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595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docx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

第二章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学对人性的看法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

每位心理学家、每一心理学观点或理论的背后都有一种对人的理解,都有一种对人性的看法。

人性规定了具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的特点,人性是心理学必须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总体上主要有两种研究取向:

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

它们对人及人性的看法各不相同,即在如何看待人及其存在的依据、价值、意义、地位等方面存在异议,表现出两种取向的人性。

科学主义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文化价值定向,坚持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观和客观实验范式,认为人与动物或机器可以等同,忽视了活生生的“人”的特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文化历史属性,导致了心理学在人性问题上的自然化倾向。

人文主义心理学则注意到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强调人的主动性、理性、精神、价值观等,认为人具有自我选择、自我调节向善的能力,因而可以运用教育手段来完善人性。

一、心理学与人性

人性即人的共同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属性。

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人性的主观反映,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性的学问,必须以一定的人性观为基础。

人性主要有两种色彩的理解:

哲学色彩和心理学色彩。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它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

它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形成人性的决定因素。

人的自然性体现人的社会性,同样人的社会性也包含着丰富的自然性内容。

人性的本质更决定于具体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制度。

心理学色彩的人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性情,也包括后天学得的一切性情。

“每一位心理学家,不管他是多么强调实证主义和反理论,他的心灵深处都有点关于人性的哲学。

”即心理学家持什么样的人性观决定着他的心理学研究取向、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也决定着其理论的建构。

人性问题与心理学中的两大核心问题直接对应:

第一,人的存在依据,即人为什么活着,人从哪里来,在心理学中表现为对人自身及外在世界如何认识的问题。

第二,人的终极关怀问题,即人应该怎样活着,在心理学中表现为心理学如何指导人的生活,人应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自身服务。

诚如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所指出的:

“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的一门主要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要从人出发而又归结到人。

它所以要从人出发,就在于研究之前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大体正确的看法,以作为研究工作的一种指针。

而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科学地阐明人是什么,以求得对人的实质有充分的正确理解。

所以,人的实质问题对心理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心理学研究中,如果认为人性本善,那么健康人格成长的唯一条件就是提供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人的思想行为也就不必约束,只需引导他们生长的方向。

相反,如果认为人性本善,人是不可信任和依赖的,人天生就是自私自利的,则健康人格成长的条件就是对人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约束。

同样,如果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我们都具有相同的思想和知觉,就会用相同的观点来解释不同人的思想和行为。

二、现代心理学各研究取向的人性观

很久以来,学者们就对人的本性即人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法,如人们是如何感觉、知觉世界的,人们的聪颖与疯癫的起源是什么。

但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回答和解释这些问题,直到1879年冯特将物理学、生物学中的实验室技术用于研究这些看似伦理化的问题。

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现代心理学由此开始了。

同时基于不同的人性认识,也开始了不同流派从不同侧面对复杂心理现象的探讨。

一百多年来,现代心理学逐渐形成了七大理论派别: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五大主要研究取向:

生物学取向、行为主义取向、认知主义取向、精神分析取向、人本主义取向。

这些派别和取向在彼此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角度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每一种派别和取向都促进了我们对人性和人类体验的理解。

(一)生物学取向——可移植的记忆

这一研究取向认为大脑是我们听见、看见、哭泣、愤怒、自私、遗忘、快乐等的根源。

心理是受其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所决定的。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发生的某些生物化学变化的结果,因此可以用脑细胞中确切的物理过程予以解释,而这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人自身是无法改变的。

并且,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是无差别的,都是受生理过程支配的。

因此,增强或减弱记忆力的方法就是对与记忆有关的脑组织进行移植,如将促进记忆分子的化学物质注入人的大脑中,就会使记忆力增强;反之,将抑制记忆分子的化学物质注入人的大脑中,就会使记忆力减退。

这种观点下,人无需也没有主观能力,人是机械被动的。

(二)行为主义取向——橡皮泥似的孩子

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如果能对环境进行足够的控制,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孩子塑造成我们所期望的任何一种人。

其代表人物华生曾声称:

通过环境的控制,就能把任意一位健康而体型健全的婴儿培训成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是乞丐和小偷。

人完全是由外力控制的,是被动的。

给人一个什么样的刺激,相应地就会产生一个“不经大脑”的行为反应。

人天生是空白的,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任我们描绘。

人性也无所谓善恶好坏,完全由他所处的环境或教育决定。

人只能对环境做出响应而不能对环境加以控制。

由此,人与人之间无差别可言。

无论人自私、吝啬、贪婪还是无私、勇敢、坚强,都是环境和教育造就的。

人是可塑的却又是环境的牺牲品,因为人没有自由意志,没有所谓的心灵和情感。

自由只不过是对环境中令人厌恶的刺激的一种逃避,人即使是有自由的,也是环境决定的,因此只要创设某种环境或教育就可以使人的某种行为、性格、德行增强或得到改造。

他们把人看作是一只较大、较复杂的白鼠,人就像白鼠对实验室里的刺激做出反应一样,没有任何主观意愿。

在这里,心理学家的形象是穿着实验服,拿着记录本,观察在迷宫中奔跑的小白鼠。

后来的新行为主义者注意到了人心理和行为的内部过程,引入了中介变量(如动机、需要),但动机、需要等主观意识作用仍是受环境决定的。

其代表人物斯金纳(Skinner)就认为,人类从来就没有摆脱过环境的控制,人类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存环境。

后来,新行为主义对人性的看有了很大的不同,重视人的意识、主观能动性、人的自主选择。

它认为人的因素、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环境不是影响人行为的唯一因素,人可以通过理性的自我调节、主观评价和能力影响并左右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即人虽受环境制约,但也能改变、创造环境。

(三)认知主义取向——模仿计算机的人

广义的认知研究取向包括行为主义中的认知心理学,狭义的则是指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即现代认知心理学。

它认为人性是既主动又被动的。

它认为,人的行为受人的思想、思维的支配,反对行为主义机械论的观点。

人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

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系统能力所限,人不可能同时应用所有信息,也不可能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而必须有选择地采取一定的行动计划或策略。

对人或事物的知觉和解释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一个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他的思维心智过程。

它认为,人与计算机一样,都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或信息加工系统,因而可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心理活动甚至是高级心理活动。

计算机语言可相当于人的初级信息加工过程,计算机程序可相当于人的思维策略,其中人的过去经验和知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这一研究取向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性,即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但忽视了人心理行为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创造性及人的价值,即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认知心理学虽然从概念上承认了人在这些方面不同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但它对人的本质属性却做了预先的假定:

“有思想的人类也是一种信息加工器。

”因则最终还是否定了人的本质属性,因为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被设计得多么复杂,都无法和制造它的人脑比拟。

正如一些西方持批评观点的人所指出的是:

“计算机模型正在被证明是不恰当地模仿人类的秩序和行为主义的变异的老鼠。

再说一遍,控制人类的梦想这一最初的欺骗将在令人失望的实际结果中结束。

”当然,我们也绝不能否认计算机模拟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特殊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认知主义批评的加剧,许多认知心理学家认识到人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符号系统的加工和真实的人类加工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于是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尝试将人脑视为生物的神经网络,用联结主义的观点来推测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强调用神经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来模拟人脑的自然智能。

即对真实的生物神经网络的模拟,把“心理活动像大脑”作为其隐喻基础。

因此它对大脑的模拟更接近脑的实际情况,被看作是“在认知解释方面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但它仍然忽视了人的社会文化属性。

(四)精神分析取向——魔鬼驱使的奴隶

这一研究取向对人持悲观的态度,认为人的行为受潜意识(主要是指人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如性和攻击)支配,受控于非理性因素。

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曾说:

历史事实及我们的经验都证明人性本善只是一种错觉,“人类并不是希望被人爱的仁慈生物……相反,他们属于那种被认为在本能天赋中攻击性占最大份额的生物:

结果,对他们来说,邻居不仅是可能的帮助者或性对象,而且还是这样一种人:

他引诱他们满足对他的攻击……引诱他们侮辱他……折磨或危害他”。

人注定要成为自己的性欲和本能的牺牲品,与动物一样,我们都是受本能驱使的。

人基本是消极的、机械性的。

人具有生存和死亡的本能,人生的目标就是死亡,生活只不过是人朝向死亡过程中迂回曲折的道路而已。

人是一个能量守恒系统,一定能量的减少就意味着另一种能量的增加。

因此,人所有的行为都是按照趋乐避苦的快乐原则进行的,即寻求能量的释放。

人的每一行为、心理活动都有着某种原因,这些原因多数是潜意识的。

人的口误、笔误、做梦,人类的科学、文化、艺术与文明都是被潜意识决定的,都是本能能量的展现,人没有任何行为可以由自由意志产生。

继弗洛伊德之后,20世纪30年代兴起了新精神分析学派,它强调了人的自主性与自我调节性,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重大影响,并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

他们相信人类有能力克服冲突与挫折,从而不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如其代表人物弗洛姆(Fromm)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有理性的,人的恶根源于后天的环境和社会。

(五)人本主义取向——塑造自己灵魂的工程师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无论是行为主义还是精神分析理论在对人性的看法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都从根本上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只注意到了人与动物的连续性,忽视了人性中的主要方面,如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的价值。

且两者主要是基于对动物或心理疾病患者进行的研究,因而不能认识和理解人性。

他们认为,在人性问题上,在看到人与动物的连续性的同时,必须看到两者的本质区别。

由此提出从“似本能”角度理解人性。

“似本能”与本能相似,受遗传因素决定但容易受压抑,并强烈要求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数对人性持积极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人性本善,人性是发展的,人性是自主的。

他们相信,1、人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和向善的倾向且具有建设性,恶来自于社会或文化环境,破坏和侵犯行为是由于人的基本需要遭受挫折后引起的。

2、人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和行动方向,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动建构者,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机会,人性就能够不断向善、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而,社会应允许人性、潜能自由展现,这样人便会趋向心理健康。

其代表人物罗杰斯说:

在有利于成长和选择的心理氛围中,我从未听说任何人选择残暴或破坏的道路,选择似乎总是趋向社会化、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潜能、天性是自我实现这一人类终极价值选择的“种子”,而良好的环境则是人性潜能赖以生长和实现的阳光和水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信人性是发展的,因为人总是追求自我完善。

但这种追求与实际中的不完善之间形成了永久的紧张,这种紧张促进了人性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成长、发展是人性共有的特点。

3、一个人无论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发展和成长是永恒的。

同时,人的发展和成长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

人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克服种种限制和困难,才能达到自我实现。

人是一个在功能上自主的人,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

因而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慢的机器”,人是有意识、创造、自主、值得信任、善良、成长的人。

在现代心理学的百年发展的历程中,各研究取向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一问题。

他们彼此观点虽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但都有各自的合理成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的本性,为我们正确认识人性、理解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前进奠定了基础。

三、后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

后现代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另一种声音。

心理学自独立之始,就是一门充满矛盾的学科,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理论派别。

他们内在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分歧被认为是心理学充满矛盾、不能统一的主要原因。

虽然自20世纪30年代后,各学派、研究取向开始注意相互吸收、借鉴与融合,但由于对“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始终不能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这一矛盾从根本上是无法解决的。

因而许多心理学家都指出,心理学是一门无法统一的科学,是一门危机科学。

20世纪80—90年代,哲学界掀起了后现代思潮。

它产生于各个不同哲学流派的研究,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解构(解构是指对旧事物的破坏并重新建构的一个新事物),用来说明20世纪以来社会发生的复杂变化及其时代特征,也是对实证主义危机的反映。

这股哲学思潮对现代境遇下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与现代性相伴而生的现代心理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

后现代心理学就是对现代心理学,尤其是科学主义心理学(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反叛、扬弃、抨击和超越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一)、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误读

现代心理学一定程序上是在现代主义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追溯到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其特征在哲学中表现为实证主义,主张科学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只有能够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即只有“眼见为实”。

实证主义是现代心理的主要哲学基础,它对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等问题的拒绝和排斥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致命伤。

另外,它2、表现为“有用即真理”、“自我中心”的哲学特征。

现代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以秩序、统一、确定压制混乱、分歧和多元,崇尚理性;3、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4、强调自然是为人所有、所用、所在,一切复杂的事物,包括人的心灵都可以用更简单的成分加以说明;5、真理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是唯一的,人的价值与尊严都在控制之中。

由此,现代心理学不可避免的带有自身无法逾越的人性障碍。

基于各心理学研究取向对人性的理解,我们把它们区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取向。

科学主义取向是狭义的现代心理学,也称为主流心理学、科学心理学。

在本书中,现代心理学主要是指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心理学。

人文主义取向主要是指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新近发展——超个人心理学。

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否认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将人的特性征求意见于动物的特性,人的行为被理解为“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及“信息的加工处理”,人性被物化、异化、生物学化了。

人文主义取向认识到了区别,但却走向了“本质还原”的悖论。

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主张人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应回到心理现象的本身而不加任何已有经验或主观思想的参与,应对自己的需要、愿望、动机等进行如实的描述。

然而不带任何主观体验的对情感的所谓如实描述是不可能的,从“人”产生的一开始,就必然带有自己主观的东西,至少带有社会文化的影响,因而人文主义心理学将人性神秘化了。

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误读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否定了人的积极主动性,否定了人积极向善的一面。

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受本能冲动、欲望尤其是性本能驱使和控制的。

人是被决定的,并总是处于痛苦与压抑中。

对这种命运,人的主观努力是无法改变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这一点上的看法更加极端。

它把人看成是一架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机器。

人就像橡皮泥一样可以随意塑造,没有自发的行为能力。

自然、社会、教育支配着人们,人根本没有自由和尊严。

现代认知心理学、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与行为主义一样,对人性的看法都是机械的。

而我们知道,人不是环境和他人奴仆,而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并能够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人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

2.物化的人性

在这一人性观上,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心理学体现得最为明显。

它们将人的复杂心理活动用生理过程来理解,用物理、化学过程来解释,认为脑细胞变化、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就是人心理行为的原因。

它们不是把人比作动物就是比作机器,而人是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中形成的。

离开社会历史性的人是物而不是人。

计算机和动物都不具有人的主观世界、自主能动性以及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主体能力。

3.摇摆的人性

现代心理学似乎总是从一端走向另一端,如要么只讲行为不讲意识,或只讲意识不讲行为,要么只讲潜意识不讲意识,或只讲意识不讲潜意识,要么只讲人与动物园的共性不讲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等。

在对人性的看法方面,也表现出类似摇摆和片面性。

现代心理学的各研究取向或理论派别都只强调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要么把人看作是随意改造的,如行为主义学派:

要么主张人性本善,如人本主义学派;要么主张人性本恶,如精神分析学派,都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人性。

4.神化的人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精神视为第一性,认为人不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完全自由的。

它没有从宏观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中来研究人性,而是从封闭的人的内部去寻找人性的根源,把人向善、追求自我实现认为是天生的,是脱离文化、社会的。

因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生物学研究取向的心理学一样,都是自然主义的人性观,仍然把人性归纳为人的自然性和生物性,忽视了社会发展、文化环境对人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完善的人性必须从社会文化中加以考察。

以上我们分析了现代心理学在人性方面的一些错误的理解。

但近年来现代心理学各个研究取向也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并着力调整各自的理论和研究。

如现代认知心理学就接受了后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并做出了回应。

二、后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

后现代心理学看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局限并试图用一种新的思想超越它。

现代心理学的缺陷和危机迫使人们重新设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整个宇宙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这一关于人的科学也就不得不重新反思和设想“人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现代心理学看来一定存在着一个确定的研究主题,一个可以解释某一类的心理或行为的确定的科学结论,抑或是对人的解释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对个别、少数人的研究可以推广至所有同时空内的人身上。

而这些观点在后现代心理学中都是不能成立的。

后现代心理学对形形色色的人性论及永恒不变的人性进行了讨伐,包括人的中心性、绝对性、自然性及为多数人所认可的人本主义的人性观——性善论。

因而在“人的本性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不存在统一的认识。

没有什么统一的人性观,人没有普遍的本质或本性,即反对抽象的人性和神神圣的人性。

每一种文化背景下都存在着各自的人性观。

但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研究“人”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对人及其人性的看法,我们可称之为“没有人性的人性观”。

后现代心理学总是自觉拒斥任何一种机械的决定论,如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主张超越任何独断的“绝对真理”、“客观规律”、“神圣人性”等。

在它那里,对心理或行为没有统一的解释,没有统一的心理或行为的规律,没有统一的人,没有绝对普遍存在的东西。

事物及其意义永远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因而它反对科学霸权的心理学,否定权威。

后现代心理学中蕴藏的对人性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说明:

1.强调人的去中心化

后现代心理学反对人的“神性”,反对抽象的、至高无上的人,否定权威与霸权。

对现代心理学中的“人”的现在性、中心性、自然性等特权发起了挑战。

提出“人死了”,人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再是精神世界的中心。

人不是“完人”、“圣人”。

人不可以随意破坏、支配自然和社会,也没有人可以这样。

人与万物、自然和社会都是平等的、和谐统一的。

主张突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权威、无上的人。

认为权威、无上的人与其他人并无差别,强调两种人的平等对话,因为每种人、每种文化或民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谁也不能否定或支配谁。

这就意味着过去处于权威地位的领导者、警察、军官、教师等都将与一般人的地位等同,领导者与员工、警察与犯人、军官与士兵、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人在作用于环境、自然、社会的同时必然也会受到它们的反作用,因而人类在利用环境、自然的同时,必须保护它们。

2.强调人的多元性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同,因而人性是丰富多样的,是复杂的。

现代心理学的危机不是因为坚持了科学认识的客观普遍性,而是因为对人及其心理和行为复杂性、多元性的片面、简单理解。

如它只注意到了人的自然性、客观性的一面,忽略了人的主观性、社会性的一面,抑或相反,忽略了人的自然性的一面。

后现代心理学强调人性的多元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强调不能单一、简单地理解人性,主张人的多元性多于统一性。

这就意味着不同环境、时代背景下的人,或许是善良、无私、热情的,或许是自私、贪婪、怯懦的,或许是被动、消极的,或许是积极主动的,抑或是所有这些兼而有之。

3.强调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后现代心理学强烈反对现代心理学所追求的科学理性,认为它是以牺牲人的个别差异为代价的;强烈反对绝对的普遍性及其将少数或单个人的研究结果推广至大部分人的做法。

它认为,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并且每个独特的、存在差异的人之间都是平等的。

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都是真实的存在。

要求摒弃一切歧视,接受一切差异。

影响人心理或行为的因素各不相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异性,因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绝对普遍、整齐划一的追求只能使人丧失了自己,成为无血无肉、抽象的人。

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理性或非理性的人,有的只是个性的人。

但同时这一个体又不是一个绝对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实体,他主要是社会的产物,只具有有限的自主性,是生活、存在于由不同独立个体组成的有机集合体中的一员。

因而我们应从多视角出发去认识和理解人和世界。

4.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现代心理学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主张重新推崇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人不能凌驾于自然、社会、他人、自己之上,但可以成为自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

人是自由的人,是与社会、自然界紧密相连的人。

人从根本上讲是有创造性的,每个人都有创造性能量,这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

现代心理学把人当作机器和动物的做法,强调人心理行为的规律性、预测性和控制性使人丧失了创造性、责任感和自主性。

人的创造性、自主性和责任感是人性的价值所在。

我们在认识后现代心理学及其对现代心理学反叛的同时,必须有一种辩证看问题的态度。

现代心理学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百余年来的探索,及其将这些研究结果和规律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对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一些重要研究和发现将继续引导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

本书中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后现代心理学虽然有许多观点比较偏颇、极端,如否认规律的存在。

但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它还是有许多看法颇具建设性和重大意义,1、如强调人的独特性,反对霸权,崇尚人的差异性和多元思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欣赏人的创造力等。

至少它的思维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2、它以崭新的思维和视角为心理学的未来呼吁呐喊。

如它呼吁心理学应关注活生生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直面人生、投身于现实生活;3、提倡心理学应扩大视野,使心理学能够成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指导人的发展、促进人际和谐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学。

对后现代心理学,我们更多应看到的是:

它试图“消解普遍对个别的规范、现实对根源的依赖、必然对偶然的支配、统一对选择的排斥、崇高对渺小的蔑视等”。

我们从中汲取更多的应是它的怀疑和批判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