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2222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docx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十二周

活动内容:

小鬼当家

一、活动的目的

1、学生学会当家,可以请家长指点,也可以让孩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情感体验。

感觉当家很辛苦,感觉当家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的感情。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实施的方案

1、组成实践研究小组并进行了分工

2、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

三、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根据“小鬼当家”这一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开展四人小组讨论具体活动的内容,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商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再进行实践,或买菜烧菜,或打扫卫生,也可以从早到晚当一天的家,还可以分项进行实践。

2、在当家作主的过程中亲身实践,从实践中得到体验,得到感受。

3、准备“小鬼当家”活动记录本,把在寒假生活中的所做、所感都整理成册,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一个系列。

4、开学后,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谈过程,谈体会,谈感受,并且进行记录展评。

(二)、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课题选择阶段

1、寒假到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践,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2、使学生学会确定自己的活动小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3、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的特长、爱好、选择主题和合理分工的能力。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在寒假期间,学生做到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至少完成4次“小鬼当家”活动的内容。

1、“年货置办”我参与。

活动建议:

先采访家里的老人,了解过年的习俗和费用,再和家长一起购买过年需要的物品,包括衣物、食品、礼品等,在此过程中,学会记账,掌握挑选物品的小窍门和知识,初步有了理财的意识,并认识到过去和现在生活的差异,体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成果呈现形式:

采访记录、照片、记账表。

2、算账——我最棒。

活动建议:

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宣传单,通过一种或几种商品不同商场、不同时间段的定价,知道掌握时机购买食品才最省钱,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成果呈现形式:

对比的记账表、照片、资料的收集。

3、“压岁钱”我做主。

活动建议:

过年了,肯定会收到压岁钱。

学生可以自己制定小小的理财计划,购买学习用品或储蓄、或别有他用,走进银行了解最新的理财产品。

成果呈现形式:

压岁钱的整理表、理财计划安排、银行探秘资料收集。

4、“小鬼当家”一天(或一周)。

活动建议:

和家长约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全家的开支和所有家务全部由学生自己承担,切实体会当父母的辛苦与精打细算,在确有困难时可以请求家长的协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成果呈现形式:

家庭会议照片、全家收支安排。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1xx)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调查成果;

2、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分类汇报;

3、学生将与商品的挑选、商家的选择、自己当家的心理历程等与同学交流。

4、进行活动的总结。

第四阶段活动评价延伸阶段(1xx)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评价;

2、xx评价,生生互评;

3、延伸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恩教育与理财意识通行。

十三周

活动内容:

了解大蒜

活动背景:

大蒜原产地在西亚和中亚,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把大蒜带回国安家落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大蒜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南北风味的菜肴都离不开大蒜。

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

大蒜既可调味,又能防病健身,常被人们称誉为“天然抗生素”。

活动目标:

认识大蒜,了解大蒜的品种、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种植过程、营养价值以及食用方法等知识,学会用大蒜为原料做两道菜。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实践活动。

2.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对学生进行上网、到图书室查资料、调查、采访、摄影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2、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特长,组成小组开展活动。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遇到困难不退缩,自己想办法解决。

3、与相关部门、家长,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4、准备活动用具(水彩笔、卡纸、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大蒜这一神奇而古老的药食两用珍品,被称作“健康保护神”。

大蒜研究所负责人哥特林博士介绍说,大蒜含有400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物质,如果人想活到90岁,大蒜应该是食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研究还表明,大蒜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参,应列为保健品之首。

而大蒜是我们常见的农作物,同学们家中一定都种过大蒜。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二、确立主题,制定计划。

1.提问:

各位同学,关于大蒜,你们了解的知识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于大蒜的了解。

2.交流讨论:

同学们,能告诉我,关于大蒜,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板书。

(1)大蒜的主要品种及其形态特征。

(2)大蒜的生长情况。

(3)大蒜的种植方法及病虫防治。

(4)大蒜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5)大蒜的食用方法及注意点。

(6)到农贸市场去了解大蒜的销售概况。

(7)了解人们对大蒜的评价。

……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子课题并组合子课题研究小组。

5.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子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可以上网或查阅书籍;可以访问老农、种植户;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到田间劳作……)

6.各小组制定调查计划:

(1)各小组为本组取个好听的名字,以便小组成果汇报。

(2)各小组分别制定活动计划,分配任务,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3)完成活动计划表。

(4)展示活动方案,xx共同修改。

三、总结,布置任务。

我们每个小组已分别制订了活动计划,在下一阶段希望每一组能齐心协力完成本次活动,相信大家一定会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十四周

第二阶段:

课题的组织和实施

一、指导学生掌握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1.小组讨论研究方法的格式及步骤:

你们知道怎样去调查、访问、参观或是搜集资料才是最有效的?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说明。

3.指导学生填写调查表、采访卡

三、帮助各研究小组进一步疏理研究思路,指导各小组选择适合的研究途径、研究方法。

四、分组展开调查研究。

五、阶段性汇报成果。

从学生投入的程度,目标达成度,以及在活动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交流汇报,提出意见,改进方法。

六、教师总结。

在活动中,我们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对它进行深入了解,要做到活而有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阶段:

研究成果的汇报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段时间同学们经过努力,搜集了许多有关韭菜的资料,了解了不少有关韭菜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

二、汇报展示成果。

1.各小组分别汇报研究成果。

第一小组:

大蒜的主要品种及其形态特征。

第二小组:

大蒜的生长情况。

第三小组:

大蒜的种植方法及病虫防治。

第四小组:

大蒜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第五小组:

大蒜的食用方法及注意点。

第六小组:

到农贸市场去了解大蒜的销售概况。

第七小组:

了解人们对大蒜的评价。

2.各小组互相质疑、释疑。

三、点击问号。

1.大蒜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2.大蒜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3.有不少人不吃大蒜,是因为害怕吃了以后嘴里的气味会比较重,影响和他人的交流。

这样对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

四、巧手作坊。

1.《大蒜》手抄报展评比。

2.以大蒜为主要原料做两道菜。

3.以《大蒜》为主题图片展及小品表演。

四、讲述感受,指导评价

1.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说说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

(在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劳后,教师择机对他们进行爱惜粮食和劳动最光荣的教育。

2.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又是如何克服的?

(通过这项讨论,教育学生如何克服困难,如何面对挫折,形成正确、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3.评价: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你发现哪些同学身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结合“雏鹰争星”活动,填写评价表。

5.颁星活动。

农业专家、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及颁奖。

十五xx

活动内容:

水果总动员

活动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一、活动的背景

“水果总动员”这一主题的确定,完全来自学生的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果作为营养成分之一,在各种家庭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饭后课余,总是能看到学生们品尝着各色水果。

一天午饭后在教室里吃水果,两位同学因为水果的营养价值问题发生了争执,请我来评理,一时我也愣住了,回答不上来。

平时只知水果的营养价值高,对此研究的还真不多。

于是我请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来帮助两位同学化解心中的疑团,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希望研究生活当中与他们关系最亲密的水果,学生思想活跃,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要善于从生活中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水果的研究,使学生对各色水果有一定的了解(种类、营养、功效),锻炼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水果拼盘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市场调查、采访、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走近果农的生活,感受果农的艰辛,培养勤俭节约不浪费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方案

1、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成小组,确定小组的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学生便自愿组成研究小组。

在自愿组成小组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有的学生成了“抢手货”,有的学生成了“弃儿”,有的刚过了半天就改变主意重新组合。

这是学生交往合作中的很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

我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育,和学生们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受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合作;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受欢迎,大家不愿和他交往合作;怎样做才能受别人欢迎;在和别人交往合作中有哪些技巧等。

最后我们自愿组了六个组,孩子们根据自己组的研究主题,起了响亮的名字:

“水果档案”组,“小营养师”组,“健康热线”组,“小调查员”组,“白衣天使”组,“小记者团”。

(2)、通过上网、阅读书籍、向家长询问等方式收集有关水果的资料。

关于水果方面的资料,网上实在是太多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问我怎么办?

我指导他们学会抓住重点,将自已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整理下来。

(3)、采用市场调查、采访专家等形式,了解水果的营养功效、将康吃法、市场销售、生长过程,用表格、问卷、电脑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

水果的种类很多,一个小组调查难度不小,他们调查了几天也跑了很多市场,又累又收效不多,我适时地提醒孩子,要多与别人合作,这样会事半功倍。

2、活动计划:

(1)、调查与收集

如何从各种渠道获取水果的资料呢,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

查阅报刊、书籍,上网浏览查询、请教父母等长辈、咨询营养师,他们还决定亲自上水果市场调查一番、咨询果农、果贩。

(2)、实地考察

有的孩子长辈在农村,他们准备利用双休日采访农民伯伯,了解了咱们本地主产水果苹果的生长过程,感受果农的艰辛。

(3)、学削水果

同学们在了解了一定的水果知识后,个个跃跃欲试,准备在实践活动方面大展拳脚,水果拼盘是他们最向往的。

但是首先要学削果皮,这对于饭来张口的孩子是有难度的。

相信经过两周的练习,同学们一定都会熟练地削苹果了。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了解水果

搜集水果的分类,水果的营养功效、科学吃法等等,在电脑上查找获得许多的相关知识,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见识。

第二阶段:

调查取证

对于一些相关现状,如:

做一个小小调查员,记录下各种水果的产地、品种和价格,推荐给同学和老师。

通过做调查得以了解具体的情况。

同时,我还发动学生,自己去水果摊上去试着买水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孩子对水果的了解。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

五、成果展示

一、游戏导入:

我和水果交朋友

比一比哪个组认识的水果朋友多,每组在15秒的时间里说出你认识的水果的名字,哪个组说的水果的名称多,哪个组就获胜。

二、过程

(一)走进水果世界

师:

相信大家不仅认识了这么多水果朋友,一定还有更多的收获,哪个组先来交流?

师:

的确,现在超市里的水果,一年四季,应有尽有,想吃什么都能买到,人们似乎都忘记了水果成熟的季节,除了冷藏技术和发达的交通,一些先进的栽培技术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奇迹,一组的交流让我们回归了自然,知道了各种水果的成熟季节。

(二)营养快线:

哪个小组再接着来说说?

生1:

我们是“小营养师”组合,我们组专门研究了“水果的营养价值”。

我们负责上网查找,网上的信息可真多。

师:

网上的信息特别多,你们是怎么查找到资料的?

生2:

因为我家里有电脑,我们几人商量在我家进行网上查询。

当我们在XX搜索输入“水果的营养”几个字时,出现了很多网站、网页,我们登陆了一些比较正规的网站,象“中国健康网”、“中国水果网”等等,我们从里面选取了与水果的营养有关系的内容,这里面又有一些重复、相似的内容,我们又进行了筛选。

最后我们找到了我们需要的资料。

生3:

关于水果方面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抓住重点,对自已认为有价值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

水果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与蔬菜相似,各种水果普遍含有较多的糖类和维生素,而且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特殊物质,因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师:

你们查询了那么多资料,一定了解了很多,那你们能不能具体的给大家讲一讲,(出示实物):

“猕猴桃”和“火龙果”谁的营养价值高呀?

生4: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火龙果的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生5:

火龙果虽然是进口水果,但是论营养,还是不如猕猴桃。

猕猴桃是一种高营养水果,被称为“营养金矿”、“保健奇果”。

猕猴桃汁更成为国家运动员首选的保健饮料,又是老年人、儿童、体弱多病着的滋补果品。

师:

看来你们对水果的了解还真不少,一点也难不住你们,水果的营养价值这么高,大家以后都要多吃水果了。

生1:

(出示两个香蕉)大家猜一猜,这两个香蕉哪一个的营养价值高?

香蕉身上的梅花点越多就越熟,香蕉越熟,营养价值就越高,不过熟过头了就不能吃了。

师:

你们刚才交流的这些,都是从网上搜集知道的吗?

看来网络的确可以让人了解更多的知识,大家也要像他们一样多上网搜集一些有益的资料。

(三)健康热线

生1:

老师,您刚才说要多吃水果,您说的不完全对。

师:

刚才二组说的水果营养那么丰富,我觉得多吃是有好处的。

生1:

的确吃水果有很多好处。

可是如果吃法不当,不但不会带来营养,还会影响健康。

大家好,我们是“健康热线”小组,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水果的科学吃法”。

师:

那么,怎样吃水果才科学,才能吃出健康呢?

生2:

刚开始我们心中也有很多疑问,比如说什么时间吃水果合适呢?

水果是吃得越多越好吗?

最后我们决定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去研究这些问题。

生3:

我们发动全班同学,请同学们每人带给家长一份问卷,让大人们也答了这份卷子,因为我们想,可能大人也不一定知道怎样科学吃水果吧,这是我们收回来的问卷(出示问卷),我们设计了四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

生4:

根据反馈的资料显示(幻灯片):

认为在饭前吃水果的人占32%,他们认为这样吸收好。

26%的人认为饭后吃,大部分人知道吃水果应与吃饭时间相隔两小时,但是上班不方便。

一般不是选择这个时间吃.第二道题“水果冰冻吃好吗?

”30%的人认为好,因为口感好。

40%的人认为不好,因为伤胃、伤身体、易感冒。

30%的人认为有的水果可以冰冻吃,有的水果不易冰冻吃。

正确答案是:

不是所有水果都适合冰冻吃,这是因为太凉的水果会使肠胃蠕动变慢,消化不良。

第三题“多吃水果能减肥吗?

”大部分人认为可以,少部分人不了解。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水果吃了都不会胖,有些水果的热量很惊人,所以千万不能吃太多.第四题“水果吃得越多越好吗?

”70%的人认为不对。

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吃水果还是存在误区的。

我来教你几招:

一、忌饭后立即吃水果。

二、吃水果忌不漱口。

三、忌食水果过多。

四、吃水果忌不卫生。

五、水果忌用酒精消毒。

六、生吃水果忌不削皮。

七、忌用菜刀削水果。

八:

忌吃催熟水果。

师:

你的幻灯片是自己做的吗?

生4:

大部分是自己做的,艺术字是爸爸帮我改的。

师:

你的电脑操作水平可真高,。

咱班还有会做的吗?

咱们把学到的电脑知识都用上了,真了不起。

生5:

(出示两个苹果)请同学们看一看,哪个苹果新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但不够全面).关于“如何识别新鲜水果”我们给大家出了一个金点子:

一看,看水果的颜色,新鲜的水果一般比较鲜艳。

如草莓。

二捏,捏水果的软硬,如桃子。

三闻,闻水果的味道。

如甜瓜。

师:

原来吃水果还有这么多学问,三组同学告诉了我们这么多,咱们可要学以致用,科学地吃水果,才能吃出健康。

十六xx十七xx

活动内容:

我们身边的垃圾

活动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活动课时:

2课时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提前一周发家庭垃圾统计表及生活垃圾问卷调查,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的调查。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大深港村约有2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大深港村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大深港村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200千克0.2吨

月6000千克6吨

年72000千克72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村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许多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垃圾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

6、老师揭题: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继续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性”调查汇报。

1、生活垃圾有哪些?

它们有哪些危害?

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你们调查了吗?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

2、生活垃圾有哪些?

它们有哪些危害?

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3、小结:

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制作出许多的垃圾,这些是生活垃圾,另外还有一类垃圾,如工业垃圾。

垃圾的成分非常复杂,生活垃圾中常见的物质有:

纸、木、金属、塑料、橡胶、玻璃、布头、食物残渣等等,我们每天都以非常可观的数量生产着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1千克垃圾,全国一天就有120万吨垃圾!

而我国目前处理垃圾的能力和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大部分垃圾都被堆放在垃圾场。

长此下去,终归有一天我们四周将会垃圾泛滥,世界将会被垃圾埋没!

垃圾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还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恶臭四溢的垃圾还会污染空气和水源,严重地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为了解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多种处理措施,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那么你们知道垃圾可以怎样分类?

怎样处理吗?

三、小组讨论垃圾的分类及垃圾的处理方法。

1、学生讨论:

垃圾可以分为哪几类?

常见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哪些?

2、小组派代表发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

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

包括:

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

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包括:

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称危险废弃物。

包括:

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3、小结:

过去处理垃圾的最好办法是垃圾填埋沤肥,可是现在有一些垃圾有毒,一些垃圾分解时间太长,不能沤肥,最好是先将垃圾分门别类处理。

如:

菜叶、果皮:

沤肥剩饭剩菜:

养殖厂

废纸:

回收电池中有重金属:

回收

易拉罐:

回收玻璃:

回收

塑料制品:

回收塑料、快餐盒:

减少使用。

四、观看图片:

(看一看)

(一)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校园来开展研究(出示校园有关卫生情况)学生畅所欲言,怎样让校园更美丽。

(二)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图片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

2、“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市已是全国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形象吗?

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

能接受吗?

五、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六、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

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

那作为秦皇岛市的小市民,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七、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三年级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

(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

(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八、活动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