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490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 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3启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单位:

统计局

生成时间:

200704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索引号:

014247581024/2007-0003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创新、率先、和谐”主题,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举措,干在实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为2009年启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初步统计(下同),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38.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4.73亿元,增长20.0%,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为97.3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78.80亿元,增长15.5%。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6.6:

51.5:

31.9调整为14.7:

52.3:

33.0(见图1),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至85.3%,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210元。

    物价水平平稳运行。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4%,与去年基本持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9%,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

(见表1)

 表1、2006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

指   标

本年(%)

上年(%)

同比±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01.4

101.4

0.0

食 品

102.1

103.4

-1.3

#粮食

103.3

95.6

7.7

油脂

97.6

93.2

4.4

肉禽及其制品

97.0

104.2

-7.2

99.6

103.2

-3.6

水产品

98.8

110.2

-11.4

103.8

110.7

-6.9

烟酒及用品

100.5

99.5

1.0

衣 着

98.3

97.3

1.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2.0

100.3

1.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5.0

98.5

6.5

交通和通信

100.9

100.6

0.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6.4

100.4

-4.0

居 住

104.0

103.0

1.0

  民营经济再增活力。

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3200户,新增私营企业4400家,其中公司制私营企业1500家;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82.00亿元,增长150.1%,其中公司制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3.00亿元,增长75.6%;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额28.00亿元,增长58.0%。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4.7%。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市城镇国有、集体、股份制、“三资”等企业在岗职工5.93万人,比上年增加0.0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62.0万人,比上年减少2.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规模偏小;社会事业进步加速但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但仍显薄弱;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 业

  农业生产较快发展。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64.7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

农业产值23.07亿元,增长8.9%;林业产值0.16亿元,增长11.7%;牧业产值7.01亿元,增长11.1%;渔业产值33.09亿元,增长2.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4亿元,增长6.4%。

全年粮食产量28.39万吨,比上年增长22.8%(见表二)。

  种植结构更趋合理。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5.2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59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75.7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44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2.8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1.0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1千公顷;蔬菜面积30.40千公顷,增加0.88千公顷。

  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年生猪饲养量26.75万头,比上年增长8.7%;羊饲养量145.89万只,增长3.0%;家禽饲养量1702.37万只,增长4.6%。

全年肉类产量4.47万吨、禽蛋产量1.33万吨,分别增长7.0%和7.7%。

表2、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

(吨)

上年数

(吨)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283878

231168

22.8

#谷 物

167601

114282

46.7

夏 粮

82606

79141

4.4

秋 粮

201272

152027

32.4

油  料

96795

93848

3.1

#花 生

31631

32691

-3.2

油菜籽

64571

60638

6.5

棉  花

15554

14448

7.7

蚕 茧

4345

4000

8.3

瓜  果

76808

77094

-0.4

蔬  菜

697702

664478

5.0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年内围绕本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做好新农机、新技术的试验、研发、示范和推广工作。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0.26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87.0%。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51万吨,农药使用量1176吨。

有效灌溉面积40.27千公顷。

  农村水利建设快速推进。

2006年全市共完成二级河道疏浚5条段、三级河疏浚12条段、疏浚横河339条、泯沟9696条,共计完成土方990万方。

农村二次改水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市完成总管改造500公里,占规划任务数的84.7%,完成埭管改造1400公里,占规划任务数的77.6%。

年内完成了8个镇改水工作的初验及复验。

  项目投入和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2006年,全市新增扩建投资规模超500万元的农业园区109个,新增扩建超千万元的农业重大项目5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4个。

一大批重特大农业项目的建设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农业项目的规模和档次。

   三、工 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工业产值650.04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实现产值305.20亿元,增长43.5%。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值0.17亿元,增长12.6%;股份合作制工业产值0.69亿元,增长23.3%;股份制工业产值186.43亿元,增长43.0%;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产值99.38亿元,增长41.1%;其它经济类型产值18.53亿元,增长65.9%(见图2)。

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4.48亿元,增长36.6%。

全年用电量11.38亿千瓦时,增长18.7%;其中工业用电7.52亿千瓦时,增长20.9%。

  经济效益继续改善。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8.00亿元,增长44.0%;实现利税22.00亿元,增长44.0%,其中利润14.70亿元,增长57.0%。

工业产品销售率99.7%,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图2、全市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构成(规模以上)

新增企业拉动明显。

从2006年新增的105家规模工业企业数据来看,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4.49亿元,同比增长321.3%,拉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4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33.70亿元,利税1.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5.0%、390.0%,成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力。

  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显著。

全市30家重点企业实现产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38.2%。

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5家,其中,1亿元以上企业65家;3亿元以上企业15家;5亿元以上企业6家。

林洋公司产值超20亿元。

   四、建筑业

  建筑业业绩骄人。

2006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建筑企业总产值150.00亿元,承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91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109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6.6%和10.7%。

  建筑龙头企业凸现新优势。

全市特、一级资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共6家。

2006年,南通二建、博圣集团、安装公司三家龙头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0.00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86.6%。

南通二建首次实现超百亿元目标,今年蝉联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企业第一名。

荣列中国500强第377名,排名工程建设系列企业第23位。

博圣集团完成产值20.00亿。

安装公司顺利组建省级集团,首创10.00亿元产值。

  品牌形象实现新提升。

2006年,荣获省级名优工程奖项共37个,其中:

“长城杯”奖2项、“白玉兰杯”奖4项、“扬子杯”奖26项、“海河杯”奖4项、“西夏杯”奖1项。

由南通二建承建的南京奥体中心游泳馆,有望成为我市建筑史上第10项“鲁班奖”工程。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06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83亿元,比上年增长31.6%。

其中,城镇投资57.96亿元,增长82.8%;农村投资75.02亿元,增长9.4%;房地产投资11.60亿元,增长22.8%;零星投资0.25亿元,增长8.7%。

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56.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8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4.1%和20.4%,销售面积84.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7%。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总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70亿元,比上年增长30.3%;第二产业投资116.10亿元,增长34.1%;第三产业投资25.03亿元,同比增长21.7%。

全市完成规模以上投资额130.00亿元,增长46.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89.8%。

工业规模投资达102.67亿元,增长52.0%,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78.0%上升为88.4%。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

2006年,全市在建和投产项目1105个。

全市规模以上投资项目当年施工项目696个;当年新开工项目604个;建成投产项目473个,新增固定资产78.10亿元。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全面旺销。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从城乡看,城市零售额38.13亿元,增长19.4%;农村零售额 46.12亿元 ,增长 13.5%。

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6.22亿元,增长15.0%,住宿餐饮业7.86亿元,增长24.5%,其他行业0.17亿元,增长14.8%。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全年共完成零售额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市场创建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我市市场共有20个,已经推行标准化管理的有18个,共培育亿元市场12个、10亿元市场1个、市级样板市场2个。

  新型业态迅猛发展。

以连锁业为代表的各种业态名店、新店纷纷入驻,时代超市、世纪联华等一批大型购物中心开张营业,先豪国际酒店、东方银座落成开业,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亮相启东。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2006年,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1个,增资扩股项目35个;累计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1.26亿美元,同比增长77.5%;注册外资实际到帐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0%。

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注册外资实际到帐两项指标双双超过历年实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外贸出口增势强劲。

全市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企业176家,比2005年新增20家,实现外贸出口3.50亿美元,同比增长40%,外贸出口增幅列南通第1位。

机电产品行业首次成为我市出口的第一支柱产业,出口额达1.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8%。

  外经合作发展迅猛。

全年新签对外劳务合同额3874万美元,完成劳务营业额5166万美元,新派劳务人员756人。

2006年新批境外非贸易投资企业2家,并成为南通唯一办成境外实体企业的县市,年末全市共有境外非贸易企业5家。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崇启大桥立项正式批准。

2006年,崇启大桥立项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桥的预可行报告、工可行报告及相关专题研究基本结束,10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交通司、综合规划司、投资司等有关部门的审核会签。

11月8日,由国家发改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11月10日,正式批准立项。

崇启大桥作为启东人民的希望之桥、腾飞之桥预期与长江南支的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实现同步通车。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

全年交通工程建设完成投资额3.50亿元,重点实施了沿江公路、南海公路、农村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

完成了120座农村公路危桥及宽路窄桥的改造任务。

组织实施县乡道改造60公里,其中县道19公里,乡道21公里,县乡道镇区段改造20公里。

沿江船舶工业带建设加速推进,年内完成了船舶工业带“一横三纵”道路勘测设计。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37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65亿元,增长6.6%;电信业务收入3.72亿元,增长7.8%。

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增至38.53万户,住宅电话用户达30.03万户;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29.82万户;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80万户。

  旅游业稳步发展。

境内共有星级宾馆8家,其中:

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4家。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96万人,比上年增长12.0%,有更多海内外游客来启旅游、参观。

   九、城市建设

  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

2006年,城区规划、专项规划、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工作出现新进展。

新城区8平方公里控规编制已初步完成。

地块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查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实现了城市建设地块修规的全覆盖。

全市24个镇乡、334个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布局规划和除市区30平方公里以外300多个村农民集居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全部完成。

小康示范村农民集居区的前期工作及环境、水系、绿化的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

  城市道路建设扎实推进。

今年城市道路框架建设主要分为城市北片道路改造、老城区道路改造和新城区道路建设三大块。

城市北片道路改造工程:

苏221线高速公路至中央大道段已改造完成。

全面开工建设的有中央路、江海北桥等“七路一桥”。

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

公园中路、南苑路拓宽改造已竣工,职工新村老区及紫薇三村部分积水区域道路排水改造已完成。

新城区道路建设工程:

新城区公园南路、民胜南路、纬一路、纬二路等四条道路已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

  城市生态建设进展顺利。

全长82公里、总投资2.98亿元的引江区域供水一期工程9月3日正式通水。

“三带两园”生态工程即南城河、庙港河、头兴港河滨河绿带;紫薇公园改扩建工程和儿童乐园一期新建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中。

庙港河整治工程已全面完成。

污水处理厂一期、尾水排放工程及城区截污管网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联合调试和试运行。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全年财政总收入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24亿元,增长26.1%。

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16.6%、23.6%、47.1%和34.9%。

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8.4%,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11亿元,增长18.6%。

基本建设支出7162万元,增长25.2%;农林水支出8290万元,增长26.5%;教育支出19236万元,增长21.1%;抚恤和社会救济费、社会保障支出为4978万元和8021万元,分别增长18.6%和30.8%;医疗卫生支出7469万元,增长19.4%。

  金融体系运行良好。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0.45亿元,较年初增长14.1%;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89.63亿元,较年初增长12.9%,企业存款26.27亿元,比年初增长17.5%。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7.26亿元,比年初增长20.2%;其中短期贷款87.00亿元,比年初增长15.9%,中长期贷款17.00亿元,较年初增长66.6%(见表3)。

表3、2006年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年初增加(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

230.45

 

28.49

 

#企业存款

26.27

3.9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89.63

21.62

各项贷款余额

107.26

18.03

#短期贷款

87.00

11.94

#工业贷款

25.43

5.16

商业贷款

5.20

-1.40

农业贷款

18.17

-0.07

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

0.96

0.71

中长期贷款

17.00

6.79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

中保财产和中保人寿在启的分支机构继续保持主体地位,两家保险机构共实现保费收入18433万元,增长14.0%。

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2030万元,增长5.4%,人身险保费收入16403万元,增长16.0%。

支付赔款共4317万元,增长21.6%,其中,财产险2386万元,增长41.2%;人身险1931万元,增长3.8%。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幼儿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入园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省标。

全市初中生升学率达95.1%,再创历史新高。

各类教育招生和毕业生情况(见表4)。

表4、2006年各类教育招生和毕业生情况

 

招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普通中学

18398

-2230

21768

-799

高 中

6488

-233

6276

439

初 中

11910

-1997

15492

-1238

职业中学

2570

29

807

-642

小 学

6870

-1189

11943

-657

特殊教育学校

4

-23

19

8

幼儿园

5841

-937

6783

283

  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我市普通高考成绩连续14年位居江苏省前茅,2006年列全省第三。

特色教育也取得了骄人成绩:

启东中学学生朱力在第7届亚洲物理竞赛和第37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赛中连夺2枚金牌;大江中学一举夺得全国第16届发明展览比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

全年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5个,批准实施27个,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2个,争取到省级以上科技经费2022万元。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全年专利申请数629件,授权数217件,组织省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5个,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个,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奖23个。

   十二、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

  文艺创作推陈出新。

年内共创作各类新作品200多个,其中省以上参展、发表、参演、获奖作品达57件次。

版画创作、音乐舞蹈创作、曲艺戏剧创作均取得不俗成绩。

  文化活动如火如荼。

以多样化的创作为基础,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举办大中型文化活动10多场次、各类形式多样的小型演出5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50万多人次。

为配合全市经济建设和中心工作,先后组织了20多场文化活动。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三送”工程,组织专业剧团送戏下乡;组织送书下乡活动,赠送图书资料3000册次;组织电影公司开展送电影下基层活动。

  阵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6年全市有14个镇乡创等级文化站,其中示范文化站11个,先进2个,达标1个,有22个镇乡申报创建等级文化站;2006年度新建农村文化站17267平方米,投入镇乡文化站建设资金847万元,硬件建设有力地加强了文化阵地的基础。

图书馆利用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儿读书活动,先后在省市获奖;全年新购图书5400册,报刊杂志232份,发展持证读者1270人,接待读者11万人次,提供图书40万册次;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400余次,编发《信息窗》、《科技信息》等16期;举办英语口语、创新思维、写作等讲座9个班次,受益读者500余名。

  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目前,我市共有歌舞娱乐场所29家,网吧63家,溜冰场7家,游艺游乐场所117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90家,书报刊经营单位148家,印刷企业126家,演出团体3个,演出场所13家,电影放映单位14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总数达7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广电事业持续发展。

全市广播电视节目3套,广播平均每天播出时间13.3小时;无线电视平均每天播出时间15.5小时。

新增农村有线电视3万多户,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14.7万户。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

年末共有医院、卫生院39个,医疗科研结构1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卫校、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各1个,卫生所24个。

期末实有床位2105张,工作人员2991人,其中卫技人员2308人,卫技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56人。

预防保健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加强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全市新出生婴儿总数4292人,建卡4292人,建卡率达100%。

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度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65.4万,参合率88.78%。

无偿献血工作深入开展,全市无偿献血8324人次,无偿献血量166余万毫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保持在100%,成分输血率达98%。

妇幼保健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3.87%,产后访视率95%,住院分娩率99.42%,新生儿死亡率2.9‰。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2006年共向上级输送优秀运动员22人,其中运动队6人,大专院校16人。

取得裁判员资格的共99人,其中:

一级3人,二级11人,三级85人。

全市共有运动员141人,其中:

健将级6人,一级3人,二级1人,三级122人。

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6月,第九届全民健身节启动仪式暨万众健步走活动在市民广场举行,16家运动型机关和20个社区的居民代表20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并组织开展了乒乓球比赛、庆元宵火炬接力长跑活动、市级机关羽毛球比赛等多项活动。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2.44万人(见表5),比上年末减少0.43万人,年增长率为-0.38%,男女性别比为97.3∶100。

城镇人口50.6万人,城镇化率达45.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7448人,出生率为6.61‰;死亡人口7861人,死亡率为6.98‰;全年人口自然减少413人,自然增长率为-0.37‰。

表5、2006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市总人口

1124390

 

100

 

出生人口

7448

——

   死亡人口

7861

——

城镇人口

505976

45.0

男 性

554526

49.3

女 性

569864

50.7

18岁以下

168700

15.0

18—35岁

201891

18.0

35—60岁

533883

47.5

60岁及以上

219916

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