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246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

走进语言现场

一、整体概述口语交际的概况:

1、三个层次:

1、提问交流说话,2、演讲,3、辩论(讨论)——临场应变的机智

2、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自信、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清晰、口语化。

3、附带:

演说本专题课文内容的思考价值。

(1)《不自由,毋宁死》——自由、平等与抗争

2、《奥林匹克精神》——奥利匹克精神

3、《作为偶像》——关于偶像、个人崇拜

4、《白发的期盼》——关于孝心、反哺、现代生活的策略

5、《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城市建筑风格、传统和现代和创新

6、《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对社会现象的思辨

二、各课安排重点:

1、《不自由,毋宁死》。

注重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侧重演讲练习。

归纳演讲的要素。

每位学生选择本课的一个语段,反复练习,上台模拟“演讲”持续一周几个课时。

2、《奥林匹克精神》。

侧重“倾听”能力的练习和培养。

提供两则不同长度的新闻锻炼倾听能力,归纳倾听的技巧

请三位学生朗读全文段落,其他学生倾听并作答课后题表格。

3、《作为偶像》(《白发的期盼》舍去)——“问答之间”

训练“一组采访的片段,组织讨论,发现提问的不妥”(课后题2)

阅读访谈实录《作为偶像》完成课后题。

倾听采访录音《杨利伟接受白岩松的采访实录》,记录要点,分析与《作为偶像》的区别,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的目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小组采访活动:

教师、同学,设计采访稿(注重提问角度和质量),完成采访稿(录音?

)。

4、《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交锋时刻”

舍弃两篇课文,组织一场班级辩论赛。

5、写作训练。

为期一个月。

1、自学写作指导“演讲稿,写给听众”,写作一篇文章,题目为“问答之间”板块的课后题3。

“高校面试题”

2、批改,小组讨论。

自己修改。

3、范文修改,小组讨论,自己修改。

4、面批重点学生。

5、渗透课前三分钟演讲,完成“演讲”陈述。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原创一体化教学案

《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

《作为偶像》《白发的期盼(节选)》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

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一、文本评价:

选自苏教版“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板块。

本板块的文本属于示范材料,苏教版教材这样编排,不太科学,远没有人教版来得清楚明白,过重于编排形式,而轻于实际效果。

有的教师把这些文本当成教学课文处理,其实是受编排误导。

教材的初衷是想分别通过一个版块完成一项口语交际的训练,其实口语的学习不可能像学习数理化那样,一次学习就能够解决一个问题,口语能力的形成是个天赋和长期训练的事,不能指靠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

当然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教给他们一些知识,也让学生通过活动自我感悟。

本专题在设计上强调实践性,指导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

专题分为三个板块。

“在演讲厅”选择了两篇经典的演说词,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得体简明地回答问题,是“问答之间”活动方案设计的出发点,记者们精心设计的问题,杨利伟倾听口语信息的素养与应对作答的风格,应该能够给同学们的提问应答以示范。

“交锋时刻”是思想与语言的交锋,是论证和反驳的运用。

《不自由,毋宁死》: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

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

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

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

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

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

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

拿起武器!

”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

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在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后,顾拜旦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

他认为,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

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体育颂》中,他也曾热情地讴歌,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

《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视记者采访“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实录。

从电视采访的类型上看,这次采访属于“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

一般说来,人物专访选择的对象可以是社会名流、权威人士,也可以是新闻人物;从内容上看,有的侧重观点采访,有的侧重信息采访,有的侧重个性采访。

选择什么采访对象,采访时侧重哪些内容,准确的节目定位,对记者准备与设计问题非常重要。

《白发的期盼(节选)》是一则新闻分析,曾获得2OO

O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亚广联的评语说,这个节目“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这一课在设计上强调实践性,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记者精心设计的问题和对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能够让同学们重视“精神赡养”的重要性。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

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

2OO

2年5月,武汉市的一位高三学生,把自己在网络上受到很高评价的三篇小说和一篇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教育论文结集为《愤青时代》出版,声称出版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北京大学的特招资格,一时引起广泛的关注。

一些教授和学者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文学才华,对《愤青时代》的成熟表示惊异。

7月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十二演播室”栏目播出北京大学的两位老师和其他人士就此展开的辩论,引起巨大反响。

众多网民也纷纷发表看法,就“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展开论辩。

二、目标与要求:

1、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

2、能够懂得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

懂得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3、学习演讲,注意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个性和风度。

4、能够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而敏捷地应对和辩驳。

5、学会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

6、阅读文本,积累些字词语言知识。

三、课时设置:

《不自由,毋宁死》1课时

《奥林匹克精神》1课时

《作为偶像》1课时

《白发的期盼(节选)》1课时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1课时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1课时

第1、2教时

要点:

解说、总体要求、完成第一板块

过程:

一、明确板块学习意义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当今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缄默纸笔的交流作用逐渐淡化,用声音交流信息、沟通感情越来越便捷、频繁而普遍。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它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二、板块简介

第一板块——演说

第二板块——问答

第三板块——辩论

三、进入第一板块

1、解说

不自由,毋宁死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

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

1

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

1

7

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

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

帕特里克·亨利与之相反,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

1

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这次演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十分注意策略,采用了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方法。

演讲一开始,他先对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表示了钦敬。

接着话锋一转,说明自己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并非不敬和冒犯,而是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很自然地转到坚持斗争、反对妥协的观点上来。

亨利对议会中主张和解的保守派的心理了解得十分清楚,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沉湎于希望的幻觉"、“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心理倾向,批评他们对“关系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然后,以“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领起,详尽陈述求和的历史事实与大兵压境的严峻现实,逐层批驳和解妥协的思想,用连续的问句启发人们从对经验的回顾中判断未来,呼吁人们“再也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了”,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反复强调“必须战斗”,“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

接下来针对“力量太单薄”、不能与强敌“抗衡”的畏惧心理,分三层展开说理。

先说力量并非指日可待,等待的结果是束手就擒;次说利用自然条件,发动民众为正义而战,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我们;最后说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别无选择!

随着演讲的逐步展开,亨利的语调越来越坚决,言辞越来越激烈,感情越来越高昂,直到最后,以“不自由,毋宁死”的警句表达了誓为自由而战的坚定决心,将整篇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他的演讲表现了高超、机敏的技巧。

他谙熟口语表达的特点,使用大量的排比、呼告、设问、反问,以及感叹、长短句交错等表现手法,强化了听觉效果。

例如,最后一段就连用了六个反问句和设问句,层层推进,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演讲的鼓动性和说服力。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

拿起武器!

”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

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191

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在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后,顾拜旦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

他认为,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

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体育颂》中,他也曾热情地讴歌,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

顾拜旦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

在演说中他阐释了“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

”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

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内容,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

顾拜旦曾经考察研究过希腊雅典古代奥运会的遗址,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了教育人”。

可以说,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

因此,他决心“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

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顾拜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

“大众”参与,即使“地位最底下的公民”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

顾拜旦的一句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也有翻译为“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同样强调了这一奥林匹克思想的精髓。

在另一次演讲中,他曾指出:

“先生们,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

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

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

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可以看出,顾拜旦提倡和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非常广阔的胸怀,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那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在第5段中,顾拜旦作了具体的阐述。

他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

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

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在演说词的最后部分,顾拜旦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2、根据已经学过发的课文和有关解说,总结一下,演讲应该注意些什么?

(演讲者必须有执著的信念、十足的自信,这是获取成功的前提。

又如,一篇好演讲词要求鲜明,语气坚定。

演讲者所要阐述的主张、要说明的问题和要表达意思,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含糊其辞,语调不能有气无力。

说理层层推进,题旨逐步显示,要有一条清晰可辨的思路,忌东拉西扯,离题万里。

再如,语言要形象、生动、有力。

另外,演讲者必须十分重视体态语言。

3、活动——即兴演讲

(1)请每人准备一个让别人演讲的小话题纸条

(2)抽签——抽出一同学上讲台;再抽出一个纸条

(3)演讲完大家评议

(4)继续

第3、4教时

要点:

完成第二板块活动

过程:

一、解说

作为偶像

《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视记者采访“中国飞天第一人”利伟的实录。

从电视采访的类型上看,这次采访属于“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

一般说来,人物专访选择的对象可以是社会名流、权威人士,也可以是新闻人物;从内容上看,有的侧重观点采访,有的侧重信息采访,有的侧重个性采访。

选择什么采访对象,采访时侧重哪些内容,准确的节目定位,对记者准备与设计问题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2003年10月1

5日,杨利伟成为全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名字,成为载进历史的人物,也成为众多媒体聚焦关注的重要新闻人物。

这次访谈节目的编导认为,如果以历史的眼光看,无论怎样评价杨利伟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对自明清以来就短于科技的中华民族来说,在走向复兴的漫长道路上,成功实施载人航天这类复杂的高科技系统工程,绝对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香港《大公报》评价说:

“杨利伟是这次。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

从杨利伟的表现,人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们的素质、智慧和表现。

”这一年,他被授予“航天英雄”的称号,还以遥遥领先的票数列于年度“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首,所到之处更是引发阵阵“航天热”,成为公众的“偶像”。

这次采访是在杨利伟遨游太空两个多月以后进行的,杨利伟航天的新闻信息已经为公众熟知。

但对他的性格、思想,心灵深处的丰富内涵,当时人们或许了解得并不多。

东方卫视的这档节目,力图通过一系列问题让杨利伟向公众敞开心扉,展示他作为“偶像”人物的个性特色。

这也是记者设计问题时所围绕的中心。

围绕这个中心,记者分三个方面提问。

第一组问题围绕“偶像”的影响来设计。

第一问以关心的口吻询问杨利伟的身体状况,也是为了打开采访局面。

美国伦纳德·朱尼恩在《接触:

最初的四分钟》一书中说,在初次见面的最初几分钟内如何打破坚冰将决定整个采访怎样进行下去。

第二问,从杨利伟回来以后的活动人题进入正式采访阶段,为后面的问题作铺垫、过渡。

第三问正面扣题,问航天飞行的成功会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四问通过引导采访对象作答,从而显现“偶像"的精神影响,很好地体现了采访意图。

第二组问题围绕超人的心理素质来设计。

第一问让杨利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问题可能使特定的采访对象陷于尴尬境地,因为作比较的对象太过具体,肯定自己就隐含了对他人的否定。

从采访实况看,杨利伟并没有正面回答,因而没有引出记者期望的话题。

于是记者机敏地提出第二问,用首飞前的一个“细节”——起飞的早晨唤醒起床叫了两次——来引出问题,具体而巧妙。

第三问仍围绕激动人心时刻的心理活动来发问,问题设计具体,切人点比较小。

适时提出尖锐的问题是获得采访成功的保证,可能有许多人都怀有一个疑问,难道杨利伟在升空的时刻真的就没有想到过可能回不来吗?

但如何提出这一敏感的问题却很有讲究。

第四问,先用细节引入,再援引国外的事实,避免了直接提问的唐突,问题提得入情入理。

第三组问题围绕非凡的意志品质来设计。

为了完成飞天的神圣使命,杨利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

每一项训练,都是对人体生理极限的挑战,是对人意志的考验。

记者选择了“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最难熬的?

”这一小的角度,并通过追问来展现杨利伟忍耐、坚毅的品质。

第三问深层次探究意志品质背后的支撑力量,第四问以假设方式呈现,强化了信念的力量。

杨利伟在飞天之前,并不是在媒体上频频亮相的人物,也算不上健谈,但他的语言简练、朴素、准确、明晰,体现出一个从事高科技工作的航天员优秀的专业素养。

杨利伟的回答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善于倾听,准确把握问题信息。

作为在太空上接受指令的航天员,杨利伟具有准确把握口语信息的专业能力,他的所有回答都直接指向问题的落点,没有答非所问,没有遗漏信息,没有旁逸斜出。

二是准确作答,传递信息简洁明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评价说:

“杨利伟虽然现在已经举世瞩目,但是他在回答问题时照例简单而有原则,最长不超过五句话。

”“照例”一词至少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杨利伟的回答一贯有“简单而有原则”的特点;如何回答问题,他的语言习惯受到过专门训练。

三是得体应对,语言分寸把握有度。

如对第一组第三问的回答,先扣紧“会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的问题落点,用“会激励很多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激发他们对于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作答,再从相互影响的角度补充一句,语言得体,风格谦和。

再如,对第二组第一问的回答,既得体地回答了问题,又回避了自我评价的负面影响,体现了谦虚谨慎的个性特点。

白发的期盼(节选)

《白发的期盼》是一则新闻分析,曾获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

亚广联的评语说,这个节目“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人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那么,如何解决继承传统与变革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年轻人走天下成事业与老年人需求照顾关怀之间的矛盾?

白发老人对忙碌的儿女们又有什么期盼呢?

作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与理性视角,超越物质赡养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新闻分析由一则令人伤感的故事引入,用老人“一周说了两句话”的悲剧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几位老人又诉说着共同的感受:

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

“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

”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

“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作者围绕“精神赡养”这一主题,选择了老、中、青各种不同的对象,用人物谈话的声音来完成对事实的分析。

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是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记者与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展现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急切的期盼和低到可怜的一点要求。

与老年人的对话中,人们已经可以明显感到下一代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漠视。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

当记者的话筒递向那些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时,我们听到的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

真正的原因,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

通过向青年人提问,记者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种对象,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

这些“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亲情的观念已经十分淡漠,这令记者十分“惶恐”,也从反面说明了向社会呼吁重视“精神赡养”问题的重要性。

“精神赡养"不是留待来日可以弥补的情感。

节目最后魏先生悔之晚矣的叹息,让人们强烈地意识到:

选择现在,尽快承担起“精神赡养”的责任。

《白发的期盼》是用对话串起的新闻分析。

作者非常善于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引导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坦诚交流。

对话自然,贴合主题,没有念稿子、演戏的痕迹,产生了极强的听觉感染力。

记者的提问也在拉家常式的对话中展开,看似随意却精于设计,在采访“大学生”一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根据已经学过的文本和有关解说,总结一下,采访和接受采访应该注意些什么?

(采访:

第一,提问必须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

要从提问对象的口里获得哪些信息,获得这些信息有什么目的,都应在设计时考虑。

第二,问题要准确具体。

空泛笼统无具体指向的问题,常常会让回答者难以应对。

第三,问题要简洁口语化。

接受采访:

第一能抓住要回答的问题,避免答非所问;第二,不蔓不枝,简洁了当;第三,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第四不好正面回答的问题,要有技巧地侧面回答,或者绕开回答。

三、活动——模拟采访

(1)就大家熟悉的生活,每人准备一个采访提纲的小纸条

(2)抽签——抽出一同学作采访;再抽出一个同学作接受采访

(3)完成后大家评议

(4)继续

第5、6教时

要点:

完成第三板块

过程:

一、解说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20世纪5

O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

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在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的时候,拱卫北京500多年的明代城墙正面对着存与废的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