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221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华夏儿女心潮万千,祖国灿烂的未来让炎黄子孙豪情满怀。

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共安排了四篇文章。

《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

《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

《彩色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忠诚和热爱的感情。

《中华少年》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三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并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积累语言。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内容。

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

5.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

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突破方法:

通过读事例、画示意图、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1、詹天佑像;2、“人”字形的线路图。

3、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

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詹天佑像,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通过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谈。

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师指课题詹天佑)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师根据学生情况,抽生分段读文,检测生字掌握的情况和读文情况并及时正音。

3.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的一件什么事?

4.此时,詹天佑在你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说

5.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生找到句子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句话在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那文中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勾。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结。

(应该在文中的2──6自然段中找句子。

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刚提出修筑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而且要挟清政府只能用本国的工程师,否则他们就要干涉。

就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接受了主持修筑铁路的任务。

这个消息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嘲笑,而詹天佑并没倒下,而是顶住压力,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

这一部分在2──3自然段。

三、在修筑的过程中,詹天佑分别克服勘测线路、开凿隧道、青龙桥中遇到的困难。

这一部分在4──6自然段,主要抓住詹天佑的语言、动作、想法的句子。

6.师小结。

生互查勾画的关键词、句、段。

7.读勾画的句子,自己感悟句子的意思,体会爱国情感。

四、细读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句,深入理解。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句,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或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一个问题,教师可请同学们读重点句,抓住阻挠、控制、要挟、轻蔑、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这几个重点词理解,出示京张铁路的地形图,让学生了解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体会到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蔑视,而京张铁路地理环境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顶着重重压力,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壮举,认识到詹天佑确实是一个爱国的工程师,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对詹天佑产生敬佩之情。

第二个问题,教师可请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社会背景的资料进行理解。

意识到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帝国主义的野蛮、狂妄。

从而痛恨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行径感到愤怒。

学生谈感受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根据句中的重点词谈,做到言之有理。

2.细读了这些句子,此时,你最想对詹天佑说什么?

3.带着自己独有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二、三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写生字,对难写的字和易错的字,教师进行指导,如毅、挠、庸、劣。

(2)背二、三自然段中感受深的部分。

生成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读事例、画示意图、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抽生背二、三自然段中感受深的部分。

二、细读四──六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

1.读这三个段的重点句,想想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和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

(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塞外环境恶劣,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而詹天佑……,体会到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志气的爱国之心。

(在开凿隧道的时候,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又采用了中部凿井法。

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方法的巧妙、设计的大胆让我们感悟到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从以上的句子和词语,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师小结:

爱国主义精神是詹天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新设计是他杰出才能的体现。

詹天佑不愧是(生读:

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自主感情朗诵重点句。

4.交流这部分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试着背一背。

三、美读关键句,体会其作用

1.有感情地读所有的重点句,想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小结理解、体会重点句的方法。

四、课文总结

正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修筑下,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就竣工了,这件事给了帝国主义的有利回击。

请试想帝国主义的记者们会怎样评论此事?

虽然,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件快过去100年了,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杰出的设计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让我们永久地记住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齐读课题:

詹天佑)

五、练习:

1.抄写喜欢的词句。

2.背诵感受深的部分。

六、拓展

1.搜集关于中华爱国儿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生成与反思

板书:

詹天佑

杰出爱国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题1课时)

1、辨字组词

挟(  )挠(  )施(  )桨(  )垠(  )

狭(  )绕(  )拖(  )浆(  )银(  )

陕(  )饶(  )驰(  )奖(  )艰(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要挟(    )阻挠(    ) 藐视(    ) 竣工(    )

3、根据文字,用简图画出詹天佑对居庸关、八达岭两个隧道不同的凿进方法(用箭头表示凿进方向)

  ①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②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①                           ②

含英咀华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2、用“——”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3、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                    )的精神。

   

(2)选词填空。

                        精密              周密

(    )的仪器(    )的计划(   )的观察(    )的勘测

    5、用“——”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6、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语文大观

爱国古诗词集萃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6.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

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突破方法:

课前了解季羡林、阅读《永久的悔》一文,课堂上采用多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

《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

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看了课题,你认为题目中的母亲指的是谁呢?

让我们读读课文,揭开这个迷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

注意正音:

廷是后鼻音,怅是翘舌音,寝和频都是前鼻音。

3.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4.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5.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呢?

生再读课文,找出句子。

小组交流、汇报。

6.检查句子勾得是否完整。

7.朗读勾画的句子。

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细读怀念生母的句子,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

1.读怀念生母的句子,说说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什么?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

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

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2.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四、练习

1.写生字,对难写的字和易错的字,教师进行指导。

如:

寝、朦、胧、频、挚。

2.读课文

生成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感情朗读怀念生母的句子。

二、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

1、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课后练习,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

(1)出示第一句: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有一颗爱国心。

强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2)出示第二句: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

(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

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三句: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谈。

(只要不偏离主题。

有感情地读。

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4.齐读这几个句子,想想这几个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

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

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总结:

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最后,让我们深情地朗诵这首《我的中国心》

三、作业

1.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关于爱国方面的歌曲、散文。

生成与反思

板书:

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 真挚的爱慕

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课后反思:

7*彩色的翅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难点:

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突破方法:

查阅资料,读中感悟

三、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2.交流读文后的体会)

2.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本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

2.检查读文情况,注意正音。

如:

雌是平舌音

3.再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4.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注意联系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

2.从这个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3.小高的心愿能实现吗?

你从哪里知道的?

3.自己细读课文,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交流感受。

(1.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

”、“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

(2.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

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

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

(3.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4.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5.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

读所勾画的句子。

6.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

(五)总结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

在边防战士的努力下,我们的海岛越来越美丽、富饶!

作业:

访问周围的人,了解近几年来祖国或家乡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写出感受。

生成与反思

板书:

7*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题:

1、读句子,回答问题

☆他笑嘻嘻地说:

“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①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了海岛战士 (                            )  的感情。

☆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起一小片来,细细地(  )着,

轻轻地( )着,慢慢地( )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①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动词。

②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  (             )的心情.

2、课文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作题目?

含英咀华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我写作(  )我有才华,( )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

我说:

“人活着不是为了吃白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能办得到,(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上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

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

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处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感悟到比生存更有价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

认真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抄下来。

8*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难点: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突破方法:

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

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

生自由谈

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让我们自豪地说:

“(读课题)中华少年”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实际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在读和交流体会。

(三)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扫清生字障碍。

2.分节抽生读诗,检查读音并正音。

注意:

浒、蹒跚、萦、璀璨、笙、唢、竞的读音,哈是多音字,在本诗中读三声。

3.默读全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理解的地方。

4.快速浏览,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四)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中华少年的自豪感

1.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是中华少年,那请同学们自己朗诵,说说朗诵这首诗的感受。

2.小组分角色朗诵,评价朗诵的情况。

3.抽几个学生表演朗诵,大家朗诵齐读的部分。

然后说说通过朗诵,你体会到了什么?

4.自己试着表演朗诵。

(五)写感受

朗诵了这首诗,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想到了什么?

请写一写。

自由发挥,文体不限。

(六)总结

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

生成与反思

板书:

8*中华少年

自豪骄傲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表达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突破方法:

抓好综合性学习的资料搜集,课堂上加强范文的赏析。

教学准备

优秀演讲稿的范文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引出话题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