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934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6 大小:2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精品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数一数1练习一3

第二周

练习二3练习三2

第三周

练习三3练习四2

第四周

复习3

第五周

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

练习五4复习1

第七周

练习六3复习2

第八周

练习七5

第九周

练习八5

第十周

练习九5

第十一周

练习十1练习十一2练习十二2

第十二周

整理和复习2练习十三3

第十三周

数学乐园1练习十四2练习十五2

第十四周

练习十六3练习十七2

第十五周

练习十八1练习十九3

第十六周

练习二十2练习二十一3

第十七周

整理和复习2练习二十二3

第十八周

我们校园1总复习4

第十九周

总复习5

第二十周

迎接期末考试

第二十一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制表人:

 

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数学思考

1、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4、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1、2年级)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历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我们面临的是刚刚入学的新生,学生年龄比较小,对小学的学习生活还不了解,加上学生的学前教育各不相同,又面临城乡结合部,学生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一开始面临的困难有不好。

首先,要让这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会上课,会听课,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其次,让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能主动的获取知识。

再次,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拜托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和同学友好相处。

最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

教学准备:

教师:

实物图画卡片、识字卡片、符号、图形卡片,口算卡片。

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数的组成练习卡片,计数器,绒板,钟面,方木块,小棒,数位表。

学生: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学具袋、数字卡片、口算卡片。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4、联系儿童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儿童接受的练习题。

5、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6、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适当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策略:

数形结合策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策略,情境教学策略等。

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认识图形

(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2课时

   3.5、4、3、2加几…………………………………………………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全册结构图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二单元:

位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与计算

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一)

几何初步认识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第一单元

准备课

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的主题图,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使学生感到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学生数数的内容,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的各数。

通过数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数数,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教与学做初步准备。

教科书第2--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的认数、读数的情况。

教学策略:

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点:

会数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字说一句流利的话。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幻灯机。

学具准备:

练习本、学具袋。

课时安排:

1课时。

单元结构图:

 

(第一周)

准备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页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分类,练习一第1题。

教材分析:

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往往要数一数有多少个。

“数一数”也是认数和计数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对某些物体个数数一数的过程中,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数数的已有基础,便于确定数学教学的起点。

教材选择儿童乐园场景图,图中物体或人的数量分别可以用1-10各数表示。

从儿童喜欢的场景入手,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场景图下面的10幅小图,是以1-10各数的顺序出现的儿童乐园里的人或物,并用点子图表示出数量,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逐步培养数数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物体分类,并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

3、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做到指物数数,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用途,渗透教学目的教育。

2、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四)经验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数是从小到大的数,并且每个数量代表的就是哪个数的经验。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3.学习分类,初步知道什么是同类物体,把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

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理解物体分类。

3.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教学准备:

1.放大的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

2.教学“分类”用的实物图,幻灯片或电脑软件和认识1—10数字及相应的整体图画。

教学设想:

(1)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2)通过学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

(3)帮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学习、喜欢上学。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

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

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

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

(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

(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

(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

(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

(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

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并初步感知数的概念。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学生互相讨论。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

几个窗?

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

有几盏灯?

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

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

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

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设计意图:

互相讨论使学生放松对课堂的紧张,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增长对数的理解。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习惯。

三、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

1.课上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

教学设想:

安排学生数身边的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

(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教学设想:

先对本节课数数活动进行总结,然后将数数活动延伸到课外。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说说哪些属于同类。

八、教后记。

 

比多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比多少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师:

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生:

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

教学设想:

通过操作直观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最基本的比较方法——一一对应。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2.通过操作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

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

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

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

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

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

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

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

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

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

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

“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

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

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

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

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

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

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听后回答。

(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

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

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

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

我们就说:

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

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

不要求学生和来势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

(随意比较)

2.操作。

(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

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

梨片有几个?

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

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

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

有没有多余的木头?

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

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

多、少。

教师说明:

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随意比较)

4.操作。

(“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

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设计意图:

互相讨论使学生放松对课堂的紧张,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增长对数的理解。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