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478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docx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规范

一、课程概况

课程号

 HBX982029

课程名称

食品资源与环境

课程英文

名称

FoodResourcesAndEnvironment

总学时数/周数

16/8

学分

1

讲授学时

16

实验学时

实习周数

开课单位

理工学院

适用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课程类别

拓展教育课程

修读方式

选修

先修课程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安全导论、食品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考试

成绩构成比例:

总成绩=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测验、作业和课堂表现等。

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

杨春华《食品环境学》2016年

主要参考书:

刘超巨《环境学基础》2003年

张建新、沈明浩《食品环境学》2006年

课程简介

食品资源与环境是研究食品安全与环境科学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形成的一学科,通过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食品与环境之间的影响相互依存的规律。

能力培养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食品环境学的基本概念,食品原料、食品工业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环境对食品原料安全性的作用,环境污染的种类、危害和防治及安全食品的关系,是学生对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各种因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食品资源与环境》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序号

知识单元描述

知识点

对应能力

学时

要求

1

第一章

绪论

环境科学、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

掌握环境基本概念、环境对食品安全、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0

了解

2

第二章

环境学基础

环境,环境要素,生态系统,时滞性

掌握环境环境相关的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给食品安全带来的各种问题,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1.5

掌握

3

第三章

环境与食品原料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食品原料安全性,动物福利

掌握食品原料质量与水、土壤、大气的关系,对粮食、蔬菜、水果、畜禽肉及水产品等食品原料安全性的影响。

2.5

了解

4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微生物

掌握主要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3.0

熟悉

5

第五章

加工环境与食品工业

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

掌握食品工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一般防治措施;食品质量与安全准入制度;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符合的卫生要求等内容。

2.0

掌握

6

第六章

食品工业环境保护与废弃物的利用

食品工业与环境,食品工业废弃物

掌握不同食品加工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对食品工业顺利发展的影响,食品工业废弃物利用与处理。

1.0

熟悉

7

第七章

食品生产环境标准与认证管理

食品环境标准概述

安全农产品环境标准,安全农产品产地环境与认证管理

掌握环境标准体系基本内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环境标准要求,安全农产品生产与化肥、农药的关系,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异同。

2.0

掌握

8

第八章

食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环境质量评价,食品环境评价标准,食品环境评价,危险性分析

掌握食品卫生标准的概念,环境评价的主要分类,食品安全危险性缝隙的基本概念与食品中化学物质的为香型评估;了解食品环境质量及其评价

3.0

掌握

“要求”指学生对知识、能力掌握的熟练程度,填写:

了解、熟悉、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论教学部分(按章节顺序填写)学时:

16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环境基本概念、环境对食品安全、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食品环境学科的研究内容、对象及学习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环境对食品安全、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

环境对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意义。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

食品环境学的研究任务及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的关系。

基本理论:

食品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

食品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1.1环境科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0.3学时)

1.2环境学基础(0.3学时)

1.3中国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0.4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以讲授为主、小组讨论为辅。

主要讲述环境基本概念、环境对食品安全、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食品环境学科的研究内容、对象及学习方法;讨论环境对食品安全、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结合。

通过多媒体课件环境对食品安全、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章思考题

环境食品安全、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主要

参考资料

张建新、沈明浩主编《食品环境学》200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超巨主编《环境学基础》2003年

杨春华主编《食品环境学》2016年,科学出版社

备注

主要介绍相关概念及本门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环境基础学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章主要掌握掌握环境、环境系统、生态系统、生物圈、环境问题等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给食品安全带来的各种问题,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发展。

难点: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

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基本理论:

生态系统平衡和调控机理,可持续发展理论。

基本方法:

可持续发展方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2.1环境与环境系统(0.5学时)

2.2生态系统(0.5学时)

2.3环境对经济的影响(0.5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主要讲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教学手段:

2、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本章思考题

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主要

参考资料

张建新、沈明浩《食品环境学》200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超巨主编《环境学基础》2003年

杨春华主编《食品环境学》2016年,科学出版社

备注

主要介绍环境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环境与食品原料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了解了解水体污染及污染源,大气主要污染物环境干扰及其来源;掌握食品原料质量与水、土壤、大气的关系,对粮食、蔬菜、水果、畜禽肉及水产品等食品原料安全性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环境三要素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迁移方式及其对其他政务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动物福利的发展,对我国畜禽产品带来的影响。

难点:

环境三要素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迁移方式及其对其他政务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

环境三要素、动物福利的发展,对我国畜禽产品带来的影响

基本理论:

各种环境污染对食品的影响。

基本方法:

防止温室效应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3.1水与食品原料(0.5学时)

3.2土壤与食品原料(0.5学时)

3.3大气与食品原料(0.5学时)

3.4环境干扰与食品原料(0.5学时)

3.5动物福利与食品原料(0.5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与讨论。

讲解环境三要素,讨论环境三要素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迁移方式及其对其他政务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

用课件讲解本章具体内容,用课件中的图片展示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思考题

环境三要素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迁移方式及其对其他政务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主要

参考资料

张建新、沈明浩主编《食品环境学》200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超巨主编《环境学基础》2003年

杨春华主编《食品环境学》2016年,科学出版社

备注

主要介绍环境与食品原料的关系。

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主要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难点: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来源、危害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基本理论:

环境污染物的危害机理。

基本方法: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4.1无机污染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0.5学时)

4.2有机污染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0.5学时)

4.3重金属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0学时)

4.4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0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讲述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用课件的形式展示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本章思考题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主要

参考资料

张建新、沈明浩主编《食品环境学》200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超巨主编《环境学基础》2003年

杨春华主编《食品环境学》2016年,科学出版社

备注

通过各种实例,讲授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第五章加工环境与食品工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食品工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一般防治措施;食品质量与安全准入制度;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符合的卫生要求等内容。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食品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一般防治措施;食品质量与安全准入制度。

难点:

食品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一般防治措施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

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符合的而卫生要求、食品通用环境法的基本要点几一般外来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基本理论:

环境与食品安全关系相关理论。

基本方法:

加工环境监测方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5.1环境与食品安全(1.0学时)

5.2加工对环境要求(0.5学时)

5.3加工环境的监测(0.5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讨论。

讲授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符合的而卫生要求、食品通用环境法的基本要点及一般外来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为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示一般防治措施

本章思考题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对食品工业产生哪些危害?

主要

参考资料

张建新、沈明浩主编《食品环境学》200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超巨主编《环境学基础》2003年

杨春华主编《食品环境学》2016年,科学出版社

备注

主要介绍加工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第六章食品工业环境保护与废弃物的利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不同食品加工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对食品工业顺利发展的影响,食品工业废弃物利用与处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目前国际国内食品工业中,为了解决由于环境问题而造成的食品污染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方法和解决途径。

不同食品加工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对食品工业顺利发展的影响,食品工业废弃物利用与处理。

难点:

不同食品加工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对食品工业顺利发展的影响,食品工业废弃物利用与处理。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

食品工业与环境的紧密关系、食品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基本理论:

食品工业与环境的关系理论。

基本方法:

食品工业废弃物的利用方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6.1食品工业对环境的影响(0.5学时)

6.2食品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0.5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和师生互动。

讲授食品工业与环境的紧密关系、食品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教学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用课件讲述目前国际国内食品工业中,为了解决有于环境问题而造成的视屏污染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方法和解决途径。

不同食品加工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对食品工业顺利发展的影响,食品工业废弃物利用与处理。

本章思考题

为何保护环境可以使食品工业顺利发展?

主要

参考资料

张建新、沈明浩主编《食品环境学》200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超巨主编《环境学基础》2003年

杨春华主编《食品环境学》2016年,科学出版社

备注

主要介绍食品加工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

第七章食品生产环境标准与认证管理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环境标准体系基本内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环境标准要求,安全农产品生产与化肥、农药的关系,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异同。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环境标准体系基本内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环境标准要求,安全农产品生产与化肥、农药的关系,无公害农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的异同。

难点:

安全农产品生产与化肥、农药的关系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

环境标准体系基本内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环境标准要求。

基本理论:

环境标准体系的相关理论。

基本方法:

通过标准体系评价食品是否为绿色食品。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7.1测食品环境标准概述(0.5学时)

7.2安全农产品环境标准(1.0学时)

7.3安全农产品产地环境与认证管理(0.5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和师生互动。

课堂环境标准体系基本内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环境标准要求。

教学手段:

1、多媒体为主,结合板书。

用多媒体展示展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HACCP的不同。

本章思考题

安全农产品生产与化肥、农药有什么关系?

主要

参考资料

张建新、沈明浩《食品环境学》200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超巨主编《环境学基础》2003年

杨春华主编《食品环境学》2016年,科学出版社

备注

主要介绍各种环境标准体系。

第八章食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食品卫生标准的概念,环境评价的主要分类,食品安全危险性缝隙的基本概念与食品中化学物质的为香型评估;了解食品环境质量及其评价。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环境评价的主要分类。

食品安全危险性分析与食品中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的危险性评估;食品环境质量及其评估,食品卫生标准的分类和制定及环境评价的主要标准。

难点:

环境评价的主要分类。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

食品卫生标准的概念,环境评价的主要分类,食品安全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食品安全危险性分析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

环境评价方法。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8.1环境质量评价概述(0.5学时)

8.2食品环境评价标准(1.0学时)

8.3食品环境评价(0.5学时)

8.4危险性分析(1.0学时)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讲授食品卫生标准的概念,环境评价的主要分类,食品安全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

用课件讲授并展示本章的内容

本章思考题

环境评价的主要分为哪几类?

主要

参考资料

张建新、沈明浩主编《食品环境学》2006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超巨主编《环境学基础》2003年

杨春华主编《食品环境学》2016年,科学出版社

备注

主要介绍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制定者:

苑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