以判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与轻重。

食指的三节指纹分别定为风、气、命三关,近虎口的第一关为风关,第二关为气关,第三关为命关。

看指纹应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方法是可左手拇、食二指握住小儿食指尖端,用右手拇指推小儿的三关,从命关轻轻向风关推去,使指纹浮露。

正常的指纹是红黄相兼,隐隐不显。

指纹色紫为热,鲜红为感受外邪,显露于外者为病邪在表,深隐者为病邪入里。

纹色见于风关者为轻,透至气关稍重,过命关为病重。

2.闻诊的临床意义:

(1)闻诊是医生用听觉和嗅觉诊察病儿声息和气味等,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小儿哭声响亮,语声和谐,咳声清脆,呼吸均匀无特殊气味等为正常。

哭声尖锐而高多有疼痛;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多为喉痛或喉头水肿;哭而无泪多属病重。

语声低微多属虚证、寒证;语声噪扰,狂言谵语,多属实证、热证。

(2)口臭为胃热。

吐酸为宿食停滞。

大便酸臭为肠中积热。

小便短赤,气味腥臭多为膀胱湿热。

小便清长无臭,多属脾胃虚寒。

3.问诊的临床意义:

(1)、问寒热:

凡小儿卷缩就暖,喜投怀抱多属虚寒。

授乳时觉口舌热,多为发热。

发热、畏寒、恶风,多见外感之表证;高热不恶寒,多属邪热入里。

寒热往来,多为邪在半表半里。

午后或傍晚低热,手足心热,多属阴虚内热。

夏季久热不退,汗闭,口渴尿多且清,多为暑热。

(2)、问汗:

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属阴虚。

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属危重病症。

(3)、问二便:

大便干燥难解,多属胃肠实热。

大便时哭叫,多为腹痛。

便溏完谷不化,多属脾胃虚寒。

下痢赤白,为肠道湿热。

小便浑浊,多为膀胱有湿或疳症。

小便黄赤多为里热。

儿童遗尿为肾气虚。

(5)、问头身:

小儿哭闹摇头或用手摸头,多为头痛。

伸屈不宁而呻吟者,多为肢体疼痛。

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多为惊风等。

4.切诊的临床意义:

【1】、切脉:

小儿诊脉重点以浮、沉、迟、数判别其表、里、寒、热;以有力无力辨别虚、实。

浮脉为表证沉脉为里证,迟脉为寒证,数脉为热证;脉有力为实证,脉无力为虚证。

【2】、触证:

(1)头颈部:

小儿囟门逾期不合或囟陷,多为先天亏损,肾气不足。

膨隆凸起为填囟,多属实热证。

前囟饱满,伴有发热、呕吐、颈项强直,多属热病引动肝风之疾患。

颈项如摸到有核,肿大连珠有串,推之移动,多为瘰疬(淋巴结核)。

(2)腹部:

腹部柔软喜按,多属虚寒,坚实拒按为实证。

腹部膨胀,叩之如鼓为气胀;腹硬青筋暴露,为脾虚或疳积。

(3)四肢:

手背热多为外感,手心热多为阴虚。

四肢怕冷,多属阳虚。

四肢抽搐多为肝风内动。

细目四:

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要点:

1.小儿推拿的主要适应证:

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

呼吸系统如小儿感冒、咳嗽、支气管哮喘;消化系统如婴幼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呕吐、小儿疳积;泌尿系统如小儿遗尿、膀胱湿热;其它系统如惊风、夜啼、小儿麻痹症等均都适用。

2.小儿推拿的禁忌范围:

禁忌证:

如烈性传染病、开放性损伤、恶性贫血等。

3.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4.小儿推拿的基本要求

5.小儿推拿处方的原则及表示方法

6.小儿推拿常用介质及作用

第二单元 常用手法

要点:

1.手法的操作:

(1)推法:

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沿一定方向往返移动,称推法。

推法可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等。

(2)拿法以拇指或掌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

可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

(3)按法:

以拇指或掌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

可分为指法和掌按法。

(4)摩法:

用掌、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做环形移动称为摩法,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5)揉法:

用指腹、掌紧贴某一部位回旋揉动称为揉法。

可分为指揉法和掌揉法。

(6)运法:

用指腹于一定部位上,作弧形移动称为运法。

(7)掐法:

用爪甲重刺激穴位称为掐法,可分为单指掐和双指掐。

(8)捏法:

捏法是手指相对用力于一定部位上捏起肌肤的动作。

可分为两指捏和多指捏。

2.手法的要求:

(1)推法用力柔和,平稳均匀,大约每分钟200到300次为宜。

(2)拿法:

徐徐用力,稳而持续。

(3)按法:

徐徐用力,稳而持续。

(4)摩法:

手法轻柔,用力均匀,每分钟120到160次。

(5)揉法:

动作柔和,用力均匀,快慢适宜。

(6)运法:

动作轻缓,每分钟80到120次。

(7)掐法:

用力适宜。

(8)捏法用力适宜,部位准确

3.手法的作用:

(1)推法:

补虚泻实,消积导滞,健脾和胃。

(2)拿法:

镇静安神,疏经活络。

(3)按法:

镇静安神,疏经活络。

(4)摩法:

宽胸理气,清热化痰,和胃降逆。

消积导滞。

(5)揉法健脾和胃,消积化食。

(6)运法和中健脾。

(7)掐法:

醒脑开窍。

(8)捏法:

清热解表,开通闭塞。

第三单元 常用穴位:

1.穴位的位置:

头面部1、攒竹(天门):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2、坎宫(眉弓):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3、山根(山风):

两目内眦之间。

4、颊车(牙关):

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上方的咬肌中。

5、囟门:

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6、耳后高骨: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7、天柱(颈骨):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胸腹部:

1、乳旁:

乳外旁开2分。

2、胁肋:

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3、腹:

腹部。

4、脐肚脐。

5、丹田:

脐下2到3寸之间。

6、肚角:

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

上肢部:

1、脾:

拇指末节罗纹面。

2、心经:

中指末节罗纹面。

3、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

4、肺经: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5、肾经:

小指末节落纹面。

6、大肠: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7、小肠:

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8、肾顶:

小指顶端。

9、肾纹:

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10、四横纹: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间关节横纹处。

11、小横纹: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12、掌小横纹:

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13、胃经:

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

14、板门:

手掌大鱼际平面。

15.内八卦: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半径所作圆周。

16、小天心:

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17、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18、总筋掌后腕横纹中点。

19、大横纹:

仰掌,掌后横纹。

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20、老龙:

中指甲后一分许。

21、端正:

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右端正,尺侧称左端正。

22、五指节:

掌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

23、二扇门:

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24、上马:

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25、外劳宫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26、威灵:

手背二、三掌骨歧缝间。

27、精宁:

手背第四、五掌骨歧缝间。

28、外八卦:

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八卦相对处。

29、一窝风:

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30、膊阳池:

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

31、三关:

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32、天河水:

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33、六腑:

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腰背及下肢部:

1、脊柱:

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2、七节骨:

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3、龟尾:

尾椎骨端。

4、箕门:

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5、百虫(血海)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2.穴位的操作:

头面部:

1、攒竹(天门)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2、坎宫(眉弓)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3、山根(山风)拇指甲掐。

4、颊车(牙关)拇指按或中指揉。

5、囟门两手扶儿脱,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

拇指端轻揉囟门。

6、耳后高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7、天柱(颈骨)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瓷汤匙的边蘸水自上而下刮。

胸腹部1、乳旁:

中指端揉。

2、胁肋:

以两掌从腋下搓摩至天枢处。

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

3、腹:

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肠或四指摩腹4、脐: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指摩或掌摩称摩脐;用拇指和食、中两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揉脐。

5、丹田:

或揉或摩,称揉丹田或摩丹田。

6、肚角:

用拇、食、中三指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上肢部:

1、脾经:

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

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2、心经: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

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3、肝经:

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

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4、肺经: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

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5、肾经: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更方向直推为清肾经。

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6、大肠:

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

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

7、小肠:

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

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推小肠。

8、肾顶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9、肾纹中指猴拇指端按揉,称揉肾纹。

10、四横纹:

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

11、小横纹: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12、掌小横纹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小掌横纹。

13、胃经:

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

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推胃经。

14、板门:

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15.内八卦:

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内八卦。

16、小天心:

中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小天心;以中指关节或屈曲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17、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反之为运水入土。

18、总筋:

按揉本穴称揉总筋;用拇甲掐总筋。

19、大横纹:

两拇指自掌后纹中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阴阳;反之称合阴阳。

(主治)寒热往来、腹泻、腹胀、痢疾、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痰涎壅盛。

20、老龙:

用掐法,称掐老龙。

21、端正:

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22、五指节:

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

23、二扇门:

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24、上马:

拇指端揉,称揉上马;拇指甲掐,称掐上马。

25、外劳宫:

用揉法,称揉外劳宫;用掐法,称掐外劳宫26、威灵:

用掐法,称掐威灵。

27、精宁:

用掐法,称掐精宁28、外八卦:

拇指作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外八卦。

29、一窝风: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30、膊阳池:

拇指甲掐或指端揉,称为掐膊阳池或揉膊阳池。

31、三关: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

32、天河水: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33、六腑: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

腰背及下肢部:

1、脊柱:

用食中两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脊一般捏3到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肤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

2、七节骨: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法和推下七节法。

3、龟尾:

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4、箕门:

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

5、百虫(血海):

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

3.穴位的主治:

头面部:

1、攒竹(天门):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2、坎宫(眉弓):

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3、山根(山风):

惊风、抽搐。

4、颊车(牙关):

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5、囟门:

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塞、衄血等。

6、耳后高骨: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7、天柱骨:

恶心、呕吐、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胸腹部:

1、乳旁:

胸闷、咳嗽、痰鸣、呕吐。

2、胁肋:

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肝脾肿大等。

3、腹;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4、脐:

腹胀、腹痛、食积、便秘、肠鸣、吐泻。

5、丹田:

腹痛、腹泻、脱肛、遗尿、疝气、尿潴留。

6、肚角:

腹痛、腹泻。

上肢部:

1、脾经:

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2、心经:

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3、肝经:

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4、肺经:

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5、肾经:

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6、大肠:

腹泻、痢疾、便秘、脱肛。

7、小肠小便赤涩、遗尿、尿闭、水泻等。

8、肾顶:

自汗、盗汗、解颅等。

9、肾纹:

目赤、鹅口疮、热毒内陷等。

10、四横纹:

疳积、腹痛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惊风、气喘、口唇破裂11、小横纹:

烦躁、口疮、唇裂、腹胀等。

12、掌小横纹:

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

13、胃经:

呕呃嗳气,烦渴善饥,食欲不振,吐血衄血等。

14、板门:

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

15.内八卦:

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胀呕吐等。

16、小天心: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斜视、目赤痛,疹痘欲出不透。

17、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小便赤涩、腹胀、呕吐、痢疾、便秘、食欲不振等。

19、大横纹:

寒热往来、腹泻、腹胀、痢疾、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痰涎壅盛。

20、老龙:

急惊风。

21、端正:

鼻衄、惊风、呕吐、泄泻、痢疾。

22、五指节:

惊风、吐涎、惊燥不安、咳嗽风痰等。

23、二扇门:

惊风抽搐,身热无汗。

24、上马:

虚热喘咳、小便赤涩淋漓、腹痛、牙痛、睡时磨牙等。

25、外劳宫:

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痢疾、脱肛、遗尿、疝气。

26、威灵:

惊风。

27、精宁:

痰喘气吼、干呕、疳积、眼内胬肉等。

28、外八卦:

胸闷、肿胀、便结等。

29、一窝风:

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

30、膊阳池:

便秘、溲赤、头痛。

31、三关:

气血虚弱,病后体虚、阳虚肢冷、腹痛、腹泻、斑疹白瘩,疹出不透以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症。

32、天河水:

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惊风等一切热证。

33、六腑:

一切实热病症。

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弄舌、重舌、咽痛、腮腺炎和大便秘结干燥等。

腰背及下肢部:

1、脊柱: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2、七节骨: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3、龟尾: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4、箕门:

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泻等。

5、百虫(血海):

四肢抽搐,下肢痿痹。

4.穴位的临床应用:

头面部:

1、攒竹(天门):

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2、坎宫(眉弓):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

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3、山根(山风):

掐山根有开窍醒脑、定神的作用。

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入中、掐老龙等合用。

本穴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和年寿、准头等穴用于诊断,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4、颊车(牙关):

按颊车主要用于牙关紧闭,若口眼歪斜则多用揉颊车。

5、囟门:

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多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

正常前颅在生后12到18月之间闭合,故临床操作时手法需注意不可用力按压。

6、耳后高骨:

推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治感冒头痛。

多与推天门攒竹)、坎宫等合用。

能安神除烦,可治疗神昏烦躁等症。

7、天柱骨:

推、刮天柱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外感发热、项强等症。

治疗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

但用并法亦有效,但推那次数需多才行;治疗外感发热、项强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合用。

胸腹部:

1、乳旁:

揉乳旁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

2、胁肋:

搓摩胁肋、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对小儿由于食积、痰壅、气逆所致的胸闷、腹胀等有效。

若肝脾肿大,则需久久搓摩。

但对中气下陷、肾不纳气者宜慎用。

3、腹:

摩腹、分推腹阴阳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对于小儿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胀、厌食等消化功能紊乱效果较好,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

4、脐:

揉脐、摩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多用于腹泻、便秘、腹痛、疳积等症。

临床上揉脐、摩腹常与推上七节骨、揉龟尾配合应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治疗腹泻效果较好。

5、丹田:

揉、摩丹田能培肾固并,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痛、脱肛、疝气、遗尿等症,常与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合用。

揉丹田对尿潴留有一定效果,临床上常与推箕门、清小肠等合用。

6、肚角:

按拿肚角是止腹痛的要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

本法刺激较强,一般拿3到5次即可,不可拿的时间太长。

为了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可在诸手法推毕,再拿此穴。

上肢部:

1、脾经:

(1):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养。

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2):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3):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稳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2、心经:

(1)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

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经等合用。

(2)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

若血气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漯晴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3、肝经:

(1)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湿除烦,常用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

(2)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经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4、肺经:

(1):

补肺经能补益肺气。

用于肺气虚损,咳喘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症。

(2):

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症。

5、肾经:

(1):

补肾经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

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

(2):

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

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症。

临床上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

6、大肠:

(1):

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病症。

(2):

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湿热、积食滞留肠道,身热腹痛,痢下赤白,大便秘结等。

(3):

本穴又称推三关,尚可用于诊断,详见诊断章节。

7、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