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545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docx

高二会考化学试题

高二化学会考试题题目示例

第I卷必修模块(必答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安全使用标识是()

2.下列关于氯气的物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无毒B.无颜色C.无气味D.有刺激性气味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2SO4B.CH4C.CuD.H2

4.考古学上常用146C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

146C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6B.8C.14D.20

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和O3B.CO和CO2C.H2O和H2O2D.2412Mg和2612Mg

6.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A.HCIB.NaClC.Na2OD.NaOH

7.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A.浓盐酸B.稀硝酸C.浓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

8.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A.MgB.AlC.SiD.C12

9.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O2B.SO2C.NOD.N2

10.目前人类已发现几千万种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下列关于物质的类别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类别)()

A.H2O(氧化物)B.H2SO4;(含氧酸)

C.CH3COOH(混合物)D.I2的CCl4溶液(混合物)

1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硫原子的是()

12.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的是()

A.氢B.碳C.钠D.氯

13.下列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A.FB.ClC.BrD.I

14.下列第三周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A.硅B.磷C.硫D.氯

1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盐酸B.蔗糖溶液C.氯化钠溶液D.Fe(OH)3胶体

16.下列有关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性质,从左到右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7.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提高反应物浓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B.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

1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反应的是()

A.氯气B.溴水C.氢氧化钠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0.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油脂B.淀粉C.蔗糖D.葡萄糖

21.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还原法冶炼的是()

A.NaB.AlC.FeD.Ag

22.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溶于水B.是一种白色固体

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D.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2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2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粉加人稀盐酸中:

2Fe+6H+==2Fe3++3H2↑

B.金属钠投到水中:

Na+H2O==Na++OH—+H2↑

C.石灰石投入稀盐酸中:

CO32—+2H+==CO2↑+H2O

D.氢氧化钠溶液加人到稀硫酸中:

OH—+H+==H2O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的摩尔质量为28g

B.17gNH3的物质的量是1mol

C.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D.将40gNaOH溶于I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2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C12可用于制造漂白粉②Si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③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都正确

27.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28.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沙子

D.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钱固体

2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与氢气反应制取乙烷

B.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取一氯甲烷

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取氯乙烷

D.乙烯使嗅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30.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2HI(g)≒H2(g)+I2(g),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B.HI、H2、I2的浓度相等

C.HI、H2、I2在容器中共存D.HI、H2、I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31.在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Cu2++2e—==Cu

B.Cu-2e—==Cu2+

C.2H++2e—==H2↑

D.Zn一2e—===Zn2+

32.下列说法中,能说明乙醇(酒精)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③燃烧时放出大量热能④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__族,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通常是____色、具有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填“大”或“小,,),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

实验室收集氨气应采用___________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H2O,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被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浓H2SO4作_______

剂,具有___________性。

在该反应中,若消耗1molCu,则生成_____molSO2。

4.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物质:

①Si、②(NH4)2SO4、③Ca(ClO)2、④Al(OH)3、⑤Fe2O3其中,可用于制造硅芯片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可用于杀菌、消毒的是_____________;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_;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_________;医疗上可用作胃酸中和剂的是_______。

5.对于①乙醇和②乙酸两种物质,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是______填序号);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的是_______(填序号)。

6.粗盐水经过滤后仍含有少量SO42—、Mg2+、Ca2+等杂质离子。

为除掉这些杂质离子,常采用以下实验步骤:

①加入过量BaC12溶液,沉淀后,过滤;

②在步骤①所得滤液中加人过量NaOH溶液,沉淀后,过滤;

③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加人过量碳酸钠溶液,沉淀后,过滤;

④在步骤③所得滤液中加人适量盐酸,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加人BaC12溶液必须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除去下列各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择

除杂试剂填写在下表中:

8.两支分别盛有Al(OH)3的试管中,向其中一支中滴加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另一支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说明Al(OH)3是一种____________氢氧化物。

9.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会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为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写出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10.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它具有以下化学性质:

(1)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色,说明乙酸具有________性。

(2)能发生醋化反应。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醋,

在试管A中加人的试剂有浓硫酸、冰醋酸(CH3COOH)

和__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实验小组同学在配制1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时,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①将称量好的Na2CO3固体放人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为加速溶解,可用

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搅拌。

②将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

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要小心转人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回答: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所配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

(3)取出20mL配制好的溶液,此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12.为探究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

 

请帮助该小组同学补充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1)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逐渐减弱。

13.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下表列出了

①一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

(1)这九种元素分别是①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

(2)在①、②、③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①、②、③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⑥元素的氢化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氢化物在常温下与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__(填“<”、“>”或“=”)7。

(5)⑧元素与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高温下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__________色。

14.现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X、Y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Z是同主族相邻元素。

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X_________、Y__________、Z____________。

15.已知A、B、C、D、E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请回答:

(1)若A为金属单质,B,C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B、C

均为无色气体,D为黑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A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B为金属单质,C为酸,且C的组成中含有与A相同的元素。

则构成非金属单质A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A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

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

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

KBr溶液、KI溶液、氯水、嗅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

17.已知X、Y、Z为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的原子核中只有1个质子,X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Z的-2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的相同。

现有甲、乙两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由X、Y、Z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

(l)甲的浓溶液能使蛋白质显黄色,由此可知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乙中X、Y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

14。

在实验室中检验乙的操作方法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Z单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工业制取甲的基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选修模块(选答题)

(选答题包括三个模块的若干试题,考生可任选其中一个模块的试题回答,

若选答了多个模块的试题,以第一模块的成绩评分)

选修1《化学与生活》(文科学生做)

1.糖类和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请回答:

(l)葡萄糖的分子式是_________,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填“单”或“多”)糖,它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分解,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提纯蛋白质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填“盐析”或“过滤”)。

2.2007年5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工程。

“酱油加铁”的意义是_____(填序号)。

①减少厨房污染物②预防缺铁性贫血病③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3.汽车等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中,除碳氢化合物外,还有CO、NO和______(填化学式)等;CO与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反应生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能减少或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中,既有效又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清洁能源汽车②市民出行带防护面具

③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4.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

请回答:

(l)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若将某种水果切碎捣烂,加水溶解提取其滤液,就能达到充分提取水果中的维生素C的目的,这也说明维生素C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2)为预防缺铁性贫血,一些食品中加人了铁元素(含Fe2+物质)。

若向强化铁牛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牛奶变为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若向其中加人一片维生素C,则发现红色消失,该实验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3)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当人体缺碘或碘含量过多时,都会引起人体的疾病。

因此,我国政府从1994年起推出全民食用加碘盐工程,目前“加碘盐”主要是在食盐中加人碘酸钾。

请回答:

(l)碘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酸性条件下,碘化钾与碘酸钾反应可生成单质碘,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可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