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073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

《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传统文化.docx

三年级传统文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浅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虚词的作用及通假字现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亲戚”等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3)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

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讲读法,体验法,说学法

(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

这个成语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

对,是拔苗助长,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

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等都来自这本书,那这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解释题目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

“道”即“王道”,得道:

施行“仁政”,助:

帮助,失道:

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

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翻译)

师:

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2)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行“仁政”。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在学习课文之前,请全体同学先有感情地大声地来朗读一下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大意,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你们不会读的字词画出来,待会我们一起解决,好,现在由老师来开个头,“天时不如地利”预备读,(学生朗读)。

师:

同学们读得都很好,但是,有两个字,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读错了,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三句“夫fú环而攻之”,夫在这里读fú,而不是读fū,再看到课文倒数的第三句,亲戚qī畔之,这个字读qī不是qì。

(板书:

夫fú,戚qī)

好,这是老师从同学们刚才的朗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字词的读音是你们不会的,有的话就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没有的话,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四句,是“米栗(lì)非不多也”,还是“米粟(sù)非不多”,对是“米粟(sù)非不多也”。

再看下一句是“什么民不以封疆之界”对,是“域”读yù,(板书:

粟sù、域yù),

师:

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但是,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除了读音准确还是不够的,我们还有注意一下文章的节奏,现在就由老师来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同学们听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老师朗读时的重音、停顿和节奏。

(老师范读)

(2)好,现在请全体同学跟着老师刚才的提示,再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

(四)精读品味

同学们读得都很好,现在,让我们开始进入文章的学习:

(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板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不如”是比不上。

“人和”是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这句话很短,请个同学来给我们翻译一下(学生翻译)

师:

这位同学翻译得非常好。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好,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了,那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

对,这句话主要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比较,那哪个更为重要呢?

对,“人和”比较重要。

那又为什么呢?

我们接下去看。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这句话,同学们有那个字词是不会翻译的吗?

没有的话,老师就来考一下你们了:

   

“三里之城”的“三里”是什么意思呢?

对,三里是周围,方圆的意思;城,是指内城,郭,是个古今异词,古义:

外城,今义:

姓氏;那“环而攻之而不胜”的“环”又是什么意思呢,对,“环”名词作状语,是围的意思。

第一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表转折,是“却”的意思。

(板书:

郭,古义:

外城,今义:

姓氏;环:

围;而,表顺接,表转折)

好,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

翻译得很好。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我们接下去看,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学生朗读)

师:

朗读得很好。

“夫”是文言发语词,可以不译。

“环”我们上句已经说了,是包围的意思。

“而”表修饰,那么“必”又是什么意思呢?

对,“必”是一定的意思。

(板书:

“夫”,文言发语词)

好,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

很好。

这句话的意思是: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读一下这一句话和前面的一句(三里之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学生朗读),老师还想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两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

师:

很好:

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听课。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那这两句话又讲了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有“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板书:

进攻-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3)我们再接下去看,首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学生朗读)

     “城”是城墙的意思,那么“池”是什么意思呢?

对,“池”是指护城河。

池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今指水塘;“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灰甲;坚利,是指坚固锋利。

 米粟,是指粮食。

那“委而去之”的“委”是什么意思呢?

对,委是放弃的意思,那么“去”,又怎么解释呢,对,去是指离开,去也是古今异义词,今义:

往,到。

(板书:

古今:

池:

指护城河,今指水塘。

去:

离开,今指往,到。

委:

放弃,)

好,还是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

翻译得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这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

对,“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板书:

防御-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同学们看看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呢?

对,是双重否定句,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呢,用它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答得都很有道理,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

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4)好,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完后面的几句话,“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最后”, 

     师:

读得很好,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是所以的意思,域,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动词,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域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

以是凭,靠的意思。

固国,巩固国防,固,也是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也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为震摄。

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

翻译得很好。

所以说: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我们接下去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

“至”是指极点;亲戚,是古今异词,古义:

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顺,归顺,服从。

(板书:

之:

到。

至:

极点;亲戚,古义:

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畔:

通“叛”,背叛。

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

翻译得很好。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我们再看下一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以是用,拿的意思;所是指归附的力量;第二个所指的是众叛亲离者。

君子是指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是一定的意思。

(板书:

以:

用,拿)

好,还是找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学生翻译)

师:

很好,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好,老师想找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三句话,朗读完后,老师还想找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

(学生朗读,学生翻译)

师:

看来同学们都有认真地在听课。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所以说: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这几句话我们理解大意,那他们又都说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这几句话,进一步深入说明“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5)课文的大意我们已经分析完了,现在,请全体同学们再有感情地大声地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五)讨论交流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现在,请同学们各自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六)总结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

“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

 

《求诸己》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孔子“求诸己”的思想内涵,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2、 积累本文设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重点:

 

1、 掌握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2、 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教学难点:

 

深入了解孔子“求诸己”的思想内涵。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 导入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难免遇到不被人了解,怀才不遇的情况,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无位”“莫己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让我们从下面这个小故事中找点灵感。

有一个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观音。

走进庙里,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

这人问:

“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

“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

“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别人不如求自己。

” 

过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求别人不如求自己”,这与孔子交给我们的“求诸己”不谋而合。

那么,怎样才是求诸己呢?

二、 分析语段

(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齐读,教师提示重点字词,学生脱离参考译文互助翻译。

2、请问,这几章中重复出现了那一个字?

“过”是过错的意思

3、分别提到了那些人的过错?

君子之过

小人之过

孔子之过

4、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过错的?

君子之过——人皆见之,更之

小人之过——文

孔子之过——以人知为幸

小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了过错需要“内自讼”,从自身找寻原因,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我们也可以像君子一样,远离怨恨了。

过渡: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显而易见的过错,只是有些懈怠,有些畏葸,有些无所事事,有些言过其实……那么,在这种时候我们又改如何“求诸己”?

看看孔子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二)躬身内省,惜时用心

1、自由朗读该几章节,谈谈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又改如何“求诸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强大。

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会厌倦竞争,我们会感到害怕,我们会找到这样那样的理由来逃避。

孔子要求我们做一个勇敢的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

过渡:

当我们苛责了自己的过错,又勇敢了自己的内心,我们变得强大,变得更有追求,这时我们还需要“求诸己”吗?

是的。

请研读下面章节:

(三)修己以安人

1、教师范读该部分,学生概括该部分要求我们怎样“修己”?

学生一起回答后教师明确:

修养品德,讲习学问,趋附道义,改正缺点,追求仁德……

2、讨论:

5.8中,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这些表述,你觉得他觉得这几个人是仁德的吗?

说明理由。

教师:

对子路,孔子说的是他军事上的成就;对冉有,孔子谈的是政治上的成绩;对公西华,孔子讲得是在礼仪上的专长。

孔子重礼仪,轻武力和政权,子路、冉有自然不能称为仁者;而公西华虽然遵循礼仪,但也只能算是依礼法,做了一个外交官,而不能用道德礼法来教化百姓,所以也不是仁者。

他们都没能达到修己的最高境界。

3、修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安人

4、谈谈你对“安人”的理解?

(点几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幻灯展示

(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二)躬身内省,惜时用心(三)修己以安人

结束语:

当我们化解了自身的缺憾,成为一个勇敢从容之人,我们的内心就像阳光春风般温暖。

当我们再用内心的阳光去温暖身边的人,用内心的春风去吹拂左右的人,那么我们真正做到了修己以安人。

3、作业:

以“求诸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基本要求同高考。

 

《吾日三省吾身》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白反思就是进步。

2.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养成习惯。

教学准备

完成生活小日志的记录填写,完成生活小日志的记录填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照镜子引出活动主题

(1)师:

同学们,先让我们来照照镜子,把镜子放近一些,仔细看看自己的五官,你最满意的是哪一部分?

有没有不太满意的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

(2)通过照镜子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我们每天对自己的言行也照照“镜子”,进行反省,经常对自己做过的事回过头来想想,反过来思考一下,我们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揭题)

2.读日记感受反思的作用

(1)放录音:

《我的反思》

(2)讨论:

“我”针对一件什么事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明白了什么?

(3)课件演示小聪一天的生活。

思考:

假如你是聪聪会怎样评价自己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3.填表格学会反思自己

(1)学生认真填写生活小日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我的生活小日志:

内容提示

具体问题

学习

与人交往

生活自理

(2)说一说从自己的生活小日志中你发现了什么。

(3)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设计、修改自己的生活小日志。

(4)展示自己修改后的成果。

第二课时

1.我来支一招掌握反思方法

(1)师: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情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当我们独处的时候,对我们的言行“照照镜子”进行回顾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怎样进行反思呢?

(:

课文插图“古人的反思方式”)

(2)说说他们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3)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反思方式呢?

说一说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先分小组说,然后全班交流。

(4)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出有价值的反思方法。

2.联系实际现场反思自我

(1)自读《反省自己》。

(2)读完《反省自己》后,你有什么感触呢?

(3)把自己最深的感触写到自己的生活小日志里。

(4)师:

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能使我们的眼光更加敏锐,言行更加规范,头脑更加聪明。

现在就让我们对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进行一下反思。

先想一想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用什么方式反思。

(5)鼓励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6)师小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让我们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在反思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学生思考汇报

学生认识自己

学生认真填写生活小日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中庸·君子慎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朗读并背诵。

2、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3、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

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资料背景 

1、《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

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2、《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三、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

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

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

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

”情感未发为中发而中节为和,恰如其分即中庸。

也就是说,情感在内心时,是一种适中的状态;表达出来后,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不及”,没有充分表达,二是符合节度,合适而恰当,三是表现得过分。

第二种就叫中和、中庸。

“中庸之道”就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

这个中间状态,标准状态是“天道”所要求的状态。

“过犹不及”,离开了这个状态,都不合“中庸之道”。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教师举例阐述:

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

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

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

(板书:

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四、研读《君子慎独》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朗读,解决读音、断句问题并结合课后注释和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

2、男生、女生各齐读一遍

3、齐读

(二)阅读感知,探究疑难

1、首先提出了“性”“道”“教”三个概念,请解释这三个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性”指上天赋予人的本性、天理(包括仁爱道义等)。

即:

天赋禀性特质。

“道”指人依照上天赋予人的正理行事(遵循本性做事)。

“教”指修明道德,规范人的行为,使其完善。

“性”是上天赋予,“道”是“性”的表现,“教”为“道”服务。

2、实现“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

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文中提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