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915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0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docx

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

2012中考物理实验分类汇编

一、平面镜成像实验

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置A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且A点与B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

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0.(2010四月)(5分)某小组的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⑴如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

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如果将烛焰向左移动5cm,则光屏应该向移动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像。

⑶实验时,小明发现凸透镜中间有一块用镜头纸也不能擦掉的黑色污渍,为此小组内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讨论,你觉得合理的想法应该是同学的。

小明: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的像,但像的中间没有了。

小强: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较暗。

小霞:

无论怎样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只能看到那块污渍的像。

答案:

(5分)⑴下⑵7.5;左;缩小⑶小强

 

三、观察水的沸腾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甲)(乙)所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当地的大气压1标准大

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如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可以看到沸腾现象在液体的同时发生,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

 

四、测平均速度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

照片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t/s

0

10

20

30

40

50

路程S/mm

0

12.0

22.2

48.7

61.2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m/s.

 

五、测定物质密度实验

1、测固体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

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厘米3,密度是__________/厘米3。

 

2、(武汉2009中考)测液体的密度

32.某同学想将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改为密度秤。

他的操作如下:

①先将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②在塑料杯中装满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在塑料杯中装满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则杯中水的质量为kg,待测液体的密度为kg/m3,他设计的密度秤的量程为0~kg/m3.(g取10N/kg)

32.0.50.8×1032.0×103

13.(2010元月)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⑴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⑵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______m1,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3。

⑶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右 ⑵120 100 1.2×103 ⑶乙、丙甲 减小因烧杯内壁沾有牛奶而产生的误差(每空1分,共6分)

25、(2011元月)(5分)小明为了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D.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E.将小矿石从水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1)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甲所示;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kg/m3。

(2)按照这种方法测出的小矿石的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原因是。

(3)小明所采取的实验方案除了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之外,还可能造成另一不良后果,即。

请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25.(5分)

(1)3.1×103;

(2)大;石块上沾有水,测得的质量偏大

(3)使天平受到污染或损伤;先测石块的质量再测石块的体积(或测质量之前,将石块上的水擦干)

26.(2011年五月)(4分)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浮力知识之后想利用已学知识测量氢气的密度,他们利用一只大气球、细线、量筒、天平、一只桶和脸盆去测量。

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1)利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得没充气的气球和细线的总质量m1=2g;用纯净的氢气给气球充气,用细线系好气球口,并将气球系在一个50g的铁块上放在天平左盘里,此时铁块和气球对托盘的压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铁块和气球的总重力。

向右盘中放入2个20g和1个5g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恢复平衡时游码如图所示,此时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______,

(2)将桶装满水放进一只空的脸盆内,将气球小心地浸没水中,再利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刚好为4.4L。

该小组同学测量的氢气密度应为___________,这与“在常温和1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9Kg/m3”有较大的差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在常温与1标准大气压下空气密度为1.29Kg/m3)

六、研究杠杠的平衡条件

26、(2011元月)(5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

(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26.(5分)

(1)右;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

(2)右;1

(3)避免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或看“

”是否总等于“

”)

七、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33,(武汉2009中考)小明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约100Ω),实验室能提供的器材有:

学生电源(U=3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50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甲图将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当小明按照甲图连好实物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能够偏转,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太小,但他想了想,觉得不需要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且不用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也能较准确地求出Rx的阻值。

他的做法是: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读出,则Rx=(用字母表示)。

33.

(1)如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0(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等)(3)最大阻值处(或“最右端”)电压表的示数Ux(或“Rx两端的电压Ux)

13.(2011四月)(6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电压一定时,。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⑶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13、⑴实物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⑵①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②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或阻值最大处) 2.5

⑶35

24.(2011四月)(5分)小明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和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1)请将小明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闭合开关后,电表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小明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3)为了完成实验,小明还需要的器材是;为了提高实验精确程度,这个电路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八、制作研究电磁铁

小丽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50匝的电磁铁

100匝的电磁铁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表示数/A

0.8

1.2

1.5

0.8

1.2

2.0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

5

8

10

10

16

25

(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电磁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磁性越强.

(3)分析第________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磁性越强.

九、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10元月)某同学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滑轮组组成

钩码重

G/N

钩码升高的

高度h/m

绳子自由端受到

的拉力F/N

绳子的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s/m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2

0.1

1.25

0.2

⑴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⑵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可知该滑轮组所使用的动滑轮重为________N。

当动滑轮重为_______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⑶请帮助该同学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答案:

(5分)⑴80% ⑵0.5 2 ⑶ 绕线方式如图:

(第三问作图2分,其它每空1分,共5分)

 

.(2010四月)(5分)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均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3

5

2

15

2

6

5

15

(1)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第1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请将表格空格处的数据补充完整。

(4)若绕滑轮组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则该滑轮组效率最高可达。

答案:

(5分)⑴滑轮组绕线方式如图:

⑵50%

⑶3

⑷90%

23.(2010五月)(5分)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2

0.4

0.2

0.2

100%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绕线方式.

23.(5分)

(1)匀速

(2)绳自由端提升的高度错误,应为0.5m 

(3)80%(4)变大(5)如右图

17.(2011四月)(5分)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0.1

5.0

1

2

较陡

10

0.3

6.7

1

45%

3

最陡

10

0.5

8.4

1

60%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的关系。

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J。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不变。

17、⑴斜面的倾斜程度 20% 4 ⑵高 斜面的倾斜程度

25.(2011四月)(4分)下图是小明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8N的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在这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斜面的拉力为,斜面机械效率为,木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若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力的关系,应控制保持不变。

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12.(2010四月)(5分)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功率,现提供如下器材:

电压表(量程有“0~3V”和“0~15V”),电流表(量程有“0~0.6A”和“0~3A”),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10ΩlA”、“20Ω2A”、“50Ω1.5A”),开关,学生电源和若干条导线。

小明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测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六组数据。

若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在实验过程中不变,请你根据这些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表示数U/V

3.0

2.8

2.5

2.0

1.8

1.5

电流表示数I/A

0.10

0.12

0.15

0.20

0.22

0.25

(1)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应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可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越大,电流表的示数却越小,其原因可能是。

(2)该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是V,灯泡的电阻是Ω。

(3)该灯炮的额定功率应当是W。

(4)从实验数据来看,小明所选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当是。

答案:

(5分)

⑴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⑵4;10

⑶0.625

⑷“50Ω 1.5A”

22.(2010五月)(6分)小明想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小明设计了图(a)所示电路图,在连接电路前开关应该.

(2)正确连接完电路(b)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几乎没有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片的位置,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即为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5)不改变上面连好的电路,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

(写出一个即可).

22.(6分)

(1)断开

(2)右(“B”或“D”)(3)小灯泡断路

(4)0.240.6(5)探究欧姆定律(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十一、研究焦耳定律实验

25.(2011年五月)(5分)为了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大小和电流大小的关系”,某同学特别设计了两个实验,已知两个烧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且R1>R2,图甲采用串联电路,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探究电流做功跟电压大小的关系。

(1)通电一段时间,通过观察两玻璃管内煤油上升的高度和_______,结果左边玻璃管内煤油上升的高度大,我们可以推测:

在通电时间相同、通电电流相等的情况下,_________越大,电流做功越多。

(2)该同学要继续探究在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做功跟电流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他使用的器材如图乙所示,电阻丝、煤油与原来相同。

请根据这个目标,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连接图补充完整。

(3)小明认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但又不想增加新的器材,实验中可以采取_________的办法进行实验,测量多组不同数据。

25.(5分)

(1)(2分)电压表的示数;电压

(2)(2分)如右图

(3)(1分)改变电源电压

十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图为"研究水的沸点跟水面气压关系”的实验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______沸腾(选填“继续”或“不再”),这个现象表明:

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成果_________。

十三、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

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

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

时的一些数据: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1

动能E/J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鸡50

约6

约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十四、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

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

(1)图1所示的仪器叫__________;

(2)比较图2中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图2

 

十五、压强的的大小与哪些因素与关

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3)根据

(1)、

(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大气压强

15.(2010元月)小明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按图甲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

拉开吸盘需要用较大的力,这说明了_______的存在。

小明由此联想到:

吧吸盘在固定的光滑平面上(如乙图所示)可以粗略测大气压的值。

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用到的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5分)大气压(大气压强或气压) 拉力的大小 吸盘的面积(或吸盘的直径) 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每空1分,共5分)

十六、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2010四月)(5分)下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甲、乙两图中木块是在木板上运动,丙图中木块是在毛巾上运动)。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匀速前进。

(1)由甲、乙两图可知。

由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若图甲中木块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0逐渐增大到恰好为2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应为N,此时木块处于(填“静止”或“运动”)状态。

答案:

(5分)

⑴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和压力的大小有关;甲和丙

⑵2;2;静止

十七、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a)松手让重物将小木桩打入沙中,先让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落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桩进入沙中越深,表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接着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物体让它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比较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归纳可得:

物体被举的越______________,质量越_________,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十八、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校课外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通过实验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的温度变化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在图中的A杯装入480mL、密度为1.0g/mL、比热容为4.2×103J/(kg·℃)的水,在B杯中装入600mL、密度为0.8g/mL、比热容为2.1×103J/(kg·℃)的煤油,两液体的初温均为2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表一和表二是前后两次实验探究时记录的数据.

表一

液体

体积

初温

加热}时间

末温

480mL

20℃

10min

50℃

煤油

600mL

20℃

5min

50℃

表二

液体

体积

初温

加热时问

末温

480mL

20℃

10min

50~C

煤油

600mL

20℃

10min

80~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