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801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材料 

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金属的一些重要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3.情感目标:

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在探究活动中增进合作、增进友谊。

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学科不是孤立的,它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二、复习教学要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解题思路

三、复习教学流程

 

四、复习教学过程设计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这部分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首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学案上的“预习检测”。

学生活动:

参照“预习检测”,完成对金属材料的挑选。

对于出现的疑问,采取看书或小组内交流的形式解决。

(设计意图:

使学生通过回顾教材内容,从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搞好自我排查,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2、引导学生复习合金与纯金属的区别:

展示校园中的合金材料,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材料,并以铝合金为例说出合金的优点

学生活动:

小组内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选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

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突破难点1:

以河水是否污染进行探究实验,并结合酸碱盐的有关章节讨论如何处理污水。

学生活动:

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并将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填写在学案上。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并思考反应发生的条件回顾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学生活动:

小组代表回答金属的化学性质,并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依据

(设计意图:

通过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意识到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回顾金属的锈蚀,并以铁生锈为例探究铜生锈,(课下完成)回顾防锈的条件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对生锈条件的拓展,是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及掌握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问题的方法。

5、引导学生进行重要的小结:

通过刚才的系统复习,请同学们尝试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并将其写在学案上。

学生活动:

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小组选代表到黑板前展示本组完成的知识网络,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其他学生答疑、补充、评价。

(设计意图:

解决各组的疑难问题,生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展示交流与思辨能力。

5、发放达标测试题,实施达标测试。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讨论、解决。

并根据各自的课堂表现,对自己从知识与技能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复习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找出优缺点,有利于改进今后的复习。

(设计意图:

从三维目标考虑,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达标主要以测试的形式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要通过自评或他评完成。

具体评价要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合作交流、展示表现等方面考虑。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学情分析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本课是复习课,在已经学习过的基础上复习,线索比较清晰,脉络较为清楚,学生学起来应该顺手。

学生要在探究实验中总结回顾金属的化学性质,加深印象。

金属和金属材料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复习课,学生已有关于金属材料的很多生活常识和知识储备,但学生对给出信息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都有必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训练、培养。

 因此教学中可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加强一些,如借助实验探究及多媒体手段等,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加以训练和培养。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其中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铁的冶炼以及冶炼室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这些知识属于新课标中“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下的内容,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是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同时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教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共性及个别金属的特殊性,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常见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钢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知道炼铁的反应原理会根据金属与酸及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活动性

预习检测:

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为色,都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体(汞为体)有良好的性、性、

学习过程:

一、金属材料的性质与保护

【动手动脑】

1.利用学过的金属物理性质尽快挑出生活中常见用品中的金属材料!

说出所含主要金属及判断依据

【各抒己见】

2.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是合金,以铝合金为例说明合金较之金属的优点

中考链接:

【2015.菏泽】1.下列有关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硬币、不锈钢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

●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同

●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3.铁的冶炼

回想如何将纯金属提炼出来呢?

(以氧化铁为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4.金属资源的保护

意义:

途径: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我们学校附近的小河水湛蓝湛蓝的,而且很清澈,但水中没有鱼虾,两岸草木生长不旺,附近居民怀疑水被污染,你能帮她们鉴别吗?

探究河水中有什么物质?

(已知河水中有SO42-)

●提出问题:

河水样品中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河水样品中含有离子,

●(猜想依据是。

●请你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

铝条、铜丝插入河水样品中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铝条

铜丝

结论:

反思与交流:

河水污染可能来自某一化工厂,如果你是该化工厂的技术指导应提出什么建议?

【总结】:

通过以上探究,金属能与那些物质反应?

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沙场点兵】1.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Z>YB、Y>X>ZC、Y>Z>XD、Z>Y>X

2.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的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Zn、Ag、CuSO4溶液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

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三、金属的锈蚀

刚才同学们根据生锈判断出六个核桃盒的材料为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市铁与空气中的▁▁和▁▁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金属的锈蚀属于缓慢氧化,铜制品也生锈,铜锈又叫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化学式,请分析铜生锈是与空气中的▁▁、▁▁、▁▁▁▁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请参考铁生锈的条件设计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四、总结回顾

【小试身手】

1、铁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用途最广的金属之一,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政府正在启动的“酱油加铁”工程是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

B、铁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2、生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剩余的成分主要是()

A.铁B.氯化铁C.氯化亚铁D.碳

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X>Y>ZB.X>Z>YC.Z>Y>XD.Z>X>Y

4、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

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

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铝土矿(主要成分A1203)B.钾长石(主要成分KAlSi308)

C.赤铁矿(主要成分Fe203)D.磁铁矿(主要成分Fe304)

(2)探究金属性质:

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图1为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__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填元素符号);

③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_(填物质类别);

(3)认识金属的制备:

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

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_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D.黄金饰品

 

本单元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由于内容熟悉,所以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收,但是缺乏深入了解,也不曾从化学的角度研究。

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直接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

在教学中发现可以与垃圾分类结合,分析回收利用的价值和可能,与生活实际结合,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结合运用的能力。

缺点:

教学中设计了学生的分组实验,需要更进一步做好实验前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强调,做到安全实验;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要适时参与其间并做好引导,保证课堂的秩序和有效性。

对于不规范的地方要及时指出,有部分同学小动作多,应该及时指正还有就是提问面应在广一些给更多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机会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的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

面对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必须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复习的主动权切实地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