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412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二模)

文科综合能力 历史测试

12.据史书记载,官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

”文中□□□□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

A.御史大夫B.刑部尚书C.平章政事D.军机大臣

13.“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

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

14.以下对这两位思想家共同之处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B.都是工业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C.都主张革命推翻君主制D.都促成本国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1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主张

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B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等书籍

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

C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得到了弘扬

D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成为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运动

 

16.凌青诗作: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18.《剑桥中华民国史》说:

“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D.“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发展

19.下表是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B.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

20.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合适的大小是所有公民能集中到一个中心广场并且能听到演讲者在说什么。

依据材料推断雅典城邦不能太大的原因是

A.便于实行直接民主制B.影响工商业的发展

C.有利于抵抗外敌入侵D.城市建筑规模局限

21.某位历史学家说“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该观点强调《人权宣言》

A.克服了英国《权利法案》的局限B.超越了美国《独立宣言》

C.极大地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22.20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官员提出:

“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

”为此,美国

①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②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④援助西欧走向经济复苏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23.图7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

此漫画反映

 

图7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美欧共同建立反伊拉克同盟

 

37.(36分)历史上,人口的政策、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单位:

%)

 

图15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相关因素。

(8分)

材料二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2)根据材料二说明百余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4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

(6分)

材料三地理大发现时代新旧大陆的相遇,肯定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个巨系统之间的交汇,而其中最积极的后果之一就是玉米、南瓜、西红柿、马铃薯、蕃薯、花生等美洲粮食作物输入旧世界。

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也养活了更多人,因为马铃薯的单位亩产通常超过任何其它作物,其结果使它成为了穷人的保命食物。

从爱尔兰、东欧、俄国,直到中国,这些美洲食物都使人口增长有了基础性保障。

正是由于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从明末清初起,福建、广东、汉江流域等原本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山区都被开垦出来(因为蕃薯和玉米不挑剔田地),为人口大增奠定了基础。

当然,它也带来一个消极后果,即当地水土流失的加剧。

在南部非洲,木薯和玉米革命性地改变了食物生产形势,立刻引起人口增加,并进而在许多地方导致国家级政治制度的兴起,因为人们已有足够多剩余食物来供养统治阶级。

——《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3)根据材料用“地理大发现”、“美洲”、“欧亚大陆”、“人口”几个关键词写一篇主题为“地理大发现的影响”的短文。

(12分)

(要求:

正确提取信息,史实准确,逻辑关系严谨,180字以内。

材料四 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

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

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五 毛泽东说: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4)依据材料四、五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2分)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

(4分)

 

39、19世纪20、30年代,天津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成为近代北方经济的中心。

天津设厂数量统计表

 

(2)结合所学,从天津设厂数量变化的角度对表格进行解读。

(10分)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0、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我国和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回答下列各题。

图19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1)请结合所学为汉朝“丝绸之路”地图配以文字说明。

(6分)(要求:

描述准确,表达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

C

A

D

C

B

D

B

A

C

A

C

37.(36分)

(1)(8分)

变化特点:

西汉至盛唐,西部地区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唐朝后期至元朝,西部地区人口比例急剧下降。

(4分)

因素:

人口增长的因素: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鼓励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

③少数民族内迁。

④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等。

人口减少的因素:

①天灾或战乱频繁。

②疾病瘟疫的流行等。

(任意4点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10分)

变化趋势:

外迁谋生的人不断增多;迁居地域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谋生手段由种田逐步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或答“由迁居他乡种地到城镇、国外从事工商业活动”。

背景:

传统农业手工业的衰落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乡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国门洞开,中国被迫融入世界。

(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3)(12分)

(要求:

正确提取信息,史实准确,逻辑关系严谨,180字以内。

层次一:

能够把四个关键词都用上,史实准确,叙述逻辑关系清晰正确。

(10-12分)

层次二:

能够用三个关键词,行文逻辑关系基本正确。

(6-10分)

层次三:

只有个别关键词,行文中有正确的逻辑关系叙述(4-6分)

层次四:

叙述混乱、关键词有个别运用(0-4分)

(4)(6分)

相同点:

鼓励生育。

(2分)

影响:

①英国: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市场。

(2分)

②中国:

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2分。

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39、(3)(10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14到1915年天津的民族工业数量显著增加(或增加了5倍),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还有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颁布有利于发展实业的政策;以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1919年设厂数迅速减少主要是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1928年民族工业设厂数又有所增加,主要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6分)

以上材料表明,天津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当时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和民族资本家的创业精神。

社会条件有利,民族工业就会快速发展。

反之民族工业就会萎缩。

总之民族资本主义是新的有活力的经济因素,它可以促进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

(4分)

40、

(1)(6分)

说明:

西汉时期,张骞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中亚转运到西亚、欧洲。

促进了中国与中西亚地区以及欧洲的陆路交通的发展。

推动了东西方商品贸易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