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415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病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肾病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肾病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肾病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肾病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肾病护理常规.docx

《肾病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护理常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肾病护理常规.docx

肾病护理常规

第五章肾与膀胱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肾与膀胱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生活起居护理

1、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2、泌尿系疾病病人身体抵抗能力较低,易感染,要积极预防感染发生。

病室每周用紫外线灯消毒,床单位用臭氧气体消毒20min;减少探访人次,做好保护性隔离,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3、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勿直接吹风,坐或睡觉时勿直接对空调送风口处。

二、情志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讲解病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病人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三、饮食护理

1、限制钠盐的摄入,少吃或不吃罐头、腌制品等含盐高的食物。

2、宜予适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糖、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肾功能不全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3、泌尿系感染者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饮食,增加饮水量,每日入量应在2000ml以上,保证体液平衡并排出足够的尿量,忌吃辛辣煎炒之品。

四、用药护理:

1、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做到剂量要充足,疗程要充分,不可擅自加减剂量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不可过快。

服药应在餐后顿服,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用药过程中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精神兴奋性增高等副作用出现,以便及时处理。

2、使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在早晨用药,鼓励病人多饮水,并每2~3h排尿一次,防止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

定期检查血常规,监测药物对骨髓抑制情况。

配制CTX药物时佩戴手套,药物要完全融解,剂量准确。

3、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利尿剂时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五、病情观察

1、观察尿的颜色、量的变化;水肿病人观察水肿消长情况;注意观察有无急性左心衰的表现,准确记录24h的出入水量,每周测量体重1次,腹水病人需每天测腹围1次,并做好记录。

2、观察病人皮肤的肤温、颜色及有无红肿、破损、搔痒、化脓等情况。

六、出院指导

1、起居:

水肿病人穿宽松柔软的衣服,穿棉质内衣裤,严重水肿者避免肌内注射,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轻轻抹洗皮肤,避免损伤引起感染。

2、饮食:

宜限制钠盐的摄入,宜低盐饮食为宜,每天食盐在3~6g,每日水的总入量等于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为宜(约为前一天出量加500ml)。

多尿者要补充水分、电解质和含钾高的食物,如橙汁、香蕉、金针菇、海带等;少尿和无尿者要限制钾的摄入,勿食含钾高的食物。

3、情志:

保持心情舒畅,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4、用药:

注意保护肾功能,避免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消炎止痛药等。

血压偏高的病人定时测量血压,注意观察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甚至神志不清、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出现上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服药半小时后复测血压,观察其变化情况,防止因血压波动引起不适而造成意外发生。

第二节常见肾膀胱病病证护理常规

一、水肿

水肿是因外感风邪水湿,或皮肤疮毒,或饮食不当,以及劳欲体虚等因素而导致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所致。

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点。

常见证型有风水相搏、水湿浸渍、湿热内蕴、脾虚湿困、阳虚水泛。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及内分泌失调等。

【临床表现】

以体内水液储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证护理】

1、肺肾气虚:

乏力自汗、易感冒、面浮肢肿,腰酸膝软,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脉沉细。

(1)反复外感者用天灸膏贴敷定喘、肺俞、天突等穴。

(2)肢肿明显者可用补肾活血的汤剂沐足(由红花、桂枝、毛冬青、当归等药物组成)。

(3)肺气虚者可用坎离砂外敷涌泉穴。

(4)腰酸膝软可予中药封包、红外线照射腰背部等治疗。

2、脾肾气虚:

倦怠乏力,面浮肢肿,气短懒言、腰酸膝软。

或自汗、易感冒。

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脉沉细。

(1)脾虚明显者用中药吴茱萸热奄包外敷或丁香贴外贴中脘、神阙等穴。

(2)倦怠乏力者可配合按摩内关、足三里等穴。

(3)腰酸膝软可遵医嘱予中药封包、红外线照射腰背部等治疗。

3、脾肾阳虚:

倦怠乏力,面浮肢肿。

畏寒肢冷,腰部冷痛,脘腹胀满,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脉虚无力。

(1)畏寒肢冷明显者可用附子研末外敷双肾俞、气海、关元穴、神厥等穴。

(2)腹胀甚者热奄包或艾箱灸艾灸关元、中脘、气海、神阙等穴,或者予甘遂末外敷神阙穴。

(3)摩腹:

搓热双手,右手按在左手背上,用左掌心在脐的周围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

4、肝肾阴虚:

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心烦少寐,便结,尿短赤,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1)大便秘结者可服少量泄药,如大黄、番泻叶代茶饮或予蜂蜜润肠通便,必要时用开塞露塞肛,或予结肠洗液行结肠透析。

(2)口干咽燥者可用麦冬、胖大海冲泡漱口。

(3)擦涌泉:

单掌横置于涌泉穴,来回擦动50次。

5、气阴两虚:

神疲乏力、面浮肢肿、手足心热、咽燥口干,少气懒言、腰酸身重、或自汗、易感冒;心烦少寐、便结、尿短赤。

舌嫩或胖,偏红,少苔,脉虚、细或偏数。

(1)可予荞麦袋外敷肢肿处。

(2)腰酸痛时给予中药封包治疗。

(3)神疲乏力者可配合按摩内关、足三里等穴。

(4)心烦少寐者予可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

【饮食护理】

1、肺肾气虚:

可进食补肾润肺之品,如山药、雪梨、胡桃、枇杷之品。

如雪梨银耳汤、虫草鸡汤等。

2、脾肾气虚:

饮食宜健脾补肾益气之品,可炖服红参,或用黄芪、党参、元肉、红枣煲鸡汤,服食期间不宜食萝卜,可进食山药、栗子、鲈鱼、核桃等健脾补肾之品。

3、脾肾阳虚:

饮食宜温阳之品,如肉桂、羊肉、狗肉、海参、海马、虾子黄酒等食物,可熬制羊骨汤、海参粥等食用。

4、肝肾阴虚:

饮食宜补肝肾之品,如鲈鱼、枸杞子、何首乌等食品。

5、气阴两虚:

饮食宜滋阴补气之品,如红参、黄芪、党参、元肉、也可食用沙参、玉竹、石斛、天冬、桑葚等食物;可以用鳖、龟等煮汤食用;或予干贝煮粥吃。

【用药护理】

1、水肿病人服药时宜少量多次温服,以防止呕吐或引起其他不适,必要时可以浓煎。

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在服药前滴生姜汁数滴于舌面上,以止呕吐。

注意药后的病情变化。

2、中药保留灌肠是水肿兼呕吐患者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一般多在晚间进行,灌肠后告诉病人卧床休息1~2h,可使药液充分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并发症护理】

压疮:

1、注意观察皮肤受压情况,有无发红、变瘀等情况。

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每2h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避免推、拖、拉动作。

2、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

3、使用气垫床、水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四肢水肿严重者,应予软枕适当抬高。

4、阴囊水肿严重者,可予吊带托起。

已形成压疮者,按压疮的常规护理。

【健康指导】

1、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室内注意通风,但不宜让风直接吹拂,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2、动静结合,高度水肿的患者一定要卧床静养,水肿轻者可适当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

3、做好皮肤护理,日常生活保持皮肤清洁,衣服宜宽松,以棉质为佳。

定期测量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

4、合理饮食,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每天盐的摄入控制在3g内,饮水量控制在前一天尿量的加500ml为宜。

二、癃闭

癃闭是由于肾与膀胱气化失司所致。

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常见证型有湿热下注、肝郁气滞、瘀浊阻塞、肾气亏虚。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尿潴留及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路损伤、尿道狭窄、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脊髓炎等病所出现的尿潴留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症。

【临床表现】

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临证护理】

1、湿热下注: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数。

(1)排尿短赤灼热选定患者气海、关元穴实施艾条灸,以达到清热利湿,通调水道的作用。

(2)小便点滴不通可采用腹膀胱区按摩,搓热双手,右手按在左手背上,用左掌心在膀胱区的周围顺时针方向转摩。

2、肝郁气滞: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烦易怒,脘胁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

(1)脘胁胀满可用艾柱隔盐灸神阙及中脘穴。

(2)情志抑郁或多烦易怒者可使用王不留行豆贴耳部肝区穴,每天可用指腹按压数次,如有不适即予撤除。

3、瘀浊阻塞:

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或尿细如线,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涩。

(1)排尿不畅者选定患者气海、关元穴实施雷火灸,以达到清热利湿,通调水道的作用。

(2)如患者舌质瘀点多或舌底静脉曲张者,可予放血疗法,每次选取瘀点或曲张最甚点2~4处进行放血。

4、肾气亏虚:

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舌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弱。

(1)小腹坠胀腹胀甚者热奄包或艾箱灸关元、中脘、气海、神阙等穴。

(2)排尿无力者予热奄包热敷膀胱区,以达到温阳行气的目的。

【饮食护理】

1、湿热下注:

饮食宜清热化湿利尿之品,如:

菠菜、冬瓜汤、赤小豆等,忌辛辣肥甘助火生湿之物。

多饮水,以通利小便。

可用车前草、芦根煎水代茶饮。

2、肝郁气滞:

饮食宜清淡、疏肝理气之品。

如佛手汤、橘叶或香橼浆等。

忌烟酒、肥甘、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助火生湿之品。

3、瘀浊阻塞瘀血阻塞尿道:

可用肉桂和穿山甲研成细粉和匀,用蜂蜜水冲,代茶饮。

4、肾气亏虚:

多选补脾肾之品,忌生冷、油腻、硬固之物。

饮食宜选用补脾益肾之品,如栗子、葱白、茴香等,食疗方可选莲子桂圆粥(桂圆肉、莲子、红枣、粳米熬粥食用),枸杞子粥(枸杞子、粳米熬粥食用)等。

5、除湿热下注者外,其他证型患者适当限制入水量。

【用药护理】

1、根据中医辨证的不同,中药汤剂给予温服或凉服。

除湿热下注型患者中药宜凉服外,其它证型患者中药宜温服。

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排尿情况,并做好记录。

禁用阿托品、普鲁卡因等抗乙酰胆碱类药物。

2、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关木通、木防己、马兜铃、益母草等。

3、伴有血钾高的患者,慎用含钾高的中草药,如牛膝、杏仁、桃仁等。

【并发症护理】

关格:

1、观察小腹膨胀和排尿情况,记录小便次数、色、质、量、性状、气味以及吐逆情况,注意病证的转归。

病由“癃”转“闭”,是病势由轻转重。

2、若病人伴有头晕、视物模糊、胸闷喘促、恶心呕吐、水肿,甚至烦躁、神昏、抽搐等症,是由癃闭转关格,属危重之证,立即通知医生,协助抢救处理。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学会缓解症状的简单方法,如腹部胀满不适时可以顺时针按摩下腹部或用毛巾热敷下腹部。

2、生活有规律,饮食有纪律,如不可忍尿、纵欲、过劳、过食肥甘等。

3、排尿环境宜整齐、清洁、舒适,嘱患者尽量在放松的环境下排尿。

4、保持心情舒畅,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5、切忌忧思恼怒,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以求彻底治愈。

三、慢肾风

慢肾风是肾受风邪引起的疾患,其发病有显有隐,显者多为急性肾风因失治、误治所致,而误治者多由误补或过用苦寒伤阳损阴之品,以及使用激素类药物,反复发作者更为突出,甚至导致肾衰而丧生。

其隐者,症状不显,多被患者忽视,或医者漏治,多在他病或体检中发现。

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冗长,可以有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大多数病人有程度不等的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常见证型有:

肺肾气虚证、脾肾气(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

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2、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表现(一项或多项),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

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有时类似急性肾炎,此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证护理】

1、肺肾气虚证:

面色萎黄,面浮肢肿;少气乏力;易感冒;腰脊酸痛;舌淡苔白润有齿痕,脉细弱。

(1)少气乏力,易感冒者可用天灸膏贴敷定喘、肺俞、天突等穴位。

(2)肢肿明显者可用补肾活血的汤剂沐足(由红花、桂枝、毛冬青、当归等药物组成)。

(3)肺气虚者可用坎离砂外敷涌泉穴每日1次。

(4)腰脊酸痛可予中药封包、电磁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

(5)胸闷喘息、口唇紫绀者给氧气吸入。

2、脾肾气(阳)虚证:

面色恍白,浮肿明显;畏寒肢冷;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神疲乏力,纳呆或便溏,性功能失常(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尿频或夜尿多,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1)纳呆或便溏者用中药吴茱萸热奄包外敷或丁香贴外贴中脘、神阙等穴。

(2)倦怠乏力者可配合按摩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3)浮肿明显可予荞麦袋外敷肢肿处。

重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至胸闷、喘促时取半卧位,下肢浮肿应适当抬高。

(4)性功能失常(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尿频或夜尿多患者可予气海、关元穴实施艾条灸,或予选用通络宝治疗仪热敷膀胱区,以达到温阳行气的目的。

(5)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者可予中药封包、红外线治疗。

3、肝肾阴虚证:

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脊酸痛,梦遗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1)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者,可行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使中药制剂直接到达眼部的病灶组织。

(2)五心烦热者可使用王不留行籽贴耳部肝区穴,每天用指腹按压数次,如有不适即予撤除。

也可按摩太溪、足三里、肾俞等穴位。

(3)头晕耳鸣者注意头部保暖,耳鸣严重者可贴耳穴肝点、脾点、胃点、肾上腺点,配穴为神门、内门、内分泌穴。

(4)口干咽燥者可用麦冬、胖大海冲泡漱口,以益气生津。

(5)腰脊酸痛,梦遗或月经失调选用通络宝治疗仪热敷治疗。

4、气阴两虚证:

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1)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者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或菊花水漱口或用可用麦冬、胖大海冲泡漱口。

(2)少气乏力,易感冒者可用天灸膏贴敷定喘、肺俞、天突等穴位。

【饮食护理】

1、肺肾气虚:

可进食补肾润肺之品,如山药、雪梨、胡桃、枇杷等,可煲雪梨银耳汤、虫草鸡汤等。

2、脾肾气(阳)虚:

饮食宜温阳之品,如肉桂、羊肉、狗肉等,也可用黄芪粥(生黄芪、粳米、陈皮末、附子)。

水肿者可用玉米须、白茅根、冬瓜皮加水煎煮代茶饮,可健脾利湿忌生冷、肥腻、刺激、海腥食物。

3、肝肾阴虚:

饮食宜补肝肾之品,如鲈鱼、枸杞子、何首乌等食品,可适当进食龟肉、鳖肉等滋阴之品。

4、气阴两虚:

饮食宜滋阴补气之品,如红参、黄芪、党参、元肉、沙参、玉竹、石斛、天冬、桑葚等食物;可以用鳖、龟等煮汤食用;或予干贝煮粥吃。

【用药护理】

1、水肿病人服药时宜少量多次温服,以防止呕吐或引起其他不适,必要时可以浓煎。

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在服药前滴生姜汁数滴于舌面上,以止呕吐。

注意药后的病情变化情况。

2、补益药宜在空腹时服用;补肾阴的药,宜黄昏服;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辣椒能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

【并发症护理】

感染:

1、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可作为恶性刺激因素,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使病情进行性加重。

护理上注意加强患者保暖,定期监测体温。

2、感染病人饮食方面应注意选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忌辛辣刺激及油腻食品,萝卜、黄瓜、百合、银耳、芹菜、西瓜、橘子等蔬菜水果较为适宜。

3、呼吸道感染病人,需注意加强排痰,可经常变动体位加强体位引流,定期拍背协助排痰;咳痰能力下降的病人,可定期负压吸痰。

有呼吸困难病人,可予吸氧治疗。

4、尿路感染病人,可根据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嘱患者适当多饮水;治疗期间要注意卧床休息,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穿过紧的衣裤,内裤应每天换洗,防止逆行性感染。

【健康指导】

1、保持愉快的心情,强调合理的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2、坚持药物及饮食治疗,不可随意中断。

使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勿自作主张,因大部分药物均从肾脏排泄,可增加肾脏负担,特别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甙类的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3、避免肾损害因素。

因感染、劳累、妊娠、血压增高等均能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故要积极防治上呼吸道、皮肤及泌尿道的感染、避免劳累、做好安全避孕等。

4、饮食上注意摄入低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鱼类等。

勿食过咸的食物。

保证热量充足和富含多种维生素。

5、教会病人与疾病有关的家庭护理知识,如如何控制饮水量、自我监测血压等。

避免受凉、潮湿,注意休息,防治呼吸道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道感染,如出现尿路刺激征时,应及时治疗。

6、定期就诊复查,如出现水肿、尿异常、体重迅速增加等,应及时就诊。

7、戒烟酒,慎房事,女病人孕前应先咨询医生,病情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孕。

四、紫斑

紫斑,多数指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

过敏性紫癜是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该病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全身性小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过敏性紫癜肾炎。

临床特点除紫癜外,常有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腹痛及肾炎等症状。

常见证型有:

风毒外侵、热毒亢盛、肾虚血热、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

阳虚。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过敏性紫癜肾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

【临证护理】

1、风毒外侵:

突然发病,皮肤紫癜,自觉瘙痒,兼有发热咽痛,或关节痛,腹痛,便干,尿血,舌红,苔薄黄,脉数。

(1)关节痛或腹痛处可予四黄水蜜加新癀片外敷疼痛处,皮肤过敏者禁用。

加重时,可适当增加外敷频率。

(2)发热咽痛者,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用银荷漱口液勤漱口,也可用麦冬、胖大海冲泡漱口。

(3)便干者可选用中药灌肠。

2、热毒亢盛:

紫癜色鲜,分布稠密,此起彼伏,尿涩赤,色略深或暗红,舌红苔黄,脉洪数,甚则见高热烦躁,头痛、抽搐、谵语等重证。

(1)尿涩赤患者可选用气海、关元穴实施艾条灸,以达到清热利湿,通调水道的作用。

(2)高热烦躁者可予结肠洗液行结肠透析,每次取结肠洗液30ml,加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

(3)在抽搐发作之时,给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四肢抽搐宜取穴曲池、外关、合谷、后溪、风市、阳陵泉、申脉、太冲。

3、肾虚血热:

皮肤紫癜已消,血尿、蛋白尿久治不去,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1)有头晕者,可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缓解症状。

(2)头晕伴耳鸣者注意头部保暖,耳鸣严重者可贴耳穴肝点、脾点、胃点、肾上腺点,配穴为神门、内关、内分泌穴。

(3)腰膝酸软者可予中药封包、TDP电磁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

4、肺脾气虚:

紫癜散在,斑色暗淡,身倦乏力,气短纳呆,尿赤,尿中以蛋白为主,面浮肢肿,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印,苔白,脉弱。

(1)身倦乏力者可配合按摩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2)面浮肢肿可予荞麦包热敷肢体行气消肿,或甘遂敷神阙穴。

(3)气短纳呆者予中药热奄包热敷脐周或艾箱灸艾灸关元、中脘、气海、神阙等穴,或者予甘遂末外敷神阙穴。

5、气阴两虚:

头晕耳鸣,气短乏力,自汗盗汗,手足心热,晨起面肿,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1)气短乏力可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或用坎离砂外敷涌泉穴。

(2)头晕耳鸣者注意头部保暖,耳鸣严重者可贴耳穴肝点、脾点、胃点、肾上腺点,配穴为神门、内门、内分泌穴。

(3)口干舌燥者适当多饮水,以益气生津,也可用麦冬、胖大海冲泡漱口。

6、脾肾阳虚:

面色晦滞,精神萎靡,腰膝冷痛,四肢欠温,纳呆便溏,全身浮肿,甚至胸、腹水,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迟而无力。

(1)腰膝冷痛,四肢欠温者可用附子研末外敷双肾俞、气海、关元穴、神阙等穴。

(2)肢体浮肿者可予荞麦包热敷肢体行气消肿。

(3)面色晦滞,精神萎靡者可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饮食护理】

1、风毒外侵:

可食用茅根水炖猪皮。

2、热毒亢盛:

可食用车前叶粥,有利尿止血止紫癜的作用。

3、肾虚血热:

可食用鸡蛋栀子汤。

4、肺脾气虚:

可食用人参蛤蚧粥或山芋肉粥。

5、气阴两虚者饮食宜滋阴补气之品,如西洋参、黄芪、党参、萸肉、沙参、玉竹、石斛、天冬、桑葚等食物;可以用鳖、龟等煮粥吃。

6、脾肾阳虚者饮食宜温阳之品,如适当进食肉桂、羊肉、狗肉等食物,可熬制羊骨粥等食用。

【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饭后服用,风毒外侵、热毒炽盛、血热明显证型中药宜凉服,其它以虚证为主患者中药宜温服。

服药后并密切观察药性反应。

2、水肿明显病人,中药汤剂宜浓煎以减少水摄入;腹胀纳差病人,中药汤剂可分多次少量温服以免出现呕吐。

高热烦躁不能配合服用中药汤剂者,可予中药灌肠治疗。

【并发症护理】

便血:

1、安静卧床,保温、防止着凉或过热,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立即建立一条静脉通路。

2、便血严重病人应禁食,如便血减轻,可予流质饮食或半流饮食,选用柔软易消化食物。

3、注意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记录24h出入水量、尿比重。

观察患者神志情况。

【健康指导】

1、教育病人要避免一切可能诱发本病的因素,如:

阳光照射、妊娠、分娩、药物及手术等。

为避免日晒和寒冷的刺激,外出时可戴宽边帽子,并穿长袖衣及长裤。

育龄期妇女应避孕。

2、注意个人卫生,学会皮肤护理,切勿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损和感染。

3、做好御寒保暖工作,防止感冒反复发生而成为过敏性紫癜的诱因。

4、对因某种食物或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应尽可能避免让患儿再次接触该类食物及药物,降低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

因过敏性紫癜多为过敏原引起,应禁食生葱、生蒜、辣椒、海鲜、酒类等刺激性食品;应避免与花粉等过敏原相接触。

5、严格按医嘱治疗,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

6、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波动及精神刺激。

防止昆虫叮咬。

去除可能的过敏原。

7、控制和预防感染,在有明确的感染或感染灶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但应避免盲目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8、患病后不宜接种预防针(疫苗),防止过敏。

9、若对皮毛过敏的患者,冬季不宜使用羽绒制品,如鸭绒被、羽绒服等。

10、患病三个月内每1~2周查尿常规一次,3个月后每月查尿常规一次。

11、指导患者注意保护口、鼻腔黏膜,选用软毛牙刷刷牙,戒除挖鼻恶习。

12、出现鼻衄、便血、腹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访。

五、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多是水肿、淋证、消渴、尿血等病迁延日久的结果。

中医认为各种肾病日久损及各脏腑功能,致脾肾虚损,逐步发展而使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瘀血雍滞肾络,导致肾脏失去开阖的功能,湿浊尿毒潴留于体内而引发本病。

临床上以倦怠,恶心,呕吐,贫血,少尿,水肿等症状为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