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677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docx

及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八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

必修二专题八: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每课名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0分)

1.(2011年5月商丘市二模31题)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

他回忆说:

“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

”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

“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拉近了与欧美国家的距离②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③中国与西欧国家隔阂与矛盾消除④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

A.②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

2.(2011年4月天津五校联考9题)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12日报道,WT0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

这说明()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C.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3.(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23题)“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4.(2011年5月陕西省质检34题)对下列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91—1993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表(单位:

亿美元)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世界

353

355

376

378

375

370

发达国家

250

259

265

270

256

253

71%

73%

70%

71%

68%

68%

发展中国家

103

96

111

108

119

117

29%

27%

30%

29%

32%

32%

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B.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5.(2011年1月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22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包括()

①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  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③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  ④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2011年3月赣州市摸底34题)读下表(以1990年数据为100),据此得出的最为准确的结论是()

世界经济指数

1985年

1995年

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

56

144

世界生产指数

86

107

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85

106

 

A.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C.WTO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D.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

7.(2011年5月厦门市质检21题)“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新中国称呼重要外国友人的外交用语。

下图是该词在历年《人民日报》出现频次的示意图。

与M-N段频次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14题)《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9.(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16题)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12日报道,WTO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

这说明()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C.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0.(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24题)世界贸易组织2011年3月公开了一份裁决报告,支持欧盟部分诉求,裁定波音公司获得美国今少53亿美元非法补贴,认定美国对波音公司的补贴行为与世贸规则不符。

这说明世贸组织

A.开始致力于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B.能够提出成员国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案

C.主要维护欧盟的合法利益D.使世界贸易实现了规范化和法制化

11.(2011年3月吉安市一模32题)2009年,为缓解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列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

这一限制条款与图7中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12.(2011年3月鹰潭市一模31题)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3.(2011年4月沈阳市质检34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步展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主要基于()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2011年1月广东四校高三联考23题)2009年,为缓解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

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

15.(2011年4月深圳调研17题)2001年,曾有一首词写道:

“四海五洲举杯,华夏入世喜同醉。

千年佳酿,万国友邦,歌舞盛会!

”这首词吟诵的是

A.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B.中国开始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C.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D.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2011年1月河南郑州高三质检30题)(2010—08—27人民网消息)美国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8月25日表示,自奥巴马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近一年来,并没有使美国轮胎进口总量下降,也没有帮助轮胎制造行业增加就业,相反却加重了美国消费者的负担。

如果中国政府想继续反对美国对我国的这一不正当制裁时,可以通过下列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ABCD

17.(2011年3月南昌市一模25题)中国人关(WTO)之路艰难曲折,用龙永图的话来说是“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了”。

以下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B.它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

C.它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成员国提供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D.它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8.(2011年3月云南省统测23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比,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的新特征是()

A.通讯技术的进步促进世界贸易增长

B.贸易自由化开始从欧洲向世界普及

C.建立起协调世界经济贸易的有效机制

D.通商、投资的经济需求与武力威胁结合

19.(2011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18题)《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括号里面的内容应是()

A.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2011年4月揭阳二模23题)“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

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21.(2011年5月天津市河北区二模10题)二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

22.(2011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22题)(12分)新华社首尔2010年11月12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12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上发表题为《再接再厉共促发展》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表明,贸易越是自由,世界就越是发展;经济越是开放,发展就越是迅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

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

“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

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

康熙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米出洋”。

五十九年(1720)规定:

“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

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觔贩卖出洋”。

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

并对这一政策作简要评价。

(4分)

材料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提高关税、限制进口。

率先行动的是美国,它通过国会立法,提高了对大部分进口工业品和农产品征收的关税。

从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先后有76个国家提高了进口商品的关税率。

——袁明《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国提高关税的目的及其给当时世界带来的影响。

(4分)

材料三胡锦涛主席访法时指出,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均平衡的成果,尽早实现发展回合目标。

出席了总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涉及航空、核能、金融和环保等领域,其中包括向空中巴士公司购买102架客机,价值140亿美元。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与胡锦涛主席的会晤中承诺要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同中国一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

他说:

“英国将继续在欧盟中坚持向中国贸易敞开怀抱的立场,不修建贸易壁垒。

”英中两国在卡梅伦访华期间签订总价值高达17亿英镑的新商务合同。

——新华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4分)

 

23.(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28题)(12分)中国经济融人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

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中的“丝—银贸易”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4分)

材料二(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ǎo,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三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包世臣《安吴四种》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4分)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

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3)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据材料四概括入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4分)

24.(2011年5月天津和平区二模13题)〈20分〉我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从区域性向世界性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东来的殖民势力还不能够对明朝施加多大的影响。

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势不可挡地进入正在开拓的世界市场。

中国的茶叶、生丝、丝绸、瓷器由西班牙大帆船从菲律宾运往美洲,由荷兰、葡萄牙的商队运往欧洲。

世界生产的近一半白银流入了中国。

一一《世界古代史·下册》

(1)据材料一说明16世纪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什么地位?

有何依据?

(不得摘抄材料原句)〈4分〉

材料二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

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xi,五倍)。

……

(2)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面临着什么问题?

〈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6分〉

材料三1983-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T)和外商直接投资额(FDI)混合直方图和折线图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80-2000年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因。

(4分)

(4)2011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

简述中国加入世贸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4分)

必修二专题八: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每课名题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民众衣着的变化,由单一走向开放。

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应是改革开放推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解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不是促成变化的原因,故排除带①的;中国与西欧国家的隔阂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此时并没有消除,故③项错误。

符合题意的只有②④。

      2.D      

解析:

题目中世贸组织报告中对欧盟的经济贸易行为提出指责,说明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故选D。

3.C      

解析:

“与邻为善”是指加强睦邻友好合作。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该组织有利于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故选C。

A不正确,中国并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发起国。

B不正确,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与睦邻友好不符合。

D项与睦邻友好合作不符。

4.A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91—1993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可了解到发展中国家的比重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的比重不断下降。

结合各选项,B项说法材料中不能体现;CD项说法与材料反映不符。

本题选A项。

5.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着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

6.A      

解析:

本题考察当今国际经济发展。

此题可用排除法来做,BC项从表中数据不能分析得出,表中只有国际贸易的指数没有世界经济总体发展指数,因此D项不能得出。

表中世界货物出口指数和生产指数体现了国际贸易的变化。

7.D      8.C      9.D      

解析:

WTO指出欧盟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说明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0.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报告,说明世界贸易实现了规范化和法制化。

11.A      

解析:

首先明确四个选项的标志:

A是世贸组织,B是亚太经合组织,C是世界银行,D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贸组织宗旨是促进贸易自由化,而材料是限制自由贸易的行为。

12.A      

解析:

考查分析材料提取信息能力。

题干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推动全球化的发展的作用,“整个世界都”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13.C      

解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展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只是与某个国家的外交关系,不能体现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会员国,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故“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合法席位”的说法不正确。

14.A      

解析:

本题解答要了解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是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二是A图是世贸组织的标志,B图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C图是世界银行的标志,D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三是图示各机构的宗旨。

结合所学知识,提倡自由贸易,反对贸易壁垒,显然是世贸组织的宗旨,因此,选A项。

15.C      

解析:

这首词是为庆祝2001年中国加入WTO而作,根据所学,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据此本题选C项。

16.C      

解析:

A项指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宗旨: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

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等。

B项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D项指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主要宗旨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C项指WTO即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建立(中国2001年成为成员国),宗旨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本题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可通过WTO进行磋商解决,本题选C项。

17.D      

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故D不正确。

18.C      

解析:

二战后,建立国际间的组织,通过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成为惯例。

如“世界贸易组织”。

19.C      

解析:

1871年的30年后,为2001年,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历史事件当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的时间。

从材料中的1971年的“30年后”可判断是2001年,中国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答案为C。

A、B也是在2001年,但不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D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内容。

20.C      

解析:

本题考察当今国际经济发展。

根据题干中第一句内容“赔上……”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加入世贸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作者忽视了入世的积极影响,因此应选C项。

21.D      

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属于二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非选择题

22.

(1)政策:

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评价:

它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手工业与世界市场隔绝,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4分)

(2)目的:

转嫁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缓解经济危机)。

    影响:

导致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4分)

(3)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

(4分)

23.

(1)状况: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分)

原因: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2分)

(2)变化:

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

(2分)

说明: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分)

(3)努力:

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WTO。

(2分)

影响:

入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分)

24.

(1)地位:

对外贸易占有优势地位。

(2分)

依据:

中国的商品以及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分)

(2)问题:

对外贸易出现入超。

〈2分〉原因:

侵略战争,打开国门;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取得贸易主动权;外国商品采用机器生产,质优价廉。

〈6分〉

(3)内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内进行改革,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恪局。

(4分)

(4)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