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9986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3.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

《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专业知识一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docx

中药专业知识一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

  

专题一 经验鉴别术语

  1.大黄*:

星点

  2.何首乌**:

云锦状花纹

  3.牛膝*/川牛膝*:

筋脉点

  4.商陆**:

罗盘纹

  5.银柴胡:

砂眼、珍珠盘

  6.黄连*:

过桥

  7.防己*:

车轮纹

  8.甘草*/黄芪*/木香*:

菊花心

  9.板蓝根/黄芪/桔梗*:

金井玉栏

  10.白芷*:

疙瘩丁 

  

  

  

  

  11.川芎**:

蝴蝶片

  12.防风*:

蚯蚓头、菊花心

  13.党参:

狮子头、菊花心

  14.苍术**:

朱砂点、起霜

  15.松贝*:

怀中抱月

  16.天麻*:

鹦哥嘴、红小辫

  17.辛夷*:

毛笔头 

  18.地龙*:

白颈

  19.海马:

马头、蛇尾、瓦楞身

  20.蕲蛇*:

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

  

  

  

  21.乌梢蛇:

剑脊

  22.麝香:

银皮、当门子

  23.花鹿茸*——

  二杠、三岔、大挺、门庄

  马鹿茸——

  单门、莲花、三岔、四岔

  砍茸:

虎牙

  24.牛黄:

乌金衣

  25.羚羊角:

通天眼

  26.赭石*:

钉头

  

  

专题二 性状鉴别要点

  1.根及根茎类中药

  

  狗脊*:

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棕黄隆起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

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细辛:

卷曲成团,根细长

  虎杖:

皮部与木部易分离,髓有隔或呈空洞状

  

  太子参*:

纺锤或细长条形

  麦冬*:

纺锤形,两端略尖,质柔韧,半透明,中柱细小

  

  威灵仙**:

根茎下侧生多数细根

  川乌:

瘤状突起,形成层环多角形

  草乌:

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层环多角形

  附子

  盐附子:

圆锥形,披盐霜

  黑顺片*:

外皮黑褐,切面暗黄

  白附片*:

无外皮,半透明

  

  白芍**:

类白或淡红棕色,偶有残存外皮,饮片筋脉纹放射状排列

  赤芍*:

表面棕褐,有的外皮易脱落,断面放射状纹理明显

  味连*:

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胡黄连:

有密集环节,木部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成环

  

  升麻*:

残留坚硬细须根,断面有裂隙,纤维性

  地榆*:

放射状纹理

  苦参*:

外皮多破裂反卷,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葛根**:

厚片或小块,纤维性强

  粉葛:

富粉性,横切面可见同心环纹

  

  远志*:

有较密深陷横皱纹,皮部易与木部剥离

  人参:

芦头、艼、芦碗

  红参:

表面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

  西洋参:

断面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

  三七*:

主根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

  

  

  当归*:

皮部有裂隙及棕色点状分泌腔

  羌活:

有紧密隆起环节

  柴胡*:

北柴胡质硬而韧,断面片状纤维性

  藁本:

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残留茎基,有点状突起根痕及残根

  北沙参:

细长圆柱,质硬而脆,断面细腻

  南沙参*:

圆锥或圆柱,质松泡易断,断面多裂隙

  

  龙胆:

着生多数细长的根

  秦艽:

上粗下细,扭曲不直

  白前:

根茎有分枝,断面中空(鹅管白前),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

  紫草:

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

  

  丹参*:

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或紫褐,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

  黄芩*:

断面黄,中心红棕,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或棕黑

  

  玄参:

黑色,微有光泽

  地黄*:

生地棕黑或乌黑,有光泽

  巴戟天**:

形似连珠,皮部易与木部剥离

  茜草:

根茎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表面红棕或暗棕,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

  

  续断:

长圆柱形,有扭曲纵皱或沟纹,皮部墨绿色或棕色,导管束放射状排列

  天花粉**:

断面富粉性,黄色木质部小孔明显,放射状排列,味微苦

  山药*:

断面粉性

  

  木香*:

菊花心,形成层环棕色,褐色油点散在(油室)

  白术*:

断面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

  三棱:

有刀削痕

  泽泻*:

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断面粉性,有多数细孔

  香附**:

纺锤形,有略隆起的环节,断面内皮层环纹明显

  

  天南星、半夏*:

扁球形、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断面白,富粉性

  延胡索(元胡)**:

不规则扁球形,断面角质样

  石菖蒲*:

断面内皮层环纹明显,可见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

  百部:

纺锤形,有深纵沟,上端较细,角质样

  

川贝母**

川贝母

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

松贝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怀中抱月)

青贝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裂

梭砂贝母

炉贝

有的具棕色斑点(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多开裂而略尖

太白贝母

瓦布贝母

 

 

浙贝母**

浙贝母

大贝

大者除去芯芽,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略呈新月形

珠贝

完整的鳞茎,呈扁球形

  

  黄精:

肥厚肉质结节块状,茎痕圆盘状

  重楼:

结节状,密具层状突起粗环纹

  知母*:

长条状,外表皮黄棕或棕色,见少量残存的黄棕色叶基纤维或点状根痕

  射干:

结节状,切面具小筋脉点(纹),有的可见环纹

  白及:

不规则扁球,2~3个爪状分枝,有同心环节和须根痕

  

品种

原植物名

性状

郁金*

温郁金

温郁金

块根,内皮层环明显

黄丝郁金

姜黄

绿丝郁金

蓬莪术

桂郁金

广西莪术

姜黄

姜黄

根茎,有的具短叉状分枝

莪术*

温莪术

温郁金

根茎

莪术

蓬莪术

莪术

广西莪术

  2.果实种子类中药

  重点回顾:

果实种子类用药部位总结

  种子:

葶苈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种仁:

薏苡仁、肉豆蔻、莲子心(胚)

  假种皮:

肉豆蔻衣、龙眼肉

  成熟果实:

地肤子、五味子、南五味子、金樱子、枸杞子、女贞子、栀子、牛蒡子、蛇床子、砂仁

  山楂、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连翘、草果、豆蔻、瓜蒌、益智

  特别的果实——

  枳实-幼果,枳壳-未成熟,木瓜、乌梅、吴茱萸-近成熟,桑椹-果穗

  山茱萸-果肉

  

  五味子**:

表面油润,有的有“白霜”,种子肾形,果肉常贴于种子上

  吴茱萸*:

五角状扁球形,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

  山茱萸*:

呈不规则片状或囊状,表面紫红或紫黑,有光泽

  枸杞子:

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红或暗红,肉质,柔润

  

  

  木瓜**:

纵剖成两半,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中心凹陷

  山楂**:

圆形片,外皮红,有灰白小斑点,核多脱落

  苦杏仁*:

扁心形

  桃仁:

呈扁长卵形

  乌梅:

乌黑或棕黑

  金樱子*:

呈倒卵形,略似花瓶,全身被有突起的刺状小点,剥开外皮(花托),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

  

  沙苑子:

肾形稍扁

  决明子:

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子叶2片,呈“S”形折曲并重叠

  补骨脂*:

果实扁肾形,具细微网状皱纹,子叶黄白色,具油性

  

  酸枣仁*:

紫红或紫褐,有的有裂纹

  女贞子:

内果皮具纵棱

  牵牛子:

似橘瓣状

  牛蒡子:

长倒卵形,微弯曲

  小茴香**:

双悬果,分果背面有纵棱5条

  

  葶苈子:

表面棕色或红棕,黏性较强

  菟丝子:

表面灰棕或黄棕,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

  连翘**:

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和多数突起的小斑点,青翘色较绿、不开裂,老翘色较黄、开裂或裂成两瓣

  栀子*:

表面具6条翅状纵棱

  

  巴豆:

呈卵圆形,一般具三棱,表面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破开果壳,可见3室,种子各1粒,有种阜

  马钱子:

呈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有丝样光泽

  枳壳**:

半球形,外果皮有颗粒状突起,中果皮厚

  

  槟榔*:

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薏苡仁:

表面乳白色,背面圆凸,腹面有一条较宽而深的纵沟

  瓜蒌:

球形或宽椭圆形

  

品种

来源

性状

砂仁*

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

具不明显三棱,密生刺状突起,气芳香而浓烈

草果

草果

具三钝棱,表面具纵沟及棱线,有特异香气

豆蔻*

白豆蔻(原豆蔻)或爪哇白豆蔻(印尼豆蔻)

表面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益智

益智

表面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种子外被假种皮,香气特异

  3.其他植物类中药

  重点回顾:

茎木类中药入药部位

  

  

  木通

  槲寄生:

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射线放射状,髓部常偏向一边

  钩藤*:

茎枝,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或一侧有钩

  通草:

中部空心或半透明圆形薄膜,纵剖面薄膜梯状排列

  铁皮枫斗:

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2-6个旋纹

  

大血藤**

木通科大血藤

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黄白色木部,木部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车轮纹)

鸡血藤*

豆科密花豆

韧皮部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偏向一侧

  

沉香**

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

气芳香,味苦。

燃烧时气香浓,有油渗出,有浓烟

降香

切面纹理致密。

气微香,味微苦。

苏木

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

断面年轮明显。

味微涩。

取小段放入热水中,水被染成桃红色

  重点回顾:

皮类中药入药部位

  茎干皮:

肉桂、杜仲、黄柏

  根皮:

地骨皮、香加皮、牡丹皮、桑白皮、白鲜皮

  枝皮:

秦皮

  茎干皮+根皮+枝皮:

厚朴

  

  桑白皮*:

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

  牡丹皮**:

筒状,内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断面平坦,粉性

  白鲜皮:

折断时粉尘飞扬,剥去外层迎光可见闪烁小亮点

  香加皮:

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

  地骨皮*:

外表面易成鳞片状剥落

  

  厚朴:

内表面划之显油痕,断面颗粒性,有的可见小亮星

  肉桂**:

外表面可见灰白色纹斑,内表面划之显油性,断面颗粒状,不平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

  杜仲**:

断面橡胶丝

  黄柏**:

断面深黄色

  秦皮:

断面纤维性

  

  侧柏叶*:

叶细小鳞片状,贴伏于枝上

  淫羊藿:

三出复叶

  大青叶*:

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成翼状

  蓼大青叶:

偶带膜质托叶鞘

  番泻叶**:

小叶,狭叶无毛叶脉隆起,尖叶有毛

  罗布麻叶:

有小芒尖,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

  紫苏叶:

疏生灰白色毛,有腺鳞

  艾叶:

羽状深裂,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

  重点回顾:

花类中药来源、药用部位、气味总结QIAN

品种

药用部位

气味

辛夷

花蕾

芳香,辛凉稍苦

丁香

芳香浓烈,辛辣麻舌

金银花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清香,微苦

山银花

清香,微苦甘

槐花

花及花蕾

槐花微苦,槐米微涩

款冬花

未开花序

香,微苦而辛

菊花

已开花序

清香,甘微苦

红花

花(已开放)

微香,微苦

洋金花

 

烘干气特异,晒干味微苦

西红花

柱头

特异,微刺激性,微苦

品种

药用部位

夏枯草

带花果穗

莲须

雄蕊

玉米须

花柱

松花粉

花粉粒

蒲黄

  

  辛夷*:

似毛笔头

  槐花:

完整者花萼钟状

  丁香*:

似研棒,覆瓦状抱合

  金银花**:

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密被短柔毛

  款冬花:

常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

  

  洋金花:

皱缩成条状,花萼呈筒状

  菊花*:

头状花序

  红花*:

管状花,表面黄色或红色,花冠先端5裂,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西红花*:

柱头,线形,三分枝,暗红色

  重点回顾:

全草类中药来源、入药部位总结

品种

来源(地上部分)

鱼腥草

三白草科蕺菜

穿心莲

爵床科

广金钱草

豆科

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香薷

唇形科

茵陈

菊科滨蒿、茵陈蒿

青蒿

菊科黄花蒿

大蓟

菊科蓟

品种

来源(全草)

半枝莲

唇形科

车前草

车前科

紫花地丁

堇菜科

金钱草

报春花科过路黄

蒲公英

菊科

品种

来源

麻黄

麻黄科草、中、木贼-草质茎

肉苁蓉

列当科-肉质茎

淡竹叶

禾本科-茎叶

  

  麻黄*:

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断面髓部红棕色

  肉苁蓉*:

表面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切面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

  淡竹叶:

茎有节,叶脉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

  (含生物碱)

  

  穿心莲*:

地上部分,节膨大

  半枝莲:

茎丛生

  金钱草:

常缠结成团,叶对生,多皱缩,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紫花地丁:

叶基生,灰绿色,花茎纤细,花瓣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

蒴果椭圆形或3裂

  

  唇形五美:

广藿香、薄荷、荆芥、益母草、香薷(地上部分)

广藿香(石牌、海南)

茎略呈方柱形,被柔毛,叶对生,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

气香特异,味微苦

薄荷(江苏)

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荆芥

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

气芳香,味微涩辛凉

益母草

鲜用、干用,下部叶掌状3裂,上部羽状3裂,气微,味微苦

香薷(青、江)

气清香而浓,味辛凉

  

  大蓟:

叶两面均具有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

  青蒿:

叶两面被短毛

  绵茵陈:

卷曲成团,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花茵陈:

叶两面密披白色柔毛,头状花序,瘦果

  

  冬虫夏草*:

虫体似蚕,有环纹,足八对,中部4对最明显

  灵芝*:

形如伞状,具环状楞纹和辐射状皱纹

  茯苓*:

体重,质坚实

  猪苓*:

体轻,质硬

  海藻:

皱缩卷曲,黑褐,有的被白霜,有气囊

  

乳香*

油胶树脂

长卵形滴乳状,黄白色。

燃烧时显油性,冒黑烟,有香气;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

香气特异

没药

油胶树脂

天然没药不规则颗粒状团块,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胶质没药呈不规则块状和颗粒,不透明。

香气特异

血竭*

酯树脂

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有光泽,研粉为血红色,气微,味淡。

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五倍子*:

虫瘿,肚倍、角倍

  冰片:

无色或白色结晶

  儿茶:

去皮枝干干燥煎膏

  青黛:

马蓝、蓼蓝、菘蓝茎叶加工品——深蓝色粉末

  海金沙:

孢子,粉末状,手捻之有光滑感,易由指缝滑落

  4.动物类中药

  重点回顾:

常用动物类中药药用部位

  1.干燥全体:

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

  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

地龙、蛤蚧、乌梢蛇、蕲蛇、金钱白花蛇

  3.动物体某一部分:

角、鳞、甲、贝壳(石决明、牡蛎、海螵蛸)、脏器(蛤蟆油、鸡内金、桑螵蛸、紫河车、刺猬皮)

  4.生理产物:

分泌物(麝香、蟾酥、蜂蜡)、排泄物、其他(蝉蜕、蜂蜜、蜂房)

  5.病理产物:

珍珠、僵蚕、牛黄、马宝

  6.某一部分的加工品:

阿胶、血余炭

  

  水蛭:

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两端各具一吸盘

  全蝎*:

有螯肢和钳状脚须形似蟹螯,后腹部尾状,有毒刺

  斑蝥*:

鞘翅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

  土鳖虫*:

呈扁平卵圆形,背面紫褐色,有光泽,无翅

  蛤蚧*:

背部有斑点,足趾底面具吸盘,尾几与体等长

  金钱白花蛇:

黑白相间,尾下鳞单行

  

  鳖甲:

背甲两侧有对称肋骨各8条,伸出边缘

  龟甲:

背甲拱状、腹甲板片状

  石决明、牡蛎:

海螵蛸:

贝壳

  珍珠:

具特有彩色光泽,破碎面层纹

  蟾酥:

断面棕褐色

  僵蚕:

表面有白霜状气生菌丝,足8对,断面有丝腺环4个

  5.矿物类中药

  重点回顾:

矿物类中药来源、主成分总结

品种

类-阴离子

主成分

朱砂

硫化物

辰砂

HgS

雄黄

雄黄

As2S2

自然铜

黄铁矿

FeS2

赭石

氧化物

赤铁矿

Fe2O3

炉甘石

碳酸盐

菱锌矿

ZnCO3

滑石

硅酸盐

滑石

水合硅酸镁

石膏

硫酸盐

石膏

CaS04·2H20

芒硝

芒硝加工精制

Na2S04·10H20

硫黄

自然元素

自然硫

S

  

  朱砂*:

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

  赭石*:

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

  自然铜*:

表面亮淡黄色,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

  雄黄:

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

  硫黄:

黄色或绿黄色

  

  炉甘石:

灰白或淡红色,显粉性,条痕白色

  滑石:

有蜡样光泽,条痕白色

  石膏:

类白色,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并显绢丝样光泽,条痕白色

  芒硝:

无色透明,条痕白色

专题三 中药特殊气味

味酸

白芍、赤芍、山药、木瓜、山楂、乌梅

味极苦

黄连、胡黄连、黄柏、苦参、穿心莲、龙胆、山豆根、马钱子

味甜

甘草:

味甜而特殊,三七:

味苦回甜

味咸

芒硝

蜈蚣、土鳖虫

海藻:

气腥,味微咸

麝香仁饲养品:

味微辣,微苦带咸

味辛辣、麻舌

商陆:

味稍甜,久嚼麻舌

川乌、草乌:

味辛辣、麻舌

茜草:

久嚼刺舌

远志:

嚼之有刺喉感

半夏:

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天南星:

味麻辣

三棱:

嚼之微有麻辣感

巴豆:

味辛辣

蟾酥:

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

合欢皮:

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气腥膻臭

山豆根、黄芪、沙苑子:

豆腥气

白鲜皮:

羊膻气

蜈蚣:

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土鳖虫:

气腥臭,味微咸

斑蝥:

有特殊臭气

秋蜜:

荞麦花蜜、棉花蜜气微臭,味稍酸,质量较次

雄黄:

灼烧有砷的蒜臭

阿魏:

强烈蒜样臭气

气香

伞形科、唇形科、菊科、芸香科、樟科、木兰科:

当归、川芎、藁本:

浓郁香气,小茴香:

香气特异,甜辛

香薷:

气清香而浓(藿香、薄荷、荆芥、紫苏)

木香:

气香特异,艾叶:

气清香

枳壳气清香、吴茱萸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肉桂:

气香浓烈,味甜、辣

厚朴:

气香,味辛辣、微苦

木类:

沉香、降香、檀香

花类:

丁香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香气成分:

香加皮、牡丹皮、徐长卿

气特异

玄参、瓜蒌:

焦糖气

气香味辛凉

薄荷、荆芥、香薷

砂仁:

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

豆蔻:

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牛黄:

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凉感

大黄:

嚼之黏牙,有砂粒感

白术:

嚼之略带黏性

黄精、玉竹、知母、山药、槲寄生、石斛、铁皮石斛、白及:

嚼之有黏性

茯苓:

味淡,嚼之黏牙

专题四 中药水试火试

水试

土茯苓:

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

海藻:

水浸后膨胀,黏滑

牵牛子:

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黏滑感

车前子:

水浸泡后变黏滑膨胀-4

南葶苈子:

略带黏性-3

北葶苈子:

黏性较强-12

蛤蟆油:

温水浸泡膨胀度不低于55

秦皮:

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苏木:

热水显鲜艳桃红色

西红花:

浸水中,见橙黄色呈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药材不变色

熊胆粉:

水面旋转呈黄色线状下沉短时间内不扩散

牛黄:

水液可使指甲染黄(挂甲)

蟾酥:

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金钱草:

叶片水泡后,透光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水蛭:

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

火试

沉香:

燃烧时发浓烟,有油渗出

降香:

香气浓烈,有油状物流出,灰烬白色

乳香:

燃烧时显油性,冒黑烟,有香气;加水研磨成乳液

海金沙:

入水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烧灼可发生爆鸣和明亮的火焰

青黛:

火烧时有紫红色烟雾产生

冰片:

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石膏:

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

麝香仁:

水润湿,手搓能成团,轻揉即散,不黏手、染手、顶指或结块;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浓香四溢,灰化后呈白色灰烬,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

专题五 中药科属来源

  根及根茎类科属总结

科属

药材

菊科

根-木香,根茎-白术、苍术,根及根茎-紫菀

豆科

根-苦参、葛根、粉葛、黄芪,根及根茎-山豆根、甘草

毛茛科

根-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

根及根茎-威灵仙

根茎-黄连、升麻

伞形科

根-白芷、当归、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

根茎及根-羌活、藁本

根茎-川芎

百合科

鳞茎-川贝母、浙贝母

根茎-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

块根-天冬、麦冬、山麦冬

柴胡:

伞形科

银柴胡:

石竹科

山豆根:

豆科

北豆根:

防己科

北沙参:

伞形科

南沙参:

桔梗科

黄连:

毛茛科

胡黄连:

玄参科

土茯苓:

百合科

茯苓:

多孔菌科

大青叶:

十字花科

蓼大青叶:

蓼科

红花:

菊科

西红花:

鸢尾科

北葶苈子:

独行菜

南葶苈子:

播娘蒿

金钱草:

报春花科

广金钱草:

豆科

马兜铃科:

细辛

石竹科:

太子参、银柴胡

莎草科:

香附

苋科:

牛膝、川牛膝

罂粟科:

延胡索

龙胆科:

龙胆、秦艽

薯蓣科:

山药

木通科:

木通、大血藤

夹竹桃科:

罗布麻叶

忍冬科:

金银花、山银花

桃金娘科:

丁香

爵床科:

穿心莲、青黛(马蓝)

鼠李科:

酸枣仁

橄榄科:

乳香、没药

列当科:

肉苁蓉

棕榈科:

槟榔、血竭

麦角菌科:

冬虫夏草

 

桔梗科:

桔梗、党参、南沙参

十字花科:

板蓝根、大青叶、青黛

玄参科:

玄参、地黄、胡黄连

天南星科:

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木犀科:

秦皮、连翘、女贞子

芸香科:

黄柏、枳壳、吴茱萸

木兰科:

厚朴、辛夷、五味子

多孔菌科:

灵芝、茯苓、猪苓

五加科:

人参、西洋参、三七、通草

萝藦科:

徐长卿、白前、白薇、香加皮

兰科:

天麻、白及、石斛、铁皮石斛

茜草科:

茜草、钩藤、栀子、巴戟天

豆科:

决明子、沙苑子、鸡血藤、降香、番泻叶、儿茶

专题六 产地采收加工

  中药材产地总结

道地药材

代表品种

川药

川**、黄连、黄柏、附子、花椒

浙药

浙八味:

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

怀药

四大怀药: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金银花、红花

云药

三七、木香、重楼、茯苓、马钱子

贵药

天冬、天麻、黄精、杜仲

广药(南药)

阳春砂-广东、蛤蚧-广西、陈皮、槟榔-海南

北药

板蓝根、黄芩-河北、党参-山西、金银花-山东、甘草-内蒙古

关药

人参、鹿茸、细辛、五味子、防风、龙胆

藏药

四大藏药:

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

  植物药采收一般原则QIAN

  秋冬春芽采根茎

  春末夏初来剥皮

  不等果熟把叶摘

  花类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