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512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地方课》

(一)年级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习惯分析:

 

学生思想行为分析: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与理念:

教材内容说明:

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一年级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编写的,共26课时,主要涉及《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内容纲要中的“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共五个主题的内容。

各主题的课文安排如下:

浙江沿革:

《我们做游戏》、《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线》、《踢毽子》、《我的家》、《我是浙江人》、《杭州和西湖》、《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活动》、《过端午》、《牛郎织女的传说》。

浙江环境:

《怎样洗手更干净》、《垃圾箱在哪里》、《让教室更整洁》、《管好我们的物品》、《我是浙江人》、《乘车去杭州》。

浙江文化:

《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江南神童骆宾王》、《家乡的古桥》。

浙江经济:

《我是浙江人》、《家乡的古桥》。

和谐浙江:

《认识新同学》、《我们一样吗》、《男孩和女孩》、《怎么办》、《下课了》、《走路的安全》、《乘车去杭州》。

教学目标和理念:

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

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

3、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识技能。

4、发展尊重他人、关注社会的态度、增进团队合作。

5、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提高自身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

7、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期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题

课时

第二周()

第一课

1课时

第三周()

第二课

1课时

第四周()

第三课

1课时

第五周()

1课时

第六周()

第四课

1课时

第七周()

1课时

第八周()

第五课

1课时

第九周()

第六课

1课时

第十周()

1课时

第十一周()

第七课

1课时

第十二周()

第八课

1课时

第十三周()

第九课

1课时

第十四周()

第十课

1课时

第十五周()

第十一课

1课时

第十六周()

1课时

第十七周()

第十二课

1课时

第十八周()

复习

1课时

第十九周()

检测

1课时

(第二学期)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题

课时

第二周()

第十三课

1课时

第三周()

第十四课

1课时

第四周()

第十五课

1课时

第五周()

1课时

第六周()

第十六课

1课时

第七周()

1课时

第八周()

第十七课

1课时

第九周()

第十八课

1课时

第十周()

第十九课

1课时

第十一周()

第二十课

1课时

第十二周()

第二十一课

1课时

第十三周()

第二十二课

1课时

第十四周()

第二十三课

1课时

第十五周()

第二十四课

1课时

第十六周()

第二十五课

1课时

第十七周()

第二十六课

1课时

第十八周()

复习

1课时

第十九周()

检测

1课时

四、学期教学研究主题:

课题1:

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补充)

学情分析

刚开学,学校布置学生观看中央二套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内容丰富,涉及预防地震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震来临时,怎样面对?

怎样逃生?

”的知识

2、培养孩子有自救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救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儿童自救》

学生准备:

观看中央二套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一、调查哪些同学收看了9月1日的中央二套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

二、什么是知识守护生命?

三、地震中怎样求生?

让孩子先说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办法,最后把求生方法串连起来。

1、我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

2、来不及离开建筑物时,不要乱喊、乱叫。

那样回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还会吸入大量烟尘,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所有小朋友要保持镇静,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3、从高楼往下跑时,千万不能坐电梯。

停电、电梯被砸坏等因素,会让你受困于电梯中,反而不能逃脱。

4、如果受到挤压伤时,应设法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时,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布包扎创面。

5、地震常引起火灾,在大火中因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课程资源:

中央二套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2:

擦伤了怎么办?

(补充)

学情分析

学生在玩耍时,难免磕碰,手上、腿上容易擦伤,学生会比较害怕。

教学目标:

1、解决学生中常遇见的情况,“手脚擦伤时怎么办?

2、遇到受伤不害怕,学会自己处理。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救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了解平时学生受伤的情况。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一、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况

正当我们高高兴兴玩耍时,或进行体育训练时,不小心与同学碰撞,摔倒在地上,手脚擦伤了,怎么办呢?

经常看到同学哭了,很害怕。

二、擦伤后怎么办?

1、先用干净的纸巾擦掉伤口上的脏物,然后再用盐水冲洗伤面,用消毒棉球拭干,而后用碘酒涂擦伤面,再用酒精球涂擦。

2、因为包扎会使创面潮湿,纱布粘在伤口上,反而增加疼痛,容易感染。

轻者不必包扎,重者盖上消毒纱布包扎。

上药以后,不要着水,过一段时间创面干燥并结成一层薄痂,待薄痂自然脱落,伤口就恢复好了。

3、如果受伤十分严重,那就只好上医院请医生处理了。

备注:

擦破的伤口不能用“好德快利多卡因路已定气雾剂”喷雾器喷洒。

“好德快”的主要作用是止痛。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3:

发生火灾,怎么办?

(补充)

学情分析

学生对灾难来临保护自己的知识非常感兴趣。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了解“发生火灾,如何面对?

”的知识。

2、培养孩子的自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9月16日的新闻《高楼失火,9岁男孩机智逃生》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一、出示报纸,读新闻标题《高楼失火,9岁男孩机智逃生》

1、如果你在现场,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

2、学生会说一些办法,老师及时补充与整理。

3、强调:

你(学生)千万别当救生员,能力有限,白白受伤,要全力保护自己。

二、新闻中,男孩的自救办法。

火灾发生时,住在9楼的9岁男孩闻到烟味后,他并没有打开房门,而是马上跑到卫生间用自来水浸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跑到了暂时没有烟味的阁楼上,还关好了门,站在家里离窗口近的地方等待救援。

三、如果在家里发生火灾了,怎么办?

1、首先不要慌,保持清醒和镇静,认真观察情况,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辨明火势的大小,了解自己危险的程度。

2、如果住在一楼、可用湿床单、湿窗帘等东西裹住自己逃出去,住在二楼,可用湿床单、湿窗帘等东西系在窗口,然后抓住他滑下去。

3、如果住的楼层高,前往别开门,学习9岁男孩的办法。

课程资源:

9月16日的钱江晚报新闻《高楼失火,9岁男孩机智逃生》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1课:

认识新同学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学生感到新鲜和新奇,同时对认识新同学有很多的渴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几种与别人交往时自我介绍的方法。

2、能简单地向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特点。

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同学之间的交往,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

教学重难点:

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

课前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教学过程:

一、们来打电话:

1、你会打电话吗?

谁来试试?

2、如果别人打电话来,你怎么介绍自己呢?

学生讨论,反馈。

3、如果时你给别人打电话,你怎么介绍自己?

讨论,反馈。

4、分小组做打电话的游戏。

二、两个小朋友在玩球,你想和他们一起玩吗?

那么你准备怎么和这两位同学说呢?

在小组内试一试,表演。

三、游戏:

两个原来不认识的小朋友,现在都要到一(5)班来学习了,他们要认识一下,应该怎么自我介绍?

同桌表演。

四、路上碰到一位老师,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们应该怎么回答?

1、我不认识这位老师,不敢回答。

2、我很快跑掉,不回答。

3、我停下来,看着老师回答。

请你说说,你会怎么做?

五、除了姓名,我还可以介绍自己的什么特点?

1、说说自己有什么特点?

2、希望知道同学的什么特点?

3、我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特点。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2课:

玩游戏(石头、剪子、布)

学情分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石头、剪子、布”每个孩子都会玩。

教学目标:

1、会玩“石头、剪子、布”,知道玩这个游戏的几种玩法。

2、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一、了解游戏规则

1、玩过“石头、剪子、布”这个游戏吗?

2、用什么手势分别表示“石头、剪子、布”

3、还可以用什么脚步分别表示“石头、剪子、布”

4、“石头、剪子、布”之间的关系怎样?

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布赢石头

板书:

石头剪子

二、玩游戏

1、老师与一学生玩:

三局两胜制

2、分四人小组玩,

(1)先和同桌玩,

(2)再先后同学玩,(3)最后交叉同学玩

3、统计玩得结果,知道四人小组最多一人赢三次,也有可能每人赢三次。

4、让赢的同学再用脚表示,玩一玩。

5、再请胜者比赛,逐一淘汰。

决出胜者。

6、最后赢者当点金人。

点到的腿缩进。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石头剪子

教后记:

第3课:

玩小棒

学情分析

学生会玩,但耐心、细心较难做到

教学目标:

1、会玩小棒,知道玩小棒的几种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事情时细心的习惯。

3、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做事情时细心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每人准备一副小棒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1、示小棒:

会玩小棒吗?

说说你们都是怎么玩的?

2、讲解玩小棒的方法:

(2—4人一组)

A.先用“石头、剪刀、布”决定顺序

B.撒棒时小棒落地或取棒时时移动小棒者失败

C.取棒多者为胜

D.或以小棒的不同颜色记分,总分相加多者胜:

红色10分,黄色8分,白色5分,蓝色3分。

3、请2个小组的小朋友分别示范两种玩法。

4、小小组合作任选一种方法玩小棒,小小组长记录成绩。

5、全班小结评比:

A.小小组长汇报小小组内同学的成绩,评选出“最会玩的小朋友”和“最守规则的小朋友”

B.全班评选出“最守规则的小小组”若干。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4课:

跳格子、跳房子

学情分析

学生会玩,但玩的技巧、能力不一

教学目标:

1、这是一个单脚跳和双脚跳的活动,可以锻炼与发展孩子们的腿、脚步的肌肉以及跳跃与身体平衡的能力,

2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方面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弄清游戏规则并遵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蓝色通道处画上画上四组格子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活动

(一)踢方格

1、我们来玩踢石子的游戏。

这个游戏又叫造房子。

2、老师把大家带到跳方格的场所。

3、老师或请事先指导过的学生示范怎样玩踢石子的游戏和规定。

(1)仍石子时不能仍出目标方格外。

否则就失去本轮继续下去的资格。

(2)跳方格时不能踩线。

否则也失去本轮继续下去的资格。

(3)踢石子回来时,只要求不踢出两条边线之外就可以了。

4、请几个同学试一试,看看有什么问题?

5、分小组活动

活动

(二)踢圆圈。

1、踢石子还有不同的玩法。

2、我们来看看“踢圆圈”是怎样的。

教师示范踢圆圈的方法。

3、让看懂得学生试试玩玩。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5课:

挑花线

学情分析

挑花线是一个趣味性的游戏,学生玩的热情会很高。

教学目标:

挑花线也是一个传统游戏。

几个人一起挑花线,既是合作、又是交流。

培养学生的尝试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尝试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编中国结的线。

学生准备:

每人一根粗长线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活动一我们来挑花线。

导入:

会玩“挑花线的游戏吗?

请一位会挑花线的学生挑给大家看。

老师师范一次挑花线。

活动二在手上挑一个简单的花线。

1、把粗线或细线接成圈,套在两只手上。

2、跟着老师做挑花线的动作。

3、自己在手上挑一个简单的花线。

活动三两人合作挑花线。

1、请一位学生用粗带在手上挑一个活动二的花线。

2、老师演示从别人手上挑出新花样的花线的过程。

3、请两个学生模仿做一次。

4、分成两人小组,做两人合作挑花线的游戏。

活动四学习更多的挑花线的花样。

1、两人合作学习新的挑花样的花线。

2、三、四人合作学习新的挑花样的花线。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6课:

踢毽子

学情分析

学校三跳比赛的内容,学生热情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自己做简单的毽子。

2、基本掌握踢毽子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基本掌握踢毽子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准备做毽子的材料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教学过程:

1、毽子:

将彩带剪成13厘米左右长短的一条,大约四五十条,用一根长线系住中段,做成球形。

一个简单的毽子就做成了。

2、踢毽子:

教师示范或学生示范。

(不会踢的学生可先用一根长线系住毽子踢,等熟练之后再去掉长线。

3、学生练踢毽子,教师指导。

4、学生分组练习踢毽子,每组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踢。

5、分小组踢毽子比赛:

2分钟时间,小组内小朋友踢的毽子踢相加,多者为胜。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7课:

我的身体

学情分析

对自己身体各部分的组成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几个主要部位,能说出一些身体部位的名称。

2、鼓励学生想办法认识自己身体的更多部位。

教学重难点:

认识自己身体的更多部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图片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认识自己的身体吗?

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展开:

1、看看我们的身体:

(1)动动我们的头,说说头上有什么?

(2)摸摸我的身子,找到我的胸部,腹部,背部和腰。

(3)除了头和身子,我们的身体还有什么?

三、进一步认识手:

1、手和身子相连的地方叫什么?

2、摸摸我的上臂和下臂。

3、动动我的手腕。

4、我的左手从上到下可以分为肩、上臂、肘、下臂、手腕和手。

5、手又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手背、手掌、手指

说出5个手指的名称。

四、考考你:

1、请你从头说到脚。

2、请你从肩说到手指。

3、你还知道身体其他部位的名称。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7课:

我们一样吗?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身体的各个部分。

2、知道人和人之间有很多区别。

3、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水彩笔、铅画纸、录音机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教学过程:

一、活动

1、分队活动:

小朋友们,请你数一数我们班有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把男女同学分成两个队。

2、两人一组,伸出右手,仔细比较,两个人的手一样吗?

3、找一找,两只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交流

1、教师板书:

相同点:

有手指五个

有手掌

有指甲

2、找两只手又有什么不同点。

(1)同组两个人把手贴在一起比较,你发现什么?

板书:

大小、长短不一样。

(2)人把手掌画在纸上,进行比较。

3、继续比较

(1)同桌比较,我们的声音一样吗?

(2)小组游戏,这是谁说话的声音?

小结: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们要了解自己和别人的身体的特征。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相同点:

有手指五个不同点:

大小、长短不一样。

有手掌

有指甲

教后记:

第8课:

男孩和女孩

学情分析

孩子基本了解性别差异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进行初步的性的教育。

2、通过观察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初步的性的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水彩笔、铅画纸、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说说我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你是怎么知道的?

女孩一起说:

我们是女孩!

男孩一起说:

我们是男孩!

数数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

二、活动:

1、我们一起来画一个男孩。

我们画的是男孩吗?

男孩是怎么样的呢?

讨论,反馈。

2、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女孩。

我们画的是女孩吗?

女孩是怎么样的呢?

讨论,反馈。

3、男、女厕所的标志,问:

这是什么标志?

4、男孩和女孩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8课:

我很聪明

学情分析

让孩子更自信

教学目标:

1、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不同用处,能合理利用各器官。

2、善于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重难点:

善于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幻灯片、一个布袋、文具盒等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教学过程:

(一)、亮眼睛

1、出示幻灯图片,请小朋友看看,这里有几种颜色的花?

2、出示幻灯图片2,仔细观察这两张画一样吗?

同桌两人合作,找找画上的不同点

交流汇报

3、说说我饿眼睛能看清写在黑板上的字吗?

我的眼睛能看到更远的东西吗?

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二)顺风耳

1、说说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处?

2、游戏:

小组游戏,一个人把眼睛蒙上,其他人拿文具等东西敲打,发出不同的声音,让蒙上眼睛的同学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三)神奇的小手

互动游戏:

用手摸一摸,猜猜不袋里面有什么。

(用手摸,不准看,只能用手感觉)

教师出示一个信封,既看不见用手也摸不着,猜猜里面是什么?

想一想,我还有什么办法吗?

(四)、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

小朋友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也要不断的向别人学习他人的优点。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9课:

怎样洗手更干净

学情分析

洗手都知道,洗干净不明确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洗手的方法和步骤。

2、养成及时洗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养成及时洗手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资料片、肥皂、脸盆、水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教学过程

1、知道为什么要洗手:

请小朋友把手伸出来,看看自己的手,看看同学的手,比一比,谁的手脏了?

谁的手干净?

2、看资料片,手没有洗干净会造成什么后果。

3、拿一盆清水,把手洗一洗,再看看手有什么变化,水有什么变化?

4、师:

小朋友,你们的手到底洗干净了没有?

让我们再来洗一次。

这次我们用肥皂洗手。

5、再看手有什么变化,洗过的水有什么变化?

6、教师总结洗手的方法和步骤:

洗手应该用流动的水洗。

洗手步骤:

先用清水冲洗——再擦上肥皂反复搓——把肥皂冲洗干净——最后把手洗干净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洗手步骤:

先用清水冲洗——再擦上肥皂反复搓——把肥皂冲洗干净——最后把手洗干净

教后记:

课题:

我说话的声音(补充)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在不同场合要注意说话声音,学会轻声说话。

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教学重难点:

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课前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一、游戏:

猜猜这是谁的声音。

老师指名让一位学生到讲台边,让其背向全班同学站着,猜猜下面起立说话的小朋友是谁。

二、活动

(一)

通过学生的议论交流,引导他们了解在不同的场合下说话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有的声音要大些、要响一些;而有些声音则要小些、轻些。

活动

(二)

组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什么场合下要轻声说话?

各组可派代表将本组的想法到同学面前讲一讲,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某些场合轻声说话是一种良好的文明习惯。

2、如果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大声说话,行吗?

为什么?

使学生懂得有些场合大声说话会形成噪声,初步了解噪声对人体是有害的道理。

活动(三)

我们来练练轻声说话

1、谁来练练轻声说话?

2、组织同桌的两人面对面的说话交流。

主要引导学生知道有时说话时声音应该轻一点,只要对方能听到就行了。

教师提出某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试一试:

在小组发言时说话声音应该怎么样?

试一试:

在小组发言时说话声音应该怎么样?

总结:

1、知道什么时候说话要响亮,什么时候说话要亲声。

2、今后看看哪个组在讨论时能做到轻声说话。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10课:

垃圾箱在哪里

学情分析

垃圾分类的意识与行为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1、懂得垃圾应仍到垃圾箱内,初步了解垃圾与环境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初步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垃圾分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预设教学过程

再度修改

教学过程:

一、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垃圾箱,关心周围卫生设施的状况,以导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

1、我们有了垃圾怎么办?

2、我们教室、走廊,校园里的垃圾箱在那里?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有关插图:

随意将果壳丢在路上;在地面上丢满了甘蔗渣等场景。

1、他们是找不到垃圾箱吗?

2、你还可以看到哪些乱仍垃圾的现象?

3、我们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懂得乱丢垃圾是一种不爱清洁卫生、不文明的行为。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讲讲乱仍垃圾的危害;可以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正面表扬讲卫生的好人好事,同时指出那些乱仍垃圾的不良行为。

活动二制作一个放垃圾的小盒。

1、出示事先准备的几个自做垃圾的小盒,让学生制作时模仿.

2、学生制作一个放垃圾的小盒

3、作品进行展示、评比。

三、垃圾如何分类

1、可回收垃圾:

纸张、木材、玻璃等

2、不可回收垃圾:

塑料袋、生活垃圾、餐巾纸、树叶、尘土等

3、有害垃圾:

费电池、过期药品等

课程资源: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11课:

让教室更整洁

学情分析

教室保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