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877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

第五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主备人:

丁辉)

第五单元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由《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习作5》和《练习5》组成。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童话故事。

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古诗,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之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

《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向学生展现了科技新成果。

课文故事性强,情节饶有趣味,语言生动活泼,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艰涩的术语,读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作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小读者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习作5》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选取需要的材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提高学生思维和书面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练习5》的重点是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学用字词句,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

口语交际,是一则关于生活话题的口语交际,说说广告。

学情分析: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故事为主,许多学生都喜欢看,那教学时,应该抓住此特点,精心设计,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前两篇是童话故事,在教学时,重点是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而后两篇是科学童话,都以拟人化的手法来写,学生比较喜欢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弄清课文三、四节,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的用处。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条理讲述故事。

2.重点理解三、四节,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教学时间: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我”指谁?

(出示骆驼图片)

你们见过骆驼吗?

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介绍)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自豪 养料 足够 多亏

贮存 陷进 铺天盖地 又大又厚

镜子 疼爱 走一趟 脚掌

疙瘩 骆驼 委屈 松散

(生领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

1.同桌间互相读课文

要求:

把课文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几句难读的句子: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

“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

妈妈说:

“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

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流利地读课文

要求:

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复读

(找朋友互相帮助读)

4.比赛读

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新词(生自由说)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生说)

三、学习生字

教后感:

这篇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比较少,“小骆驼觉得挺委屈”也是一笔带过,对学生理解课文及感情朗读造成一定的困难。

都说“情”是“文”的命脉,而儿童情感的产生是与他们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巧妙地牵住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

因此,教学这两段不能停留在教“有字”,更重要的是教“无字”。

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请学生根据小红马、小骆驼的动作、神态,并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小动物来想象他俩的心理活动。

孩子们实话实说,畅谈感受。

他们观察细致,感受具体,抒发的感情真实细腻,完全进入了课文的角色当中。

引导学生读出无字的书,使学生“有中见无”“无中见有”,逐步学会把书“读透”“读活”、读出自己的个性,能够达到以少胜多,简处求丰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

(板贴骆驼)

我们的小骆驼心里十分委屈,是为什么而委屈呢?

3.问:

“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挺难看的?

4.追问:

正因为小红马说它难看,所以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的

  板书:

委屈

于是,妈妈决定和小骆驼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二、感受沙漠

1.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

你乐意与大家交流吗?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沙漠,感受沙漠。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关沙漠的图。

点击课件——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

3.现在你觉得沙漠又是怎样的?

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读一读后,把它找出来呢?

4.交流

5.师小结:

大家读了描写沙漠的词语,谈了沙漠,都感受到了沙漠的环境是那么恶劣。

虽然沙漠里的气候如此干燥,环境这么恶劣,可小骆驼和它的妈妈还是愉快地结束了这次沙漠旅行,而且小骆驼还有了新的想法。

三、精读最后一节,引导质疑

1.点击课件——最后一节

2.读读这一节,思考一下,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3.交流筛选后点击课件——2个问题

(1)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各有什么作用?

(2)小骆驼因为什么事而深感自豪?

四、精读3、4小节,读中感悟

过渡:

让我们随小骆驼一起走进沙漠吧!

下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3、4节,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1.学生交流,随机出示:

驼峰:

(1)点击课件:

驼峰和文字

(2)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

“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

”妈妈说:

“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3)学生交流:

贮存养料。

(4)教师穿插小知识:

咱们人吃了食物以后在比较段的时间内会在身体内消化了。

但是骆驼和我们人就不一样了。

它吃下去的食物一小部分在体内消化了,但是绝大部分的食物辉转化成脂肪贮存在驼峰中。

这些贮存在驼峰中的养料能让骆驼几天都不需要吃东西。

(5)一开始小骆驼知道这些吗?

所以它的心情怎样?

(担心)

谁愿意当一回心中充满担心的小骆驼?

(6)细心的妈妈看出了小骆驼的心思,告诉它驼峰的作用。

谁愿意当一回慈爱的妈妈?

    

(7)骆驼妈妈的话让老师也长了见识。

让我们一起记住驼峰的神奇的作用吧!

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点击课件——眼毛和文字

(2)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

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

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3)点击课件——风声,感受风铺天盖地。

让我们来看看面对铺天盖地的风妈妈有什么秘诀要传授给小骆驼呢?

(点击:

俯闭)

小朋友我们平时在路上走,刚好刮了一阵大风,会出现什么情况?

可是沙漠里的风沙要比我们平时的要不知道强多少,但是小骆驼它们怎样?

(4)闪动:

铺天盖地 没进一点沙子

教师穿插有关鼻孔的小知识。

板书:

挡住风沙

(5)感情齐读。

    

3.师小结:

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其实,骆驼在沙漠里能驮人载物,是其他动物不能代替的,所以,这看似难看的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

4.让我们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五、续编故事

点击课件——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

“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照什么镜子?

”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讨论。

2.抽同学表演。

作业设计:

一、听写。

二、先注音,再组词。

散:

()()难:

()()铺:

()()

()()()()()()

三、照样子写词语,并选择两个各写一句话。

1.又大又厚

2.铺天盖地

四、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自己的理解。

1.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

这里的镜子是指

2.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

这句话中的“挺”是指()的意思。

3.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

这句话中的“说话间”指()的意思。

五填上合适的标点。

1.我问我的同桌说小京学了水上飞机这一课你有什么想法

2.太奇妙了小京伸出大拇指夸道科研人员真了不起

3.是呀我深有同感地说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水上飞机的作用这么大

作业答案

一、听写。

(课后“读读写写”)

二、先注音,再组词。

(略)

三、照样子写词语,并选择两个各写一句话。

四、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自己的理解。

1.这里的镜子是指清澈的河水

2.这句话中的“挺”是指(很)的意思。

3.说话间是正在说话的时候一瞬间,形容时间很短的意思

五、填上合适的标点。

(略)

教后感:

童话故事的教学,要善于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这道题明确地提示我们,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动物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后,还应该让学生“续写”。

续写的指导还是应该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设计有趣的合理的场景,紧紧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眼毛、脚掌的特点和作用来展开,拓展延伸寻求合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15水上飞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难”。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哪些词语已经读懂了,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四、再读课文要求:

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1.自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教后感:

第一课时,从课题质疑,到识记生字词,再到指导朗读,一步一步,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用两个词来形容“高效”“务实”。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老师很想追问一下,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

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

师:

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

(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

师:

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

(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2、师:

是啊!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齐读:

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

二、导学课文

导学第一自然段

1.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

啊?

(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

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

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

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

师:

刚上课时我们用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6.指导朗读第1段

过渡:

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

导学二至六自然段

1.读完了吗?

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

(水上飞机)

2.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

出示①“喂,船大哥,你好哇!

(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声音响亮 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

喊喊看。

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

你再读读!

②“你好!

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

引导加上动作)

③“飞机?

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

结合提示语“吃了一惊”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④“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

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我”是谁,它的名称、作用。

附板书:

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指名读,这句话该怎么读?

结合提示语“笑了”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师引导:

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

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

3.练习对话

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表情、动作),教师适时表扬。

过渡:

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

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

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

找找看,在课文哪儿?

导学第8段

1.指名读

2.出示:

“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

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A“渐渐地”是什么意思?

生答后,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

}

 (结合:

“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

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

(用词准确)

B指导朗读

 (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

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它的神奇和同词的准确!

过渡:

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

导学第7段

1.出示:

“我还有很多兄弟。

有的……;有的……;还有的……扑灭森林的大火……

2.自由读

3.引导理解

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了它们的本领)

4.指导取名

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附板书)

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5.师小结指导朗读

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

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

2.思考:

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评议(名称、用途)

5.师小结

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下班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同学们肯定对它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以作文、绘画、小制作等形式设计具有新作用的水上飞机。

教后感:

《水上飞机》怎么才能上好?

读课文,让孩子进入情境之中,进入迷人的世界中,他们就会让趣更浓。

他们进入情境后,才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

对新事物就要探索,这是这篇文章学习最本质的东西。

小海鸥就具有这种能力,它没有见过长翅膀的船,它就大胆地有礼貌地去问,就敢用自己的错误去问,用自己的判断去问。

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其实可以引导认识这一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不懂的东西就是不懂,不要装懂,问错了不要紧,问错了有人帮你纠正。

所以,教学这一课,要告诉学生有问题一定要问,不要不懂装懂。

其实这也是孩子学习这一课又一新起点。

作业设计:

一听写。

二比一比,再组词。

竟()既()惭()缓()

竞()即()渐()援()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参加()救援()输送()

扑灭()响起()离开()

四造句。

究竟

1.放在句子中间

2.放在句子最后

五、阅读课文片断,答题。

我还有很多兄弟。

有的可以随时从海上飞起参加战斗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输送物资还有的能从海中汲水去扑灭森林的大火……

1.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2.“兄弟”在文中是指。

3.这段话主要介绍了种水上飞机,分别是。

4.你能说说他们的作用吗?

 作业答案

一听写。

货轮输送森林遥远

迅速救援海鸥佩服

二比一比,再组词。

(略)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略)

四造句。

究竟

1.放在句子中间

这道题究竟要什么做,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2.放在句子最后

这个问题是对是错,我们还得去一探究竟!

五、阅读课文片断,答题。

(略)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台风的危害性和气象卫星的神奇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激趣。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指名分段读。

4.课文是怎么描写台风的蛮横、粗暴的?

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然后用“~~”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三、以读代讲

1.生汇报所划的句子,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品读。

①他刚刚舒展开巨大的身子,猛然望见天空中有颗小星星不停地朝他眨着眼睛,便大声嚷道:

“你是谁?

竟敢盯住我!

”(板书:

大声嚷道)

②“小东西!

”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

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

嘿嘿……”(板书:

狂怒)

③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板书:

狂暴)

④“哼,我要把你甩掉!

”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深处奔去。

⑤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2.读完⑤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比喻句)他把什么比作什么?

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小作者真是运用语言的高手,比喻句用得恰到好处还使文章锦上添花,同学们平时写作文一定别忘了用上。

4.这样狂暴的台风,卫星是怎样紧紧跟踪它的呢?

请你读读卫星说的话,然后用“——”把提示语划出来。

5.学生汇报,适时板书提示语。

6.课文中的提示语,有的在前,有的在中间,还有的在后面,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可以使文章形式多样,充满情趣,最主要的是小作者在提示语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词语。

请你用上这些词语把下面的对话写具体。

四、小结新课。

教后感:

在中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应该把词句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语文的基础。

但是在学习生词时,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单调、枯燥,因此,我在出示生词时,有意识地将词性相近的生词放在一起,譬如:

“狂暴厉害怒吼疯狂”这一组词,学生在复习生词的时候,无意识中已经能够将这些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

“你觉得这四个词怎么才能读好呢?

”学生便很容易地将这四个词的意思更明显地朗读出来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提问:

通过学习,台风和卫星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说]

3.学习第一自然段:

(看图1)大家看,在波浪滔滔的海面上,一股台风生成了,他舒展开巨大的身子。

猛然看到了对他不停眨着眼睛的气象卫星,便——[生读:

大声嚷道:

“你是谁?

竟敢盯住我!

”]是啊,这是多么凶狠、狂妄的台风啊!

(板书:

凶狠、狂妄)

但是,卫星却只是笑了笑说——[生读:

“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卫星显得多么的自信和坚定啊!

(板书:

自信、坚定)

打开课本,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台风的凶狠、狂妄和卫星的自信、坚定。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自然段中,描写台风和卫星的句子。

2.请同学们放声自由读读划出来的句子,边读边思考,自己体会一下台风的凶狠、狂妄和卫星的坚定、自信。

三、精读赏析,细读感悟:

卫星和台风之间是怎样斗智斗勇的呢?

(一)我们来看第一回合,听到卫星要时刻跟踪自己,台风是怎么做的?

1.指名读,出示第3自然段

(1)什么是狂怒?

台风为什么要狂怒?

(卫星说要时刻跟踪)

(2)是啊,台风如此凶猛,鱼儿、船儿、树儿甚至我们人类都对它望而生畏,难怪它会这么狂妄自大,可如今,一颗不起眼的小卫星竟然盯住了它,还说要时刻跟踪他、监视他,知道他消失为止,想一想台风此时的心情?

(恼怒、愤怒)所以,他就狂怒地嚷道,想就此——(威胁卫星)

(3)谁再来把威胁的语句读一读,指名读。

评议。

(卫星在3000米的高空,你说的台风能听到吗?

)再指名读。

(4)齐读。

2.面对蛮横无理的台风,卫星怕了吗?

卫星是怎么说的呢?

[生读]

真是一颗自信、要强的卫星啊。

[生读]

[生齐读]

3.台风会善罢甘休吗?

台风是怎么做的?

[狂暴地跳起来]狂暴说明了什么?

[台风更恼怒了](板书:

猛扑)他又想做什么呢?

[打卫星]

[生读][生齐读]

4.结果怎样呢?

(板书:

不管用)为什么呢?

(看图2)[生齐读]

5.小结:

这第一个回合,台风和卫星是如何较量的?

[生说:

台风威胁、猛扑,但是不管用]谁胜利了?

[卫星]

6.齐读第三、第四自然段,读出台风的狂怒、狂暴,也要读出卫星的自信。

(二)第一回合,台风打不到卫星,卫星不战而胜。

第二回合呢?

台风想了个什么招呢?

你们找到哪些句子?

1.[生读]出示第五自然段。

台风想了哪一招?

(板书:

甩掉)

2.自由读第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台风态度坚决,跑得快)

[生读][生齐读]

3.甩掉了吗?

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

[紧紧地]

4.同学们真会找句子!

老师想读读这句话,好吗?

(少读“无意中”、“仍然”。

[生:

无意中、仍然能去掉吗?

]

是啊,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

[生读][生齐读]

5.对于台风想用甩的方法来摆脱自己,卫星是表现得怎样?

(板书:

没门儿)

[生读][生齐读]

6.哪两位同学愿意来把这次较量中,台风和卫星的对话来读读。

[生读]

7.小结:

第二回合中,台风对卫星说[齐读],但是卫星去嘲笑台风[齐读]。

看来,这

第二回合,是谁胜利了?

(卫星)是啊,狡猾的台风想甩掉卫星,没门!

这第二回合的较量,气象卫星又赢了。

(三)打也打不到,甩也甩不了,台风气急败坏,实在忍无可忍了,他想干什么了?

1.出示句子: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1)指名读。

(2)交流:

你知道了台风的第三招是什么?

(板书:

扑向城市)对啊,他想搞破坏了。

你觉得这台风怎样?

从哪儿看出台风的气势汹汹?

(暴跳如雷、疯狂的巨兽、呼呼地)

什么是暴跳如雷?

(学生表演)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读]

(3)让我们把疯狂的台风把发怒到极点的样子读出来。

[生读][齐读]

(4)台风扑向城市,会干什么坏事呢?

(看图,描述)

台风疯狂,处处遭殃。

你能用上词语来说说台风的可恶吗?

(为非作歹、称霸一方、作恶多端、称王称霸、作威作福、为所欲为、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5)此时此刻,见到此情此景,你会怎么读好这个句子呢?

[生读]

2.但是结果怎样呢?

(1)引读:

出乎预料的是,堤坝——树木——人们——(看图)

大家看,人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这里有个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