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436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常州市初中语文教育岳亚军名教师工作室朱苏兰

单元分析与提示

●○概述

本单元安排了4篇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都是传统名篇。

本单元教学,应该把对小说的“品味”、“感悟”、“欣赏”作为主线,抓住每篇小说的个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尤其要精选富有审美含金量的语言素材,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感悟,实实在在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主题。

“综合学习与探究”是在探究中进一步学习读书方法,初步形成读小说的方法意识:

初步学会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评价主题,并与自己的人生经验联系起来,以人生读小说,以小说来提高人生,在对假恶丑的否定中获得对真善美的阅读动力和精神源泉。

写作的内容是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目的是通过与本单元某位大师的心灵对话,走近大师,升华思想,让大师的思想人格成为我们精神内容和生命的底子。

“诵读欣赏”是《〈诗经〉二首》,体现了古代民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

●○单元教学目标

1、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说出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图景。

3、能说出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

4、能运用品味、感悟等方法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5、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单元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仍然是“学会读书”,在小说阅读实践中,“品味”“感悟”“欣赏”,通过学习读小说学会读书。

围绕学会读小说,首先,应该利用小说的天然吸引力,想方设法调动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自读,获得阅读初感,形成课堂学习的期待;其次,通过课堂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反复品味小说的语言,展开联想,感受人物形象,获得审美共鸣;再次,通过比较思考,形成对人物、主题、小说的初步评价,认识小说中的社会人生图景;最后,带领学生以本单元精选的素材,尝试从小说的主题、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综合探究,并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形式,把探究思考的结果总结出来,与人交流。

●○课时安排

《故乡》2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2课时

《在烈日和暴雨下》2课时

《多收了三五斗》2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3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名著推荐与阅读3课时

 

5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畅、富有感情地诵读本文。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3.能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进行圈点勾画,并揣摩人物的心理,说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4.能通过人物命运前后的对比,说出造成人物命运的根本原因。

5.能阅读鲁迅的其它短篇小说一至两篇。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组织学生畅谈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了解。

老师也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来导入:

“读鲁迅,普通人也能够走近他,与之交流,对话,沟通,融合。

鲁迅的心是与大众相同的。

长读鲁迅,你会觉得他像一座高高的矿山,挖掘越深,发现越多,收益越大。

”(2001.9.25《人民日报》)

二、忆故乡,忆故乡景,忆故乡人,忆故乡情

1.老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课文的朗读。

2.忆故乡景

(1)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景物的特征,并给如画的风景拟名。

(如“神异的图画”、“月下绿滩”等)

(2)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

3.忆故乡人

(1)忘不了的英雄剪影

找:

组织学生圈画出少年闰土的英雄的行为动作。

演:

组织学生表演一下少年闰土看瓜的定格镜头。

谈:

组织学生谈谈这样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2)忘不了的滔滔不绝

想像:

文章基本上记述了闰土的谈话,请想像相对应于闰土的谈话,“我”会有哪些语言?

表演: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闰土与迅哥儿的对话,要读出少年特有的语气语调。

(3)小结:

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少年闰土的性格特征。

4.忆故乡情

组织学生以迅哥儿的口吻抒发一段他与闰土之间感情。

三、回故乡,看故乡景,见故乡人,伤故乡情

1.老师再次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课文的朗读。

2.看故乡景

(1)组织学生阅读1——6自然段,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景物的特征,并给所见风景拟名。

(如“荒村”、“老屋一角”等)

(2)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

3.见故乡人——童年的朋友

(1)组织学生阅读55——75自然段,圈点勾画出描写中年闰土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2)文章几乎没有写中年迅哥儿的话语,为什么?

揣摩他的心理活动,想像他丰富的语言。

(3)组织学生表演迅哥儿与闰土的对话。

4.见故乡人——老邻居

(1)组织学生阅读38——51自然段,圈点勾画出描写杨二嫂的语言、动作、外貌等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2)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可能不愿意演杨二嫂,老师要积极承担这个角色),也可以让男女学生对演课本剧。

(3)讨论:

你喜欢这样的邻居么?

5.伤故乡情

(1)组织学生用失落、伤感的语调朗读84自然段。

(2)组织学生思考:

短短的故乡行,故乡的朋友、邻居让迅哥儿感受到怎样的人情味?

他对现在的故乡感情如何?

四、与作者共探路

阅读全文最后一段,谈谈作者的希望是什么?

作者寻找出路的方法是什么?

如今作者的出路找到没有?

五、阅读加油站

推荐阅读《呐喊》、《彷徨》,要求选读两篇,并进行鉴赏,准备在班里交流。

 

6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明的话说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准语气语调。

3.能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词句来评价人物的思想性格。

4.能说出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5.能继续阅读莫泊桑的其他作品一篇。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师生共同介绍莫泊桑。

二、听朗读,感知全文

老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认真听。

然后老师要求用简明的话说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说说有哪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听众听下去?

三、阅读全文,要求学生回答: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学生圈画文章的相关语句,然后从多角度进行归纳。

参考:

 

四、组织学生再次阅读全文,要求学生回答:

“我的一家把于勒当作怎样的一个人(除我之外)?

1.也要求学生圈画文章的相关语句,然后从多角度进行归纳(横线上写原因)。

 

2.情景再现:

组织分角色朗读20——47自然段,或进行课本剧表演。

3.心理探秘:

老师这样组织学生分析人物的心理:

“言为心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的言行无不反映着他丰富的内心。

请用你的慧眼,察言观色,来揭示菲利普夫妇的内心。

要求作2分钟发言。

五、探索原因

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变化反映了什么?

六、探究莫泊桑的小说艺术特色

组织学生思考:

假如全文以于勒“无赖——辉煌——落魄”的一生为时间顺序来组织故事情节,与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七、推荐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

 

7在烈日和暴雨下8多收了三五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诵两文。

2.能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自主探究两小说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3.能在同伴前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家

师生共同介绍老舍、叶圣陶两位作家。

二、走进故事

1.老师播放两篇小说的朗读课件,学生认真欣赏。

2.组织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来学习两文。

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这个环节进行的时间至少安排30分钟,要让学生细致阅读,充分思考,并书写成书面材料A4纸一张。

老师也可以给与一些提示,如下表。

课文

比较项目

在烈日和暴雨下

多收了三五斗

人物姓名及其社会角色、经济地位

主要情节

环境

(提示)自然环境:

(提示)社会环境:

小说艺术

(提示)主要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悲苦的命运:

(提示)主要运用对话的形式展现人物性格:

作者抒发的情感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要求学生至少作3分钟发言,说话要流畅,可以带上自己钻研的比较分析材料,老师作适当评价。

(这个交流环节可以采取“学习小组交流——推荐——大班交流”的方式,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全体,又能选出优秀的教学资源。

5.情景再现: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本剧。

三、推荐阅读《骆驼祥子》获组织学生看电影《骆驼祥子》。

 

以人生来读小说,以小说来提高人生

------小说阅读综合学习与探究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品味、感悟、欣赏本单元小说的重点语段,理解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对整篇小说的作用。

2、通过阅读小说,产生共鸣,展开想象,深入理解作者的爱憎情感,认识小说中的人生图景。

3、能利用网络等多种方法查找所需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4、能运用书信体形式恰当得体地表达交流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

学生:

1、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研读

2、查找、收集本单元某位大师的相关资料

教师:

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设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指导选题

1、选题应立足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小说的重点语段研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从《×××》一文看×××小说的语言风格等)

2、选题宜小不宜大

3、参考题目:

我与××的一次心灵对话、一个我既爱又恨的人物---××、等

确定选题

1、学生自由分组,确定组长

2、组内讨论:

选题、各自分工、选题的切分等

3、各组写出探究计划表,教师做合理引导

小组交流

1、组内交流各自的小选题内容

2、讨论修改,组长收集整理

3、教师再次提出合理建议

4、小组成员合作,将选题所有内容装订成册,扉页设计要突显主题

全班交流

1、各组上台交流探究成果(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等)

2、评选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

与大师交流

1、给本单元某位大师写一封信,谈谈对他作品的理解、感悟,也可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疑惑。

2、交流书信,评出精品书信若干。

活动小结

(教学设计:

裴子云)

诵读欣赏(《诗经》二首)

教材简析:

《关雎》《蒹葭》是《诗经》中表达古代人民追求美好爱情的经典诗作。

这两首诗句式整齐、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清新,通俗易懂,就其内容和行文章法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引导学生对古代人民热烈追求美好情感的体会上,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吟咏,引导学生体会并熟读成诵。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

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当堂背诵。

课前准备:

1、查阅《诗经》的有关资料介绍,从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初步了解相关常识;

2、大声朗读诗歌,并运用工具书和页下注释疏通诗句大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乐曲《梁祝》片段,让学生说出曲名并用一两句话介绍乐曲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教师由此引入新课:

自古以来,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追求美好的爱情是永恒的话题。

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便是咏唱这一主题的经典之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资料,教师从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汇总《诗经》的相关常识(投影出示)。

(见教学参考书)

2、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见课文提示)

明确学习任务(见上文)

四、指导学生学习和朗读《关雎》

1、第一遍:

读通方式:

散读或组读

要求学生朗读时字音正确、节奏清楚。

教师巡视,监听学生朗读情况并随机点拨。

2、第二遍:

读懂方式:

散读和个读

要求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A、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在预习中理解诗句大意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B、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说,尽量用充满情感的诗意化的语言,以咏叹的语气语调说出诗歌大意。

这里教师可以先以第一段为例给学生作示范:

“水鸟和鸣关关唱,歌唱在那水中的陆地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正是我追求的好对象!

注:

对学生所作的尝试,教师应尽量减少点拨和指正的话语,更多的是给予肯定和鼓励。

3、第三遍:

美读方式:

齐读

要求学生尽量用抑扬顿挫甚至吟唱的语气语调朗读,读出心中对美好情感的理解和那份感觉。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背景音乐:

《梁祝》、《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

4、第四遍:

诵读比赛

首先指导学生根据诗歌反复咏唱的行文章法和清晰整齐的语言结构,快速背诵全诗,然后组织诵读比赛。

要求:

①背诵流畅;②情感丰富;③吐字清晰,声音宏量。

比赛程序:

①各小组组内比赛,择优推荐;

②小组代表背诵表演,最好教师也一起参与;

③学生观众点评;

④临时评委团(学生组成)评出优胜者。

五、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并背诵《蒹葭》。

(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设计/殷春霞)

 

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

●○教学目标

能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及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

理解作品内容,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课前学习

利用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他。

阅读《格列佛游记》,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教学设计

导入:

播放电影《格列佛游记》的片段,导入新课。

我言你语谈小说

1.你喜欢这部小说吗?

喜欢它什么呢?

2.

学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感受、见解。

七嘴八舌说人物

1.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你的看法。

2.思考、交流、评价。

挑挑选选说手法

1.作者是用了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2.小组交流,组长记录整理,交流评价。

布置作业

1.阅读比较《鲁滨逊漂流记》与《格列佛游记》中两个主人公性格的不同。

2.试用幻想的表现手法,写一段自己的美丽的梦游历程。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任务分析:

本文选自碧野的叙事散文《山泉水暖》,主要记叙湖北大巴山区温泉寺妇女的动人事迹。

选文部分以温泉为中心,起交代和烘托气氛的作用。

因此,学习本文,首先要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用意,真正认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其次,要注意领会作者在描写时采用的正面侧面相结合,白描工笔相结合的手法。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

2、学习写景状物时清晰的思路。

3、学习对景物多角度全方位的描绘。

4、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提高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对景物多角度全方位的描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本文是碧野《山泉水暖》的节选,因同学们对作者和作品都较陌生,所以从解题导入。

作者碧野,当代作家,著有小说多部,散文集有《在哈萨克牧场》《情满青山》《月亮湖》等。

歌唱英雄的时代是碧野散文的主调。

不论是描写山光水色,还是展示建设大业,他的作品总是格调高昂、春光明媚,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

游记作品中的力作《天山景物记》,介绍了新疆天山的丰富物产和异彩奇情的景物,歌颂了边疆各族人民的新面貌;《山高云深处》是其散文的又一代表作,描写了一位赤胆忠心,为人民开拓新生活的县委书记。

文章将任务心灵的刻画与景色描绘融为一体,将读者带入一个云深雾重、宛若仙山的境界之中。

本文题目是编者加的。

内容都围绕“温泉”来写。

“温泉”二字语带双关,既实指泉水,又喻指人间的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

(1)能说出文章围绕“温泉”写了哪些景物。

(刻字、苔痕、石室、泉泡、花草、溪涧、稻田等)

(2)能找出表明写景顺序的词语,并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温泉寺的峭壁上”、“温泉就在古寺旁”、“在温泉的石室周围”、“温泉从石室的一个暗渠里流出”,景物的位置顺序)(3)据此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节:

以刻字和青苔带出温泉和古寺,从侧面表现温泉悠久的历史。

第二、三小节:

具体描写温泉的情貌与恩泽。

第四节:

写温泉的流向和作用。

三、再读文章,品味鉴赏

本文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细细品读,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围绕描写的角度、描写的方法,表达的情感等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四、主题思想

文章为《山泉水暖》节选,对选文在文中作用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这一内容由教师提示:

选文在全文中起交代和烘托气氛的作用,同时以如诗如画的山寺古泉衬托主人公的精神和内心之美。

“温泉”同时可理解为充满温暖的人间社会,这正是作要极力赞美的。

五、练习提高

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写某处景物。

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设计/杨萍

综合学习与探究——人、自然和语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吟咏、综合归纳,能说出几位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并能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2、能说出几篇课文的情感活动状况,并能采用相宜的语气语调朗读课文;

3、精读文章、品味语言,能说出文章语言的佳妙处;能对文章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物,开展游览观察、查资料、作调查等活动,并写一组介绍家乡风物的文章。

●○课前准备

学生:

带着探究题,反复品读课文;搜集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分组。

教师:

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为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如安排足够的时间,开放阅览室、网络教室等等。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近年来,一种新的题型经常出现,那就是探究题——给你几则材料,描述一组相关的现象,要你探寻出蕴含其中的规律。

这种题型的出现,不仅是考试的改革,更是学习的革命,希望同学们不要做“反革命分子”。

现在,我们就第一单元的4篇课文,开展一次综合学习和探究。

二、指导学生制定探究方案:

1、分组: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小组(每组人数4—6人;可以按位置就近组合,也可以按兴趣自愿组合。

2、明确探究任务:

1—4题为选做题,第5题为必选题。

3、组织学生阅读1~5题,同时思考:

这5道题目分别要求我们做什么事情、解决什么问题?

3、指导学生制定探究学习的大致方案

(1)在第1—4题目中任选一题,你们一组对哪一道题目比较感兴趣、比较有攻克它的把握?

(2)你们准备主要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探究?

又怎样展示你们的成果?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建议、帮助和补充要求:

第一题,关键是要围绕“人类努力装点自然,又从自然中得到感悟、发现自我”这一观点,去分析、解读4篇文章,最好还能找一些能说明这一问题的课外诗文、论文。

主要运用“搜集、处理资料”、“小论文写作”等探究方法。

第二题,关键是要反复地、投入地吟哦讽诵,真正领会同题材文章的不同情感状况,并用正确的朗读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主要运用吟哦讽诵之法。

第三题,要有一定的精读、鉴赏水平;除了题中的3个片断,最好要再找几个精妙片断进行鉴赏品味。

主要运用朗读、批注的方法。

第四题,假如你们是一群善于独立思考、用于提出独到见解的“怪才”,此题可谓“正中下怀”!

第五题,书上列出了4个参考题目,可以一人写一个,也可以自拟题目;写作之前,要开展参观游览、查阅资料、调查走访等活动,组长做好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大致过程、得到的收获;专集的装帧要力求精美。

4、组织学生确定方案,简要填写下表:

组别

课题

探究成果的形式

第组

组长:

1、

2、介绍家乡风物

(小论文、朗诵、演讲、读书笔记、专集等等)

第二、三课时

组织、指导、督促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做好几项工作:

组内分工,确定组长;由组长主持召开研究小组会议,讨论选题的细化、学习的步骤等。

2、各小组利用一段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习与探究任务,书面成果最好能打印以供交流;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学习”,随时了解情况,提供帮助、进行督促。

(说明:

1、这2节课,主要进行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写作、朗读和演讲、整理成果等宜在课内进行的学习活动;游览参观、调查走访活动的时间要另外安排。

2、课堂时间若不够,可以延伸到课外。

第四课时

课前预展:

活动过程记录、部分探究成果(短时间内展示效果不好的成果,如专集)

一、组内交流

组内交流各成员的成果,彼此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小组成果。

二、大组交流

组建评委会:

从各小组抽出评委若干。

各组交流、品评研究成果。

有条件的话,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进行成果展示。

评出优秀成果奖、感悟深刻奖、最佳创意奖。

成果点评:

师生共同参与点评。

三、活动小结

1、写一份自评:

本次探究活动,你们的过程是否进行得很扎实?

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困难?

2、将你参加本次活动的材料装进“成长记录袋”。

建议给每位学生专门设置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成长记录袋。

设计/陈卫元

专题——气象物候

●○研究目标

1、能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观测实验、问题讨论以及其它渠道,搜集、探求到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进而发现规律、发现问题;

2、在探究学习中,大胆质疑、去伪存真,能破除陈见、提出新解;

3、体会并能说出科普说明文的一般特点。

●○研究过程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专题:

气象物候》中的所有诗文和参考资料。

↘确定方案(课内:

2课时)

前言:

大自然蕴含着善与美,给人类以人生的感悟;大自然也蕴藏着“真”,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其中无穷的奥妙,需要人类的不断探索。

这一次的专题学习,我们就到大自然中“寻真”。

下面,就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

(一)组织学生精读《看云识天气》

1、导入:

第一站,天上看云。

请大家阅读文章《看云识天气》,读完先合上书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然后说给周围同学听听。

2、交流。

教师注意鼓励、引导学生从内容、主题、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多角度去思考和交流。

3、如学生在上面的环节困难较大,教师不必勉强,可以直接给出下列一些思考题:

(1)填表:

《表一:

看云识天气》、《表二:

看云彩识天气》(表格设计略)

(2)文章通俗易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说明的顺序非常讲究,你能说说作者采用哪些种类的顺序进行说明的吗?

(3)课文的哪些语句和词语说得很准确?

哪些语句说得很有意思?

4、引导学生从本文中引申出“子课题”:

我们这次专题探究,总课题是“气象物候”,从这篇课文中、从刚才的学习中,你有没有想到什么与总课题相关的子课题?

想一想,并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

(例如:

气象观测的方法、谚语教我识天气等等。

5、小结:

刚才我们的学习,不光读懂了文章,而且在此基础上,又生发出研究课题,这两步可以用“学”和“问”两个字概括,学了再问,问了又学,周而复始,“学问”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请大家按照这种方法,阅读后面的诗文,也试着提出一些你认为有意义、有意思的研究课题。

(二)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其余的5篇诗文(着眼点同上,阅读理解上可从轻发落,主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提出一些研究课题,具体操作略。

(三)组织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1、课题汇总与交流:

各小组将自己提出的研究课题写到黑板上,全班共同讨论这些课题是否有意义、有意思。

2、确定课题:

(参考选题)

总课题:

气象物候

子课题:

1、(谚语、唐宋诗词)中的气象物候知识

2、从古代诗文看地区之间的物候差异

3、从古代诗文看古今物候的变化

4、物候学与农业生产

5、物候与天气的关系:

看(云、露、风、月、花、鸟……)识天气

6、气象物候的观测

(四)组织学生制订课题方案:

1、分组:

按研究课题的不同,全班学生组合成若干6人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