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2124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这门科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断进步。

以下关于化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这门科学除了研究世界上已经存在的物质,还创造了很多新物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B.化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些伟大科学家,比如拉瓦锡、门捷列夫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C.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很多化工产品,但我们不应该使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不利于人体健康

D.我们应该注意在生产、生活中,有计划地、合理利用资源,并注意保护环境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连接仪器

B.

滴加液体药品

C.

取用固体粉末

D.

熄灭火焰

4.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通常用氮气填充灯泡以延长使用寿命,是因为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最大

B.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C.将某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气体,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空气质量需监测的项目有CO2、NO2、O3、PM2.5等,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后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B.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大小同时发生改变

C.食物变质﹣﹣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6.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7.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之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待实验结束后用大量水冲洗

C.不慎碰倒酒精灯,使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用衣服扑灭火焰

D.做实验时不准直接用手接触药品、不准尝药品、不准将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8.小明同学在药店购买了一种消毒液用于消毒杀菌来预防“新冠肺炎”,此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过氧化氢),该同学查看相关信息得知其分子模型如图,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过氧化氢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9.下图所示的物质性质与用途一致的选项是(  )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可用作导线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支持蜡烛燃烧

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来作航空燃料

D.稀有气体通电化学性质稳定,用来作闪光灯

10.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最新】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氟、硫、氯的原子都很容易得电子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硫

D

加热铜片

黑色固体变红

A.AB.BC.CD.D

12.分析推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结构,则稳定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二、填空题

1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

(3)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14.如图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氟和钙是不同元素的本质原因是_____。

(2)原子结构示意图D中,X=_____。

(3)A、B、C三种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填字母)。

15.对物质进行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图中a处应填写_____。

(2)有以下物质:

①空气、②稀有气体、③液氧、④二氧化碳、⑤冰水混合物、⑥CuSO4、⑦金、⑧CO和CO2,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16.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医疗急救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

A硫

B水

C氮气

D二氧化碳

(3)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物质下方标明化学符号_____。

17.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

图中所示的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据图回答问题: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_____。

(2)图③中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

(3)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物质下方标明化学符号_____。

(4)木炭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具有相似之处,以下总结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反应物中均有固体

B均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集气瓶内壁均产生水雾

D均放出热量

E均是化合反应

18.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三、实验题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1:

称量10.3g氯化钠固体(1g以下用游码)。

①称量前,进行调平;②称量时,如图所示,则实际称取的氯化钠质量是_____g。

(2)实验2:

量取8.7mL蒸馏水。

①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保持水平。

②若小明仰视读数,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8.7mL(填“>”、“<”或“=”)。

③量取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是_____。

(3)实验3:

镁条燃烧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物质下方标明化学符号_____。

20.如图6个实验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图1装置测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化学方法,从空气中除去_____(物质名称),导致压强变小。

(2)图2实验结束后,得到的结果小于

,可能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红磷量过多

B装置漏气

C燃着的红磷放入集气瓶时速度过慢

D未冷却至室温

E实验开始时未夹紧止水夹

(3)图3装置与图2装置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

(4)图4装置用加热铜丝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

(5)图5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移动情况是_____。

(6)图6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集气瓶内的玻璃导管初始需伸入液面以下,否则会导致测定得到的结果_____

(填“>”、“<”或“=”)。

四、计算题

21.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其阴离子Xm﹣的电子层结构与Y的阳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用a、m、n表示)

22.镁的相对原于质量是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则等质量的镁、铝两种金属中,镁原子、铝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化学这门科学除了研究世界上已经存在的物质,还创造了很多新物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A正确。

B、化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些伟大科学家,比如拉瓦锡、门捷列夫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B正确。

C、可以适量、合理使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C错误。

D、我们应该注意在生产、生活中,有计划地、合理利用资源,并注意保护环境,D正确。

故选:

C。

2.A

【详解】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爆竹声中一岁除包含着燃放鞭炮,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白日登山望烽火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烈火焚烧过程中包含着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

A。

3.A

【详解】

A、试管与橡胶塞连接时,应先湿润试管口内壁,然后一手握住试管,一手拿住橡胶塞,旋转连接两者,不得直接置于桌面,下压连接两者,避免试管被压碎,选项A不正确;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悬于试管上方,避免接触试管,造成试剂污染,选项B正确;

C、要药匙取用固体粉末,不得用手直接接触药品,选项C正确;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覆盖酒精灯灯焰,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熄灭酒精灯,选项D正确。

故选A。

【点睛】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4.B

【详解】

A、生活中通常用氮气填充灯泡以延长使用寿命,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A错;

B、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本质是不一样的,故B正确;

C、将某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气体,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冰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检测项目,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D错。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氮气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空气质量的检测。

5.D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小的缘故,故A选项解释不正确;

B、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故B选项解释不正确;

C、食物变质属于化学变化,食物中的分子种类改变,故C选项解释不正确;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的缘故,故D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C

【分析】

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详解】

A、氧原子结合成氧气,说明原子可结合成分子,故A正确;

B、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B正确;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例如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

D、1个氧气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则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7.D

【分析】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B、根据浓碱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里的许多药品,是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药品的安全使用原则:

不拿、不闻、不尝”分析。

【详解】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碱溶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是为了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D

【详解】

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A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与氧分子,C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A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解题时根据化学式来分析解答即可。

9.A

【详解】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可用作导线,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氢气可以用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因此可以用作闪光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10.D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氟、硫、氯均属于非金属的原子,都很容易得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11.A

【详解】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热铜片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2.D

【详解】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A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也带电,故B错误;

C、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2,例如锂离子,故C错误;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例如氧化铜和氢气反应中,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13.Al2HNa+和Cl﹣

【详解】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

(3)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Na+和Cl﹣。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核内质子数不同8AB

【分析】

(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详解】

(1)氟和钙是不同元素的本质原因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故填:

核内质子数不同。

(2)原子结构示意图D中,X=18﹣2﹣8=8。

故填:

8。

(3)A、B、C三种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AB,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填:

AB。

【点睛】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5.化合物③⑦④⑤

【分析】

(1)根据物质的分类考虑;

(2)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1)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a表示化合物;

(2)③液氧、⑦金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

④二氧化碳、⑤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知道氧化物的特点。

16.ACA

【详解】

(1)氧气有很多用途,可以供给呼吸,因此可以用于医疗急救,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于航天火箭。

故填:

AC。

(2)“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说明甲处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故甲处放的物质是硫,是因为一定条件下,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故填:

A。

(3)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7.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ABD

【详解】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故填:

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2)图③中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填:

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其化学符号:

故填:

(4)A、反应物中均有固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B、均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水,集气瓶内壁产生水雾,木炭燃烧不能生成水,集气瓶内壁不能产生水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均放出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E、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

A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34

【详解】

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则是X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故其原子中质子数为18-2=16,其相对原子质量=16+18=34,故填:

34.

19.9.7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胶头滴管

【详解】

(1)图示中,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所以药品的实际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10g﹣0.3g=9.7g;故填:

9.7;

(2)①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填:

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②若小明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大于8.7mL;故填:

>;

③量取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需要用到胶头滴管;故填:

胶头滴管;

(3)在点燃的条件下,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文字表达式为:

镁+氧气

氧化镁;镁的化学式为Mg,氧气的化学式为O2,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故

20.氧气BD测量更准确铜+氧气

氧化铜(

)先向右移再向左移=

【详解】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都是利用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是密闭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故填:

氧气;

(2)A、红磷量过多,测量结果不变,故错误;

B、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小,故正确;

C、燃着的红磷放入集气瓶时速度过慢会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大,故错误;

D、未冷却至室温会因装置内气体温度偏高,压强偏大,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小,故正确;

E、实验开始时未夹紧止水夹会因红磷燃烧放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大,故错误;

故选:

BD;

(3)图3装置始终处于密闭状态,不会有气体扩散,测量更准确,故填:

测量更准确;

(4)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铜+氧气

氧化铜,符号表达式为:

(5)白磷燃烧放热,装置内压强增大,活塞向右移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活塞向左移动,故填:

先向右移再向左移;

(6)图6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集气瓶内的玻璃导管初始需伸入液面以下,装置处在密闭状态,测量结果不变,故填: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以及不同装置的优缺点,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1.a+m+n

【详解】

X原子获得m个电子后变为Xm﹣,Y原子失去n个电子后变为Yn+,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b,则阳离子Yn+的核外电子数为(b﹣n),因为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阴离子Xm﹣核外电子数为(a+m),因为阴离子Xm﹣与Y原子的阳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b﹣n=a+m,即b=a+m+n。

22.9:

8

【分析】

根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解答本题。

【详解】

由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之比;相同质量的镁和铝两种金属中,含有镁原子和铝原子个数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