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702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docx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主持人: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新课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三中心”,一切以促进学生生命的自由、和谐、完整发展为中心,教学走出了课堂的“藩篱”,走出了教师的“控制”。

从传统的教学到新课程的改革可以说是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

但我们一线教师在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实施教改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困惑。

怎样看待我们以往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这些谓之“传统”的做法在今天是否还有意义?

改革是否意味着像倒洗澡水一样,也把孩子一同倒掉?

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又该保留哪些传统做法,又该在哪些方面创新呢?

这次我们的教科研沙龙,希望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钱祖宏(小学高级教师、教导主任):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广泛开发课程资源。

生活当中,语文无处不在。

所以,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这方面,过去在教学方式上也有一些好的做法,但是,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认识显然很不到位。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同“课标”所指出的,“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是一个新课题。

在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上,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讲求适用性。

要切合地区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二是体现多质性。

资源的多质性为不同学科从不同意义、不同目标、不同角度对同一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提供了可能。

例如,“神舟五号”的成功上天,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

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查找数据,算一算、画一画,讲一讲英雄故事,写封信给英雄杨利伟等等,在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是发挥自主性。

学生应当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和探索性活动服务。

为了教育学生爱绿护绿,以前往往是学校制作“请勿攀折花木”、“严禁践踏草坪”等警示性宣传标牌。

如果让学生写“爱绿护绿寄语”,从中评选出优秀寄语,署上入选者的姓名,制成宣传标牌,就改变了教育方式,能使学生感悟到自身也是课程资源。

四是强化基础性。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用好教材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

《莫高窟》这篇课文在描写惟妙惟肖的彩塑时,重点写了其中一尊卧佛的神态。

教材中的显性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在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

你想欣赏更多的彩塑吗?

那就上网浏览,把你最感兴趣的彩塑描写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这样一来,既基于教材,又宽于教材,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

我们的观念如果能够产生这样的转变,语文教育和教学无疑会因为“创新”而变得更加精彩。

王爱凤(小学高级教师、副教导主任):

语文教学以“读好文本”为基石。

“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回归生活,尊重儿童经验”,“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这些观念无疑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以本为本”的有力矫正。

但凡事都不能矫枉过正,学生的创造火花不会凭空而来,应以“读好文本”为基石。

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理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重要载体,应该成为师生互动的主要凭借。

教师必须紧扣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等创设出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理解、欣赏。

在充分“读好文本”的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突破文本的限制,回归鲜活的生活,调动切身体验,发挥创造才能。

语文课要广泛开发课程资源我不反对,但如果是教材本身都没有弄懂、读通,而去盲目扩展课程资源,岂不是本末倒置。

即便是综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要明确它是为理解教材而服务的。

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的思想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味强调“创生”,过分突出“重组”,甚至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是不理智的。

应该在扎扎实实“读好文本”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回归生活,从而打通学生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课程文本与生活文本的通道,让学生的创造火花闪耀迷人的光彩。

孙海燕(小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

语文教学应仍然姓“语”。

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产生了误区,主要表现在——

课堂教学盲目追求活动化。

一位老师在执教公开课《云房子》时,为了体现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那面带微笑的“太阳公公”、千姿百态的云朵、活泼可爱的小鸟深深地吸引着儿童的注意。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己找伙伴一起搭“云房子”,让“鸟儿”飞进“云房子”。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唱唱跳跳,课堂热热闹闹,气氛极其活跃。

表面上看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但到最后,学生连课文都没能流利地读下来。

教学主次不分,训练不扎实,语文课的特点丧失了,学生自己感悟语言文字的机会完全被剥夺了。

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

“应当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为了体现这一开放的教学思想,一位老师教学语文实践课《羊年说羊》时,让学生搜集“羊”的资料、猜有关“羊”的字谜、书写“羊年吉祥”的春联、画“三羊开泰”的图画、表演“羊年说羊”的小品和“羊年时装”设计大赛等。

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才艺表演场”。

教师无目的地进行学科整合,忽略了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这些做法是否值得学习和推广,我表示怀疑。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怎么改革,语文仍然姓“语”,语文教学仍然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应该正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理性地思考新课改的精神,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沿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正确道路走下去,这样才能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彭之俊(小学二级教师):

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开发要适度,不能忘了“语文本体”。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老师执教《鹬蚌相争》时,老师围绕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抛弃原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

”学生讨论的结果是教材出了问题,于是教师又鼓励学生向教材挑战。

有人认为,这是一节非常符合“课标”精神、用好生成性资源的好课。

我想:

语文课的本体是什么?

是这种游离文本的反反复复的讨论、忽略文学特点的一味的所谓“生成”吗?

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凭借是什么?

是包含着丰富语言价值的文本;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是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

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开发要适度。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认真走进教材、研读教材、鉴赏教材,才能更好地走出教材。

其次,不能忘了“语文本体”,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夯实“双基”什么时候都不能淡化和丢弃。

宗亚薇(小学一级教师):

课改不是不要“讲”,而是关注“怎样讲”。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

稍作注意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

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

“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

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

不!

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

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究。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有利于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郭晶(小学一级教师):

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想法,要鼓励学生探究。

在课改这股春风的沐浴下,我努力尝试,并竭力为自己的课堂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

我觉得我们设计再多的创新点子,远不如于细微处尊重一下孩子的独特见解来得有效。

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孩子一到家就气冲冲地问妈妈黄瓜是不是水果。

妈妈愣了,不假思索地说:

“黄瓜当然是水果,你不是总爱啃生黄瓜吗?

”孩子委屈地说:

“可在课堂上,老师让举水果的例子,我就说的是黄瓜,老师说不对,还说我‘怎么不去啃冬瓜呢?

'惹得全班同学都笑我。

”妈妈又问:

“那么多的水果你不说,干嘛单说黄瓜呢?

”孩子理直气壮地说:

“我就是不愿意和别人说一样的。

”孩子并非不知道梨和苹果是水果,就“偏”要说黄瓜。

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论他回答得正确与否,单就孩子的勇敢精神和开拓性的求异思维方式,不也是难能可贵的吗?

孩子课上积极思考问题,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这首先体现了主体的参与,能培养孩子的个性,使他们的思维敢于突破定式,进行大胆的想象。

如果每个学生都没有求异精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那还谈什么创造和创新呢?

吴晓梅(小学高级教师、教科室副主任):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等于说什么都行。

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是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

那么,是不是因此课堂上教师就不能指出学生的错误,就应该充斥一片表扬之声,你对,他对,全都对呢?

长此以往,势必会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科学的精神背道而驰。

在郭晶老师举的例子中,对于学生回答“黄瓜是水果”,老师的态度固然不对,不该嘲笑学生,扼杀孩子的学习热情。

妈妈承认黄瓜是水果则犯了一个科学性的错误。

因为黄瓜是蔬菜而不是水果。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发言中出现的语言不准确或知识性和科学性的错误,教师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委婉地指出错误所在,提出改正的方法。

另外,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曾经听一位老师执教《蚂蚁和蝈蝈》。

学完全文,老师问孩子们喜欢谁,绝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蚂蚁,因为蚂蚁在夏天辛勤劳动,到了冬天,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有几个孩子则喜欢蝈蝈,因为蝈蝈不需要那么辛苦,玩得多快活呀。

老师认为学生的回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

但是,如果老师承认了学生的发言,那么,势必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享乐主义、得过且过的种子。

这样,又将如何培养我国的一代新人呢?

学校教育的责任是要求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富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下一代。

“课标”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便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孙小冬(小学高级教师):

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创新,更要思考如何继承。

我以为创新更多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氛围,而不是单纯的方法、技巧。

有了创新的状态和氛围,有时候自然而然就点燃了创新的火花。

相反,我们如果把创新单纯地理解为方法、技巧,而不能营造创新的氛围,那么很难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再说继承,我觉得我们的先驱孔子除了不会运用多媒体外,他几乎成功地运用了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他的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我觉得直到现在还没有谁能超过他。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思考如何创新,更要思考如何继承,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继承了。

陈海梅(小学一级教师):

只有立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才能在继承中创新。

中国历史传统影响下的教育,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点,有些文化因素已经根深蒂固地积淀在人们的血液里。

我们不能盲目地学习西方教育,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教育状况也不可能一样,每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传统里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继承。

语文学习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时专心致志,写好每个字,经常带领学生领会“静”的奥妙,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或者聆听来自远方的呼唤和大自然的音响,静心欣赏一段文字,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欣赏一片美景、一幅图画,全神贯注做手工、画一张画,静静地思考,静静地做好每次作业,等等。

我认为只有立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才能在继承中创新。

中国的语文教育,有着打上民族烙印的“中国特色”,这一点恐怕谁都无法熟视无睹:

既离不开“教”,也需要“育”;既有自主建构,也有价值引导;既严格控制孩子,又鼓励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既确定合理的行为标准,又尊重孩子的自主与个性。

学生既能感受到较多的温暖与理解,又能对他们施加相应的约束。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入母语之规矩,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这种方式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与西方教育相比,未必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郭姜燕(小学一级教师):

“读”虽然不再时髦,但依然是基础,千万不能丢掉。

我想谈谈新“课标”下对读书的继承。

我们的课堂随着新“课标”的到来而变得活泼、生动、异彩纷呈,我们让学生自主、合作,引领学生理解、体验,较之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热闹了许多。

然而,无论理解得多么透彻,体验得多么深刻,没有熟读、诵记,便谈不上积累,也就没有为语言的使用打下深厚的基础,像猴子掰玉米,掰得多,丢得也多,到最后发现文章学了不少,能够学以致用的却不多。

诵读是生成语感的温床。

书读得多了,记得熟了,即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熟读成诵是古已有之的优良方法,曾一度被我们唾弃。

我们打着反对“死读书”的旗号,手执解剖刀将文章“碎尸万段”,生怕学生哪个部位看不清,哪个词语学不会,阅读课变成了分析课,失去了欣赏的味道。

陶渊明曾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当然陶渊明的这番话有时代的局限性和自己的主观色彩,但我认为值得借鉴。

因为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验和理解是伴随着积累成长的,“水至清则无鱼”,每一篇文章必然是明朗与模糊相交杂,学生有所懂必然有所不懂,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富有情趣和探究意义的阅读。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语文的现代化永远离不开多读多写;无论创新精神是多么宝贵,该继承的我们还得继承。

朱爱华(小学一级教师、大队辅导员):

课改的成功,以评价体制的改革为前提。

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折射出的教育思想,是相当复杂的。

首要的是让所有的孩子学好,让课堂成为孩子梦想起飞的地方,这是对的。

可惜我们还不可回避地面对“我们心中永远的痛”——我们要面对统一的考试,为着孩子们明天在独木桥上不至于被挤下去,而做一些令自己和学生都索然无味的工作。

那是相当沉重的。

事实上,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并不是不清楚,关键是我们未曾敢挑战那块最敏感的禁区——分数和名次。

虽然在改革,但有谁能够不在乎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全社会的评价体制呢?

这样,如果评价体制不改革,没有新的评价体制的建立,改革只能是扭曲的。

它只能体现在无关大局、不痛不痒的一些技能学科教学或课外活动中,课堂教学依然如故。

评价是指挥棒,有怎样的评价,就会有怎样的教学。

课堂教学的创新呼唤着教育评价的改革,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领导对教师的评价,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当然,评价的改革不意味着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课程改革追求的不仅不是降低质量,而且是要提高质量。

只不过对质量的理解不再是分数的高下,而是以创造性为核心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课程改革不可矫枉过正。

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管理等全方位的改革,其中学习方式的改革是这次课改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们一线的老师必须对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个正确的认识。

刚才,老师们结合学科教学谈了很多,谈得都很好,归纳起来就是:

课程改革不能完全否定过去的东西,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最近,看了小学的一些课改,感觉到已经出现了某些偏差。

我觉得这不是课改的理念出了问题,而是我们一些教师的理解不够全面。

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了“纠偏”,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是有些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当作是唯一的方式,或者是最好的方式了。

不分什么课,也不分什么内容,都运用之,似乎不运用这些方式都不能体现新课程。

于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滥用变成“自流”,老师不敢讲了,学生讲的什么似乎都对,教师放弃了引导作用。

课堂中处处都是“探究”,有的探究可以说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流于形式。

比如说,一个字怎样记忆,让学生探究,这就是形式。

新课程的课堂,合作多了,但短暂的3~5分钟的合作,有的同学连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是这样热闹的合作之后,老师仍然面向个别同学提问,那么这样的合作又有何意义呢?

我觉得,之所以造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滥用,主要是老师们的误解,以为它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其实,最好的形式只能对特定的内容来说,只有适合特定内容的最好形式,而没有适合一切的最好形式。

况且,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生有涯,而知识无限,解决这一矛盾,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所以,我们不否定接受学习,只是反对无意义的接受学习,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还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

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这一点。

改革只能是“扬弃”,而不是“推倒重来”,课程改革千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只有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

许友兰(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首届名师):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教师普遍重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与形式;课堂上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等。

语文教学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语文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索者、研究者。

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该如何继承与创新?

在认真审视了前一阶段课程改革后,冷静地进行了反思,我以为,当前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二者必须统一,不能偏向一端,或者两相分离。

课程改革中出现了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倾向。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的学习与语言实践来体现。

目前,不少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内容庞杂,喧宾夺主,造成语文课的低效、语文教学质量的下降。

因此,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在通过怎样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上花心思。

(2)教师主导与尊重学生个性的关系。

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改的重点,但时下部分教师放弃了自己的主导,自主异化为自流,合作学习变成了自由活动,探究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点缀。

过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现在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跟着学生走。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既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中因势利导,还必须强化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保证学生学习中目标明确,省时高效。

(3)利用资源与开发资源的关系。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要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仍是教学的重要凭借。

但是目前有些教师整堂课很少引导学生使用课本,甚至把课本搁置一旁,就连低年级也很少指导学生读书、写字,让挂图、录音、录像、表演、讨论、交流等充塞课堂,搞得学生眼花缭乱。

诚然,对于教科书中的资源,教师可以也应该去开发、激活,但不能认为多多益善,最后导致丢弃教材。

我们必须“用教材教”,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说话、习作的能力。

课程改革与其他改革一样,既不能完全否定传统,也不能固步自封、不思出新。

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扬弃,语文教学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主持人:

通过今天的沙龙讨论,我相信大家在如何对待新课改上清楚了很多。

课程改革改变的是以往的偏激和陈旧,而不是完全否定,另起炉灶。

这样的改革,只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就像冯博士和许校长总结中所讲到的,课程改革不可矫枉过正,一定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希望大家把今天的认识贯彻在教育教学中,使我们如师附小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在语文课程改革这项关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既扎根于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又洋溢着浓郁的创新气息,从而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

“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让众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也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这一界定,是《标准》在语文教育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第一次确认并合理定位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时代特征。

现行的语文课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反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蕴涵现代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我们的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和对话者,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与作者还存在着天然的差距。

这种差距得靠作为联接文本与学生纽带的教师来缩短。

教师作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直接的影响者,对文章的人文目标怎样理解、把握和引导,关系到学生在阅读中吸取怎样的精神食粮,决定着阅读的价值取向。

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在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目标中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笔者结合一些观摩课、研讨会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叙述,与广大老师们商榷。

云与青山淡不分——失衡的“人文性”

张扬人文性是语文新课改进程中蹦出的一个大热点,由此全国小语界上上下下掀起了一股高扬人文大旗,弘扬人文主义的热潮,一时间,富有人文激情的文章铺天盖地,饱含浪漫主义色彩的人文课堂更是高潮迭起。

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拨开层层让我们激情满怀的“感动”的云雾,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发现:

那些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在有些课上已消声匿迹。

长期以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如何恰当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使之就像铁轨中两条铁轨平衡延伸呢?

近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刊登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两个教学案例,能给我们很效的启示。

教案1(片段):

师:

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那么你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生:

母亲的评价让巴迪得到了一种鼓励,这是一种爱。

生:

父亲的评价实话实说,是严格要求,也是对巴迪的爱。

师:

文中的两种评价引起我们的不同看法,谁是谁非呢?

建议大家再认真读读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学生讨论)

师:

是呀,这是巴迪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母亲懂得他的心理,用夸张的评价来鼓励更能激发巴迪的信心。

好,那我们再来读读母亲的评价,读出母亲的情感。

师:

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父亲的评价呢?

是不是真像有些同学说的那样残酷无情吗?

他为什么这么评价?

(学生讨论)

师:

说的真好。

父亲这样评价是不想让巴迪走向极端,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对巴迪的严格要求,对吗?

现在再让我们来读读这几个段落,感受人物不同的心理,好吗?

师:

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都清楚了,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为一件事,招来过这样的评价吗?

(学生举例说)

师: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

教案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