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6935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docx

牧草饲料加工储藏复习

牧草饲料加工复习

1、名词解释

1.适时收获:

是指在饲草饲料生产过程中,在牧草和饲料作物质量和产量兼优时期

2.叶蛋白饲料:

是以新鲜牧草或青绿植物的茎叶为原料,经压榨后,从汁液中提取出高质量的蛋白质制品。

3.呼吸作用:

是指生物体在酶系统的参与下,进行氧化还原,将复杂的物质分解为简单的产物,产生热能并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意义在于两点,即ATP的形成及原料物质。

呼吸强度:

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籽实呼吸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重量或吸收氧的重量。

单位是mg/kg.h

呼吸系数:

是一定时间内,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容量的比值。

休眠:

指种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

后熟休眠:

外表已成熟,但生理上还未成熟,不能发芽;

强迫休眠:

具有发芽能力,但因得不到适宜的发芽条件,而不能发芽。

吸湿性概念:

子实对水气的吸附性能称为吸湿性

4.成型饲料:

粉状的配、混合料,草粉,草段,秸秆粉,甜菜渣等,加工成颗粒状、块状、饼状、片状等固型化饲料。

2、填空题

第1题

饲料分类:

(一)按来源分

粗饲料:

干草、秸秆、豆荚

青饲料:

天然牧草、栽培牧草、野菜、芋、水生

精饲料:

籽实饲料、禾本科、豆科及加工副产品

植物性饲料多汁饲料:

青贮饲料、块根、块茎、瓜类

饲料

动物性饲料:

乳业、屠宰业,如鱼粉、骨粉

矿物性饲料:

食盐、鱼粉、贝壳

特种饲料:

尿素、醇母添加剂(Vit)

(二)按特性分

 

粗饲料:

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

如干草、秸秆、豆荚

青绿饲料:

天然牧草、栽培牧草、野菜、芋、水生饲料

青贮饲料

蛋白质饲料:

粗纤维在18%以下,cp20%以上,如玉米

能量饲料:

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cp20%以下,高梁、燕麦

矿物质补充饲料:

维生素饲料:

添加剂饲料:

微量元素的种类繁多

第二题

一、叶蛋白的饲用价值

相当于大豆饼及鱼粉。

二、副产品的利用

(一)草渣

(1、饲用价值

(2、利用:

鲜喂、青贮、干制(草粉)。

(二)上清液(棕色液)

(1、营养价值(液体饲料)

(2、浓缩(糖蜜)

(3、肥料

(4、培养饲料酵母

三、苜蓿叶蛋白深加工

(1、食用白蛋白

(2、天然色素、叶绿素、叶黄素、

(3、膳食纤维、

(4、维生素、

(5、酶制剂、

(6、叶蛋白肽、

(7、三十烷醇、

(8、未知生长刺激因子。

第3题.

 

秸秆用作饲料的限制因素

一)、营养价值低

1、纤维类物质含量高。

2、CP含量3~9%,豆科要多,禾本科低,生产上,CP在粗饲料中含量>8%

3、消化能低,消化能不能满足家畜正常所需动力,30~50%

4.缺乏Vit,尤其缺Va源胡萝卜素。

5、钙磷含量低、比例不适宜,硅酸盐含量高

二)、消化率低

1、粗纤维含量高,难消化

木质素:

纤维、半纤维,禾本科:

酯链,豆科:

糖苷键

2、表皮层的防碍因素:

禾本科:

表皮层,豆科:

腊质层

3、纤维素分子的结晶结构。

 

3、选择题

第1题

化学方法

种类:

碱处理(氨化处理)、酸处理、酸碱处理、脱木质素处理等

二、氨化处理:

(一)特点

1、优点

能使粗蛋白提高4~6%,且粗蛋白大于8%限定值;

采食量可以提高20~40%;

消化率可以提高到10~15%,高达20%;

投资少,成本低,操做简便,群众易接受;3~5分/斤的成本被提高;

提高产奶量:

提高10%,35斤/头,乳脂率提高4%;

犊牛体重增加30~80%,短期肥育70天;

杀菌:

可保存含水量30%左右的秸秆。

2、缺点:

对氨利用率低,只用50%±,剩余造成大气污染。

(二)原理:

粗饲料如秸秆中富含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占秸秆总量60~70%,目的在于将木质素和角质与纤维素分离,从而使消化液和细菌酶与纤维素起作用,将不易溶解的木质素改变成易于溶解的羟基木质等。

将酯键拉断,消化率提高。

OH-打破了酯键(豆科牧草秸秆不能氨化);

NH4+瘤胃中菌体蛋白菌体利用

(三)处理目的:

补充饲料中粗蛋白的不足,提高饲料的品质,可使粗纤维消化率提高6.4~11.7%,有机物质消化率比一般秸秆提高4.7~8.0%。

(四)化学药品:

氨水、液氨、尿素、碳氨

尿素2~4%(溶水),占秸秆风干重的2~5%。

(五)调节秸秆的含水量25~35%

加水量(Wx)=G·(WB—WA)/(1—WB)

WB:

理想含水量

WA:

本身含水量

G:

所用秸秆的重量

一般麦秸10%,玉米秸15%

(六)过程

 

第2题

灌木

一、灌木的饲用价值

(1.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多,

(2.总能高,消化率低

(3.维生素含量高,如沙棘。

二、平茬:

对生长年限较久、枝条变粗、木质化较高,生长势衰退、再生性、抗逆性下降、家畜采食易挂毛等的灌丛采用的一种更新方法。

可以增加幼嫩枝条,但不能频繁

(一)作用:

(1增加分枝和嫩枝数,向半灌木方向发展;

(2增加可食产量,平茬后可刺激更新芽形成更多的新枝;

(3增加家畜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平茬后形成较多新枝、嫩叶、木质化程度降低家畜喜食,且易消化;

(4控制灌丛高度;

(5有利于形成下繁形株丛,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平茬间隔期及时间

1.间隔期:

柠条5年一次,沙柳3年一次,沙蒿2~3年一次。

间隔期过长,不利于灌木的利用和生长,过短则灌丛得不到休养生息,生活力下降;

2.时间:

立冬之后,到第二年解冻之前。

(三)方式、方法

1.方式:

隔带平茬,20m平,隔5m平20m;

2.方法:

一般紧贴地面或低于地面1~3cm,茬口过高会因失水过多影响枝条萌发和再生,过低易伤根系。

控制灌丛高度,一般保持50~60cm牲畜才能正常采食

三、加工及利用

1.调制成灌木干草,刈割后打成4~5公斤重的小捆,略加晾晒即可堆垛;

2.加工成灌木粉:

大动力粉碎机,前刀后锤式。

团状是纤维的作用;

3.膨化:

易采食,消化,CP>20%含量不易进行,使CP变性;

4.编织

第3题(简答题第3题同)

呼吸系数是一定时间内,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容量的比值。

1.RQ=CO2/O2

2.RQ=1有氧呼吸

3.RQ﹥1缺氧呼吸

4.RQ﹤1有氧呼吸

、影响子实饲料呼吸的主要因素

1.水分

2.温度

3.通气状况

4.遗传性

5.种子质量

6.仓虫

、呼吸作用对贮藏的影响

1)消耗干物质

2)增加水分和湿度

3)温度增高

4)改变气体成分。

、影响后熟的因素

1)温度

2)空气

3)湿度

4、后熟作用与贮藏的关系

三、籽实特性与贮藏的关系

1、导热性

子实之间的接触传导;导热性差

间隙中气体流动进行传导。

2、吸附性

概念:

子实对气体的吸附及解吸能力称为吸附性。

吸湿与贮藏的关系

当环境的温湿度处在一定条件下,子实内、外水气压相等,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平衡水分控制吸湿。

四、籽实饲料的陈化

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减弱,呼吸降低。

生命力减弱,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物理化学性状改变,品质变劣,这种由新到陈的现象。

称为籽实陈化。

1、籽实陈化的变化

生理变化

营养成分变化

物理性质变化

2、影响籽实陈化的因素

五、发热霉变

1、霉变原因:

高温、高湿、表面尘埃。

2、过程

症状:

发热,潮湿,黏块,变色,变味等

3、条件。

危害:

营养物质损失,品质下降。

预防措施:

低湿、低温,或用防霉剂等。

第4题

块根类饲料:

胡萝卜、甜菜、甘薯等

块茎类饲料:

马铃薯、菊芋、甘蓝等

一、采收后生理

(一)、采收后生理阶段:

1、后熟期、

2、休眠期、

3、萌发期

(二)、采收后生理变化:

1、呼吸作用,有氧与无氧

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温度

空气组成

种类和品种

2、蒸散作用

3、物质转变

4、微生物作用

二、贮藏:

维持根茎类饲料的正常的生命活动,保持其新鲜多汁状态和适口性;

尽可能隆低根茎类饲料的生理活动,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延长贮藏期。

其方法主要有三种,干燥、低温,缺氧(青贮),这里介绍低温

(一)、损失

1、蒸散损失

失水萎蔫,失水后会造成蛋白质凝固,还可以加强某些水解酶的活性,使蔗糖水解成单糖,淀粉水解成糖。

2、呼吸损失

3、微生物引起的损失

4、发芽损失

二)影响因素

1、温度

2、湿度

3、空气

三)、方式

1、堆藏

2、沟藏

3、窖藏

4、通风库贮藏

(四)根茎类饲料的贮藏管理措施

1、场地的选择

2、贮藏窖的消毒

3、原料的挑选

4、贮藏期管理

为了控制和调节窖内温、湿度,入窖后可分3个阶段进行管理:

贮藏前期,贮藏中期,贮藏末期。

4、简答题

第1题

一、秸杆微贮饲料:

(一)概念:

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如:

水泥窖、土窖、塑料袋)贮藏,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的、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

(二)秸秆微贮的优点

1、秸秆来源广泛,处理成本低,群众意接受;

2、改善秸秆的养价值,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家畜采食量高,提高其生产性能;

3、任何季节都可以制作,且保存期长、不易发霉变质;

4、无害无毒,长期饲喂可减少消化道中疾病。

(三)、秸秆微贮的原理

高效复合活干菌的发酵使得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聚合键酶解,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甲酸、乙酸……)使PH下降到4.0~5.0,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使营养物质得以保存。

(四)秸秆微贮饲料的增重机制

反刍家畜利用秸秆微贮饲料后,采食量和消化率提高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量增加,从而使瘤胃微生物菌体蛋白质合成量提高,促使反刍家畜日增重和产奶量的有效提高。

(五)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工艺

秸秆粉碎与切短(揉碎)

加入复合活干菌:

有分解木质素的、半纤维素的等。

3g/袋,处理1吨秸秆;

加入浓度1%盐水,使秸秆含水量65~75%;

装窖:

压紧,密闭;

发酵温度10~40℃;

开窑时间:

与青贮大致相同;

饲喂:

可做为草食家畜的主要粗饲料。

(六)注意事项

1、秸秆微贮饲料,一般需要在窖内贮藏21-30天才能取喂。

2、取料时要从一角开始,从上到下逐段取用。

每次取用量应以当天喂完为宜。

取料后要将口封严,以免水浸入引起饲料变质。

3、每次投喂时要求槽内清洁。

冬天饲喂时,冻结的微贮饲料应化开后再用。

4、霉变的农作物秸秆不宜作微贮饲料。

5、微贮饲料由于在制作时加入了食盐,这部分食盐应在饲喂牲畜的口粮中扣除。

二、菌糠饲料

(一)饲用价值:

CP提高1~3倍

粗脂肪增加1~5倍

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为30~50%和20~30%,以麦秸、稻草为主的培养基:

质地膨松,呈饼状,易粉碎、消化、适口性较好,一种新型优质饲料;

增重快,产奶量高。

(二)制作工艺

1.设计适合当地情况的科学配方,关键:

食用菌,加石灰PH8~9时生长适宜,防杂菌污染;

2.配合均匀;

3.调整水分50~60%;

4、严格灭菌:

120℃(干燥)或高压

(1)加热灭菌

(2)高压灭菌

(3)拌入消毒剂灭菌

5、接种食用菌

6、保温培养5~29℃

7、收菌,一个月以后收菌,10天收在茬

8、一般收菌4次后,底物晒干得菌糖,饲料——粉碎。

(三)饲喂:

牛、羊、猪、鸡,在猪饲料中可占日粮30%,蛋鸡20%

第2题

叶蛋白提取工艺

一、原料

1、具备的条件:

①含CP高的绿色植物,如豆科、混播牧草

②叶量丰富

③无毒

④产量高,多次刈割的牧草

2、原料的种类:

1)、牧草和饲料作物

2)、树叶

3)、农副产品叶片

3、原料的采集

考虑到蛋白质的含量及叶量。

一般豆科现蕾期,禾本科抽穗期,采集后尽快加工处理,以免受微生物污染及叶片的呼吸降低蛋白质的产量及品质。

二、生产流程

1、机理:

绿色植物茎叶中蛋白质分为两类,固态蛋白质(构造蛋白)和可溶性蛋白质(基质蛋白),叶蛋白是可溶性蛋白质的凝集物。

可溶性蛋白质能在溶液中保持稳定的亲水胶体状态,其特点是:

(1)水化作用,即蛋白质分子表面附有能有效防止蛋白质分子沉淀析出的水化膜;

(2)电荷排斥作用,水化膜外还有电荷层能有效地防止蛋白质分子的凝集,故溶液蛋白质颗粒呈溶解状态。

若加入影响胶体稳定的物质,蛋白质会积聚沉淀。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能使蛋白质分子中的盐键、氢键结构破坏,使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而凝聚。

叶蛋白是利用破坏水化膜和使蛋白质分子变性降低溶解度的原理来提取的。

第3题参考选择题第3题

第4题

第1节粮食加工副产品

(一)、饲用价值

(与小麦的出粉率有关,出粉率低则营养价值高):

能值和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低于相应的子实,而粗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子实;

B组维生素较其子实丰富;

Ca、P比极不平衡,1:

8,要求Ca>P,常用家易患畜骨质疏松症;

粗纤维含量高,可达8.9~12.0%;

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4.8~17%;

适口性好,质地膨松,不结团,容积大,有饱腹感,营养也可满足;

具有轻泻性质,应防止便泌。

(二)、饲喂

饲喂应考虑其营养上的弱点,适当搭配一些高能值的禾谷类子实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添加必要的钙质和其他维生素饲料,以配制出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

还可与其他青、粗饲料混拌饲喂,或用开水调成粥状直接饲喂。

1.猪:

适于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肥育猪也可使用,可产生白色硬体脂,仔猪尽量少喂,易引起消化不良;

2.鸡:

刍鸡8~10%,肉鸡2~8%,蛋鸡,占饲料的15%;育成鸡可达30%

3.奶牛,占20%以下,否则易降低产奶量;

二、米糠

去壳稻粒加工后的副产品。

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糠麸类能量饲料。

但其蛋白质品质较差,,p多Ca少,含脂肪15%-17%,不饱和多,易氧化变质。

1、加工调制

蒸汽法

膨化法

其他

2、饲喂

三、糠麸的贮藏

(一)特点

1、易氧化、酸败霉变

2、易感染微生物

3、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

4、透气和导热差

二)贮藏方法

1、干燥低温

2、脱脂后贮藏

3、密封存放

4、烘干制饼

 

第5题

第三节制糖工业副产品饲料

主要有三种副产品,即蔗渣、菜丝、糖蜜

一、甘蔗渣的加工贮藏

1、营养成分

木质素含量高,消化率低

淀粉和可溶性糖少

分解需多种酶

2、物理处理

高温

粉碎

膨化

3、化学处理

4、生物处理

5、综合处理

二、甜菜丝

一)营养价值

1.鲜丝含水大于90%,干物质中粗蛋白8%,无氮浸出物58%(占风干重);

2.缺乏脂溶性维生素,但烟酸含量高;

3.容易消化;

4.适口性好,具有催乳作用;

5.含有较多的游离酸;

6.钙多磷少。

二)、加工利用

1.颗粒粕:

优点:

制粕后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增加,适口性好、运输方便、宜长期贮存不变质、恢复湿粕的性质迅速、泡水后体积增大4~5倍。

此外,甜菜丝还可作为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同菌糠饲料。

甜菜丝40%、玉米芯40%、麸皮20%,培养出食用菌,培养基可作为家畜饲料。

2.厌气鲜贮(类似青贮):

含水90%的丝——晾晒到含水量70%——按青贮步骤贮藏。

青贮后酸香味浓厚,适口性好。

用于反刍家畜,要和碱性饲料混和,或加小苏打(NaHCO3),以保证瘤胃的碱性环境。

3.晒干:

粗蛋白质减少了42.6%,晒干后也要先泡后喂。

还可以加工成混合饲料(生产工艺见课本P136)。

4.鲜丝直接利用

可喂牛、猪和羊,但是要与蛋白质、胡萝卜素、含磷高的饲料搭配饲喂。

注意:

因含水量有游离酸,限量饲喂,否则易引起腹泻;喂牛,可替代50%的青贮料,20~50kg/天·头。

第6题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成型饲料:

粉状的配、混合料,草粉,草段,秸秆粉,甜菜渣等,加工成颗粒状、块状、饼状、片状等固型化饲料。

二、成型饲料的特点

(一)优点

保持成分的匀质性,提高饲料报酬;

减少饲料的损失、浪费,有利于卫生;

提高消化率和适口性;

便于进食,提高采食量;

便于运输,包装和贮藏;

便于机械化操作,饲养、运输,运输途中饲喂方便。

(二)、缺点

成本相对提高

使用蒸汽压粒时,耐热的成分被破坏

三、应用

1、用于禽类,主要用于鸡,肉鸡效率更好,突出;

2、牛、羊补饲;

3、喂鱼类;

4、其它方面。

5、详答题

第一节非蛋白氮(NPN)饲料

一非蛋白氮饲料的种类

1、氮类

2、铵类

3、尿素及其衍生物

二非蛋白氮的利用原理(以尿素为例说明)

三非蛋白氮饲料的利用方式

1、直接饲喂

2、处理粗饲料后饲喂

3、青贮时加入

4、作为补充料或营养性添加物的原料

5、其他

四、利用效率

1、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2、充足的瘤胃可发酵碳水化合物

3、非蛋白氮占日粮的比例

4、其他元素的充足供给

5、非蛋白氮释放氨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