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928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ocx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中国各地的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明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现为:

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收入低,农民负担重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成败的决定因素,所以城乡协调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农民负担收入经济发展

前言:

党的16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共享、城乡共进,齐奔富裕之路。

然而,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陪衬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缓慢,从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尴尬局面。

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变得尤为突出。

一、农民负担和收入现状

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中心是“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市”所无法回避的挑战。

随着三农问题提出,农村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发展速度慢,农民负担重,收入低等现状。

(一)农民负担的现状分析

1.农民合理负担呈下降趋势 

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

1990―1994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

同期负担年均增长15.4%,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增长;1995-1998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未扣除价格因素),同期负担的年均增长6.4%,负担增幅低于收入4.7个百分点,负担呈相对减轻趋势。

1998年农民负担出现回落,连续多年的扩势头得到初步抑制,比上年减少了1.2%。

若按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的口径计算,1998年农民人均税后负担为68.77元,比上年减少1.73元,减少了2.5%。

 

2.农民不合理负担越来越重 

农民合理负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则越来越沉重。

据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统计表明,1991年能够统计到的农民支出的行政性事业费高达17.7亿元,各种罚款23.1亿元,集资摊派41亿元,其他社会负担38.1亿元。

上述各项合计,人均13.8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5%。

但是地方调查结果表明,不合理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大大超过农业部的统计结果。

有关数据表明,不合理负担远远超过了中央规定的5%的警戒线。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呈现以下几个发展态势:

1.农民的收入构成及收入来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农民靠传统的种养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被打破。

农、牧、渔及非农产业收入等都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农民收入增加,但增长幅度趋小。

据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和2003年我国农民的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9%和6.0%,到2004年环比增长率高达12%,2005年和2006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和10%,表明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趋小,增长速度减慢。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随着我国市场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的有力推进,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升,相对于城市居民的高收入、增长快而言,农民群体的收入量及增长幅度都受到限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下面的一些数据是对于这一状况的有力说明:

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1997年至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则达到8.6%,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 ;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 。

二、农民负担重,收入低的原因

近年来,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地方出现负增长,致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

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对此,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更要找出原因。

(一)现行体制不完善,加重了农民负担

我国虽然对农村体制及法制进行了多次修改,但仍不完善,表现在多方面:

1.财政体制的不完善。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规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但是,从发展农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角度讲,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还不完善,直接或间接地加重了农民的税外负担。

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成为我国财政体系中的最基层环节,乡镇开始有了自己的收支活动。

但是,从财权来看,乡镇财政只享受着围极其狭小的财力分配权,却在履行着占全国人口62%的广大农村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的职责。

乡镇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全国90%的乡镇都存在着巨大的财政缺口,为弥补这个缺口,乡镇政府借助种种名义向农民伸手,将其中的一部分支出转嫁给农民。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

为适应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行,我国建立了乡镇一级政府,并在乡级政府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

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的政社分设并不彻底。

不少地区在村一级还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即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均由一班人承担。

政府对集体经济和家庭经济的过多干预,强化了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再加上农产品收益不稳定,而乡镇企业效益滑坡,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下降,造成农民的税费负担能力下降。

(二)社会发展带给农民负担的新问题

1.教育产业化的兴起,成了农民发展致富的新负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都把成为文化人作为平生最大目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也在农民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民把考大学升大学看作是比结婚生子都光宗耀祖的事,所以也穷其力想让下一代成为大学生,这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兴起,大学学费以及名目繁多的杂费成为考上大学的农民孩子及家长心头上的一座大山,高昂的学费成为阻挡大学梦的绊脚石,很多付不起学费的穷人孩子因而与大学无缘。

即使凭全家所有力量勉强读完大学,但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在考验着这些大学生。

投入与产出能成正比吗,上大学花的钱能在什么时候挣回来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正在折磨着穷苦农民以及农民的孩子,也终将加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

2.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村创新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

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农民自身水平及见识的局限,在地方政府的高压政策下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甚至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色彩。

曾经在农村地区如火如荼的村办企业由于交通不便,分布零散,资源整合力度差和地方政府的严重剥削,基本都消失殆尽,这给渴望发家致富的农民以沉重打击。

目前,广大落后地区的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

3.工业快速发展,城市的迅猛扩,农田占用,农民安置不力。

在城市规模快速发展的今天,原先处于城郊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一般这些地方的农民会获得相应得补偿如提供住房和补贴等,然而这些补偿只有很少一部分会直接由农民得到,除此之外,即使有相应补贴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它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呢。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后劲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主要靠劳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增加,而实际上这种增收只是一部分农民增收,大部分农民增收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2.农村非农产业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导致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降低。

3.农民收入低,政府财力不足,直接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这种不足的投入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包括物质及其他非物质的投入,由于缺乏足够的投入,造成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抗灾防病害能力逐渐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4.收入差距拉大。

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已达到0.43,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

以和两省为例,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地区为3315元,最低的陇南地区为956元,两者之比为3.47:

1;2001年20%的高收入农户集中了31%的纯收入,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643元,而20%的低收入户只占有10%的总收入,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77元,高低收入比高达4.31:

1。

三、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一)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

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必须正确处理、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标本兼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切矛盾归根到底都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

从总体而言,农民负担反映强烈、矛盾比较突出的是低收入农民。

就地区而言,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中部农业省区农民负担相对较重。

这些地区第二、三产业不发达,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加大农民负担来调节社区经济分配关系。

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政府的运作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之上,公共产品的成本通常主要有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来支付,农民的直接负担相对较轻。

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正确处理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负担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

2.改革税费制度,理顺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基本前提

我国农业长期处于“低税赋,高负担”的状况,因此,必须改革农村税费制度。

在认真清理整顿现行各种收费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税收、规费、使用费等综合考虑,依不同的资金性质、特点,使其各行其道,从而规政府资金的分配,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各种资金,理顺财政体制和相关分配关系。

完善农业税收政策,加大征管力度,加强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提供农业所需公共物品和调节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完善税外规费征收制度,加大征管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推广农村集体提留的预决算制度、负担卡监督制度和定向审计制度。

对统筹提留实行“费改税”,可采用收取农业税附加的办法来筹集农村公益事业费和集体提留资金,规乡村两级的政府行为。

这项改革与农业税制改革配合起来,可切实减轻低收入农户的负担,从而达到经济有效。

实行“费改税”后,使农村公益事业费和集体提留同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和围性,有利于缓解干群关系,降低收费成本。

3.改革政府机构,规政府行为,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

必须精简机构,裁减超编人员,压缩经费,从根本上控制“需求”。

同时要规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部门利益彻底分离。

要加强对乡镇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实行“源头控制”,规收费行为,统一收费立项权管理。

统一票据管理,使乡镇预算外资金的源头管理规有序。

要健全和统一乡镇财务制度,科学、合理、规地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

4.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保证

必须提高认识,严格贯彻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法令和政策,严禁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严禁要农民额外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

对于执行减负法规、法令和政策不得力,不能确保一方平安的负责人,要做必要的组织调整;对于随意加重农民负担,造成严重结果的负责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把减负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政策落到实处。

有人提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应该从同级政府的农业部门中分离出来,建立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制,实行条条管理,从而保证其切实履行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等执法职能。

5.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政治素质较低,对政策了解较少,对行政管理行为的监督还缺乏自觉性和足够的勇气。

因此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农民负担卡的发放工作,让农民知道哪些是合理的负担及合理负担项目、金额、比例。

同时,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宣传工具要大力宣传、报道那些坚持原则、敢于同违反负担政策行为作斗争,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勇气,自觉抵制不合理负担。

6.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可以减轻农民负担

对农民来讲,所谓廉洁,就是干部在涉农服务中,不吃、拿、卡、要,不图名不图利,该给农民的钱和物,不折不扣的给农民,该给农民办的事应尽快尽力的办好。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用于公款吃喝的花费达几千亿元,如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上,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市、乡、村都要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加大力度精减机构,分离富余人员。

7.农民要自觉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

农民由于缺乏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在选种、耕作、施肥、使用农药等方面要么重复投资,要么投资不到位,造成投入产出比少,收益低,增加了农民负担。

可以具体组织村级开办图书馆,让农民多读科技书籍,还可以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让科学种田的方法通过有效的途径传给农民。

同时,对农民自身来说,应该自觉学习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杜绝和减少浪费,以达到自我减负的目的。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增加农民收入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方法。

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会随之提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1.鼓励发展“三高”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经营收入

(1)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特色农业的规模生产

加大农业投入,贯彻落实有关农业农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比重和产品品质。

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的各项防护措施,促进畜牧业发展和保障畜产品安全。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导工商业投资农场品加工业,形成产业化生产加工基地,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农业积极效益。

(3)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瞄准国外先进又适宜农村资源条件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引进和笑话吸收。

同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

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质量安全与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民增收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宣传本地农产品优势,加强服务,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农产品加工业。

(2)加大对农产品生加工产业的投入,对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3)对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农产品原材料,要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和推广,建立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3.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激励农民自主创业

(1)积极引进外地农产品龙头企业、培育本地种养大户,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

通过土地流转,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有效促进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促使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显著的提高。

(2)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

降低进城和就业门槛,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竞争有序、高效公平的开放劳动力市场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总结:

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体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能够有效的促进解决城乡差距。

农业是一个的根本,是保证的正常运行的基础,更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中之重,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只有认真落实好三农政策才能够真正切实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易赟,梁飞;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研究;财税;2003年12期

[2]豆山;《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经济师;2003年02期

[3]钟甫宁;《增加农民收入与调整经济结构》;农村经济;2004年03期

[4]璐璇;《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措施》;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5]段庆林;《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贾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农业与技术;2003年0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