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436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反思中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反思中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反思中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反思中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反思中成长.doc

《在反思中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反思中成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反思中成长.doc

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发展

北京九中唐翠萍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建设,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

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反思和研究是提升教师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有效途径。

一、反思和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对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

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叶澜教授也指出: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可见,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觉主动地反思和研究。

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前、之中和之后的自觉主动地思考与反思,反思工作中的重要事件,包括教育教学目标、课堂环境以及自己的职业能力等。

在反思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研究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

所以,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我校不仅注重教学实践的研究,而且大力提倡教育教学反思,并注重落实、检查。

“在活动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我校教师反思的方式是多样的,包括自我反省,征求他人的建议,写反思日记、课后反思、系列专题反思、组织研讨会、经验总结、交流等。

学校定期召开“教育教学论坛”,交流教师反思的优秀成果和优秀经验,老师们在研究中找到了快乐,在反思中尝到了甜头。

二、反思和研究是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重复而又繁忙的教学生活容易使教师形成职业倦怠。

在缺乏突破和改变的繁杂的日常工作中生活过久,教师就会对这样的生活方式习以为常、自我满足,只是为着生计所不得已的被动消耗,从而缺乏寻求更高目标的愿望和行动。

而教科研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

特级教师肖伟华认为,处在“高原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好象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

有效突破“高原现象”的途径就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要不断地超越自已,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境界,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研究。

研究和反思可以让老师们在职业倦怠之时获得新生。

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

经验在实践中形成,而反思则是对经验的深入思考。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

作为教师,应养成反思的习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认真思考,记录自己的真实体会和想法,进而改进行动。

当反思成为我们的自觉习惯的时候,教师的专业发展便走上了快速成长的轨道。

三、反思和研究是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一剂良药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现代中学教育科研,更是—种群体性的探究活动,它能够有效地培养群体意识,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有利于发展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建立一种良好的富有凝聚力的教育教学共同体。

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进行教研活动时,相互交流近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中选一两个共性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专题,然后教师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研读,主动到课堂上实践后相互交流、讨论,寻找解决的办法,并就此问题上有针对性的研究课,大家观摩研讨,从中寻求更好的行动策略……如此循环往复,学校就有了浓浓的教研氛围。

通过群体对话讨论、同伴督导、辅导互助、合作研究等方式,教师思维得到碰撞,资源得到共享,专业得到提升,教师的群体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组织者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怎样使团队成员更好地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为此,我校在教科研中特别注重群体合作和团队精神。

倡导以学科组、各处室为单位,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科研促教学。

以政治教研组的课例研究为例说明。

政治教研组对全体组员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即每两周至少听一节课,每学期完成一篇优秀教学设计、写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完成一篇书面的评课。

在备课、讲课、听课、评课上多下功夫,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鼓励老师们多深入课堂听课,要求听课后进行面对面交流,互相评课,把听课的感受和体会向讲课老师进行反馈。

同事之间互相交流、探讨,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努力在组内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有位年轻老师在一次区级公开课结束后在反思中这样写道,“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受到九中政治组空前的团结和老师们对我无私的帮助,特别是组长唐老师从教学的设计、修改到试讲,一遍一遍,一字一句,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教案,具体到案例的选取,问题的设置、语言的组织等等。

政治组的每位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是群计群策和团队协作才有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这次设计比赛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从实践中解答了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上一堂好课。

政治组教师共9人(其中专职教师6人),一学期共做区、校级课9节,其中区级6节。

在反复的听课、评课、说课活动中,在集体反思、研讨和交流中,老师们的认识也不断提高。

如怎样进行有效设问、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怎样选取恰当的案例为教学服务等问题都是我们在评课说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自然也成了老师们撰写论文的选题和素材。

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教学设计、案例的征集活动中政治组共交了12篇论文和教学设计。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老师们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提升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

四、反思和研究是教师理论素养提升的不竭动力

无论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是进行课题研究,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

这就逼迫你不断学习,及时充电。

没有学习,就不可能进行教育科研。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有机结合起来。

书读多了,认识自然会提高,观念也会不断更新,自身专业发展的愿望和需求被激发出来,实践也就有了新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

为了一个想法,查阅大量资料去求证;为了一个问题,苦思冥想,绞尽脑汁。

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

蓦然回首,发觉你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而这个过程便是你提高的过程,是升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在研究中,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并不影响其进行研究;即便他们研究的不够好,但他们总会在努力中提升自己。

可能他们的文采不够好,欠缺相应的理论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翻阅书籍和研究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

目前,我校各个教研组都有区级以上的研究课题,这些自主立项的课题都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产生的,通过研究切实起到了以课题促教改,科研兴师、科研促教的作用。

作为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更多的老师走进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在工作中获得成功感和幸福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