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0065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机械设备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机械寿命的全过程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消除一切使机械遭到损坏、使人身健康与安全受到威胁、使环境遭到污染的因素或现象,避免机械事故发生,实现安全作业生产。

二、设备安全管理的范围

1、设备包括:

公司拥有、租赁的各种机动车辆,起重运输设备及机械加工(冲、剪、压、车、钳、刨、铣、悍接机械)设备等。

2、设备安全管理贯彻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3、从选购开始就要注意设备的安全设计是否先进,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防护标准的高低,并把在用设备的使用情况反馈给设计、制造单位。

4、设备安全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的管理, 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是设备安全管理的必要条件。

设备实行专业化管理,各车间、部门必须建立设备安全管理网络,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5、设备使用及运行的管理,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本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注意机械本身及机械化运转的安全。

特别要重视安全装置的检查与使用。

6、设备的保养和修理的管理,机械设备保养和修理时既要消除机械故障、恢复机械性能,保证机械使用安全,又要注意保养和修理作业中的安全。

7、保管和运输中要注意不使设备受到损伤、产生故障,引起不安全因素;不使设备品配件、附属装置损坏。

三、设备安全管理的内容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指标安全指标应列入中心和分中心设备管理人员考核目标,机械设备的总负责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负全责。

机械设备安全责任制的双落实:

一是组织落实,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既管生产的安全,又要管机械的安全。

作业现场也要有人分管机械的安全;二要内容落实,机械管理的内容和责任要落实到各项制度中,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落实到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中。

2、编制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对于机械化作业中的重大吊装方案,重要机械拆装方案,大型机械的转运、改造方案,特大、特重物件的运输,危险地段的作业以及季节气候变化对机械安全运行的影响等等,都要编制安全作业、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以确保作业、生产和机械的安全。

对机械应按要求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以加强和提高机械的安全防护能力。

在机械修理、保养中要制定安全作业技术措施,保障人身和机械安全。

3、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超载、超重、超压、超速使用机械,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2)、听从作业人员指挥,正确操作机械。

对违反机械性能、安全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3)、起重机械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上有关规定和“十不吊”等有关规定,严禁违章作业。

(4)、搞好文明生产,保持机械、工具和工作场所的整齐清洁。

从事危险作业的区域,应有明显标志和安全措施。

(5)、随时注意机械的仪表指示、起吊信号和标志等,认真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

(6)、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具。

(7)、严格电气设备的使用规程,非本机人员不得启动开关,严禁使用不合要求的熔丝及用铜、铁丝带替熔丝,离开岗位时应切断电源,发生问题时,应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8)、作业场地的地面和周围环境应能保证机械安全工作,进入作业地点的道路应能保证机械安全通过,必要时应加以修整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开展机械设备安全教育与宣传

对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技术训练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书后,方可独立操作。

在每次安全生产教育中都应有机械安全教育的内容。

广泛宣传,增强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5、加强机械设备各类机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机务人员的思想和技术业务素质,培养合格的管理、技术、操作、维修、保养人才;

6、认真搞好机械设备安全检查活动

(1)、机械设备本身的故障和安全装置的检查,主要是消除机械故障和隐患,确保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2)、机械设备安全生产检查,主要使用前、作业中和收车后的检查,措施是否能确保机械安全生产;

(3)、机械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的贯彻执行:

坚持推行定期检查与非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各分中心每月组织一次机械设备安全大检查;检查、信息反馈、隐患消除、质量认可,各分中心要有书面记录,落实责任。

7、从严抓安全,发生机械设备事故时,做到“四不放过”,属于机械责任事故的,处罚要严,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对在事故预防上做出突出成绩的适当予以奖励,做到赏罚分明,安全责任与经济责任挂钩。

8、锅炉压力容器、仪器仪表等其他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有关规程、制度执行。

四、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1、各部门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做到正确合理使用,努力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

2、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并将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张贴上墙或机器上。

3、严格执行机械设备走合期的规定,新机械和大修后的机械必须按要求进行磨合。

经常注意检查各部运转情况及工作温度、油压,发现不正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走合期后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保养,清洗各滤清器,更换润滑油,填写走合期记录并存档。

4、机械、车辆在使用中要做到:

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五良好(调整、紧固、润滑、各部件、安全)。

机械发生故障后,操作人员应亲自向有关人员汇报,讲清故障原因,故障部位。

修理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修理人员,了解修理进度,对不同工种的修理项目主动做好牵头联系工作;做好监修工作,确保修理质量。

5、机械、车辆停用期间必须妥善保管,及时将燃油、润滑油加足,电瓶充电,保持机械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使之能随时投入工作,长时间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腐、防盗、防火、防潮湿,并定期进行检查保养。

五、机务人员的培训与操作证、上岗证管理制度

1、技术培训

(1)、加强技术业务培训是提高机务人员素质和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综合部会同各分中心制定各类机务人员的培训计划。

(2)、中心分别组织各类机务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分中心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进修条件。

(3)、各类机务人员的培训、考试、考核成绩应登记存档。

(4)、简单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或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复杂大型机械操作人员和机械管理员应具备相当于大专文化水平,重要机械设备或进口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拥有机械设备较多的使用部门负责人应具备相当于本科以上文化水平。

2、技术业务培训的组织

(1)、各分中心应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好作业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

(2)、对操作、保养、修理人员采取岗位练兵、专业培训、技术比武等方式,分机种、工种组织培训和苦练基本功。

提倡尊师爱徒,互教互学,做到要求明确、标准具体、精益求精、一专多能。

(3)、对机械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采取在职学习、短期培训、专题研究和专科进修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

(4)、综合管理部分管机械的人员制定分中心机械管理员的技术培训计划。

(5)、各分中心应着重组织机械专业技术、管理、操作、安装维修、检验、起重指挥等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国产新型机械和一般进口机械的使用、保养及修理培训。

组织培训应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3、机械设备操作证、上岗证的管理

(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省、市技术监督机局培训和考核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独立作业,学员必须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工作。

,并定期参加证件审验。

(3)、操作大型机械和重要机械一般由本单位职工操作,如遇特除情况使用非本单位人员时应由分中心经理签字,报物流保障部审核并备案。

(4)、操作人员必须持上岗证上岗作业。

(5)、安排无证人员上岗操作造成事故单位领导负全部责任。

4、机械设备“三定制度”

(1)、对机械实行定机、定人、定岗的“三定”制度是机械使用中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各机械拥有单位要通过“三定”制度,把人、机固定下来,确保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项要求、每项工作都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做到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专职,台台设备有人管理,责任到位。

(2)、一人操作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即为该机械设备负责人,承担班长职责。

(3)、班组共同使用的设备以及一些不宜固定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应由所在班组的班组长设专人负责。

(4)、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应任命一人为总负责人。

(5)、对主要机械设备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应选择责任心强、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

(6)、实行多班作业,临时代理作业的机械设备操作工,必须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交底。

六、机械操作交接班制度

(1)、机械交接班制度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行的基本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2)、机械使用二班或三班作业的,必须进行交接班。

交接班由上一班操作工与下一班操作工共同进行,双方应进行全面检查,按规定要求逐项交接,做到交接清楚明确,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3)、交接班记录由值班操作工在交班时填写,要做到填写详细,字迹清楚,不得马虎了事。

(4)、接班操作工要认真查阅交接班记录,确认属实后方能签字接班。

(5)、交接班记录必须由双方签字后,交班操作工方准离岗。

(6)、交接过程中交方要主动介绍情况,接方要主动了解情况。

接班人未按记录查验,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7)、交接工作中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双方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取得解决。

(8)、交接班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交清本班任务,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2、交清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燃油、润滑油、冷却液的消耗和准备情况;3、交清机械的保养、使用、运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9)、交班的操作工负责搞好机械的清洁卫生。

(10)、综合管理部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交接班记录和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

七、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保养的原则和要求

(1)、机械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2)、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运行和维修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正确使用,严禁野蛮操作,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各班组必须按机械保养规程、保养类别做好各类机械的保养工作,不得无故拖延,特殊情况需经设备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批准后方可延期保养,但一般不得超过规定保养间隔期的一半;

(4)、保养机械要保证质量,按规定项目和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

保养项目、保养质量和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应作好记录;

(5)、不断总结保养经验,提高保养质量;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养质量,并进行奖优罚劣。

2、保养作业的实施和监督

(1)、机械保养坚持推广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作业法,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2)、例行保养是在机械运行的前后及过程中进行的清洁和检查,主要检查要害、易损零部件(如机械安全装置)的情况,冷却液、润滑剂、燃油量、仪表指示等。

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自行完成,并认真填写《机械例行保养记录》。

(3)、定期保养:

根据机械实际运行时间,普遍进行清洁、紧固和润滑作业,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保持机械各总成、机构、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八、机械设备检查制度

(1)、机械设备检查是促进机械管理,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确保安全生产,改进服务态度的有效措施。

(2)、机械检查的主要内容:

检查机械技术状况、附件、备品工具、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