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079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文档2讲第31讲区域农业发展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切脉高考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如2013年四川卷第13题,2012年福建卷第5~6题等。

2.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2012年天津卷第2题,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3题,2011年安徽卷第27~28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农业的布局。

2.常结合区域温度、降水、地形信息,分析温度、降水条件及其变化特征与原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常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资料,分析区域农业出现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

3.自然条件

(1)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2)地形:

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1)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2)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

名 称

主要农作物

A松嫩平原

玉米、大豆、甜菜

B三江平原

春小麦、大豆、甜菜

C辽河平原

水稻、冬小麦

(2)林业和特产区:

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

(3)畜牧业区:

西部平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农业发展遵循原则

(1)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2)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

区 域

发展方向

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西部

草原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高频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区位

表现

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气温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较强,粮食品质好;

②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还易遭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降水

①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利于作物生长;

②降水变率大,容易产生水旱灾害

地形

①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形多样,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水源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土壤

①黑土、黑钙土广布,肥力较高,利于发展农业生产;②有大面积的沼泽土需要改良与合理开发

工业

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交通

交通发达,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市场

广阔的国内市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口

地广人稀,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提供了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活动

耕作农业区

畜牧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地形区

平原地区

西部高原区

山地、丘陵区

主要

农产品

玉米、大豆、小麦、水稻

三河牛、三河马等

兴安落叶松、红松、白桦

自然条件

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势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

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牲畜优质

①宜林面积大;②森林资源丰富

主要问

题及解

决措施

热量不足

改良品种和技术

过度放牧

退耕还林、还草

采育失调、皆伐为主

营林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1.东北地区春季出现涝灾的原因。

提示:

(1)冬季积雪量大;

(2)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量大;(3)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温馨提示:

若有时间请以2013年四川卷第13

(2)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

2.东北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提示: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气温较低,蒸发较弱;(3)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1.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014·大连名校模拟)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

(1)~

(2)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水充足

B.生长期长,病虫害少

C.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珠三角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 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 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

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A.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

解析:

(1)题,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半年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气温偏低,病虫害少。

这些是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条件。

(2)题,由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小,粮食种植减少;农业生产转向经济价值更高的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珠三角地区水源比较充足,可以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全球变暖会使珠三角地区的气候更适宜水稻生长;珠三角地区海水倒灌尚不明显。

答案:

(1)B 

(2)D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类型

问题

原因

对策

环境

耕地

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

人口剧增,

土地利用

不合理

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保持水土,黑土培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建设自然保护区;建立湿地保护区,恢复退化的湿地。

②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等

林地、

草地

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场退化,资源利用失调

沼泽

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

其他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市场

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

质量低、成本高,作物品种较单一,林产品和畜牧产品商品率低

2.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典型地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方向

农耕区

东北平

原、华北

平原

过分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

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

内蒙古

高原、青

海牧区

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

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

东北大、

小兴安

岭林区

采育失调、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

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

2.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4·湖南模拟)“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000亿千克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千克。

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快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完成

(1)~(3)题。

(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是(  )

A.冬小麦和高粱   D.春小麦和玉米

C.油菜籽和甜菜D.水稻和花生

(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

(1)题,考查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其中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春小麦和玉米。

(2)题,东北地区沼泽广布,湿地资源丰富,过度开垦导致湿地资源破坏。

第(3)题,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答案:

(1)B 

(2)C (3)D

3.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

(2014·山西高三诊断)2012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暨首届中国伊春森林食品节于8月4日至6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

本届展会以“畅游林都伊春、尽享绿色盛宴,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为主题。

在伊春的街头,随便哪家土特产商店里,蓝莓是必不可少的。

据此回答

(1)~

(2)题。

(1)伊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  )

A.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B.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C.农业科技发达

D.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

(2)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

A.进一步扩大蓝莓的生产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D.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

解析:

(1)题,由“绿色”二字可知,伊春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

(2)题,由材料可知,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应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答案:

(1)D 

(2)C

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图多以地理关联图和地理景观图的形式呈现,它反映了生态农业的结构、生产过程,如下图:

[信息获取]

从图中可以得出如下信息:

1.农业生产对象:

鸡、猪、鱼、食用菌和大田农业。

2.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

沼渣、粪肥、塘泥。

3.沼气池的原料:

杂物、粪渣、杂草秸秆。

4.图中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几乎没有废弃物的排放。

判读方法►————————————————————

 

1.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判断该生态农业所在地区。

2.根据生态农业模式图中各部分的关联性分析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

3.明确生态农业的意义。

如若有沼气池,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有利于净化环境,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等;若有农产品深加工的内容,它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增加就业,同时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典题例证►————————————————————

 

(2014·石家庄模拟)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美国早熟核桃等名优水果种植,活禽屠宰、分割、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

下图是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

完成

(1)~

(2)题。

(1)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①食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珍禽的羽毛制作观赏标本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表现在(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降低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⑥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获取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获取信息

该题组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的意义。

解决两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提取出有用信息。

(1)题的关键是“废弃物”的利用。

(2)题的关键词为“生态效益”。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D

   (2014·金华十校模考)读东北区域略图及五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完成1~2题。

 

年均温

-3.6℃

年降水量

355mm

年均温

4.9℃

年降水量

881mm

年均温

6.8℃

年降水量

361mm

年均温

-4.0℃

年降水量

630mm

年均温

3.6℃

年降水量

523mm

1.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Ⅰ—①      D.Ⅱ—②

C.Ⅲ—③D.Ⅳ—④

2.与江汉平原比较,Ⅳ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B.肥沃的土壤

C.雨热同期的气候D.地广人稀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五个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Ⅴ和Ⅰ位置偏西,根据东北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可以判断降水量小于400mm的①和③与这两个区域对应,再根据Ⅴ和Ⅰ的纬度可以判断V的年均温比Ⅰ低,所以可以判断①和Ⅴ对应,③和Ⅰ对应。

Ⅱ、Ⅲ、Ⅳ三地根据其纬度可以判断Ⅳ纬度最高,其气温最低,Ⅲ纬度最低,气温最高,由此可以判断Ⅲ对应②④⑤中气温最高、降水最多的②,Ⅳ对应②④⑤中气温最低的④,则Ⅱ对应⑤。

第2题,Ⅳ地区位于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是其相对于江汉平原来说的最大优势,杂交水稻技术在各地都有应用,东北的黑土和江汉平原的水稻土都很肥沃,两地都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但江汉平原的水热条件远比Ⅳ地区(三江平原)要优越。

答案:

1.D 2.D

玉米原产地在墨西哥,十六世纪传入我国,玉米在我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读我国玉米分布图,回答3~4题。

3.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B.市场需求

C.作物熟制D.水分差异

4.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卖粮难的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

A.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

B.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

C.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

D.提高机械化水平

解析:

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玉米适宜在春季播种(春播玉米);华北地区两年三熟,需要在6月上旬冬小麦收获之后进行播种(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作物熟制。

农产品深加工可以利用剩余农产品,从而带动种植业的发展,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怪圈;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不能解决销售问题;东北地区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不利影响;提高机械化水平只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解决粮食销售问题。

答案:

3.C 4.B

(2014·成都二诊)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90天B.115天

C.130天D.140天

6.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解析:

第5题,图中显示三江平原春小麦播种在4月1日至4月11日,成熟期在7月21日至8月1日,经计算可知春小麦的生长期为102~122之间,故B项正确。

第6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南部比北部播种期和成熟期都要早,故C项正确。

东部山地播种期晚于同纬度西部平原区;西部高原区地势高、气温低而播种期和成熟期较晚。

答案:

5.B 6.C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试评价该地区进行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

(3)C区域曾经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人们在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使之成为“北大仓”。

现在人们停止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

解析:

(1)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是水稻种植的制约因素,但夏季高温多雨,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可满足单季稻的生长需求;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优点是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

我国东北“玉米带”今后的发展策略可以从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

(3)C区域纬度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大量沼泽分布。

答案:

(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

(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改良作物品种等。

(3)C区域为三江平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13年粮食生产效率表。

回答1~2题。

 

项目

资本

投入量

人力

投入量

自然资

源效率

资本效率

人力效率

化肥量(千

克/公顷)

劳动力(劳

动力/

公顷)

粮食/耕地

(千克/

公顷)

粮食/化肥

(千克/

千克)

粮食/劳动

日(千克

/日)

全国平均

264.53

199.5

4377

16.55

21.94

西北省份

197.25

213.5

2833

15.75

13.86

西南省份

186.60

312.3

3979

21.44

12.69

东南省份

317.18

169.4

5665

18.61

36.56

东北和新疆

235.65

119.4

4908

21.78

42.25

1.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

A.西北省份     D.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D.东北和新疆

2.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

A.农业生产落后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D.气候条件优越

解析:

读表中资料可知西南省份每公顷投入的劳动力(劳动日)最多,所以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

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这反映了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

1.B 2.C

(2014·浙江绍兴测试)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商品性玉米产地。

下图是乌克兰简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4.与美国中部地区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

A.土壤B.水源

C.热量D.光照

解析:

第3题,图中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受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①地距大西洋最近且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

第4题,美国中部平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答案:

3.A 4.C

5.有关图中各地农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B.B地区农业发展引河流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C.C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不足

D.与D地相比,F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解析:

选C。

A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B地引水灌溉易引起土壤的次生盐碱化;F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C地位于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故农业多分布在热量条件较优越的河谷地区。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农(农耕区)牧(畜牧区)区界线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6~7题。

6.由上图可知(  )

A.农牧区界线的总体变化是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变化大

B.农牧区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

C.农牧区界线的变化是自然条件变化的结果

D.农牧区界线主要向西南方向推进

7.农牧交错带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增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实行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种植饲料作物,发展舍饲养殖业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农牧区的界线总体向西北推进,并且北方的变化幅度比南方大。

第7题,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若开垦荒地,易产生荒漠化,因而要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业。

答案:

6.A 7.D

下图为秸秆全量还田循环利用模式图。

读图完成8~9题。

8.该生产模式可能分布在(  )

A.三江平原B.塔里木盆地

C.黄淮海平原D.太湖平原

9.该生产模式的优点包括(  )

①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增大 ②秸秆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③肥料施用量减小 ④农业生产投入减少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该生产模式种植的农作物是冬小麦和夏玉米,该地农作物两年三熟;三江平原一年一熟;受水资源、热量条件的制约,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一年一熟;太湖平原虽然能一年两熟,但与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不匹配。

第9题,在该生产模式下,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肥料使用量,使秸秆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答案:

8.C 9.C

(2014·昆明测试)下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

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B.土地石漠化加剧

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11.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

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D.有计划地退耕还沼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为三江平原地区,20世纪50年代,该地以沼泽地为主,随着北大荒开发的进行,沼泽面积减小,耕地面积增大,会导致干旱、洪涝灾害频繁。

第11题,目前可以采取有计划地退耕还沼,促进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10.A 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中国首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1日开通运营,921千米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

材料2: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将发生的冷害频率作为一级指标,以影响冷害减产率的降水因子为二级指标,把东北地区划分为五个冷害区域。

图中I区为最轻冷害区,Ⅱ区为较轻冷害区,Ⅲ区为较轻冷害区,Ⅳ区为重冷害区,V区为严重冷害区。

(1)简述哈大高铁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并分析其开通运营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10分)

(2)分析影响东北地区冷害发生频率的主要因素,并列举东北农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