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575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docx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8第八单元科学之光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教学目标 

一、学习《〈天工开物〉两则》,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二、学习《麻叶洞天》,体会《徐霞客游记》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认识徐霞客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三、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做一些社会调查,就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世界影响等问题展开研讨,体会科学作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和魅力。

 

单元介绍 

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

这两部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

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逞日趋没落之势。

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社会的动乱,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

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

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与西方科学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匹敌。

 

《天工开物》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官修的大型图书如《古今图书集成》《授时通考》等,对它多有引用。

乾隆时编修《四库全书》,因发现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的《方玉堂全集》中有明显的反清思想,因此《四库全书》没有收《天工开物》,使得这部书在清代中叶以后没有进一步流传。

但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天工开物》先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亚洲国家,成为当时一般文化人喜爱的读物,日本思想界还由此兴起了“开物之学”;后流传到欧洲,法国著名汉学家儒莲(1797—1873)先后将《天工开物》中《丹青》《五金》《锤锻》等章节译出,发表或转载在当时法、英、德、意、俄等国的权威科学刊物上,如法国的《化学年鉴》《科学院学报》等,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曾引述儒莲《天工开物》译文中有关养蚕的部分,还称之为“权威著作”。

现在学术界公认,宋应星所描述的炼钢炉,实际上就是法国冶金学家马丁(1824—1915)发明的平炉(亦称马丁炉)的祖先,其基本构造和原理是一致的。

甚至巴尔扎克在小说《幻灭》中都设计了这样的故事情节:

法国商人在讨论借鉴中国以竹为原料造纸的方法,以取代法国日趋紧张的破布供应──小说中的人物声称是看到一部插图本中国技术书得到的启示(《天工开物译注》《宋应星评传》的作者潘吉星先生认为此书即为《天工开物》)。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出游行记之作,如《张骞出关记》(张骞)、《大唐西域记》(玄奘)等。

但这些考察记大多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或宗教目的,像《徐霞客游记》这样完全以考察自然为目的,以日记的形式严格实录的科学著作,是独一无二的。

徐霞客以布衣之身,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涉险临危、仆人背叛、断粮、被劫、病痛等,终于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这种为科学事业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徐霞客死后,清代大学者钱谦益非常关心《徐霞客游记》的刊刻。

他晚年身处明清易代之际,以身事清,颇受良心的谴责,更兼他藏书万卷的绛云楼毁于大火,所以自云“一身旅泊,一意抛弃世事,皈心空门;世间声名文句,都如尘沙劫事,不复料理。

唯念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嘱徐仲昭刻游记书》),“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嘱毛子晋刻游记书》),可见《徐霞客游记》在当时文人学界中就已经有很大的影响。

 

《徐霞客游记》在岩溶地貌、山岳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冰缘地貌、河流湖泊水文、生物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科学成就,有很多成果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如他对地表岩溶和洞穴的时间、范围及其分类命名,都领先于西方学者。

他还运用与建立了许多地理学研究方法,如注重数据描述、实地考察与文献记载对比、标本采集等,开创了中国古代地理学注重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学习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体会古代科技著作的语言特点和叙述风格,把握其精神实质,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古代科技成就。

如果能结合所学内容,做一些社会调查或实地考察,比如,调查一下《天工开物》中所记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哪些至今仍活跃在民间,游历一下徐霞客曾经走过的山川名胜,作一些地理(或地质)考察。

然后把这些调查或考察的结果总结出来,形成文字,必然会增进学生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文研读 经典原文

《天工开物》两则

文化背景 

《天工开物》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可以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来理解。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

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落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

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的格局。

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有2500人之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本人的情况。

宋应星(1587—1666?

),字长庚,明神宗万历十五年生于南昌府奉新县北乡牌楼宋村。

宋应星的曾祖宋景(1476—1547)是嘉靖年间的名臣,曾任山东参政、左布政使、南工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

牌楼宋村的“三代尚书第”“方伯第”“世进士第”等牌坊,所旌表之人,从宋应星的曾祖到族叔,都是宋家作为名门望族的历史见证。

宋应星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平民百姓接触,熟悉农业耕作、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

荣耀乡里的曾祖,一直是后来宋氏子孙景仰和效仿的楷模。

宋应星自幼聪颖,“数岁能韵语”(宋士元《长庚公传》),博学强记。

年轻时,致力于科举,以期金榜题名,重振门第。

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与其兄宋应升同赴南昌应试,都中举人。

当时宋应星29岁,名列第三;其兄38岁,名列第六,时人称他们为“奉新二宋”。

在自此以后的15年时间里,他们兄弟曾五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与进士无缘。

对宋应星来说,多次北上的万里之游,虽然没有达到科举中第的目的,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

无论是田间的农业技术,还是作坊的手工业操作,都引起了宋应星极大的兴趣,他作了不少笔记和工艺流程素描图,为日后写作《天工开物》奠定了基础。

北上应试的屡屡受挫,社会政治的黑暗,使得宋应星对科举彻底绝望,遂下决心把有限的精力转向实学,研究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问题。

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家食之问堂”,出自《易经·大蓄》:

“不家食,吉,养贤也。

”意为给贤者以官禄,不让其在家自食。

宋应星引用这个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自己就是要在家里研究自食其力的学问,而不再以官禄为生。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也就是明朝灭亡的前十年,宋应星任分宜县(今属江西)教谕。

教谕是一个教授县学生员的文职教官,虽然无品无阶,薪俸微薄,却也受人尊敬,较为闲暇。

宋应星在工作之余,整理资料,从事写作,他的很多政治、哲学、经济等方面的著作都是这个期间完成的。

1637年,宋应星出版了他一生的力作《天工开物》,奠定了他大科学家的历史地位。

 

《天工开物》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上》“开物成务”,意为以人工技巧开发自然界的有用之物。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内容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经验为主,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产的所有领域。

每章都用一个出自古代典籍的古雅的文言词语(两个字)命名,体现了丰厚的文化意韵。

每章篇首都有“宋子曰”一段作为引言,对本章内容作提要钩沉。

上卷六篇,内容包括谷物及其加工、制盐、制糖、制衣及染色等;中卷七篇,内容为手工业技术,包括制陶、铸造、车船、锻造、开矿、制油等;下卷五篇,内容以工业生产为主,包括五金生产、兵器制造、丹青颜料制作、酿酒、珠玉开采等。

全书以谷物开篇,以珠玉结束,对这样的编排次序,作者在《天工开物序》中作了说明,就是要体现他“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设过五经博士、算学博士、医学博士,但从来没有过农学博士、工学博士。

宋应星有感于当时富贵子弟把农民视同囚徒,读书的儒生把“农夫”当做骂人的话(原话见《天工开物·乃粒》),著《天工开物》,并把农业冠于全书之首,表现了他关注国计民生的可贵精神。

 

内容理解 

稻 

《稻》选自《天工开物》的第一篇《乃粒》。

“乃粒”一词出自《尚书·益稷》: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yì)”,意思是百姓有粮食吃,天下才能安定。

作者在这里用“乃粒”一词,统指谷物。

 

稻并不在传统的五谷之列。

汉代的郑玄注《周礼·天官·疾医》,以麻、菽(豆)、麦、稷(小米)、黍(黄粘米)为五谷。

对此,宋应星在本卷的开头作了解释:

这是因为古代圣贤都出自不种稻的西北地区,所以他们的著作中没有涉及稻。

但是,作者为什么又把稻列在“乃粒”之首,放在小麦、大麦、黍、稷、麻、豆前面来论述呢?

这是因为在当时全国民用的口粮中,稻米占了十分之七,其他粮食只占十分之三,而麻、豆多已作菜蔬、糕点、油脂之用。

 

第一段先从稻的种类谈起,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

接着,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作者在分类说明时,非常注意细致的区分。

比如,同为粘者或不粘者,禾苗与稻米都有不同的名称;同一稻种因为晚收可以改变粘性,功用也随之不同;有代表性的稻种,如长芒、短芒,都分别冠以著名产地的称号。

经过这样的介绍,让读者对稻的种类、形态、功用在总体上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

 

第二段谈水稻的育种分秧。

“湿种”是第一步,“最早者春分以前”,“最迟者后于清明”。

对此,作者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不过联系前一段的交代,不难看出这与南北地域气候、稻种的品质是密切相关的。

“播种”是第二步,其中以稻杆、麦秸包浸至为重要,这样,既可以防冻,又可以增加养分。

第三步是“分栽”,这是水稻种植较为独特、关键的步骤,对农田的湿度要求很高,干旱、洪涝都不宜栽种。

但也不能无限期地等下去,如果秧苗过老拔节,就是栽到地里,也结不出多少稻粒了。

可见,除了避免水旱之灾,不误农时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记述的一些水稻栽培技术,如水稻育秧后30天拔起分栽,以及一亩秧田可移栽25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是来自生产实践的科学数据,几个世纪以来对水稻种植具有指导作用。

 

第三段谈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

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种的特性而有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地势高低有关系。

可见,农业是一门最为务实的科学,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第四段谈南方两季稻的栽种,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

作者在对比中说明晚稻比早稻具有抗旱的优势,还特意介绍了一种“高山可插”的旱稻,称为奇迹。

最后介绍“香稻”,因其有香气,专供贵人享用,但产量既低,营养又少,故为作者所不取。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崇尚实用,贬抑奢华的可贵精神。

 

关于水稻种植,在课文没有节选的内容中,作者还谈到了稻田的土壤改良、田间管理,以及灾害预防、水利灌溉等,涉及到更为具体的操作技术。

 

治 铁 

《治铁》选自《天工开物》中卷第十篇《锤锻》,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从中可以见出他对传统锻造业的重视。

 

第一段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即以熟铁为原料锤锻而成。

熟铁有两种,一为刚出炉的“毛铁”,加工时要耗去十分之三的杂质;一为没有生锈的废旧铁器,加工时只损耗十分之一的杂质。

两相比较,其成本自然不言自明。

 

第二段谈炼铁用炭。

炼铁所用的炭,以煤炭居多,为十分之七;以木炭较少,为十分之三。

因为用煤炭比较方便,只有“山林无煤之处”,才用木炭,但是木炭比煤炭的火还要炽烈。

即使用煤炭,也专有一种“铁炭”,火焰内聚而不“虚腾”,和做饭用的煤炭看似相似,实则不同。

 

第三段论述锻铁工艺。

首先指出铁性“逐节粘合”的特点,只有不断锤打,才能合为一体。

而淬火又是其中关键的一步,铁器的坚韧与否,全在这一环节上。

最后对比中西的焊接技术,指出中国与西方在铁器的接合上存在“铸成”与“锻成”的区别,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冶金方面西学知识的熟悉,具有开阔的视野。

 

这一章其余内容,分述刀、斧、锄、锉、锯、凿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制作,其描述对象,大到船锚,小到衣针,可谓细大不捐,应有尽有。

问题研讨

1.《天工开物》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天工开物》一书涉及的农业、工业生产技术近三十种,本课选取的两则,一农一工,颇具有典型意义。

虽然篇幅有限,但仍可以一窥其中的科学思想。

首先,宋应星置《乃粒》于卷首,开宗明义,表现了他的重农思想,这与那些视务农为可耻的传统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从《稻》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应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的农学,历来强调天、地、人三种因素的协调。

如,《管子》的《牧民》《权修》等篇提出了务天时、务地利、用民力等思想,《吕氏春秋·审时》说: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贾思勰《齐民要术》说:

“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稻》中对天时、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更强调人的作用:

通过科学育种、合理分秧、培育新品种,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

另外,这两篇文字,尤其是《治铁》一文,也突出地反映了宋应星的技术思想,即“法”“巧”“器”三者的完美结合。

法,就是操作方法;巧,就是人的技能和智慧;器,就是工具和设备。

而在这三者之中,宋应星一贯认为人的巧智是最重要的,是主宰“法”和“器”的灵魂,在其他篇章中他对此多有论及。

而融会所有这些思想的,是作者一以贯之的追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

 

2.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

 

《天工开物》传到欧洲后,被称做“技术百科全书”,李约瑟称宋应星是“中国的狄德罗”,这并非溢美之辞。

欧洲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1713—1784)和物理学家达兰贝尔(1717—1783)在18世纪中期合作编写的,比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晚一百多年。

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把工业技术知识列入书中,不同的是,《天工开物》的记述多来自作者自身的社会调查,而非案头资料,因而更真切可感。

即以语言而论,《天工开物》的叙述风格也是“百科全书”式的。

每章文字,先概括说明主要议题,提出一般原理,作诠释或下定义性质的描述;然后再就具体事例,或按操作次序,或按工艺流程展开叙述,逐次延伸,并对重点内容详加剖析,语言简明,表述清晰。

如果联系到作者尚有很多其他不同风格的著作,如纵横骋辞的政论《野议》,情韵幽深的诗集《思怜诗》等,则他能坚持用纯净得近乎枯燥的实用语体写科技著作,是和他毅然放弃科举转向实学一样令人感动的事。

 

3.小字夹注的妙用。

 

《天工开物》全书在正文之间辅以夹注,既对正文作了补充说明,又传达出更为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且语言生动有趣,有舒缓叙事节奏、调节阅读气氛的作用。

试以课文中的用例略加分析如下:

 

①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补充粘稻的特殊功用,带出南方以糯米酿酒的习俗。

“所为”二字,令“糯米”活灵活现。

 

②俗名婺源光之类──指出产地俗名,令人想见当地以“质本粳而晚收带粘”这一特殊稻米“为粥”的饮食习惯。

 

③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补充说明这两种稻谷(无论长芒短芒)都是早熟品种,长芒在湖南浏阳一带擅场,短芒在江西吉安一带称雄,可见当时稻谷种植之普遍,且竞相争胜,各秀一域。

 

④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补充说明过早育种的危险,于平实的叙述中见出悲天悯人的情怀。

 

⑤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引用民间方言土语,补充说明早稻救荒的功用,以及百姓对它的感恩之情、珍惜之意,稻米在当时人民心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于此可见。

 

⑥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这是一个实在不雅的俗名,火矢,即火屎也,谓火烧过的废物。

但这样的“废物”却比煤的热效率还高,而且不堵塞通风口。

这一俗名虽不雅,但可能是民间的通称,若不指出,恐生讹误。

课文研读 相关读物

麻叶洞天

文化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古代地理学非常发达。

《山海经》就以“山”和“海”为纲领,广泛记述了山川泽林、邦国民俗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就划分了九州,叙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

嗣后,《汉书·地理志》按照汉代郡县封国疆域政区的建置,对各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作了综合论述,是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

尔后,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河川为纲,对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等都作了非常丰富的记述。

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皆为大型全国性区域志,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的成熟。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孔子周游列国,悟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道理。

司马迁、郦道元都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为他们的著作增添了不少真切的内容。

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南宋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吴船录》,都是山水游记的经典之作。

 

徐霞客(1587—1641)生活在明代后期,在他五十几岁的人生中,经历了万历、天启、崇祯三个朝代,亲历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遂绝意仕途,寄情山水,以旅游考察祖国的名山大川为己任,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旅游地理学家。

 

徐霞客自20岁游太湖开始,到54岁从云南抱病回家为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

他的出游,大体上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约29年,后期4年。

 

徐霞客能专心于旅游考察事业,与徐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徐霞客18岁丧父,事母至孝,母亲在,不肯远游。

徐母在丈夫死后,独立支撑门户,操持家业,教读子孙。

徐霞客出游的前期,因为有老母在堂,都是就近而游,一般不超过两个月时间。

万历三十五年(1607),他第一次出游时,徐母亲手制作了一顶仿古的远游冠,为他壮行色,还勉励他“志在四方,男子事也”,不能做“藩中雉,辕下驹”。

徐霞客出游在外,“每得仙芝异结,必献为母寿”。

(以上引文俱见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徐母喜欢种篱豆,精于纺织。

当她80岁寿辰时,徐霞客延请了当时著名的画士文人,绘《秋圃晨机图》,并为图作记及诗赋题咏(徐母去世后,徐霞客请人把这些诗文刻录于石,流传至今),当时的名士,如宋濂、倪瓒、董其昌、米万钟、文震孟、祝允明、黄道周、顾鼎臣、高攀龙等,都玉成其事。

就在这一年(1624),徐母为了鼓励儿子的地理考察事业,还特地陪他就近出游一次,而且一路走在他前面,以示身体健康。

可是,徐母第二年就去世了。

 

徐霞客前期的考察,偏于搜奇探胜,但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比如,万历四十六年(1618)游黄山后,他提出莲花峰“独出诸峰上”,“即天都亦俯首矣”的见解,从而更正了历来认为天都峰为黄山最高峰的错误说法,这与现代的观测结果是一致的。

他后期的考察,即仅有的一次“万里遐征”的西南之行,更偏重于科学研究,在地理学上贡献更大。

他这次长游,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岩溶地区考察,不仅记述了这些地区的岩溶地貌,而且还研究了这些地貌的构造和特征,创立了许多学术名词。

他还非常关注水道源流的探索,否定了《尚书·禹贡》所载的“岷山导江”的说法,肯定了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源。

 

内容理解 

本文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是崇祯十年(1637)徐霞客游麻叶洞的实录。

麻叶洞在明代湖广省长沙府的茶陵州(今湖南茶陵)西面的麻叶湾,因湖广明代简称楚,这篇游记便归入《楚游日记》中。

 

这一天(正月十七日)上午,徐霞客在游麻叶洞之前已先游了上清洞,因为该洞大半浸在水中,空间狭窄,举火都很困难,所以他入洞不久就不得不放弃探险。

麻叶洞离上清洞三里,因干燥无水,以遂畅游。

作者言“得麻叶洞”,着一“得”字,不难看出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可谓“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语,见于《徐霞客游记》第一篇《游天台山日记》)。

课文第一段简述麻叶洞周边的地理形势、山脉走向、水流方向等,就像现代卫星定位系统一样,在群山之中,标志出洞之所在。

依照作者的叙述,完全可以勾勒出一幅简明的地形图。

作者用朴实的文字,不假雕饰,准确地传达出亦真亦奇的山川风貌。

其中也不乏生动之笔,如“涧捣其西”,“环如展翅”等,既富动感,又颇形象,在教学中可作为重点欣赏。

 

第二段由写景转为叙事,谈到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

找火炬容易,找向导难。

究其根本,是因为当地土人认为洞中有神龙,进去会丧命的,除非有能降龙伏妖的道士。

当一个已然答应带路的向导确认了作者的身份不是“大师”而是“读书人”之后,便畏惧不前了。

好不容易花重金找到的向导,又临阵脱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迷信思想在当地的根深蒂固,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保有万物有灵的“泛灵”痕迹,神秘事物对他们仍具有极大的威慑力,甚至“重资”都不能打动他们。

这样,作者寻求不到当地人的支持,只好和家仆结伴下洞,去会见莫须有的“神龙”或“精怪”。

作者是信仰科学的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有什么神怪,所以他能冷眼旁观整个事件,注意到洞口来看热闹的村民有几十个之多了,他们之中,有樵者、耕者、炊者、织者、牧者、行者,这些各色人等都仿佛被什么巨大的魔力吸引过来,放下了他们的本职工作,来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

作者的叙述语言舒缓有致,引述语言原汁原味,加之故事有起有伏,及今读之,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样引人入胜。

 

第三、四两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按照行程依次记述游洞经过,描述所见所感所思。

“大仅如斗”的洞口,无疑是增加该洞神秘感的重要原因。

待转至洞底,就可以矫首遐观了。

虽然洞内仍曲折回环,低矮难行,但却“甚燥而平”。

伏地蛇行以通过那些洞内管道,是徐霞客娴熟的钻洞技法,他在游江西永新梅田洞时,在游桂林青珠洞时,都是这样做的。

而且,如果遇到“大仅如筒”的内洞时,还得“去衣赤体”前行。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了科学探险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可以分享他涉险过关的乐趣。

到了洞的内层,真是豁然开朗了。

“既入,内层亦横裂”以下,进入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部分。

只见裂隙纵横,远近高低,宽窄不一;西南东北,西北东南,走向复杂。

更为奇特的是,裂隙中又别有洞天,层现叠出,石形怪异,石理精美,令人称奇。

有的夹缝处不能容火炬,有的一线天可以漏星月,真是人间幻境了。

作者在陶醉之余,还保持着冷静的科学头脑,注意到“涧底南通”的走向,对涧水昔日“涌流”、今日枯竭表示叹惋。

 

第四段,继续写行程,而比前一段更偏于对洞内景物的描摹。

经过了“北循”“西攀”“北转而东”“度鞍历峤”,一个神奇的世界展现出来:

“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垂柱倒莲,纹若镂雕,形欲飞舞。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简短的句式,把洞石的光华色泽、形状纹理形象地刻画出来,而且有动有静,动静相间,读之如在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