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6423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

《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总结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docx

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窗体底端

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2010年江洼口小学三年发展规划自查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江洼口小学坚持走“深化和谐教育,实现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自主发展规划将于今年底结束,为了能使学校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且针对天津市现代化达标验收,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评估小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进行了自查和评估。

现有我代表学校做“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发展性)自评总结报告,恳望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和谐教育是人类的理想。

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和谐人,才能最终达到人类的和谐生存和发展。

教育和谐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大命题,也许人们会认为和谐是一种美学追求、和谐教育是一种教育美学的思想,似乎是一种教育的理想。

但是我们“的和谐教育已经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校园里,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感受到,成了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实。

我 们 的 理 念

一、学校和谐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学校:

学生主动发展的摇篮

学校应该成为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摇篮。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高质量的校园生活是他们成长的需要。

学生全面成长的摇篮,表现在精神价值上。

学校首先应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让他们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获得成长经验的愉悦,获得道德进步的体验。

学生不但需要愉快的学习,更需要精神上感受到愉悦和振奋,这是教育的本义所在。

学校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充满希望,身心和谐。

“摇篮”表现在知识价值上,学校应该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的发展、应该满足学生智慧的提升。

学校生活质量不仅仅在于满足学生低层次的需要而产生的满意度,教室的大小等,而应该在高层次上满足学生的发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强调教学的科学价值、让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摇篮”表现在道德价值上,学校应该满足学生道德自律发展的需要。

学校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道德环境,让他们在充满人道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在道德践行中学会尊重和负责。

学校生活应该充满着仁爱,在学生的心中涌动着真、善、美的高尚的审美情操。

“摇篮”还表现在心理价值上,学校应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学生应该生活在获得尊重的学校里,得到全面的接纳,体面地享受学习,学生有安全感,而不会因为学业成绩或者问题行为而受到歧视或冷待。

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友谊和关心,他们的个性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现代学校应该把学生看作主动发展的生命体,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美丽的心灵、明亮的眼睛、灿烂的笑颜的小学生,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摇篮。

(二)学校: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

学校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

学校的发展是为了提升学校里的一切人——学生、教师和校长的价值和生命质量。

为了学校里的一切人的发展是办学的目的。

学校也应该关注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不能只是为了学生,忘了教师,否则,必然导致教师的萎缩,最终学校的发展也会萎缩。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没有尊重教师的价值观,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没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就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也就不可能形成学校活力。

学校发展包含教师发展的需要,教师的发展也包含着职业的必然,即学生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尊重教师的价值,就是承认学校的教育作用。

这种尊重教师的价值观必须在环境中体现出来,处处时时显现出来。

学校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不是把学校工作的目标看成是升学率和分数。

卓越的学校总是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教师自主发展上,当前首要的是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树立以“为学校的一切成员的发展为本”的观念,扬弃那种“教师的发展定位于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工具论”的价值异化,要努力从学校的一维发展,走向学校的学生、教师和校长的三维发展,实现人的发展效益、学校发展效益和社会发展效益的统一。

 

(三)学校:

社区文化交流的中心

学校应该成为社区文化与学习的交流中心。

学校应该融入社区,依托社区,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现代教育是以开放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在开放中获得发展的动因,学校在开放中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学校融入社区是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学校可以充分开发与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校教育效益最大化。

学校与社区在青少年教育中有着共同的目标,充分运用社区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教育基地、教育人才、文化场馆、历史古迹等,形成教育合力,同步开展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社区中受到教育的熏陶,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学校和谐发展教育的主要观念

在多年的和谐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必须树立以下四个基本的关于和谐教育的观念:

    1.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要求。

应试教育衡量教育质量是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为标准。

和谐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

首先必须坚持学校教育质量的全体性,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同时,和谐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质量必须是全面和发展的。

和谐教育的教育质量观是考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状况和水平,而不是看学校培养出多少“尖子生”或“英才”。

这就从根本上摒弃了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

    2.整体优化的教育生态观

    和谐教育认为,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学生是在与环境和谐互动中成长的,仅仅依靠学校是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公民,学校是无法独立承担下一代的全部教育任务的。

学校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应该指导家庭教育,协调社区教育,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时空衔接、功能互补,整体优化的育人环境,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的整合,是实施和谐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和谐教育的基础。

和谐教育强调学校教育的各种教育要素在整体上的一致性。

这就要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谐统一;智力因素发展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和谐统一;全面素质提高与个性特长发展的和谐统一。

    3.树立民主融洽的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教育中充分考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多种学校人际关系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交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传统的“授”与“受”的关系上,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

这种师生关系不和谐,严重地削弱了教育效益。

和谐教育强调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建立起民主融合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协力合作。

和谐教育强调师生之间互相信赖和尊重,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促使学生乐学善学,个性潜能得以展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良好、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中耳儒目染,有利于学生的品格逐渐养成的。

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育艺术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携手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

我 们 的 做 法

一、学校德育的核心思想:

和谐成长

(一)和谐提升是德育实效的必由之路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知识社会化、信息网络化、劳动市场化的剧烈变化,如何按照21世纪的要求和中小学生成长的规律,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德育的实效性还是令人难以满意呢?

从德育体系上来观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步调不协同的种种表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甚至出现背离的现象。

学校与家庭,社区、社会的教育合作缺乏有效机制。

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考量,“升学率”犹如一根魔杖仍然影响着诸多方面;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美育、劳育的现象随时随处可见。

从学校德育本身进行反思,在德育观念上缺乏与时俱进,不能主动适应,存在滞后性。

在德育目标上:

缺乏在总的目标指导下的具体规定性、层次性和落实性。

在德育内容上:

缺乏整体性和丰富性,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难以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染力。

在德育途径方法上:

重教师控制,轻学生主体;重单向说教灌输,轻双向互动疏导启发;重道德知识传授,轻自我参与实践锻炼。

在德育管理上:

多专断性少民主性、多行政性少专业性、多指令性少指导性、多封闭性少开放性。

以上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要增强德育实效性,必须研究解决德育中存在的不和谐性,必须建构和谐德育的体系和运作机制,必须建构和谐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方法。

(二)整合是和谐德育建构的路径

和谐德育是德育各个要素的有效整合,才能产生教育的合力。

这个教育合力问题仅停留在认识上是不可取的。

实现德育要素的最优化整合是建构和谐德育重要路径。

1、和谐德育的目标整合 

和谐的德育的目标应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在各方面和谐地发展,这种和谐的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尊重。

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生动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应该是充满生命的灵性之教育,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所谓“科学知识”的教育。

我们传统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本位,忽视了知识教学、学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

把德育和智育隔裂开来,造成了在教育目标上,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的游离而不能融合,在本质上,德育目标中有着智育的目标,在智育中有着德育的目标,教学中有着教育,教育中有着教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和谐教育。

和谐德育的目标应该是我们的受教育者主动地得到发展。

我们的教育,是用昨天的知识,在今天的课堂,培养明天的人才。

因此学生最后的定型、成才,都是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实现的。

如果我们的学生缺乏这种自我实现的主动性,那我们的受教育者就没有了生命活力。

 

我们的教育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生命中固有的主动发展、自我实现的激情,使我们的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和谐统一。

和谐的德育关注在教育中学生的差异发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基于和谐德育的目标,近几年来, 我们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认真落实市县“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有关精神”,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以基础道德教育为抓手、以少先队活动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基本行为规范养成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各类教育活动,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创建文明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

由于重视了德育工作,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比较好成绩。

2、和谐德育的内容整合 

和谐德育强调德育内容的完整性,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个性教育。

这是四项基本的德育内容,不能偏废。

和谐德育强调德育内容的文化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整合和融合,在德育上表现出继承和创新,合理扬弃,科学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大力弘扬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

同时要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举,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

不懂得运用这种精神和文化去影响下一代,不能有效地将人的智力与非智力、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起来,就必然造成人的物化、异化和分化,这样的教育是不和谐的教育。

 

和谐德育关注教育内容可接受性,应该循序渐进。

在小学加强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培养,着眼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处理好内容上的“近和远”、“小和大”、“具体和抽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征的实际和学生实际的道德思想水平来确定德育的具体内容。

3、和谐德育的方法整合 

和谐德育的方法整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是德育方法与德育内容的整合。

二是德育方法之间的合理组合运用。

 

我们学校在实践和谐德育中,实现了德育方式从“你该这样——我想那样——我们怎样”的转变。

“你该这样”以向学生提出德育要求,检查督促行为规范为主,学生是学校德育要求的接受者;“我想那样”,以学生提出德育活动意见、要求,提高学校、班级德育活动合理性为主,学生是德育活动的参与者;“我们怎样”,以班级集体设计德育活动,自主组织德育活动为特征,学生是德育活动设计者、组织者。

学校德育方式的转变过程,事实上也是和谐教育的构建过程。

4、和谐德育的过程整合 

我们学校的和谐德育关注教育过程,从“走近生活——走进生活——学会生活”发生转变。

“走近生活”是把社会生活中品德、行为规范范例作为德育活动内容,是与实际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的教育;“走进生活”,是到社会生活(家庭、学校)中去认识品德、行为规范,是教育与生活保持同一的学校德育;“学会生活”,是在“走进生活”的基础上,认识、体验中学会按照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去生活。

(三)、和谐德育的操作特征 

我们学校在实施和谐德育过程中,以明确的德育目标指引下,以适合学校的德育操作范式开展。

这个范式具体是德育活动的“生动化——活动化——情景化”。

 1、生动化 

几年来,我校坚持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这一目标,为学生成才,积极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各类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和开辟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每年春天,我校都举行春季运动会、夏天举行庆六一文艺演出、秋天组织学生秋游、结合学校中心教育我校还开展了“集体在我心中——我为集体作贡献——我为祖国添光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爱父母、爱同学。

环绕主题组织学生说、讲、唱、画、写不少学生在“心中有他人”的演讲会上、“文明校牌前的思考”等征文比赛中成为优胜者。

2、活动化 

德育要改变灌输式的说教,更好地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必须建设德育的载体,建构新的教育形式。

我们学校就是以活动作为德育主要载体,并注重教育的活动化。

(1)组织“和谐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近几年,学校设立了社会实践活动,校班(队)活动,阅览与自习活动,科技、艺术、综合类活动和体育活动五个项目,形式灵活多样,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办学特色以及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开设各种兴趣活动。

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丰富,可以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

由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科类课程中没有相应的学科,我们就把这二项作为重点,予以重视和强化,除了在兴趣小组的开设中,尽量多设一些科技类项目,在每年的“江洼口金秋”系列活动中,以科技为重点,进行一系列的科技传播活动,如“科普大观”“科技点将台”、科技讲座,出科技小报,组织学生去科技教育基地参观等。

通过活动,学生拓宽了科技知识面,增强了科技意识,调动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2)形成学校品牌教育活动

经过多年的经营,我们形成了学生喜爱的“书香校园”与“诗歌伴我成长”的品牌活动。

这两项系列活动分别在每年春季和秋季举行,延续两个月。

在每年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力求“春之歌”“春之舞”“秋之韵”等每一项活动都尽可能载入素质教育的要求,每一个系列活动都寓以教育,每年都有新的内容,新的创意。

学校以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氛围,使学生始终置于这种活动环境中,得到各方面的熏陶。

(3)创设多种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

每年的学雷锋日、教师节等重要纪念和节庆日,学校也均能开展主题教育、庆祝活动。

 另外,学校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05年底开始,每月均有一项主题教育活动,并用“节庆”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此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且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丰富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有特色的大型活动,如邀请劳模杨怀远、作家高玉宝等来校对学生作报告,举行“红领中读书俱乐部”挂牌仪式、作家签字售书活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同学们读好民好读书。

总之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的情趣,立足于志趣的培养,充实厂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容。

 

(4)组织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兴趣活动

兴趣小组是学生课余活动较为普及的一种形式。

学校十分重视这一阵地,因为它对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发展智力、能力,全面提高素质,以及早期发现和培养人才苗子能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开设了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完全打破教学班形式,不分年级,由学生按兴趣分组进行各取所需,分流进行。

定时、定点,定人设立了各具特色的兴趣小组,有的学科知识类、科技类制作、技艺之类、艺术类、体育类活动,门类齐全。

每学期学校聘请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各组的指导老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象棋、滑板车、跳绳、跳舞、小制作与小创造、趣味数学、智力游戏、篮球、乒乓球、书法、读书等多种小组。

多年来我们坚持严密组织,坚持“五固走”:

定时、定点、定内容、定指导教师、定经费。

通过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每个学生都得到在统一课程下完全不同的发展。

3、情景化  

德育教育不是说教,不是空谈,而是一种参与式的教育。

从道德概念转化成学生信念,需要情感的体验。

这个体验必定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没有具体的道德情景,学生无法产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我们学校德育情景化主要有两个方向:

(1)教育通过情景创设。

我们无论是伦理谈话,还是有关道德问题讨论,要求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环绕生活中和学校中的问题来进行讨论。

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能笼统,有情景。

有时,我们的教师也会创设一些情景,针对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情景活动,让学生进行模拟角色体验。

尽管是模拟但是素材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同时,我们更注重组织一些校内外的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教育。

(2)营造教育的学校环境。

环境这是一种教育的真实情景,学生处在环境中习得,获得熏陶。

人的发展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

不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会影响着人,美化校园环境,创设校园文化的氛围,它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培育“四有新人”的场所,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的功能和途径时,比较注意“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而对文化、环境育人则相对很少提及,其实学生的和谐发展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进入整洁的校园,虽不见富丽堂皇的建筑,却透着沁人心脾的清新和典雅,使人在这种极富有个性的美化、绿化、净化的校园环境中,感到墙壁在说话,花草在启智,校园的一切在感染人、激励人、陶冶人、塑造人。

校园文化可以制造出一种无形的气氛,渗透在学校的每个角落,使学生受到无形的教育,隐性的影响,“文明、奋进、健美、创新”以及以灯箱广告形式表现的学校校旗图案,教风、学风……等口号,都要求每一个师生,无论工作与学习,都要朝着这个要求不断地追求,使工作与学习尽可能完美。

化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二、学校教学的核心思想:

对话

我校是我县边远地区的示范性窗口学校,从1998年以来,我校开展“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成了全体教师的共同认识和追求。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已经杜绝粗暴的、明显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和行为。

学生普遍受到重视,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之中。

我校全体教师已经有了“蹲下来与孩子对话”的意识,并且在工作中努力做到这一点,但在如何与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上,还不够讲究方法,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尚待开展。

我们希望将“蹲下来与孩子对话”的姿态,提升到平等相待、尊重人格的层面,深化到随时沟通的心理层面。

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交流最多的场合。

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做到和学生平等的对话,那么,在课堂教学之外的领域里,无论怎么讲究师生平等对话,其意义也是相当有限的。

因此,在这轮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对话式教学”的研究项目,努力从课堂教学入手,努力把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到课堂之中。

“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各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建构“对话式教学”的操作体系,在不同学科中形成不同的“对话式教学”操作方式,进一步推进我校以“蹲下来与学生对话”为特征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促使教师不断将新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参与、交往、合作、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意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

同时,在实践和研究中形成一支在区内、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具有“对话式教学”特色及各自风格的骨干教师队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准备和学习动员,收集了国内外一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研读。

我们专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了解教师师德修养、教学行为的基本表征和一般方式,以及教师、学生常用的对话用语。

同时,就素质教育、教师“对话”教学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对话”学习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对话式教学”教学过程的操作方法研究等展开研讨,引导教师“对话”教学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为构建“对话式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一)、和谐教学的实施:

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和谐教学,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共同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创设、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落实和谐教学目标。

    1、教学要求上:

从“形象化——操作化——情景化”转变,反映出江洼口小学和谐教学探索的三个阶段。

早期的“形象化”,是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形象、直观;中期的“操作化”,是强调教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动”,通过应用性、操作性活动来提高教学效率;现在的“情景化”,是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注重情景的创设与指导,在情景中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教学方式上:

教师在教学中的创设、指导方式,体现在“摸清起点、寻找差异点,选择评价点、确定发展点”。

“摸清起点”,是指教师要了解班级学生认知特点、认知结构及认知水平,把握教学的起点水平;“寻找差异点”,是分析学生间的差异(接受水平与能力、个性特点等)以便设计符合大多数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情景;“选择评价点”,是不用学习结果作为划一的评价指标,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努力程度及创意作为评价点,促进健康个性发展;“确定发展点”,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及已有发展水平,指导学生自主把握学习的进程、难度、效度及学习的门类,使其在各自原有水平上都获得合理的发展。

    3、教学效应上:

和谐教学改善了学生学力素质及学习心向,在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学会自主学习上产生明显成效。

其标志是:

(1)自主的学习要求。

在学习负担一再减轻特别考试压力(包括升学)减轻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何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发展、努力的动力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江洼口小学的教学要求、方式、过程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不少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在江洼口读书,从进校到毕业基本上没怎么管,全考自己学习。

     

(2)轻松的学习氛围。

从课堂教学、作业安排、阶段检查等上不断调筷其方式、数量、频度等,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焦虑、紧张、苦恼地对待学习。

(3)丰富的学习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先做“减法”,即减少必修课时量,再做加法,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特别是增加大量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

(4)多样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根据学生及学习状况来确定,学生可以免修、免考、免做,让他们去学习他们喜爱的内容(当然也有评价要求)、项目等。

(二)、和谐教学的保障:

优化教学流程管理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加强教学流程管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措施。

我们学校从三个方面强化教学流程管理。

1、建章立制优化常态

多年来,学校建立了一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使之切实可行,保证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

我们以《江洼口小学常规管理及实施细则》为基础,制定了“岗位责任制”、“教工一日工作守则”、“教学质量考核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制”、“二级检查制”等,使教学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只有建立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的教学,才能出现和谐状态。

2、课堂教学全程质量控制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控制:

(1)备课——要求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保证一定备课量,完成相应的练习,上完课后写好“课后记”。

重视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2)上课——确立和谐教学六项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